Wednesday, 23 May 201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三驾马车全失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显示中央宏观经济政策有所调整,中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对此,《人民日报》海外版昨日刊文称,当前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都有些失灵,经济惯性下滑过快,考验决策者智慧。不过政府不会为保经济增长而放松对楼市的调控,政府有多种手段可保经济增长,“稳增长”和“控楼市”可同时进行。

  《人民日报》援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的观点指出,“出口、投资、消费”这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近来失灵。徐洪才称,出口方面,因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需不足,中国出口形势严峻,出口明显萎缩。同时,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原材料上涨,这亦削减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吁多管齐下保7.5%

  投资方面,前几年4万亿元投资已结束,与房地产有关的投资也在萎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消费方面,总体上没什么好转,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可能立竿见影,老百姓还不敢随便花口袋里那点钱。股市、房市下跌,民众的财富效应在减弱,消费意愿也随之减弱。

  徐洪才称,为防止经济过快下滑,避免出现“硬着陆”,今年中国的GDP增速不能低于7.5%。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他建议,应“多管齐下保增长”。首先,在投资上要重点突破,保重点项目,用重点项目把投资撑起来。要补贴低排放、低能耗家电,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对一些基础设施、医疗、教育、交通等项目进行必要的投资。其次,还是要鼓励出口,调整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质量量,增加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徐洪才进一步指出,信贷政策要定向、定点支持小微企业,要对个体经济适当减税。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要保持适度货币供应量,以满足实体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合理需求。

  楼市调控不能松

  有观点认为,由于要“稳增长”,故而在本轮稳增长计划中,中央或将放松对楼市的限购、限贷政策,对此,徐洪才称,当前房产整体价格水平相对民众而言仍然偏高。虽然房地产市场对拉动经济发展的成效显著,不过建立在泡沫之上的经济发展很难长久。因此,国家要“扛得住”,牺牲眼前的利益对长远的经济发展有益,不能放松调控,使得前期的调控成果功亏一篑。

《人民日报》警告中国进入经济大萧条被封杀。

《人民日报》海外版22日刊出《“三驾马车”有些失灵》报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教授认为,今年中国“三驾马车失灵”——“出口、投资、消费”这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全面犯病:出口方面,因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外需不足,加上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原材料上涨,这三座大山也影响着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明显萎缩,难以扭转;投资方面,前几年4万亿元投资已结束,与房地产有关的投资也在萎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消费方面,股市、房市下跌,通胀空前,大家的财富效应在减弱,消费意愿也随之减弱。而政府的“稳增长”策略又因“控楼市”之矛盾而进退两难,难以落实。这就导致全国经济惯性下滑过快,中国将进入经济大萧条。这一消息解读了温家宝何近日匆匆在湖北召开六省防经济下滑紧急会议。

奇怪的是,如此对国内有重要警示意义的要文,《人民日报》不仅只在海外版冷发表,而且国内无一媒体敢于转载,只有香港文汇报对这一消息进行了报道。可见,人民日报对中国将进入经济大萧条的警告,一出来就被国内封杀。

网民痛斥:这一事态肯定与六四将临有关。六四前夕,南海连自己喉舌的有关经济危险的善意警报也封杀,可见其专制到何等飞扬跋扈无微不至!又可见其虚弱得何等弱不禁风杯弓蛇影!网友“温水煮华雄”跟帖讽刺:因为伟光正明白,其“三驾马车”的实质是:贱卖资源、低价密集劳动力、掠夺社会财富。这样的“三驾马车必然在短暂虚胖后,迅速骨瘦如柴,病入膏肓。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5179?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