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1 January 2015

新聞資料:日本人質事件大事表

2015年 1月 31日

自從伊斯蘭國組織發放兩名日本人質被綁架的視頻起到兩名人質先後聲稱被殺只有短短的11天左右,BBC中文網為您回顧這一事件的經過。

2014年7月28日 自稱是私人軍事企業家的日本人湯川遙菜重返中東。

2014年8月14日 在敘利亞自由軍與伊斯蘭國組織的一場戰鬥中,湯川遙菜被伊斯蘭國組織戰士活捉,而且他受到殘酷盤問的一段視頻被上傳到網絡上。

2014年10月25日 在敘利亞結識了湯川遙菜並成為好友的日本自由記者後藤健二離開日本返回敘利亞,希望尋找湯川遙菜。

2015年1月17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展開中東六日訪問之旅,並承諾向與伊斯蘭國組織開戰的國家提供2億美元援助。

2015年1月20日 伊斯蘭國組織發放了一段據信是湯川遙菜和後藤健二的視頻,並要求日本政府在72小時內交付2億美元的贖金,否則將處死兩名日本人。

2015年1月20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致電約旦、土耳其和埃及三國領導人,要求協助談判釋放兩名日本人質。

2015年1月21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確認,在伊斯蘭國組織發放的視頻中出現的兩人「極有可能」就是湯川遙菜和後藤健二。

2015年1月23日 伊斯蘭國提出的72小時限期已過,日本政府沒有透露是否已交付贖金。

2015年1月24日 後藤健二的妻子收到伊斯蘭國組織的郵件,並通知了日本政府。

2015年1月24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約旦政府通話,討論解決人質危機

2015年1月24日 網絡上出現新的視頻,其中播放了一張照片,顯示後藤健二手舉一張據信是湯川遙菜被斬首後的屍體照片。視頻中一名自稱是後藤健二的聲音還要求約旦釋放一名伊拉克籍的女死囚來換取後藤健二的獲釋。這名女死囚是「基地組織」一名武裝分子,由於參與2005年的一次爆炸襲擊被約旦判處死刑,那次襲擊造成60人身亡。

2015年1月25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有關視頻展示的很有可能就是湯川遙菜的屍體。

2015年1月27日 伊斯蘭國組織又發放新的視頻,其中顯示後藤健二手舉一張照片的照片,其手中照片是一名被伊斯蘭國組織活捉的約旦空軍飛行員。而視頻中據信是後藤健二的聲音還說,日本只有24小時的時間安排伊拉克籍女死囚來換取後藤健二的自由。

2015年1月31日 一段上傳至互聯網的視頻顯示,被伊斯蘭國組織綁架的日本人質後藤健二已經被斬首。目前日本政府表示,仍在核實有關視頻的真確性,但已經譴責有關的行動。

(編譯:李文/責編:友義)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5/01/150131_japan_goto_timeline

反腐进入红色商圈,拿安邦试刀?

何清涟

最近几天中国政商两界被国内媒体扔下的几颗炸弹弄得有点晕:1月29日国内盛传《安邦实际控制人系陈毅之子 三次获监管层开绿灯》(《南方周末》首发系列文章),但文内却牵涉到邓小平的外孙女婿吴小晖。紧接着就是安邦控股的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被中纪委带走,该行周六将召开临时董事会,以应付紧急状态。按近两年反腐的“传言先导模式”推演,就会明白习近平与王歧山要开始啃红色家族商业圈这块“硬骨头”了。不清理这笔前朝留下的巨大“政治遗产”,其反腐始终难免“选择性反腐、清理政敌”之讥。

安邦保险集团水有多深?

上述文章在中国国内面世,有几个抢眼的大看点:

一、这是中国媒体对红色商圈财富故事的第一组调查性报道,在内容翔实方面可与之媲美的文章只有《纽约时报》2012年10月以后那篇《总理家人的隐秘财富》及其系列报道。《南方周末》近年来处境极艰难,每期文章的终审权早就收归广东省委宣传部,这篇文章“横空出世”,其来头与可靠性无庸置疑。

二、这是国内文章首次展示红色家族与监管部门“猫鼠一家亲”的关系。安邦公司的“来头”之大,由“两块招牌”身份可彰显:一是开国元帅陈毅之子陈小鲁,二是邓小平外孙女卓女士之夫吴小晖(《苹果日报》1月29日采访陈小鲁获证实吴的身份),陈、卓两位当然是文中所称“含着金汤匙出身”的贵人。因为有此背景,频频改组的董事会名单“群星闪耀”,尽是“猛人”,其中还有三位保监会官员孙沛城、王新棣与朱艺。安邦从事的是保险业务,保监会正好是其监管机构,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公然结成利益共同体,实乃“中国特色”。报道还特别提到,该公司“三次获监管层开绿灯”。《土豪安邦想当民生银行行长》(新浪,1月31日)称,安邦是“任性资本:有权+有钱”,野心是做中国的“全牌照金融集团”。民营企业能拿到一个金融牌照,都得千辛万苦地公关,而安邦却能拿到所有牌照,那得多大本事?

三、这家公司的迅速扩张中国少见,扩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模糊股权来源,布成“超级迷魂阵”。据说,它成立不足十年,就从开设时的5亿元注册资本扩张成6千亿(均为人民币)。2014年经济形势不佳,但安邦人寿发展极为迅猛,据保监会2015年1月26日公布数据,安邦人寿的保费收入高达529亿元,比2013年剧增3700%。安邦董事陈小鲁接受《苹果日报》采访时坦言,“红二代的人脉关系有助公司发展。”

上述报道涉及到一位“铁帽子王”的“孙驸马爷”,一位“开国勋贵”的公子。网络疯传文章10余小时后,陈小鲁对财新记者坚称,自己“不是安邦的实际控制人”,“我与小晖合作快15年,就是顾问,一咨询,二站台,无股份,无工资,不介入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只做战略咨询。”

 “孙驸马爷”成红色商圈反腐的“试刀石”?

邓府“孙驸马爷”吴小晖行事低调神秘,有关他的种种传说始于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落马之后。香港《亚洲周刊》2012年12月9日刊发报道称,李春城案牵涉面甚广,除周永康之外,邓小平的外孙女婿吴小晖亦被卷入,安邦将旗下和谐健康险总部迁往成都,吴小晖和李春城一起出席了庆典;2014年1月6日财新杂志封面报道《黑马安邦》,吴小晖在国内媒体首次以“神秘形象”出场;此后,《安邦背后“神秘人”吴小晖》、《“黑马”安邦的举牌逻辑》、《安邦保险“切香肠” 频繁增持招行持股》等报道频出。

十八大之后的反腐,一直未触及红色家族这一庞大的神秘商业圈。安邦为何被选为媒体奉命攻陷的第一关?可能与最近这轮股市起落有关。2014年末这轮牛市来得蹊跷,国内早就盛传与安邦有关。南周文章在《“股神”安邦如何玩转“钱经”》这一节,其实对“股神”安邦在股市上的作用已经道出了五、六成,比如“把握牛市特别准”,“安邦买什么,其他投资者就跟着买什么”,这些话语几乎就是对股市造势者的白描了。中国股市一直是政策市、消息市;大资本可以联手,用对敲等各种方式拉抬股价,让其他投资者跟进;待拉抬至较高价位再出手。与其说安邦把握牛市特准,不如说安邦就是股市造势者之一。

剪红色商圈裙边:习近平难以承受之重

数百个红色家族经营或者参股的公司是邓江胡几代留给习近平的政治遗产。如何对待红二代经商,虽然在这两年的反腐中未公开宣示如何办,但实际上屡屡成为习近平与政治对手较劲的焦点。最让习近平难堪的是,反腐是否包括红二代,几乎成了对他反腐大业的政治正当性的评判依据。

安邦既然已被抛出,如何处理安邦集团,关系到今后如何处理类似公司。按照习近平处理自家两位姐姐家财富的方式,自然是希望红色家族退出经商。但真要实行,却寸步难行,因为治理少数几家容易,大面积治理有个可行性问题,彻底治理更是几乎不可能。

以下先说容易办的,即让红二代退出国企领导岗位。这方面并不太难,正牌红二代大多不是已退休,就是接近退休年龄,充其量调岗,在政府机构安排职位,过去几年官商职位互换的大道十分畅通,李小鹏就从国企CEO摇身变成了山西省省长。至于红二代的国企股份如何处理,这是下一步国企反腐将涉及的暗盘问题。

但对红二代经营的“民企”反腐则比较难办。因为这些企业支撑着中国民企的半壁江山,容纳了不少人就业。所谓红二代企业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己开办的,比如习近平两位姐姐的公司,温云松的新天域资本、谷望江的喜多来。欲将这些公司出让,得找到接盘者。《纽约时报》2014年6月18日在《习近平亲属退出多项商业投资》一文中说,齐桥桥的秦川大地投资公司找了多家企业接盘,据买方之一明天集团老板肖建华说,由于卖方急于脱手,价值低估。习安安家的“新邮通讯”干脆就地解散注销,所有资产变现后主要用于遣散数千员工。

如果是按习安安模式来处置红色家族的企业,当然最干净利落;但此举要让其他家族效法,几乎绝无可能。若按齐桥桥模式处理,让其他民企购买,虽可保障员工就业,但其他人未必象齐那样听习近平召唤,股权处置上会找无穷变通方法,比如假转让、实控制,虚构股东代持,花样繁多的把戏层出不穷,就算中纪委人员扩大几倍,也难以查清这潭烂泥里的根根梢梢。

还有一类是红色家族成员投资参股的企业,这类企业甚多,中国顶级富豪的公司不少都有这种股份,最著名的当然是马云这家“常委公司”,《纽约时报》7月21日发表的《阿里巴巴上市背后的“红二代”赢家》介绍,在投资阿里巴巴的4家中国企业的高管中,有2002年以后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任职者子孙20多人。虽然该文未将这些人的名单全列出来,但披露的资料显示,有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孙子江志成(Alvin Jiang)作为合伙人的博裕资本,温家宝之子温云松创立的新天域,王震之子王军、退休政治局常委贺国强之子贺锦雷分别任掌门、副掌门的中信资本,现任常委刘云山之子刘乐飞任副总裁的国开金融(CDB Capital)。是让所有的“龙子凤孙”都退出此类公司,还是抓几个“虎仔”充数?那些悄悄离岸的资产,是列入“猎狐行动”还是装作不知?公众一定会追问这样的问题。

最大的“铁帽子王”邓府“孙驸马爷”的财富故事在国内曝光,与国家工商总局白皮书痛斥阿里巴巴贩卖假货“五宗罪”几乎同时发生,这是巧合,还是属于“传言先导”,尚有待观察。目前,安邦上空雷雨云密集,而阿里巴巴那边还只是阴云飘过。

(原载VOA何清涟博客,2015年1月31日,http://ift.tt/1uL3wvr



from 清涟居 http://ift.tt/1Abp9w0

泡泡网:云极权和大数据维稳

文/卿子衿
比起中国“发改委”连续三次上调燃油税引起的民间热议以及税收法定的争论,这是一则并不非常引人注目的消息:2015年1月5日,中国国务院法制办 公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八条“国家施行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的内容属于新增。这将使每个公民拥 有一个由税务部门编制的,唯一且终身不变、用来确认其身份的数字代码标识。这个数字代码很可能成为人们的第二张“身份证”。
通过经济管控实现全网管控
依据上述“纳税人识别号”条款,个人网店收税将不再存有障碍,可以更好地避免税收“跑冒滴漏”。一切经济活动都将通过这个纳税人识别号,纳入到经济 信息网络,每个人的收入、支出、消费习惯、税务信息等等将不再有任何秘密。就算是买一包香烟、一袋方便面,其中包含的税务信息,也会成为个人信息记录的一 部分,储存在政府信息库中。
政府获得这些信息当然不仅仅为了获得,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它会怎么用。一个人的经济关系几乎是这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获得一个人的经济信息,对其加 以集成、分析,就可以获知这个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将纳税人识别号纳入到当局现有的身份识别系统中,不断地记录、挖掘经济数据,确认民间经济关系,当局就能 更好地实施对社会的管控。
税号在许多国家都已实行多年,并不新鲜。但在西方民主国家,税号以及相关的信息都被视为的个人信息,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未经过法律程序,无法查询公民的个人税务信息。
然而在中国大举维稳的情况下,难免让人担忧,纳税人识别号的出现,是否会成为打压异见的工具。民间的抗争必然伴随着资源的流动和收集,这部分收支即 使不是秘密的,至少也要努力地避开当局的监控。而纳税人识别号的出现,将通过个人消费的记录系统使任何收支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类似的收支流向,将成为当 局用于维稳的重要信息支持。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网络。“纳税人识别号”会使一个人的经济信息共享到当局用于控制民间的各种信息网络当中,从而实现时时、处处的活动监控。公民的信 息,尤其是敏感人士(重点目标)、维权群体(重点群体)的信息,将是实时更新的,而非像过去那样需要大量的人工事后添加。在政府拥有大量公民信息的情况 下,如果相关的法规没有到位或被严格执行,如此这般的高端实时的监控让人不寒而栗。
“云极权”概念呼之欲出
云计算是近年来火爆兴起的新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云”就是网络本身。那么,“云极权”可用来称呼在政府操控下的无所不在的监控网络。在“纳税 人识别号”出台之前,中国政府就已经展开了大量的数据信息挖掘、收集、分析工作,其中包括了社会网格化管控、重点人物维稳的盯防落实、互联网使用信息记录 等各个方面。
北京市是社会网格化管理的率先实施者。据“法制网”的一则报道,2010年7月,北京市东城区即开始试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在综合考虑“人、地、 物、事、组织”的基础上,将全区的205个社区划分为589个社会管理网格,网格内逐步配齐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督导员、网格警员、网格党支部书 记、网格司法力量等六类人员,分工承担网格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各项事务。其中,网格管理员即“网格长”,是网格的第一责任人;网格助理员则来自整合后 的各部门协管员,专门负责信息收集和问题排查等。
对“重点维稳对象”的盯防落实,从被盯防者的描述可以看出,其中包括了负责人、协警、小区协管员等各类不同的身份,包括了每日信息报告制度,以及现 场的软禁式控制。而关于互联网信息的记录,更是令人惊讶。较通常的场景是,某个人因其个人网上言论被警方传唤,一大叠打印出来的微博、博客、QQ空间日 志、Twitter、上网登录记录等,就会如同“铁证”一般摆放在他的面前,令他无法回避和否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者称,他因为在微博“胡说八道” 被带到派出所,警方什么也没说,就拿出有数百页的记录,所有他在微博的发言、转发、回复等都在其中,有些内容他自己都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发过。
这些数据挖掘、监控、分析、共享系统,就为云极权提供了绝对充分的软硬件条件。再加上既有的各种信息,如身份、职业、税务、消费、政治倾向等,这些 都将通过当局内部的共享网络,实现对一个人的全面监控。据本月21号自由亚洲消息,中国著名人权律师浦志强案再度移交检察院,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浦志强案 辩护律师莫少平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浦志强被指控的主要证据来自其所发的两千多条微博中的三十多条”,律师需要进一步核实,以便作出判断。以浦志强的知名 度,如若最终被确认为“罪起微博”,将为大陆局域网生态带来重创。
对此,评论人Catherine表示,事实上这样的监控从每个人出生就已经开始,持续了多年。“我们过去上学要填表,工作要填表,申请信用卡要填 表,这都是极权信息管控系统的一部分。这些分散于各处、服务于当局的机构,都承担着或多或少的收集信息、监控活动的责任,而我们正生活在无所不在、无微不 至的监控当中。”Catherine认为,这样的监控使当局对每个人的活动了如指掌,政府了解这些内容,显然不是为了服务于大众,而是为了统治稳定。
从浦志强与近两年来报道的多个事件来看,Catherine的分析与多疑自有她的道理。美国政府实施大规模监控,向网络公司索取信息,被曝光后都受到法律的问责;那在中国,配套的法律是否会跟进,以限制政府的权力?
“大数据维稳”即将来临
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使政府具备更强的维稳决策力、实施力,更快的事件洞察发现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更好的流程优化能力。这将使民间的抗争活动,在其发展成为事件之前,甚至在其萌发之初,就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依靠全面监控获得各种数据,再通过这些数据优化维稳系统,大数据即将成为维稳的重要工具。其实,在当局既往的事件处理当中,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概念早已贯穿于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的整个过程。
以2013年“京温事件”为例,警方在事件跟踪、现场控制、事后惩治等方面,都利用了“大数据”的工具。从事后央视《焦点访谈》的公开报道可以看 出,当局对京温事件过程中的发起人、重要参与者、诉求、参与原因等,事先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该节目有针对性地对网络流传的各种说法,甚至包括了传言、证 物、逻辑等都进行了“破解”,这些信息非常分散地存在于网络各处;而最终对参与者的秋后算账以及算账的罪名和惩治的程度,也都做了详尽的说明,以塞众人之 口。
女权专家、评论人Yolanda 认为,这件事几乎可以作为一个维稳的范例。“从现场处置、事态发展、事后追查看,我们都处于非常严密的监控之中,每出现一个新的疑点,就有人立即作出反 应,而这些人显然有着更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传播能力。当局在信息处理、监控方面,几乎已经到了无所不能的程度。”
配合“国家局域网”的建立,民众不仅处于各种严密监控之下,还处于强力的信息封锁之中。云极权和大数据维稳,将是大陆民众面对的严峻现实。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84156

今年以來香港冬季流感已造成74人死亡

2015年 1月 29日

香港自2015年開始以來出現大量冬季流感重症及死亡病例,衛生官員承諾將騰空醫療人手應對。
香港衛生署星期四(1月29日)答覆BBC中文網的查詢時說,自2日起至當天中午,香港共有134名成人感染流感並成重症病例,其中74人死亡。死亡人數比此前一天對香港媒體公布的數字再多10人。
在重症病例當中,125例為甲型(H3N2)流感,佔重症病例93%。
雖然今年流感疫苗出現效用偏低問題,但香港衛生官員與傳染病學專家均呼籲民眾接種疫苗,以提升保護。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教授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指出,今年發生H3N2瑞士型流感抗原漂移導致疫苗成效大幅降低,加上香港接種疫苗人口本來就偏低,導致出現這次比過去五到十年嚴重的爆發。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本月中發佈的一項研究指出,今年的流感疫苗有效率只有23%。不過何柏良教授說,美國的研究主要針對一般門診病人,而非在香港流行中屬於高危的老年人與長期病患者。
但他指出,美國整體人口接種流感疫苗比例約達40%,包括醫護人員在內的高危感染群體則高達80%,65歲以上長者也達70%,因此即便疫苗效用偏低,對社區的整體保障還是很高。
何柏良說:「過去美國與歐洲的研究都能看見,儘管疫苗在預防感染不是那麼有效,對於預防併發症和死亡還是有一定成效的。」

老齡人高危

根據香港衛生署發給BBC中文網的電郵,在134個需要入住加護病房的病例中,125人確診感染甲型(H3N2)流感、五人感染甲型但尚未細分類型、四人感染乙型流感。
衛生署另外透過恆常監測錄得九例兒童重症病例,全部為甲型(H3N2)流感,無人死亡。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星期三對香港媒體稱,在這些流感重症病例中,近80%為65歲或以上長者。以死亡病例計算則佔近90%。
香港媒體注意到,學校與安老院舍等過去四周出現疑似流感爆發的情況,數百人受波及。
衛生署最新數字顯示,星期天(24日)至星期四新增五家學校爆發感染,其中25家為小學、九家為幼稚園或幼兒中心;安老院新增五家爆發,各類醫院或殘疾人士院社新增兩家爆發。
何柏良對BBC中文網說,學校等場所確實容易爆發感染,但目前可見學童感染病例還是以病情輕微為主,重症患者數目與過去相若;長者感染人數、嚴重併發症與死亡數字明顯比過去數年為高。這說明病毒本身的毒性並未增加。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星期四被媒體追問有關情況時說,流感高峰期剛剛開始,當局將加強醫院人手、騰空病牀,也可能取消醫護人員休假,不過目前無須採取停課措施來阻止學校流感爆發病例增加。

禽流感洗牌?

香港在去年12月底因檢測出中國內地進口活雞有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後,至今仍停止進口內地家禽。與此同時,據廣東省衛計委數字,1月至今廣東省各地已上報25例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何柏良強調,禽流感病毒與季節性流感的傳播方式始終不一樣,禽流感目前也不是人傳人的病毒,人們到訪例如菜市場等受病毒污染的環境才有機會感染。
但他也重申,一個病人同時感染禽流感與季節性流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讓人憂慮,因為病毒在病人體內發生「洗牌效應」變種理論上是可能發生。
他指出,內地此前也曾經通報過患者同時感染兩種病毒的病例。因此香港當局應當採取措施,降低兩種病毒對香港市民的影響。

(撰稿:葉靖斯 責編:李莉)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5/01/150129_hongkong_flu

朝鮮「可能正試圖重啟核反應堆」

2015年 1月 29日

美國一家智庫表示,朝鮮可能正在試圖重新啟動可生產製造原子彈所需鈈的核反應堆。
關注朝鮮動向的美國智庫「北緯38度」表示,衛星圖像顯示朝鮮的寧邊核反應堆所在位置出現水蒸氣和積雪融化等跡象。
但觀察人士表示,沒有足夠信息能做出「可靠結論」。
朝鮮在2007年關閉寧邊核反應堆 ,2013年又重新啟動。
與此同時,美國一名正在韓國訪問的高級官員周四(1月29日)強調,朝鮮無核化是美國的「首要目標」。

排放熱量

位於華盛頓的霍普金斯大學的「北緯38度」 智庫表示,拍攝於12月24日和1月11日之間的衛星圖像顯示寧邊核反應堆有新的活動跡象。
智庫發表的報告稱,這可能透露朝鮮「正在試圖重新啟動能生產鈈的核反應堆」。
報告表示水蒸氣和積雪融化可能是反應堆排放熱量的跡象,並建議對該地點持續觀察,以確認是否值得注意。
「但是現在就做出可靠結論還為時尚早。」
寧邊核反應堆最早在去年11月出現活動跡象,當時朝鮮威脅要發動第四次核試驗,報復聯合國調查朝鮮人權狀況。
朝鮮之前曾經在2006、2009和2013年進行核試驗。
(編譯:友義 責編:李莉)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5/01/150129_nkorea_nuclear_reactor

RFI - 因危害生态中国在墨西哥大型投资被叫停

 作者 法广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导,因为担心环境污染,墨西哥总统决定中止一项由中国投资两亿美元,在墨西哥度假圣地坎昆(Cancun)兴建的高级购物中心“龙市大型购物中心”的计划。开发商方面目前考虑暂时停工,但未来可能会告上法院,要求能够继续兴建。

这一开发购物中心的计划是中国大陆在拉丁美洲最大的开发计划,但墨西哥环境保护机构认为:这项计划从去年动工以来,对坎昆地区的海岸生态已经造成不少的伤害,墨西哥政府认为当初的决策错误而必须停工,还对开发商给予高达150万美元的罚款,开发商可能还得面临牢狱之灾。

有分析说:如果这一大型购物中心完成的话,将是在中国大陆之外,全球出售中国大陆商品的第二大卖场,仅次于2004年在阿联酋杜拜的购物商场。因此除了环境生态方面的质疑以外,反对中国大陆廉价商品,也是墨西哥政府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之一。尽管这一计划可以提供数万个工作机会,并吸引观光客。





from RFI http://cn.rfi.fr/%E4%B8%AD%E5%9B%BD/20150129-%E5%9B%A0%E5%8D%B1%E5%AE%B3%E7%94%9F%E6%80%81%E4%B8%AD%E5%9B%BD%E5%9C%A8%E5%A2%A8%E8%A5%BF%E5%93%A5%E5%A4%A7%E5%9E%8B%E6%8A%95%E8%B5%84%E8%A2%AB%E5%8F%AB%E5%81%9C/

林保華:柯P外交風波中被忽視的台英關係

台北市長柯文哲把英國交通大臣克拉瑪女士贈送的懷錶因為自己缺乏興趣而稱之為「破銅爛鐵」引發外交風波。人們都在議論柯P的禮儀,以及克拉瑪女士如 何化解雙方的尷尬,但是卻忽略了這位大臣(其實似乎是副大臣)本身訪問台灣的意義,或者被無意識的轉移了焦點。克拉瑪女士也顯示了對台灣的友好態度,這是 文明國家所為,勝過那些勒索台灣的邦交國。
眾所周知,英國與台灣沒有邦交,非邦交國官員訪問台灣,都要受到中國的強大壓力,會被指控為製造「一中一台」與「兩個中國」,甚至採取報復行動。即 使最「大膽」的美國,也只是去年4月環保署長來台灣訪問,是14年來第一個部長級官員來台灣。這當然與美國因為戰略需要而微調對台灣與中國的政策有關。
英國這次雖然派的是一位副大臣,但是也應該被看作是台英關係的良好進展。我不知道近年來有哪些英國官員訪問過台灣,層級如何?在中華民國外交部的網 站與駐英國代表處的網站我沒有查到有關資訊。如果這也是多年來破天荒的第一次,可能就有外館的努力,也有英國對台灣政策的微調。那是因為近來中國與英國關 係的緊張所致。
在克拉瑪女士訪問台灣前,也就是今年1月初,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Hugo Swire)低調訪問香港,他勸香港泛民接受北京的政改方案,但是即使如此低聲下氣、曲意討好,特首梁振英和政務司長林鄭月娥都拒絕與他會面。英文的《南 華早報》報導,英國外交官員對他們拒見施維爾表示憤怒和沮喪。我不知道這個結果與克拉瑪來台是否有直接關係,但是中英關係緊張是不爭的事實。
去年是中英簽署關於香港前途聯合聲明30週年,中國本來要大肆慶祝一番,6月,總理李克強帶了200億美元訂單訪問英國,要英國承認聯合聲明在香港 執行良好。英國人接受訂單,但是迴避聯合聲明執行好壞的問題。到了香港發生占中運動與雨傘革命以後,迫於輿論與國會的壓力,英國政府才出來講話,即使表示 要調查聯合聲明在香港執行的情況,也已經引發中國的怒火,拒絕有關議員訪問中國,甚至說,聯合聲明已經無效。
中國在誘惑英國「外部勢力」失敗後,反過來指控「外部勢力」,從中國媒體到梁振英,尤其梁振英更加振振有詞說掌握到確實證據云云。1月13日梁振英 公佈的證據,竟是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收取3筆合共130萬元(港幣)捐款,與壹傳媒集團前主席黎智英多年來捐錢予泛民政治人物和政黨的5700萬元捐款,都 是使用匯豐銀行的觀塘同一分行的本票。匯豐銀行的註冊地在英國,難道使用外資銀行本票就是外部勢力,使用本土銀行的就是本土勢力,使用中資銀行的才是「愛 國勢力」?
梁振英這個指控也暗藏一個大陰謀。那就是李嘉誠的公司已經遷冊開曼群島,因此李嘉誠也成為「外部勢力」。這是為未來打擊李嘉誠做的輿論準備嗎?另一個陰謀就是把使用匯豐銀行的政府機關,一律轉到中資銀行,以討好中資而讓自己得到政經好處。
話說回來,中國的強硬外交使它陷於孤立,也就為台灣提供更多的空間,台灣應該掌握這個機遇而主動出擊,但是應該低調,而不是像雙橡園那樣。目前與中 國關係緊張的有日本、菲律賓、印度、越南等等,台灣有下工夫嗎?如果馬英九總統已經休克,也期望這些外館可以各自努力。相信馬英九下台後,台灣的外交將有 一番新氣象出來,現在就應該做準備了。
原文刊在民報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1093

泡泡:五毛「外宣」侵佔外網輿論空間

文/卿子衿
2010年陸媒的一篇報道中引述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講師吳瑛的話說,「世界上話語權的分配很不平衡,80%的信息被西方媒體壟斷」,於是全 球範圍內爭奪語話權變得「迫在眉睫」,「大外宣戰略」應運而生。它是中國當局意識形態與西方國家普世價值觀之間的一場大戰,不論是黨宣的海外大布局、遍布 世界的幾百所孔子學院,還是如今侵染境外網站輿論空間的五毛大軍,都是「外宣戰略」的一部分。
「外宣」在推特
近日,有推特網友發現TL(時間線)上出現了很多ID中帶有「習大大」、「習總」、「中國夢」等相關詞條的賬號,註冊時間都是近期。推特用戶 @老楊 整理了以下名單


「外宣」在推特

近日,有推特網友發現TL(時間線)上出現了很多ID中帶有「習大大」、「習總」、「中國夢」等相關詞條的賬號,註冊時間都是近期。
瀏覽其發布的內容,均是歌頌習近平及其政策,以及習近平近期動態的相關內容;它們還會自動回復提及習近平名諱者,口吻與黨宣無二致,被稱為「機器五毛黨」
它們中一部分的特征是,用戶名和昵稱不對應,有些基本上看不出任何聯系,懷疑為早先用作對外網上的異議人士進行抹黑攻擊的五毛賬號所改名而來。評論 認為,明顯是中國當局對外宣傳戰略的一部分,用海量代表中國當局意識形態的信息淹沒被曝光的負面信息和異議評論,「防止首長搜自己名字時結果頁面過於難 看」。另,推特網友黃博士@hnjhj 認為,上述外宣賬號「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是令其成為垃圾信息源、被取消關註、並自我毀滅,從而使真正有價值的信息、社會動員無法擴散。」
觀察顯示,這些外宣賬號彼此互相轉發,短時間內推高外宣帖熱度,進而觸發推特上自動抓取熱點的機器人帳號形成自動轉發,而銳推機器人被查詢信息不便的推友所廣泛關註,於是,上述外宣帖在推特時間線上形成了大量出現的效果。
由於GFW的進一步升級,導致大陸用戶翻墻困難,推特等境外社交平臺上中文內容在急速減少,而上述外宣賬號明顯是利用特殊渠道獲得的翻墻機會,侵占 境外社交平臺語話空間,同時對翻墻瀏覽被封鎖網站的國人進行「追蹤洗腦」。黨宣《環球時報》於本月28號發表了一篇題為《防火墻帶給中國互聯網哪些影響》 的社評,文中提到了一個洗腦的「至高境界」:工信部官員說,「我們希望,中國屏蔽境外網站及網頁的動因能夠逐步減少,而不是越來越多。我們這樣說的原因, 是希望中國社會對信息的承受力會變得越來越強。這是中國社會在全球化時代的健康之本。不能總讓中國的年輕人看不到什麽,而是要培養他們 看到了什麽也沒事的能力」。簡單說就是追求一種被洗腦至「麻木」的感覺——維護權益、追求民主、反抗極權、反駁「主流意識形態」等等一切變得不再重要,那 麽對當局來說便形成了一種「從根源上」維穩的效果,此時搭配官方宣傳的「物質至上、有錢就有幸福」等價值觀,幻想「培養」出一代「穩定的根基」
上述外宣賬號或許還有一個預期目的:令翻墻變得「不再重要」。試想下,當用戶費盡心力終於翻越防火墻,自以為到達了自由之地,正準備盡情瀏覽發言直 抒胸臆之時,卻發現,原來墻內外沒有太大區別:一樣的滿屏中國夢、遍地習大大,墻內外都有「學習粉絲團」,都一樣的「火爆」知名度,外媒中文網越來越多的 傾向自我審查,「敏感信息」被擠壓到了墻角,遍尋不見,整體效果近乎墻內的悄悄傳播,那麽費力翻墻還有什麽價值呢?上述的環球時報社評中也有隱約透露此 意:「由於有些被屏蔽網站和網頁在中國部分網民中很有影響,比如谷歌、臉譜、推特等是美國的主流網站,因此在國內外都有人把對它們的屏蔽看得很重。西方輿 論一直把這件事當成中國沒有網絡自由的突出例證。然而對於沒興趣上這些被屏蔽網站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幾乎不存在……」利用大量機器五毛汙染時間線,是否存 在「令大陸網民對境外社交平臺失去興趣」的預期呢?令人懷疑。

對敏感人士的盯梢蔓延至外網

近日,有不便透露姓名的敏感人士在接受傳喚中得知,國安正追蹤其在推特和FB上的發言,對其在外網上的社交圈也有做分析,以至牽連與其互相關註的活 躍人士,卷入被詢問內容。或許這並不是新聞,監控一直存在,只是到目前為止,因在外網上發言而被傳喚甚至治罪的案例並不多見。本網曾有報道,認證信息顯示 為「科技自媒體」的網友@闌夕 在微博上發布了兩張圖片:天津市政府采購單、泰安市人民政府采購單,對「境外信息采集模塊」的標註內容中就包括:推特、facebook、谷歌等被屏蔽的 外網。
當局無法直接刪除大陸異議人士在境外網站的言論,或封鎖賬號,一直以來是利用大批五毛舉報、跟帖罵仗等形式加以幹擾,以期形成淡化異議影響的目的。 去年10月份,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官網在一篇新聞稿中譴責Facebook和Youtube刪帖不力,文中稱:「網民舉報,臉譜(Facebook)、優 兔(Youtube)等境外網站傳播暴恐有害信息,發布恐怖組織‘東伊運’宣揚‘聖戰’的暴恐視頻。經舉報中心轉交後,兩家網站對有害信息的處置反應滯 後、刪除率很低。舉報中心對臉譜(Facebook)、優兔(Youtube)等網站消極對待網民舉報暴恐信息予以譴責。」Facebook和 Youtube都是從2009年開始封鎖至今的外網,新聞稿中沒有提到舉報的「網民」是通過何種方式訪問到Facebook和Youtube的。
調動五毛侵染境外社交平臺評論區,發布代表當局觀點的言論,也是常用的幹擾方式之一。例如香港占中時段,Facebook賬號@澳門人澳門情澳門事 在聲援占中的相關帖子下面可見大批反占中言論,它們的發言都有較高數量的點贊,外觀形成貌似「支持率很高」的假象。另,敏感時段也是外網五毛大軍的行動時 段,機器五毛通常以固定關鍵字觸發,該關鍵字多為敏感事件中當局的輿論導向。據推友@老楊 觀察,五毛機器人@moto77779 看起來是針對「支持香港警察」這個關鍵字觸發的,他最新的兩條推文是去年九月占中進行時轉發自2011年的舊推,只因其中含有「支持香港警察」關鍵字。
不止社交平臺,一些被大陸封鎖的外媒中文網發布新聞或觀點文章時,如開設了評論區,則常見一些疑似五毛的留言。大赦國際(Amnesty International)組織秘書長Salil Shetty在2011年3月就有警告說:「像中國、伊朗這些國家正在投入相當可觀的資源建立親政府博客,以圖鞏固他們的權力」這些五毛的職能」不止是宣 傳「政治正確」,更有配合當局監視異議人士的作用,「爆料」輔助追蹤、「舉報」觸發刪帖。
五毛很容易識別,網上曾有一個「揭秘五毛和黨國常用伎倆”的系列文章,其中《關於黨國和五毛的宣傳邏輯》一文中分析指出:中共和五毛的宣傳邏輯伎倆包括模糊化、絕對化、 片面化、假、大、空、轉移、回避、隱瞞、強行類比、美化、拖延和強制等。為網民提供了有效的鑒別方法。

「軟實力」就是輿論造勢?

去年底,據官媒據新華視點報道,現任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雒樹剛被任命為文化部部長,成為繼陳政高之後,李克強內閣中第二名被調整進入的新閣員。此舉被 視為當局加強對海外宣傳“中國軟實力”的部署。據悉,雒樹剛一直主張在文化領域進行改革,加強在國際上宣傳中國的大國形象和軟實力。其中“大國形象”是習 近平倡議的「中國夢」以及「文化自信」的相關內容(四個自信包括「制度」、「理論」、「道路」和「文化自信」);另,在世界各地推行建立「孔子學院」,加 強對外漢語教學和傳播文化影響,被定義為提升「軟實力」的舉措。
今年一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文中提到把建設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提升至「國家軟實力」的高度。該文件 中定義,新型智庫只能超越傳統的官方研究所的功能,要「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還兼有「壯大主流輿論、凝聚社會共識」和「對外傳播能力和話語體系建 設」等功能。大外宣系列戰術無疑被認為是具有輔助「軟實力」提升的功能。
BBC中文網「大家談中國欄目」去年12月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到:「新的一輪輿論造勢興起了……2013年起,中共文官集團制定了新的一輪宣傳方 案,用以應對中國迅猛發展的經濟所帶來的執政壓力,習近平政府無疑首肯了這一方案」。文中提到:2013年「艾推之會」上,一個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的女士, 以其標準的美國口音警示了在場的中國異議人士,並提出一個“中國3億新興中產階級不需要民主”的概念,「中共已經正式開啟了他們新的意識形態鬥爭」。更有 趣的是,該文章下面的評論區中浮現出大批疑似五毛的跟帖,它們合力反駁文章中的觀點,且絕大多數以匿名形式出現。資料顯示,BBC中文網自2008年開始 被大陸封鎖至今。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1107

叶檀:奶牛周期步入猪周期

奶农倒奶、杀奶牛的原因之一,是国产牛奶信用折价。
三聚氰胺事件并没有过去,这业已成为贴在国产乳业脑门上的不信任标签,加强了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只要经济条件许可,能买得起进口奶绝不买国产奶。加上国际市场乳业价格下降,两下夹攻,中国牛奶行业下游最薄弱的环节奶牛饲养企业首先受不了。
我国进口奶粉大量增加,因为价格低、标准统一、信用好。114日新农网报道,乳业专家雷永军表示,乳企间竞争激烈,有的企业产品用进口奶或奶粉,有的企业则用国产鲜奶加工,而进口奶粉和常温奶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国内的价格,由于乳业走高端化路线维持产品高售价,使用进口奶粉的越来越多。
大量进口始于2013年,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小规模养殖户退出市场,20112012年出现杀牛倒奶,201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出现严重“奶荒”。2013年下半年全面放开进口奶粉,乳企库存量越来越大。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统计,2013年全年进口奶粉、婴幼儿配方乳粉平均价格4196美元/吨,同比增长24.6%
2014年继续增加。2014年中国进口奶粉或超过100万吨,同比增长20%以上,按照89公斤鲜奶喷成一公斤奶粉计算,中国进口100万吨奶粉就约等于900万吨牛奶,按照一头牛每年产4.5吨牛奶计算,进口奶粉数量大约是200万头牛的年产奶量,国内奶牛数量存有争议(从700万头到1400万头不等),进口奶粉削减了国产奶的市场份额。
进口量增加而价格下降,据海关数据统计,201411月奶粉进口平均价格为3587.88美元/吨,同比下降27.74%。国内奶粉价格比国外每吨高出1万元,如果生产一千吨奶粉则要高出1000万元的成本,中国与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均签订了自贸协定,欧盟从41日起取消牛奶产量配额制,在可预见的未来,大量低价进口奶粉进入中国是市场的理性选择。
把问题归咎于洋奶粉并不会让奶农的日子更好过一些,提高进口奶粉价格、给予奶农补贴、下文件让乳企必须收购国内牛奶(18日,农业部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关闭自贸协定大门,国产牛奶的信用度就会上升,就能够多培育出在全球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了吗?不可能。
小农式的奶牛饲养模式是不合理的,奶农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产业链底层地位。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奶牛饲养业发生变化,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散户比重已不足5%,目前70%左右都是小规模养殖,当前杀牛倒奶的现象主体是他们。毫无疑问,倒奶杀牛与乳企动辄毁约停止收购,说明小规模养殖仍然处于处于产业链最低端。因此,让养殖业成为乳业整体链条中的组成部分,下游乳企进入养殖行业。或者,形成奶牛合作社,自创品牌享受补贴,进行质量自律。
中国乳业标准的混乱为虎作伥。乳企进口奶粉兑水销售,冒充鲜牛奶。此时政府本该严格区分鲜奶与还原奶,让消费者了解哪些是鲜奶生产的,成本高因此售价高,而哪些是还原奶是用奶粉冲兑的,如此鲜奶才可能有出路。
事实恰恰相反。2004年底,国家颁布“禁鲜令”,规定巴氏奶等鲜奶不得在外包装上出现“鲜”字样,刻章把鲜奶与还原奶混为一谈。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次年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公布了一批“乳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巴氏奶应在产品包装上标注“鲜牛奶/乳”,常温奶则标注“纯牛奶/乳”, 添加部分乳粉还原的产品,标注“含××复原乳”。问题在于,仍然在标识上不作强制标“鲜”,导致鱼目混珠的事件层出不穷。大家用价格最低的奶粉,谁还愿意 做什么鲜奶,反正消费者也辨别不清。一个错误的标准、一个可能基于利益的决策,比没有标准还要可怕,中国的鲜奶行业落入目前困境,恶劣的决策要负一定的责 任。
        以目前的抗风险差的小规模养殖,偏高的人力与饲料成本,加上渠道环节的高费用,标准的混乱不清,牛周期不可避免步入猪周期,牛奶产量过剩倒奶杀牛,产生奶荒价格上升,再大量养殖。这是不可持续的奶业发展方式。

from 叶檀的博客 http://yetanblog.blog.163.com/blog/static/75669740201502991852966

叶檀:回购商品房充当保障房看上去很美

2015/1/30 每日经济新闻
政府回购商品房充当保障房。这是消化库存、保障民生之举,本质上是政府继土地市场后在开发市场入市托市,充当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124日,福州市下发《关于福州市统购商品房和安置房、回购安置协议指导意见(试行)》,此前16日,住建部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指导意见》,鼓励开发商售转租、地方回购商品房。120日,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表态,房地产库存高企的三四线城市,再盖新楼进行整体安置已没必要。住建部表态之前,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等已经试点回购商品房充当保障房。
其中有两大要点值得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变赢利模式,从开发出售转向租售并举,住建部政策明确“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持有房源向社会出租。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改变经营方式,从单一的开发销售向租售并举模式转变”,这不仅意味着赢利模式的转变,也是赢利水平的长期下降。
货币上升周期、房地产牛市周期,开发商出售房地产可以获得不菲的回报,甚至捂盘惜售直接获得资产品价格大幅上升的收益。2005年福州市物价局一份让市场沸沸扬扬的调查显示,开发商利润率平均约50%,最低约20%,最高超过90%,这当然引起反弹,开发周期、隐性成本不清晰,也没有计入低谷时期的风险。
保守估计,房地产牛市周期利润率在20%左右,但到熊市周期可能只有3%,甚至有的开发商还要亏本经营。政府鼓励开发商从出售转为租售并举,租金回报率长期维持在5%已经算比较好,通常房屋供给比较稳定,而租金上下起伏较大。以南昌为例,根据搜房网数据,去年12月南昌新售商品房均价为每平米8850元,平均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22.66元,不算物业管理费,如果是个人投资者,租金年化回报率在3%左右,还不如去银行存五年定期存款。对于开发商而言,还要加上土地、融资、人力等成本,除非房地产出现大幅下挫,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否则,这样的收益是不可接受的。
政府鼓励开发商从投资、出售转向出租,是逼着开发商承认赢利模式的转变,承认市场的严冬已经到来。
如果是政府回购商品房充当保障型住房,情况略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以安徽省芜湖为例,截至201411月该地已完成棚户区改造约1.3万户,其中回购商品房充当棚户区的安置房高达45%。芜湖政府以“团购”的价格从开发商手中回购商品房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安置房,只能选择2007年以后建设的建筑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的商品房。若回购商品房充当公开配售的保障房实行不完全产权,由政府持有30%产权,被保障人群持有70%产权,若回购商品房充当定向安置房,如棚改中的安置房,实行完全产权,即被安置人员拥有100%的产权。
政府收购时的价格是当时市场所能出的最低价格,可能低15%到20%左右,如福州业内开发商透露,2014年该市就有几个商品房项目被政府回购作为保障房,价格也差不多低于市价15%。这一价格如果能为市场托底是个好事,不过,由于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挫,政府托的就不是刚性底,曾经出现过政府托底购买的保障房价格还高于周边楼盘的现象,原因就是市场价格的大幅下滑。
在具体的操作中,对于政府而言面临诸多选择,现在受共有产权等因素影响,经济适用房寻租现象等消失,但政府的寻租空间变大,收购时选择 哪个楼盘,以什么样的价格收购,如果暗型操作,极易滋生腐败,在保障房可怜的经费上拔毛。选择的程序与透明就成为最重要的环节,本质上,这就是政府采购。
    回购商品房成为保障房,听起来很美,但对房地产市场不会起根本作用。

from 叶檀的博客 http://yetanblog.blog.163.com/blog/static/75669740201503011623300

「反抗&台港共鳴」新社會香港專刊第三期 中國對台、港政策的轉折

編按:兩岸關係今年風起雲湧,甚至從過去熱絡往來,到現在急速降溫,而中國甚至跳過國民黨直接跟台灣民間接觸,加上佔中對台灣的衝擊,到底中國對於兩岸關係會有何走向,我們特別邀請台灣新社會智庫顧問林濁水,回顧一年來的兩岸重大事件以及接下來的發展。




作者 林濁水


張志軍台灣行,紅藍綠甚至黑島青都認為大有所獲,理由為何?

      張志軍之行,民進黨、國民黨、黑島青跟北京都認為自己是贏家。但我認為真正的贏家是北京。

      為什麼國民黨認為自己是贏家?馬政府的兩岸大戰略是形成「兩岸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的格局。在這樣的戰略想定之下,兩岸從國民黨在野時透過黨 對黨國共高層互訪,國共論壇為主逐步演變到執政時轉換到「民間機關」海基海協兩會互動為主,再到今天國台辦、陸委會以官方身份來往以及兩岸互設辦事處為 主,而臺灣擁有「人道探視權」,就是治權逐步互相承認的戰略實踐。所以馬政府認為自己是贏家。

      民進黨也認為自己是贏家,因為這次張志軍來台「傾聽之旅」,強調「重視三中一青和瞭解國民黨以外台灣人民的想法」,刻意跳過台北市、國民黨達貴、紅頂商 人,直接走入基層,拜會民進黨高雄市長。對於台灣人民要自己決定未來,張志軍也不再正面反對,而以模糊的「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回答。這一切作法簡直是全 依民進黨的建議而給國民黨政府難堪了,民進黨嘗到過去所未有的善意之餘,自然也有所回報,陳菊和賴清德都指責民眾對張志軍的激烈抗議行為「不是待客之 道」,黨主席也只是比較含蓄地說,維安應謹守民主國家對於人身自由跟言論自由的保障,必須遵守侵害最小的原則,並給予必要的尊重。她雖然說對北京,「後續 仍要進一步觀察」,但是仍然認為張志軍是「一種退讓」、「一種善意」,值得肯定。

      黑島青跟台獨激進派同樣認為自己是贏家,因為他們認為張志軍訪台的過程形同欽差出巡,但是國民黨軟弱只能逆來順受,而民進黨則也態度搖擺而被看穿,最後證明只有年輕的黑島青能向民眾證明自己站穩了解捍衛台灣主權和尊嚴立場。

      但是北京也認為自己是贏家,結束了台灣之行後,6月 29日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北京向台北市長郝龍斌說他這次訪台雖然「碰到一些情況」,仍然是「一次成功的訪問」。

      大家都認為自己是贏家,這是一個很弔詭的狀態。事實上,只有一個真正的贏家,那就是北京。因為他無視台灣還有一個中央政府,跳過執政黨政府,直接到各 地「巡視」,居然還得到在野黨高度的肯定。這一個價值比什麼都大,其他台灣各路人馬若有所得,只是以大換小,貼本嚴重。

 民進黨而言,怎會是輸家?不是啟動了一個民共接觸的新局?

      民進黨中一直有些人認為由於「和共產黨沒有跟國民黨一樣的歷史仇恨」所以和北京建立如同國共高層交流平台甚至更好關係的機會已經出現,只要對自己立場 再做一定調整將可以做到了。這恐怕是沒有瞭解到北京對台去主權化、去中央化的大戰略以及兩岸交流正常化的大趨勢而產生的想像。特別是如果這樣的調整是以廢 除台獨黨綱為條件,就更得不償失了。

      台灣未來無論是那一個黨執政,兩岸交流常態的政策和具體事務的處理上,在硬架構台辦/陸委會,海基/海協,雙方辦事處,甚至經貿交通部會直接對口,和軟架 構,雙方簽署生效的繁多交流協議交錯編織起的龐大常態軟硬建制都愈來愈完整,在這情形下無論執政與否,無論是國民黨或是民進黨要再插手,無論是必要性和空 間都已將非常小。民進黨人士渴望像連戰一樣建立起黨先於政,黨先於國的兩黨高層峰會或國共論壇以俾倪一時已經非常不切實際。


廢除台獨黨綱當做和北京交往條件,恐怕是得不償失?

      「黨對黨」的交往並非國際往來常態,這在我在新社會中一篇《是黨國失衡還是藍綠失衡》已經提到了,現在黨對黨交往在以後兩岸交往中的比重又將大幅降低,以廢除台獨黨綱當交換當然划不來。
除了台獨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外,從策略上看,廢除台獨黨綱還有幾個層次的不利:

      一、在兩岸的角力上,台獨拉大了兩岸折衝的戰略空間,民進黨廢除台獨黨綱,台灣的戰略縱深被壓縮十分不利。

      二、在國內權力角逐上,民進黨優勢在台灣定位立場,弱點在兩岸具體政策。廢除台獨黨綱不符合應有的鞏固優勢,改善弱勢的作法。
依各項民意調查,台獨得到社會壓倒性的支持,如tvbs,台獨支持度已達7成。這是民進黨極大的優勢,民進黨沒理由放棄自已既有的優勢。
由於任何具體政策都是社會利益的重分配,實施下去有贏家也必有輸家,因此如民進黨在羨慕國民黨的贏面時也要珍惜自己的贏面,要站穩優勢的台獨立場,才更可能擴大調整兩岸具體政策的空間。
      這就形成了是所謂的「穩健台獨」的路線三原則:
      立場清楚;態度善意;政策彈性務實。

      三、中共雖然反對台獨的立場不變,但是面對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戰略,已經對台灣獨立採取軟調的處理,民進黨在這樣的情形下廢獨實在不合情理。

      2000年我有一篇文章《邦聯制度 世紀大豪賭》其中說到:
「若美國持續以軍售或情報交流深耕台美關係,中國不免有芒刺在背的感覺。因此,對中國而言,最好當然是經統一的方式取得台灣,退而求其次的與台灣結盟,甚至只要中立化 台灣,至少都要強過現在的形勢。兩岸的結盟,在現實上中國可以強化其區域霸權在戰略部署上的優勢。」

      今年國際政治學大師米爾斯海默的《向台灣說再見》則說:
「中國的一項重要戰略原則為割裂台灣與美國之間的緊密聯繫,使台灣中立化,最好的結果則是台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且隨著時間與實力增強,中國將致力於達成這樣的目標。」

      中國統一的目標雖然從未放棄,但是統一的實踐仍然遙遠;於是這兩年來無論在釣魚台事件、台菲漁事糾紛,或者最近張志軍到台灣的作風,中國已經採用了中立化台灣以割裂台美的策略,對於台灣的定位採取軟調因應。

      北京對台政策的務實手段的國際政治背景是:
   
      1990年代面對後冷戰初期局面,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採取了對中國交往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的策略,2010年後來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羅德姆柯 林頓對中國採取了幾乎完全相反的評價,說「在歐巴馬政權上台之前,亞洲感覺被美國拋棄了。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在歐巴馬政權最初的4年裡,付出了極大的努 力」。於是她先是主張重返亞洲策略接著強調亞太再平衡策略。最近這位最有機會成為美國下一屆總統的希拉蕊更直白地表示,「中國的民族主義」是美國重返亞太 的背景之一。

       01年後持續一段時間中美國的平衡策略是對台灣的減碼,甚至因此浮出了棄台論。但是到了2010年美國又陸續出現重新對台灣增加押碼的主張。最近希拉蕊先 後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和台灣《商業周刊》專訪時把這趨勢表達得更加明確。她甚至一再令人矚目的她舉烏克蘭經濟依賴俄羅斯為例對台灣說,「現在你們得決定 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學到處理這段關係的能力,找出『到此為止,不能越界的底線」她警告台灣「正面臨轉捩點」,「失去經濟獨立影響政治獨立自主」。

      隨著美國對台灣的再平衡,台灣周邊國家也對台灣進行政策再平衡:台日終於簽成了關於釣魚台海域的漁業協議,台菲也在刑法互助和漁業談判上有明顯的進展。

      透過國際力量擠壓台灣是北京的長期戰略,現在,在美國再平衡戰略下,相關國家放鬆了對台灣的擠壓,給了台灣過去所沒有的空間,這就造成了北京的壓力,於是 北京根據現實主義,在國際權力博奕和教條大一統民族主義兩個利益之間進行了理性權衡,對台灣採取再平衡策略。

      這並不是北京改變對台灣主權的立場,而是採取了另外的的一途徑。這途徑現在正在發揮效力。
   
      過去北京把統一當做兩岸政策的終極目標,當統一愈來愈不是一蹴可幾之後,階段性的戰略目標便和台灣交往時跳過中央政府,直接進入民間,透過具體行動使台灣 地方化,去中央化,去主權化;重點手段則是透過經濟讓利吸納台灣社會,在過去是培養台灣政商權貴做利益代理人來執行他的戰略,後來似乎發現這將使利益被中 飽沒辦法下降到社會民眾,以致反而引起社會反感,而進行調整,儘量把好處直接做給社會大眾,從此,開始「重視三中」,到習近平上台,政策更加明確。

      在主權立場方面,馬總統是「互不承認主權」;而北京則是「否定台灣或者中華民國主權」之下,對台灣地方化,去中央化,去主權化,雙方差異巨大。

       對台灣地方化,去中央化,去主權化就成了張志軍之行背後的主軸。甚麼意思呢?就像是前大法官許宗力形容為的「欽差出巡」的環島基層巡訪,行程跳過台灣當局 上下官方機關的安排,自己直接找里長聯誼會和扶輪社、獅子會等人士處理。這「出巡」講明了是要傾聽台灣當局不讓他聽到的民間疾苦,然後他要從傾聽到的訊息 中直接給受苦的百姓好處,而跳過台灣當局。北京官員到台灣,刻意和台灣當局撇清關係直接進入基層,張志軍當然不是第一個。過去曾經令陸委主委賴幸媛不滿, 而如今不只賴幸媛已經去職,還出現有民進黨的北京應跳過台灣當局直接到基層傾聽的呼籲,北京的出巡已經有了民進黨背書的正當性。

       而北京這樣在台灣去主權化、去中央化的實踐上的進展,雖然藍綠、學者都沒提到,但是恐怕才是北京最重大的收穫。此外在民進黨放棄逢中必反的策略後,北京史無前例地得到了藍綠一致的肯定,這是另一個同等重要的收穫,因此我認為北京才是這次最大的贏家。

     
從賴清德訪中,談到台獨,到張志軍來台,面對沿途不斷的抗議,北京展現相對克制的表現,但是到八月底兩岸卻開始互嗆,似乎中國對於台灣的策略有了不同的轉變,民進黨該如何解讀? 中共已經十年不對台灣提到一國兩制了,習近平最近重提是把統一的壓力進一步加在台灣頭上嗎?


      今年賴清德上海一行的作法就很符合「穩健台獨」的作法。
      
      至於8月底從張顯耀共諜案開始雙方放話互嗆,動作互槓接連不斷,而且愈來愈頻繁,甚至於連馬習兩人都親自出馬,氣氛險惡,在整個交手的過程中的4個特別現象:

      1、儘管雙方嗆聲不斷,但是,台灣出席APEC,和會期中比照上次例子進行王張會都還沒有什麼問題,因此,雙方虛的嗆聲聲音和實的強硬對峙行動間還有很大的落差,雙方還是在鬥而不破之局。

      2、習近平對台灣丢出已經早就不提的一國兩制,是嗆出了10年的最高調;但是提出「希望台灣方面尊重大陸13億人民的選擇與追求」又是幾十年來都不曾有過的最低調,低到不像中央政府的調性,而這一個低調說法還不斷被重複提出。

      最高調和最低調並置,落差更是非常大。

      3、習近平既「希望台灣方面尊重大陸13億人民的選擇與追求」但是卻又堅持台灣讓出主權,接受一國兩制,無意對台灣人民最在意的價值加以尊重,也不符合他 強調的,對「兩岸選擇不同的政治發展道路」的事實和選擇加以尊重。同一句「兩岸選擇不同的政治發展道路,台灣同胞對於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的選擇,大陸予以 尊重;對於台灣政治發展道路對其自身社會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大陸無意評論,但希望台灣方面尊重大陸13億人民的選擇與追求。」的話中,3個段 落,價值,立場落差很大。

      4、在整個互相嗆聲過程中,北京對台灣方面反應最快,達到劍及履及,「惡聲至,馬上反之」的並不是間諜案,而是台灣聲援香港佔中和香港普選。而且基本上「希望台灣方面尊重大陸13億人民的選擇與追求」這一句話就會跟著登場。

      從以上這4個特色看來,兩岸互嗆的關鍵所在就非常清楚了,那就是香港民主化問題。

       一年多來,台灣波濤壯闊的公民運動不只和香港愈來愈激進壯大的民主運動互相呼應,互相激盪,互相學習,而且在運動中港獨還和台獨的認同度還同步升高。於 是,北京急於要切斷港台社會政治活動的關連。偏偏不止港台社會的民主運動愈串連愈密切,還逼得馬政府都不得不跟進聲援,於是台海兩岸雙方你來我往,互嗆頻 頻;但是也因為關鍵所在是在香港,不在兩岸間,因此兩岸鬥而不破。

      北京雖然說香港和台灣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但是比起而「尚未統一」而管不到因此談不上治理責任的台灣,已經是在北京實際統治之下,還有解放 軍的駐紮的香港,如果北京管不住,甚至因此讓民主向「內地」擴散,那將是北京的心腹之患。無論如何,現在北京必須優先處理香港問題而不是台灣。

      探討4個特色中提到的幾個政策和調性「落差」,我們將無奈於落差的不得不存在,代表的正是兩岸矛盾,磨擦的難以閃躲避免。

      若進一步探討,兩岸間政策的調性落差和矛盾,我們還會發現更多,例如,北京一方面努力於要切斷港台社會政治活動的關連;另一方面卻硬把一國兩制再套在台灣頭上而把港台連在一起,強化了兩地為共同追求民主連帶形成的命運共同體現象。

      香港地方小小,但是一旦出問題牽扯很大,涉及了整個國家中央地方關係的基本架構和大中國內部港澳、疆、藏、蒙,和外部的台灣的總體關係和治理問題。牽扯既 然這樣地非同小可,那麼,除非北京價值能與時俱進,有更大格局和視野,更創新的想像,否則北京對香港的治理在可見的未來看不出有妥當改善的可能;在這同 時,北京又將如何對待台灣?合理的推論是,儘管北京調子提高了,為了避免處理香港時增加預料之外的變數,對台灣政策應會避免大變動;但是被香港連動了的北 京對台政策最近幾年出現的彈性將可能弱化;至於統一,口號調子固然很高,但是在一國兩制的口號制約下將反而更欠缺具體内容和進程。

      現在習近平在政策處理上臺灣/香港兩者優先的考量改變了,一國兩制的提法改變了,那麼兩樣改變之後對台政策的具體內容又會怎樣改變呢,這是接下來大家關切的。

1129選舉投票結果,國民黨土崩瓦解,連、吳兩大親中家族落馬,將怎樣影響兩岸關係?

      在歷經台灣太陽花、香港佔中兩大事件的衝擊後,北京對台灣選舉結果應該是已經有相當的承受度了。因此,在處理香港優先於台灣的策略下,對台灣將仍然依據和平發展的大方針,以「維穩」做基調,既不求有速成的績效,也避免壓力太大而出現狀況。

      另一方面,在連吳兩家大敗後,台灣政壇將沒有人會再沿著他們的親中路線了,加上郭台銘助選失敗,所謂親中牌+經濟牌合體策略對民進黨的壓力大幅減少,這將使民進黨選擇穩健的兩岸政策時有較過去好的空間。
在這様的基礎上,總的來說,未來兩岸應將既沒有大突破也不致有大倒退行情勢發生,而在「和平發展」的基調下進展。


from 台灣新社會智庫 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6549&Itemid=117

【學苑一月號】雨傘世代的未來

引言
/ 陳雅明



七 十九天的雨傘革命改變了以往香港的公民運動模式,新一代的民主運動亦以催淚彈揭開序幕,未來五十年以上香港政府要面對不再跟他們和理非的雨傘世 代。雨傘革命是一直潛伏的各種社會矛盾交織的爆發,尤其突出了三大矛盾,將影響香港未來政局發展:中港矛盾、世代之爭、民主力量路線分歧。這些矛盾的影響 會在來年的立法會選舉及接下來大大小小的公民抗爭中出現。 社會上有關雨傘世代的評論多如牛毛,但評論員大多數不屬於雨傘世代,雨傘世代對自己有系統的分析卻少之又少,往往意願「被代表」了,今期時政專題就是要將 自己世代的意見自己說出來。

雨傘革命創造了雨傘世代,年青人在七十九天迅速長大,無論意識形態上或行動上已經跟上一輩愈走愈遠,〈香港人意識——雨 傘世代的命運自主意志〉分析 雨傘世代正形成一個帶有強烈「香港人意識」的政治命運共同體。他們強烈的自治願望將會改寫香港傳統的泛民抗爭路線,從普世價值或大中華民主觀回歸本土,更 加排拒中國人身份,雨傘革命亦會取代「六四」,意味著雨傘世代正式告別中國。隨著一國兩制下所有民主出路都被封殺,雨傘世代的本土意識、獨立意識變得愈 強,離中國愈遠。他們亦不再相信「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而視香港政府為外來政權、殖民政權。

〈民族、民主、雨傘革命〉一文承接《香港民族論》, 透過分析民族與民主的關係, 闡 述本土意識及雨傘革命。文章指出國家為了維持其合法性,就必須服務該民族成員並以其利益為依歸。 透過民主方式產生的政府,成為民族實踐集體意志、促進整體福祉並捍衛對外利益的工具。但香港的情況是,特區政府早已淪為傀儡,背後的中共是「外來政權」, 甚至是「殖民者」,並開始以「中央集權的國家對邊陲的入侵」之框架理解港中關係。本土思潮正是對上述情況的一種反彈,而遭中共操縱的特區政權,一日未推行 民主制與社會連結,則會保持其外來壓迫者的身份,社會的本土意識只會愈演愈烈。

傳統泛民在雨傘革命後,窮途末路,〈傳統泛民在新時代的生路〉嘗試思考傳統泛民的生路,指出年青人已不再相信「民主回歸論」,必須融入本土論述,開拓工商界票源,在未來選舉才有一線生機。另一文〈藍絲錯了!打破藍絲迷障〉批駁藍絲的一些謬論,反思和平抗爭論、外國勢力論。

雨 傘革命中,年青抗爭者與傳統泛民出現極大分歧,這是正常不過的,但當中也有年青抗爭者、旺角抗爭者極之不滿「雙學」和理非的抗爭方式。〈本土革命 誓守族群〉就是對傳統的和理非抗爭理線不以為然,認為不將革命正名是自欺欺人,又指出和平路線走到盡頭,公民抗命根本無效。在香港生死攸關之際,沒有革命 抗暴的意志,香港就會落得滅族下場。

【雨傘世代自決未來】
香港人意識——雨傘世代的命運自主意志
 
/ 陳雅明




一 百七十三年來,香港人終於反抗,高舉「命運自主」,打倒殖民政權。古語云:「天命難違」,若真有「天命」,就是人控制不了的事,怎可作主?不過, 中共是「天」嗎?中共是上帝嗎?雨傘革命就是對此大聲說「不」。港英走後,香港被中共第二次殖民,香港從沒有解殖自主。一百多年來,香港人做穩了奴才,從 今起,香港人要反抗,不斷反抗,直至我們成為主人,告別要人當奴才的中共,遠離享受當奴才的中國人。雨傘世代是香港新的民主力量,無論行動手段、意識形態 亦不同於上一代,在愈趨成熟的本土論述影響下,以及不斷的公民政治運動中,雨傘世代正形成有強烈「香港人意識」的政治命運共同體。雨傘世代的自治願望只會 愈發強烈,但在一國兩制任何民主路都被封殺的情況下,他們只會離中國愈來愈遠。

從「反蝗」到「黃傘」 成熟的本土民主運動

雨傘革命在香港歷史上意義非凡。第一,這是史無前例大型的反殖自治運動,第二,這是一場大型的本土民主運動,是香港民主運動的轉捩點。近年來,一連串的政治運動帶來建構「香港人意識」的原動力,令雨傘世代形成政治命運共同體,主宰香港未來政局。

根據文化理論家Stuart Hall, 一個身份的形成,可歸於兩方面,一是兩個不同的共同體的成員之間的差異,二是一個共同體內成員的共同性。雨傘世代經歷了兩次建立強烈「香港人意 識」的階段,首先,近幾年來的嚴重中港矛盾突出了香港人跟中國人的差異,雨傘世代排拒中國人身份,進一步,二零一四年的雨傘革命使「香港人意識」再度高 漲,雨傘世代肯定、甚至自豪香港人身份。

二零零三年起,自由行令香港人與中國人接觸頻繁,隨著時間推移,香港人意識到一向以來的居住環境被自由行改變,亦厭惡中國人的行為,突出了香港人與 中國人的文化差異。二零一二年初,發生D&G事件後,排拒自由行的一連串行動出現, 中國旅客與香港人爆發衝突,「反蝗」成了當中的圖騰。雨傘世代視自由行中國旅客為外來入侵者,甚至敵視,漸漸否定了中國人身分。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HKU POP)所做的身份研究調查,二零一二年前半年,有45.6%受訪者認為自己純粹是「香港人」(不認同中國人身份),是九七後相關民調的最高紀錄。那突然 飆升的「香港人意識」是帶有民粹的,敵視中國人的;換言之,「香港人意識」先是透過否定中國人身份覺醒的。

初 期的「香港人意識」大多是憤恨情緒, 但香港人的共同性仍是空洞的,雨傘革命正正填補了空洞。政治命運共同體的成員,可透過認識文化及歷史深化成員之間的共同性,可是,因香港政府故意不在香港 推行認識香港文化及歷史的教育,令香港人對香港本位的歷史一片空白,對自己文化也沒有系統性的了解。不過,對共同體成員來說,刻骨銘心的共同記憶比一切來 得重要。雨傘革命就是雨傘世代的共同記憶,「黃傘」亦成為共同體成員想像豐富的圖騰,具強烈「香港人意識」的政治命運共同體由此而起。 這次「香港人意識」最大的特徵是深愛香港,自豪香港人身份。我們在金鐘「連儂牆」上看到最多的不是「我要真普選」,而是「我愛香港」、「我是香港人」。

「六四」消褪 「黃傘」成新世代圖騰

德國埃及學學者Jan Assmann曾分析記憶怎樣影響社群身分的建構。他把記憶分為三類:「溝通記憶」、「集體回憶或連繫記憶」、「文化回憶」。「集體回憶或連繫記憶」、「文化回憶」尤其跟身份建構關係密切。

尼采說:「當傷痛還未平息,過去還是過著。」尼采指出,防止遺忘的最有效方法是懲罰,透過面對悲痛的回憶,警惕自己現今的道德責任。Jan Assmann借用此說,稱之為「連繫記憶」,常有例子為烈士、宗教紀念日、紀念碑、地標等記憶的載體,不斷重覆地提醒群眾。
雨 傘革命之前,香港歷史沒有這種令香港人深切悲痛的回憶,更沒有烈士。七一大遊行之類的民主運動不過是和理非,遊行後隔天就一切如常繼續上學、上 班。香港「連繫回憶」蒼白,令「六四」支配了香港人,每年宗教儀式似的「六四燭光晚會」製造「連繫回憶」,呼召「中國人」身份,亦令沒有「六四」經驗的八 十後建立起「中國人」身份;換言之,八十後香港人的「中國人」身份的來源是「六四」。

不 過,「六四」對八十後來說,始終不是深切牢固的記憶,在中港矛盾劇烈的幾年後,「六四」已逐漸淡化,「雨傘革命」的真實記憶會將「六四」取而代 之。「雨傘革命」站在前線擋催淚彈的示威者、龍和道浴血抗警的示威者、旺角黑夜中被警察毆打的示威者,一一成為香港人的烈士;「夏慤村」、「旺角關帝廟」 等雖然被滅,彌敦道、夏慤道等地方亦會勾起香港人這段回憶;9.28也會成為香港人 民主的哀悼日。 這種大型社運的犧牲,會走進香港人的集體意識,提醒香港人在艱巨的香港民主路上奮鬥,呼召「香港人」的身份。這些記憶是屬於香港人的,中國人也不會對這些 記憶有感覺;共同體是有限的,雨傘世代在建構共同體時,也不會把中國人納入其中。對雨傘世代來說,9.28會取代6.4,「黃傘」亦會代替「六四」。 「六四」消褪,意味雨傘世代正式告別中國。

世代相爭 告別中國

建 制派人士很怕六四,認為六四是香港人反共意識的萌芽點,希望六四燭光早日化灰。許多政論者或從政者也注意不到六四是香港人反共意識的起點,也是香 港人的「中國人意識」的開始。七十年代,香港第一代本土青年出現,當時他們大多數與今天的雨傘世代一樣,對中國人身份沒有認同感,沒有所謂的中華民族情 感。當年的社會派青年也像今天的雨傘世代,關心香港時政遠多於中國,但在六四慘劇中,他們的中華民族情感覺醒。六四就是第一代香港本土人由本土走向大中華 的轉捩點。

當上一代香港人喊「結束一黨專 政,建設民主中國」,他們是有反共意識的,要推翻中國共產黨。他們將香港民主與中國民主命運扣連,認為「中國沒有民 主,香港沒有民主」、「香港民主亦是為了推動中國民主」。上一代在推動香港民主運動時,他們最終抱負的是「中國人」的責任。可是,雨傘世代會認為雨傘革命 是一場中國民主運動嗎?當然不會。雨傘世代根本不會想像中國人為雨傘革命中政治命運共同體的一員,包括中國民運人士。

以 匡扶中華正統為己任的古德明在雨傘革命後,批評本土派黨國不分,認為中國不是中共,而是「滾滾長江,滔滔黃河,五嶽層雲,三峽愁猿;是曲阜孔子 廟,采石李白墳,洞庭岳陽樓,廣州黃花岡;是端午佳節的糭子,農曆新年的糕點;是孫悟空,是梁山伯祝英台等等」。雨傘世代沒有這種「即使反共,亦心向中 國」的南來文人心態,沒有這種中華文化認同感,亦沒有這種中華民族情感的轇轕,將今天早已黨國不分的中國、中共辨清。因此,當黃之鋒說「我覺得我仍然愛 國,若我不愛國,我根本不會參與六四燭光晚會」,究竟他認同中國什麼、愛中國什麼?

獅子山的黃昏 重鑄「香港人精神」

Jan Assmann講 的「文化回憶」與身份認同關係最大,類似「立國神話」。「立國神話」與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民族精神關係密切。香港現時也不是沒有紀念 日、紀念碑,但那些東西跟「香港人精神」有什麼關係?提到「香港人精神」,令人想也不用想的傳統官方答案是「獅子山精神」。「獅子山精神」之所以受到港英 及港共官方推崇,是這種精神背後的政治冷感,只重經濟成果,好聽一點就是默默耕耘,難聽一點就是任由外力左右,無意主宰自己命運。雨傘革命期間,一道大型 黃幡「我要真普選」懸掛獅子山,顛覆傳統上任人主宰的「獅子山精神」,重新鑄造「香港人精神」。這重生的「香港人精神」就是「命運自主」 。在劇烈的政治及社會形勢下,雨傘革命改變了舊有的香港人精神,打造「命運自主」的「香港人精神」。

「命 運自主」雖然未被每個香港人接受,但顯然是雨傘世代的共同價值,在未來的政治鬥爭及公民運動中,「命運自主」會更加深刻進入香港人的集體意識。 雨傘革命及未來的政治運動都會編織成帶有「命運自主」精神的本土「立國神話」。歷史告訴我們,共同體成員透過不斷詮釋「立國神話」,會逐漸形成「民族」。

另外,「命運自主」更帶有香港一百七十多年來的真正的反殖意義。「獅子山精神」,或者羅永生說的「虛擬自由主義」,都令香港人在制度上、意識上從來 也沒有擺脫殖民主義。「命運自主」就是要反抗使人做順民的殖民主義。「民主」(democracy) 中的demo就有人民自主、擺脫任何專權的意思。民主制就是自治願望的具體實踐,對雨傘世代來說,追求民主背後的最大原因不是普世價值,而是守護屬於自己 的土地,當家作主。

港共政權合法性趨零 貶值為外來政權

中 共在雨傘革命時採用的策略是「不妥協,不流血」。港共政權在這情況下,不會鎮壓示威,也不能滿足港人民主意願,成了無所作為的政府,民意只會不斷 下降。香港政府本來就沒有香港人投票授權,先天不足,沒有合法性,其次,梁振英上台後香港政府如同中共傀儡政權,多番推行違背港人意願的政策,連中共所謂 以表現爭取合法性也做不到。中共肆意透過港共推行有違港人意願的政策,港共政權全然失卻高度自治權,夾在港人與北京中間,最後只會順從北京,背棄港人,令 其合法性不斷下降。一國兩制本來就是要授予香港政府自治權,透過表現爭取合法性,如同港英政府施政從善如流,籠絡民心。不過,因為中共把香港發展強定在國 策下,推行中港融合等背離香港人意願的政策,令香港政府本來享有的自治權化為烏有。一國兩制的失敗,令雨傘世代的自治願望更加強烈。「港人治港,高度自 治」本來可讓香港政府根據香港情況而施政,但現今香港政府分明就完全受制於中共,成了中共在港的殖民政權,不能跟從香港人的意願。在香港政府合法性趨向零 的情況下,港共政權會被新一代視為殖民政權、外來政權。

雨傘世代的未來

歷 史上,不少殖民地民主運動與「反殖」和「獨立」運動緊扣,香港在港英時代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民主運動,當時香港人無意反殖,香港獨立也不是選項。可 是,在雨傘革命的激烈政治鬥爭後,雨傘世代只得出港共在民情報告一句結語「依基本法和人大決定讓香港落實普選,是中央、港府和港人的共同願望」,完全無視 香港人民主自治意願。雨傘世代是香港未來的一代,當港共政府無視我們訴求,叫我們離港發展, 雨傘世代會更仇恨港共政權,自治願望會愈來愈強烈。當一國兩制下,所有民主路都被否決,即使港獨不可行,本土意識、獨立意識也會愈來愈強,雨傘世代離中國 愈來愈遠。


from Just Getting By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5/01/blog-post_331.html

【學苑一月號】本土革命‧誓守族群 ─ 梁辰央

/ 梁辰央

共 產黨漠視章法,判死普選。港共政權棄守邊關,助紂為虐。匪賊亂港,指鹿為馬,港人不甘受 宰,奮勇起義,釀發雨傘革命,堵塞街頭力爭普選,聲勢浩大,洶湧澎湃。然而革命過後,政治改革了無寸進,一眾義士平白蒙冤,港共爪牙更形囂張,矢志殲滅港 人族群。如今風雨飄搖,港人面臨滅族,只有一場徹底的本土抗赤革命,方可自救。

中共誓滅港人主體 一國兩制無力回天

雨 傘革命驀地爆發,港人群起抵抗黨匪謬法,離心盡見,今後黨人治港勢必嚴苛,收緊港人治權。中共建政以來,崇尚領導威權,不容侵犯。八九年間,芸芸學子上京 請命,跪求變革,卻被誣衊為「有計劃的陰謀、動亂」。當時鴿派之首的趙紫陽主張承認錯誤,和平解決,但遭到鷹派的李鵬指摘是破壞黨內團結,堅拒退讓。隨著 學潮蔓延,訴求尺進,請願學生不作讓步,領導威權頻遭冒犯,最終鷹派取代鴿派,維護黨領導權威,結果釀成軍隊鎮壓,血腥完場。

學 潮以後, 北方政權銳意強化專政,鷹鴿歸一。如今普選連落三閘,意圖操控選舉,港人堵路反撲是狠摑中共的一巴掌,此後黨人治港態度行將強硬,積極干預港政。中共既然 視普選如猛獸,危害國家安全,也就絕不妥協,港人只得苟延殘喘。當年,廿三條被高居民意攔下,如今革命聲響,中共為求滅聲,斬草除根,勢必重推惡法,打壓 言論,攻陷港人輿論陣地。國教當初撤而未廢,也定必捲土重來,再行黨性洗腦,麻醉下一代。當思想統戰取得成功,共產黨橫行無忌,香港將被徹底馴化,淪為另 一個澳門。雨傘革命是香港民主化的關鍵一刻,將港中的政治分歧變成二元對立,難以折衷解決。中共有意殲滅港人主體意識,一國兩制已是無力回天,港人如今無 路可退,要不就負隅一戰,奮起革命,要不就屈從一統,淪為奴才。

本土就要抗赤 抗赤就要革命

雨 傘革命之初,山雨欲 來,惶恐瀰漫城中,港人懼怕六四重演,抗爭同時兼顧中共顏面,拒絕為革命正名,訛稱運動,是自貶為奴。革命者,就是根本變制的意思,雨傘革命之所以為革 命,在於完全變革香港目前的政、經、社模式,擺脫匪賊操縱,抵抗赤化,成就香港本位,徹底解殖。歷史告訴我們,革命不一定流血,也不一定是暴力的。然而消 極主義者大放厥詞,屢借謬論迷惑群眾,意圖淡化根本變制、衛港抗赤的革命色彩,以為迴避中共神經,釋出善意就可以換來中共尊重,就是自我瞞騙。中共喉舌常 言,雨傘革命就是奪權,奪權就是政治鬥爭,說得極為準確。此刻捍衛普選,力保自治,實非信念之爭,而是本土抗赤,是港人與中共赤裸裸的政治博奕,是從中共 手中重奪香港人的自治權。

豈料斡旋之際,竟有人妄自菲薄,放棄革命正名,作繭自 綁,空談理想,試圖以道德力量撼動匪賊,擊退暴政,實在愚 不可及。共產黨既然漠視憲法,扼殺普選半步不讓,早就向港人狠下戰書,要港人臣服,即使和理非反撲也會被認定是對黨的叛逆。港人堵路抗爭,在共產黨的演繹 下就是離中叛黨,港人力爭自主,潛意識就是排斥匪類,堅稱絕非革命,這是自欺欺人。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本土就要抗赤,抗赤就要革 命,一日不為革命正名,一日不突破承認衛港抗共的心理關口,任何抗爭都只是俯伏行禮。

抗命無用抗暴有理 革命世代誓守族群

雨 傘革命期間,示威人士與警方街頭激戰,這已不是公民抗命,而是公民抗暴。所謂公民抗命,在於違法抗議法理不義,恪守和平,糾正謬法,最終承受刑責,以彰法 治。然而革命以來,衝擊頻生,巷戰之際,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盾陣攻兵,儼如行軍。縱然泛民多次呼籲自首,但頑抗奮戰至被捕者眾多,奉守公民抗命、束手就 擒的待捕者甚少。當日廿萬港人同時堵路,敢於與警方爆發肢體衝突,早已脫離公民抗命的固有思維,滋生武力抗暴的抗爭意識。

革 命抗暴瞬間燎 原,這是抗爭模式的突變,是和理非進退失據的結果。過往,和理非之所以深得人心,在於取得階段成果,如廿三條、反國教,萬人集會示威,終叫港共軟化,成功 拉倒方案。然而,近年來,此法漸見無效,如高鐵事件、東北發展,民生訴求非但了無寸進,政治改革更是不進反退,即使連日堵路,亦未見政府退讓,無數義士瀝 血披傷,只換來一紙空洞公文。如今港共政權合法壟斷武力,大批前線義軍慘被和理非魔咒所坑殺,革命世代屢遭極權肆意創傷,仇恨與憤怒已在滋長。憤怒永遠是 凝聚群眾最有力的號召,刻下,越趨激烈的抗爭思維已在蘊釀塑成,假若當權者依然執迷不悟,再理性的情況也終有失控的一日。

當和平抗爭走到 絕路,以武抗暴就是唯一選擇。在旺角佔領區,群眾自製防具,組織盾陣,對抗警察暴力。在龍和道攻防戰之中,有人試圖投擲磚頭還擊,在衝擊立法會一役,示威 人士以鐵馬攻城,揭開公民抗暴的序幕。人類學教授
James Holston形容這是法制以外的「暴亂公民權」(Insurgent citizenship),公民抗暴正是這種公民權利的理性實踐。至於公民抗命作為和理非的最後一著,此刻已是全盤慘敗。歷史上,和平抗爭之所以奏效,在 於敵人是民選組成,受群眾監察。昔日人權領袖GandhiMartin Luther King所發起的不合作運動,矛頭直指英美民主國家,抗爭成功絕非僥倖,而是對手尚且是道德之士。John Rawls認 為公民抗命適用於自由國度,潛台詞就是不適用於極權國家。如今港共政權是北方龐大專制政體的傀儡,黨政主導,沆瀣一氣,奢想匪賊能夠聽從民 意,為道德力量所撼動,糾正己過,是妙想天開。公民抗命流於理論,限制群眾的抗爭想像,自我約束抗爭力量。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是抗命,因為只有奴才會當中 共的說話是命;我們是對抗暴政,因為敵人正要侵我家園。當公民抗命無助解決困局,群眾就自然走上公民抗暴。

與 匪賊談判,必須無所畏懼,衝 鋒陷陣,手握籌碼,斯文即成敗類。放棄防禦的不是抗爭,逃避還擊的不會勝利,這是博奕的常識。自由不是跪著就有,是要站起來奪取的。港人口喊民主,卻渴望 自由空降,無需代價,是葉公好龍,守株待兔。烏克蘭群眾奮勇起義,負隅頑抗,成功推翻總統,當地的革命領袖Yuriy Lutsenko就 說過:「我們有兩條路,被投入牢獄或是大獲全勝!」台灣民眾當年飽受極權壓迫,官逼民反,於二二八事件、美麗島血腥抗暴,啟蒙民主意 識,終於換來台灣民主進程。香港人要追逐自由,不一定要走前人舊路,但面對暴政,態度必須強硬,陣勢必須堅定,因為怯懦只會招致滅亡,永不超生。公民抗命 是追求共有之義,但公民抗暴卻是捍衛族群權益,前者是道德理念,後者卻是身土實利。與虎謀皮,絕非理念之爭,而是守護港人族群,捍衛家園,背水一戰。

社會失序激進蔓延 本土革命一觸即發

秩 序井然,理性抗暴,為雨傘革命贏盡國際稱許,但除此以外,此役可謂敗得無地自容。雨傘革命來得一鳴驚人,可惜不斷自我馴化,佔中殘念更在退場之時死灰復 燃,泛民左膠精神勝利,是整場革命的污點。港人篤信和平,崇尚秩序,堵路抗爭已是始料不及,但當和平起義無效,社會難免催生秩序以外的另類抗爭,報復政 權。自由淪喪,人心思變,激進主義勢將蔓延全城。

近來,社會上出現一系列不知名 行動,輕如塗鴉牆壁,重如焚毀公物,似是流於發洩,但行為 背後包含破壞的符號意義,是當權者不得不察的。激進主義的蘊釀是對當權者的警號,當另類抗爭成為常態,常態成為群眾習慣,港人的抗爭思維也就得以昇華,對 武力的接納也會相對提高。民間激進主義之所以可怕,在於執法者四面樹敵,草木皆兵。假如當權者任其發酵,今日焚毀,明日縱火,激進主義迅速燎原,將會成為 下一場革命前夕的烽煙。

如今和理非無路可進,當權者對民情充耳不聞,陷於僵局, 此刻人民棄守為攻,以更主動的形式表達不滿,要脅威權作出 回應,實是權宜之計。雨傘革命之所以勢如燎原,絕非公民覺醒,而是始於騷動。九月底,雙學振臂一呼,衝擊公民廣場,爆發警民衝突,群眾質疑政權的合法暴 力,同情抗命學生,於是群起聲援,一石激起千層浪。

歷史上,揭竿起義從來只有寥寥 數人,要能一呼百應,就要有全民的抗暴情緒。當年八九屠 城,百萬港人上街,如今港人起義,釀發雨傘革命,都是被催淚彈的烽煙、學生的血汗感召而來,絕不是被束手就擒的情操感動,否則當日七二預演佔中,聲援者就 不會如此稀少。如今港人難有背水一戰的覺悟,不過正如魯迅所講:「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前人開路,後人固地,群眾永遠是立於義軍之 後,只有在義軍成功奪下城池之時,方有人民吶喊助威。

於沙場征戰,必先穩軍心, 而後取民心。民心未取,充其量只會輿論無力,斷不影響出師 之名;然則軍心不穩,蜀中無人衝鋒陷陣,前路不開,則後繼無人,難以成事。群眾革命本來就是集體衝動,雙學於群情洶湧之際,不發一兵一卒,乘勝追擊,反而 故步自封,畫地為牢,之後又欲取中間民意,而屢誤前線義軍,是誤判形勢。港人務必清晰,這是全民的本土戰爭,是捍衛港人主體、力抗中共赤化的本土革命。

過 去,六四束縛港人身份,塑成廿五年的錯位抗爭,雨傘革命如今重整香港民主路線,抗暴世代精兵冒起,他朝必洗左膠頹風。八九學潮之後,六四騎劫香港民主運 動,留下大中華思維的烙印。廿五年來的六四晚會,釋出巨大政治能量,印證暴政殺人,群眾誓難罷休,可惜這種大中華本位的焦點含糊,好高騖遠,以致民氣瓦 解,淪為自我慰藉。如今雨傘革命未能一蹴而就,就是失敗、淪為快樂抗爭,就是恥辱。佔領區三分天下,早就浮現勇武與和理非的路線分歧。當旺角含恨而終,尚 且奮戰到底、當金、銅兩地歡樂解散,頹廢抗爭,就注定本土派必須肩負領導抗赤革命的時代重任。抗爭從來只有成果與白果,「有傘就有聚」、「We’ll be back」一類的精神自瀆,必須肅清。如今革命尚未成功,但雨傘革命已然樹立本土革命的精神圖騰,重整全民革命的抗爭思維,一去大中華餘毒,下一波抗赤反 殖的革命浪潮蓄勢待發。「因為愛,所以革命」,這是孫文說的,愛護香港的人將會為本土抗爭模式一洗頹風,臨危自救。

捍衛自治,就是向中共宣戰,若然懼怕鐵血政權軍隊入城,那就不如放棄民主,甘作順民。所謂「非義不盡齒」,如今官逼民反,孰貶孰譽,歷史是會還香港人一個公道。(完)


from Just Getting By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5/01/blog-post_69.html

《學苑》二零一五年一月號「雨傘世代 自決未來」



學 苑無懼打壓,繼續出版一月號〈雨傘世代 自決未來〉。沉鬱的時代不需要太多色彩,封面沿用灰暗色調,惟在雨水和光影之間高舉黃傘,為看似無路的未來帶來少許希望之光。唯願我們在這時代毋忘初衷, 風雨中抱緊自由。 苑論題為〈最後一代香港人〉,回應梁振英批評《學苑》事件,亦在悲觀中尋找出路;命運自決,乃雨傘世代的宿命,無可推搪,也非如此不可。新聞版囊括校園社 會大事,校園新聞談港大生退聯公投的是與非、學生會幹事相繼辭職、關於繁簡之爭的周年辯論;社會新聞整理雨傘革命發展脈絡,回顧運動三個月以來的多項大 事。 時政專題以「雨傘世代的未來」為主題,探索雨傘世代的特性及對未來政局的影響,又以民族論觀點分析雨傘革命,探討後雨傘時代的香港政局。我們在雨傘革命中 或得或失,社會文化專題以「重奪」為主軸,從不同角度思索失去和奪回,城市和城市人面對鉅變該如何自處?

【學苑一月號】〈苑論〉最後一代香港人
〈苑論〉副總編輯 陳雅明
 

「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先該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魯迅

〈最後一代香港人〉

魯 迅曾言中國歷史可分為兩個時代,一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也就是說,一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都是奴隸歷史,中國人又只有當奴隸 的份兒。香港也有許多這樣的中國人,其中有做奴隸而做得樂極忘形的,忘了自己本來是人,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香港大半部歷史都是奴才史,香港的年青人不想 再做奴才,因此吶喊命運自決,創造歷史。其實,香港年青人只是想做一個人,得到人應有的權利,卻被政權封殺得了無希望。行動的,被拘捕,連講話的,也被公 開批鬥。沒想到世局崩壞如此,也萬萬想不到批鬥臨到《學苑》頭上。

梁振英先是點 名批評《學苑》,後又公開編委的名字,手段如同文革批鬥, 分明是營造白色恐怖。雨傘革命後, 梁振英沒有反思如何修補跟雨傘世代的關係,反而一再挑釁,先是叫我們離港發展,現在就是文革式批鬥《學苑》,決意以「敵我矛盾」的文革思維看待年青人,展 開全面的政治打壓及意識形態鉗制。梁振英解決年青人問題的方法就是打壓年青人、趕走年青人,當香港再也沒有年青人,就沒有年青人的問題了。

《學苑》自一九五二年成立,有兼收並蓄的言論自由傳統,向來對香港政治前途有不同意見,當時都被認為相當激進。六十年代末《學苑》已有文章討論港獨,七十年代 初又有文章認為香港的根本解救方法是徹底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當年撰寫這些「異見」文章的學生,有不少是現今知名的左派人士,敢問當年港督有沒有公開批評 他們?六十年代末,《學苑》有文章批評港英政府,時任港督戴麟趾書面回覆當時編委。戴麟趾對年輕人大度得體的回應,使回歸後的特首梁振英相形見絀,難怪有 些年青人懷念殖民時代。

梁 振英不但沒有政治人物應有的氣度,批評手法更是斷章取義地羅織罪名。梁在記者會上曾提及〈談軍政,看港獨〉一 文,指文章討論香港如何像新加坡那樣建軍。梁必定沒有認真讀過這篇文章,或讀過了而故意扭曲。若他稍微認真讀過,怎會不知道這篇文章的結論是:在想像的建 軍選項中,現時沒有一個可行。當時編委撰寫這篇文章並非所謂「搞港獨」,而是發現香港從來沒有相關討論,認為即使不同意港獨立場,也應有討論港獨的自由, 大可探討。那期亦有〈獨立幻想〉一文,內容是反對港獨的,但這些沒有「扣帽子」價值的文章,梁振英就當然隻字不提。對於《學苑》來說,言論自由比政治立場 重要,可容下不同政見。只是萬萬沒想到堂堂特首,竟容不下一個校園傳媒。

現在左派媒體所謂《學苑》搞港獨,根本是偽命題。《學苑》只是校 園媒體,頂多是政治論述、新聞報道,開拓思想領域,絕無行動,又怎樣搞港獨?另外,《學苑》又不像某些官員收受外國資本,身家清白,沒有外國勢力支持,又 怎樣搞港獨?英國文豪George Orwell早就識破這些極權愚弄群眾的手段。極權會利用語言偽術,顛倒是非,指「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語言偽術在梁振英上台後屢見不 鮮,現在《學苑》「談」港獨,竟被指為「搞」港獨,這就是港共的政治騙術「談港獨即搞港獨」。這些語言偽術其實十分拙劣,稍有邏輯分析能力就一攻即破, 如此看來,部份香港人仍民智未啟。

建 制人士,如梁振英、馮煒光之流,趁機要人表態是否支持港獨,某些泛民人士又急著明哲保身,極速跟「港 獨」劃清界線,失去應有的思考能力,回應失當。答問題前要先釐清問題的關鍵用字,這是中學生也知道的思辯技巧。面對梁振英或馮煒光這些文革式質問,急著切 割是下策,不如反詰他們:到底什麼是港獨,希望他們闡述。筆者亦在此請問梁振英及馮煒光,到底他們認為台灣現在是否獨立?若果他們認為台灣現在不是獨立, 那《學苑》亦沒有港獨主張。若「港獨」是指要香港建立一支自己的軍隊,《學苑》也沒有這種主張。若果港獨是指一個中共操控不到的政治制度、民主選舉,例如 公民提名,《學苑》就有過這種主張。問題是,泛民之流,不也是追求一個中共操控不到的民主選舉? 我們撰寫《香港民主獨立》那一期,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時注意到一些左派報紙將「公民提名」打成「港獨」,泛民及一些報章更與本土主義切割,害怕被扣上港獨 帽子。我們認為這樣做只會令泛民進退失據,因為在中共眼中,只要它操控不到的選舉,就是搞港獨。若不斷在港獨議題上迴避,接下來任何真普選方案都會被扣上 港獨帽子。今次梁振英主動談起港獨,正好讓議員當面質詢公民提名是否港獨,但一眾泛民議員卻錯失良機。若梁振英答「否」,正好廓清公民提名不是港獨;若梁 振英答「是」,原來他指的港獨不過是公民提名,那港獨又有什麼可怕?

本來《香港 民族論》或港獨議題的討論只限於極少數人,有些人甚至連想 也不敢想,絕非主流議題。將港獨擺上主流媒體頭條的人是梁振英,他正式打開了香港人的港獨想像。梁振英以為自己跟《學苑》一樣,有言論自由講任何議題或批 評任何人,但一個掌權者又怎可跟無權無勢的學生報相提並論?梁振英的一言一行都會帶來政治後果,如主導政治議程,打壓反對意見。《學苑》談港獨最多流於小 圈子討論,梁振英談港獨就會對港獨推波助瀾。在梁振英批評《學苑》後,客觀上就使港獨成為主流議題,亦有遊行高喊支持「梁振英獨立建國」、「梁振英英明, 取代習近平」,視梁振英為「港獨之父」。事實上,全港有能力搞港獨的恐怕只有梁振英。

另外,某些建制派人士趁機取悅主子,不惜出賣香港 人,什麼荒謬的話都敢說,竟主張「廿三條」立法前,將內地《國安法》在香港選擇性執行或試行。既然可以試行一條內地法例,那就可以試行兩條法例,最後在2047年 之前在香港試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這些話並不是一些小官員胡言亂語,其後亦有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支持,指的確有法理依據引進內地法律。 九七前,國家領導人會說:「河水不犯井水。」現在,有些人要出賣香港,要打開井口,任由污水流進來。由《一國兩制白皮書》,人大「831決 定」,到《施政 報告》批鬥《學苑》搞港獨, 再到提出將《國安法》納入《基本法》,背後都是「敵我矛盾」的鬥爭思維。梁振英及其背後勢力已決意在香港搞政治鬥爭,鬥垮一切反對意見,弄垮一國兩制亦在 所不惜。其實,無論本土意識或港獨意識,最大的來源就是一國兩制實踐失敗;尤其在梁振英執政下的幾年,由打壓示威到意識形態鬥爭,令年青人更加不相信一國 兩制,因而產生本土意識、獨立意識。

雨傘革命後,看見網上有這個問題:「佔領運 動後,香港年青人可以怎樣生存下去?」,而答案是:「忍受 或自殺」。人在覺醒後,卻看不到出路,其實比死更痛苦。雨傘世代已不想再好像上一代那樣忍受荒謬的制度,而希望做一個有尊嚴的人。但現在看來,自殺以外, 香港年青人還有什麼出路?筆者想起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劉和珍是一名生於民國時期的女學生,因向段祺瑞政府請願而遭槍殺,死時22歲。魯迅說,她不是 「苟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而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真正有理想,對社會有抱負的青年,又怎會對執政政府的惡行視若無睹,苟活世上?面對愈來愈瘋狂的 香港政府,雨傘世代是不會退縮的,但梁振英就是要年青人做劉和珍君?

魯 迅在文章結尾說「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 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時間站在年青人這邊,年青人在,香港就不亡,年青人在,香港人就不滅,若年青人也退縮,香港也沒有下一代。命運自決,要做一個人,一個香港人,在中國來 說是極難的、禁止的,可是,這就是雨傘世代的宿命,也非如此不可了!(完)


from Just Getting By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5/01/blog-post_853.html

"装逼"和"屌丝"何以流行

"装逼""屌丝"何以流行

正值2015两会季,读到一篇题为《上海政协委员:“装逼”“屌丝等流行词猥琐下流》的报道。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怀琼对装逼”“屌丝这样的流行词提出批评。不过,他并没有否定所有的网络流行词,对诸如中国大妈、老虎、苍蝇、躲猫猫蛮拼的、萌萌哒等网络语言,张怀琼表示理解和接受。
对两类不同的网络流行语,这位批评者给出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理由,以主张该反对或不该反对。一种理由是猥琐下流,这是一个道德的理由。另一种理由是产生于因新的事物或社会发展,这是一个现实需要的理由。两种不同理由的解释会有双重标准之嫌。这是因为,虽然"装逼""屌丝"听上去不雅,但同样也是因为新事物或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流行词语。
其实,几乎所有的网络流行词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民间幽默感,都有谑戏的成分,都不能完全用严肃的标准去衡量其猥琐或是高尚、下流或是上流。它们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产生的。流行语就像口耳相传的民间笑话一样,流行一定是因为有人在使用,因为人们觉得它们不仅有用,而且有趣。没有人使用,它们自然就会消失。
许多网络流行词让我们看到,中国社会正不幸处在一种下流化的趋势中,"装逼""屌丝"只不过是冰山一角。造成这种趋势的不是因为有人故意与美好纯洁的汉语过不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尊重,对立和敌意。
中国社会下流化的一个表现是一些人群被朝下流一端矮化和绰号化,如屌丝、五毛、jy、臭公知、猿类、专家、叫兽、美狗、带路党等等。大多数绰号群体并不承认外加于他们的混名,但也有的绰号人群却不但不拒绝将他们等而下之的混名,而且反而用来自我称呼,有代表性的便是屌丝和来自五毛自五干。这些自损自贬,自我矮化的混名,不仅是绰号群体自己在叫,就连一些主流媒体也跟着在叫,似乎都对绰号用词中潜藏的扭曲主体意识浑然不觉或者故意装作不知。
人群称谓的绰号化混名化总是开始于某种来自外群体的蔑视和侮辱,按理说,被蔑视和侮辱的群体是最应该抵制强加于他们的绰号或混名的。例如,臭公知不会承认自己教授不会承认自己是。但屌丝五毛的情况有所不同。屌丝比较简单,五毛复杂一些,五毛开始时只是一个轻蔑、藐视的说法,指的是那些为挣五毛钱,听人摆布、供人差遣的傻瓜写手,后来似乎有了政治正确的含义。对 五毛究竟是怎样一些人,存在着不同看法的。但是,五毛是一个贬损的说法,这恐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既然如此,自干五自带干粮的五毛)便也是一个有贬损含义的称谓。屌丝和自干五的唯一区别在于,一个与稍有关联,而另一个则没有。
杰出的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在《洁净与危险:关于污染和禁忌概念的分析》(Purity and DangerAn Analysis of Concepts of Pollution and Taboo)中指出,人的排泄(粪便或性)被视为肮脏的,因而也是道德上不洁的。认为装逼""屌丝"这样的流行词猥琐下流,便是由此而来。其实,就人的尊严感丧失,公民身份感淡漠、社会下流化的趋势而言,屌丝五毛自干五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先是贬义的说法,后来转变为具有自我保护作用的玩笑用词。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艾弗纳·兹夫(Avner Ziv)在《个性与幽默感》(Personality and Sense of Humor)一书里,把幽默按其社会功能区分为五种:攻击型幽默、性幽默、社交幽默、智力型幽默和自我保护的幽默。玩笑的心理保护功能在几乎所有的幽默研究里都会涉及,但一般情况下玩笑的自我保护与在不良社会环境中是不同的。不良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等级区分森严、群体对立严重、冲突和敌意不能在公民政治中得到化解,这给他们带来高度的压力和身心的害。由此,他们也就更倾向于用玩笑语减轻压力带来的焦虑、抑郁和愤怒。这恐怕也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装逼""屌丝"的一个社会视角。










from 徐贲的BLOG http://ift.tt/1KftRJ7

胡少江:中国大学的再意识形态化

昨天,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召集座谈会,贯彻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教育行政部门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的负责人出席这次会议。 袁贵仁的讲话,是中国当局开始推动"大学教育的再意识形态化"的一个动员。

中国的大学曾经完全是党的意 识形态的喉舌,丧失了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正当功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执政党意识形态破产之后,校园曾经一度出现思想解放的盎然春意。但是,中国的执政 党一直为丧失在大学意识形态的绝对垄断地位耿耿于怀,一直对深受师生欢迎的西方思想抱有敌意。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再意识形态化已经成为一种" 教育新常态"。

中国大学的再意识形态化具有三个提点。第一是体现领袖意志。中央媒体在这次会议的报道 中,编造出所谓大学师生们"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 心"。这种对习近平进行的吹捧旨在为大学教育体现领袖意志进行合法性铺垫。

沿袭了毛泽东时代的传统做法,中国 的教育行政部门宣布将采取具体措施来传播中国政治领导人所推崇的意识形态。这也就是所谓的"三进"指令:"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 进课堂、进头脑"。这表明,中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将不遗余力地利用公共资源来、利用大学的讲台强制推行习近平所提倡的意识形态。

我相信,要做到让习近平的讲话"进教材"和"进课堂"是不难办到的,只需要教育部门和大学当局的行政命令就可以强制推行。至于能否做到让那些根本没有思想价值和缺乏逻辑力量的意识形态真正做到"进头脑",这则需要另当别论。中外历史证明,对青少年人强制性地灌输政治领导人的言论根本不会达到灌输者的目的,只会进一步增加被灌输者的反感。

中 国大学再意识形态化的第二个特征是通过行政命令来进一步强化对大学教学内容的管制,它具体体现在"四不"的指令上:"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 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 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四不"的目的是防范人类社会发展的知识在大学课堂的传播,杜 绝任何使中国领导人所推崇的意识形态相形见绌的思想和言论。这一点与历史上帝王提出的"废黜百家,独尊儒学"的做法颇为相似。真理越辩越明,只有在与不同 观点的激烈辩论中,一种思想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生命力。那种害怕辩论,需要用行政手段来"保驾护航"的意识形态或理论,常常浅薄荒谬,不堪一击。

中 国大学再意识形态化的第三个特征是恢复和加强中国校园的思想警察制度。一种官方的意识形态如果必须采用行政手段来推行,如果必须靠铲除其他竞争意识形态来 维持存在,这种官方意识形态必然具有反人性的本质特性。如此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不会受欢迎,无法长期的存在,更遑论发展。在这种政府和领袖为一方,人民与 人性为另一方的搏斗中,思想警察必然出场。

大学的思想警察主要包括两部分人:一是大学的宣传思想工作人员,他 们有党团干部和专职学生辅导员;二是各类政治课的教员,他们有著教师的身份,却干著思想警察的工作。这些人只有对领导人的政治服从,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学 问。袁贵仁在讲话中明确表明了对此类人员的支持和加强。可以预见,这类思想警察将会在中国大学的校园里成为教师和学生思想的监督者。

——RFA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5/01/blog-post_53.html

习近平重提刀把子意欲何为

来源: 
美国之音

华盛顿—
最近,中共领导人习近平重提毛泽东当年提过的“刀把子”理论,强调要把政法队伍这个“刀把子”牢牢掌握在中共的手中。与此同时,中共的官媒也极尽为“刀把子”理论造势之能事。不料,这些重弹的老调却遭到许多网民的嘲讽和批评,认为这只是习近平要维持其独裁统治的手段。
不久之前,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政法工作会议。中国央视播报了习近平近日就政法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要不断提高政法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培育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在微信中发表的一篇评论的题目就叫“习大大说啦: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该文称:“近年来,鼓吹三权分立、司法独 立的言论不绝于耳……‘取消政法委’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在这种背景下,习大大重申要确保‘刀把子’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绝不是一句闲谈。”
这篇评论还说,一些政法干部感慨:“好久没有听到‘刀把子’这个说法了。”
据人民网披露,“刀把子”论在中共历史上是毛泽东最先提出的。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向学员指出,“搞革命就是刀对刀、枪对枪,要推翻地主武装团防局,必须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刀把子不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就会出乱子。”
1990年4月2号,中共中央在“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政法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军队是党和人民手中的‘枪杆子’,政法部门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
在最近落马的周永康曾经执掌公安部、政法委长达10年的背景下,习近平重提“刀把子”理论,引发许多网民的奚落和抨击。
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程中柳在新浪微博讽刺说:“曾经代表执政党掌管刀把子的人—周永康。”
有网民调侃说,向常年战斗在敌人心脏的胡锦涛同志致敬!现在人们终于体会到前国家主席的痛苦了!管政法的周永康是坏人;管公安的李东生是坏人;带军队的徐才厚也是坏人……
网民“寒夜剪灯同谁语”说:“现今‘刀把子’的论调让有些人感觉十分惊悚。事实上自建政以来,当局何曾放松过片刻?刀把子,枪杆子,钱袋子都牢牢捏 在掌心。以前还哄哄你,说几句好听话。‘依法治国’很顺耳吧?但现在懒得遮遮掩掩了,就耍流氓了,你能怎么地吧!根本不必去分析计较他们前后言辞的变换, 核心内容就是‘宰你没商量’。”
网民“红岛渔民”说:“缅甸走向民主。古巴已经释放了所有政治犯。乌克兰议会选举,共产党没有获得一票。民主潮流浩浩荡荡,而大小朝鲜在惊恐中,高 喊着自信,握紧刀把子,不禁失笑。一个政府,把国家治理成笑话,把官员治理成虎窝,把民众治理成残疾,还在惺惺作态,表演伟大,都不觉得丢人。能赖活几 天?!”
律师覃永沛批评说:“用枪杆子乘乱打劫来的政权,要时时刻刻握紧刀把子来维持,连睡觉时都要抱紧刀把子。一个拥有坦克、核武的政权,却是如此的害怕菜刀和火柴。害怕法治撕开它们的底裤,更害怕宪政剥了它们的狼皮。”
知名学者吴祚来在推特上指出:“中国领导人一到国际场合,脑子似乎就清楚了,谈和解,合作,不谈仇恨,而对国内呢,什么刀把子,什么亮剑,什么防止敌对势力,什么煽动颠覆,无所不用其极。对自己的人民像对家奴一样,对强大的文明世界,只好笑脸相迎。”
网上出现了一幅求横批的对联,上联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下联为:刀把子下保江山。
求到的横批竟然是:民颈高悬!
知名网络时政漫画家变态辣椒在推特上发表了一幅漫画,讽刺习近平的“刀把子”理论。变态辣椒说:“最近看到很多关于‘党的刀把子’的各种标语,深深觉得网友们自嘲的‘豚国’是个非常到位的比喻,屠夫治国,人人都是待宰的豚类而已。”
旅美知名异议作家余杰在《政法委是习近平的刀把子》一文中评论说:“习近平要维持其独裁统治,就得让政法委充当其打手。所以,虽然周永康垮台了,但 政法委‘以党代法’、‘无法无天’的制度模式不仅全盘延续下来,而且变本加厉、升级换代。昨天的政法委为周永康服务,今天的政法委为习近平服务;昨天的政 法委是周永康的私人领地,今天的政法委则直接受党魁习近平的控制和指挥--------康师傅方便面升级成庆丰包子。”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501/%E4%B9%A0%E8%BF%91%E5%B9%B3%E9%87%8D%E6%8F%90%E5%88%80%E6%8A%8A%E5%AD%90%E6%84%8F%E6%AC%B2%E4%BD%95%E4%B8%BA.html

Friday 30 January 2015

RFI - 俄罗斯:加大核武储备 確保军事优势

作者 艾娃

俄罗斯决定加强核武库存,并将对战略地区加强兵力。这是周五,俄军指挥部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和国防部长绍伊古一起宣布的。法新社指出:尽管目前,俄国经济因乌克兰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卢布贬值以及国际油价下跌而举步维艰,可是莫斯科仍准备开展一项雄心勃勃的军备计划,准备斥资近3000亿美元,从现在到2020年,实现部队装备的现代化。

俄罗斯参谋总长格拉西莫夫指出,俄国在推行这一巨额时,可凭藉拥有威力强大的核武来保证超越西方的军事优势。因多个原因经济陷入衰退的俄国,必须应对西方新的侵略形式,其中包括经济对抗。据国际传真社引述格拉西莫夫的话报道说:「西方国家正积极使用新的侵略形式,结合军事与非军事手段,同时也运用了政治、经济和资讯方法。」

不过尽管经济困境严重,格拉西莫夫仍表示,军方今年将获得50多枚新式洲际核导弹。 他说:「支持我们的战略核部队以确保其军力壮大,连同...一般部队的潜在军力成长,足以确保(美国和北约组织)不会获得超越我方的军事优势。」


from RFI http://cn.rfi.fr/%E6%94%BF%E6%B2%BB/20150131-%E4%BF%84%E7%BD%97%E6%96%AF%EF%BC%9A%E5%8A%A0%E5%A4%A7%E6%A0%B8%E6%AD%A6%E5%82%A8%E5%A4%87-%E7%A2%BA%E4%BF%9D%E5%86%9B%E4%BA%8B%E4%BC%98%E5%8A%BF/

RFI - 为结束与三驾马车的合作 雅典准备放弃高额经济援助

作者 艾娃

希腊新政府财长,周五(1月30日)表示,雅典无意和由欧盟、欧洲央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三驾马车继续进行合作,准备放弃七十亿欧元的经济援助。法新社指出,希腊此举不知是虚张声势,还是神志不清,亦或是真实的决心。但是雅典的表态再次引发希腊退欧元区的担心。

在与到访的欧元集团主席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希腊财长解释说,希腊选民是以此为基础,选出了新政府。他强调这次选举作为交流平台为政府赢得的希腊民众的信任。

欧元集团主席则表示,已经延长了两个月的对希腊资金援助计划,将在2月28日到期。双方将在这一截止日期前就希腊债务作出决定。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周五晚间在斯特拉斯堡与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进行工作晚餐,就希腊问题进行讨论。

另外希腊能源部长也对路透社表示,政府将取消公营燃气公司私有化的计划,并将反对由加拿大公司开发一处金矿,这一开采计划是希腊目前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之一。

尽管当地民众强烈反对加拿大公司开发北部金矿,但是这一计划是上一届希腊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重振经济推出的标志性项目。

周五晚间,希腊新总理办公室传出消息说,总理齐普拉斯下周将赴意大利和法国开会。总理办公室的一名消息人士称,为终止紧缩和减免国家多数债务为政见而当选的齐普拉斯,将在下周一和周二(2月3、4日)分别和意大利总理、法国总统会晤。

希腊财长也将在周一将前往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与这三国的财长举行会议。


from RFI http://cn.rfi.fr/%E6%AC%A7%E6%B4%B2/20150131-%E4%B8%BA%E7%BB%93%E6%9D%9F%E4%B8%8E%E4%B8%89%E9%A9%BE%E9%A9%AC%E8%BD%A6%E7%9A%84%E5%90%88%E4%BD%9C-%E9%9B%85%E5%85%B8%E5%87%86%E5%A4%87%E6%94%BE%E5%BC%83%E9%AB%98%E9%A2%9D%E7%BB%8F%E6%B5%8E%E6%8F%B4%E5%8A%A9/

中国银行业存款送Mercedes-Benz

来源: 
彭博商業周刊
 
美国的银行曾用烤面包机和熨斗来吸引存款;如今,中国的银行更胜一筹。随着客户取出存款,转向收益更高的投资,中国银行业正用平治汽车(台译宾士)、iPhone和每天送蔬菜等方式规避利率上限,吸引存户留些钱在储蓄帐户。
元富证券驻上海的分析师袁晓雨表示,中资银行正在不惜血本招揽存款。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存款余额减少人民币9500亿元(约合1540 亿美元),是1999年以来首次环比下降。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料显示,2014年前11个月,新增人民币存款同比下降23%。袁晓雨说,用激励手段吸引存款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推高成本,这注定失败。
寻求更高回报的存户,不断将资金倾注到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和百度提供的网上货币市场基金。阿里巴巴的关联企业支付宝2013年推出了一款名为“余 额宝”的基金,在问世15个月内吸引资金5350亿元人民币,参与的客户1.49亿,甚至超过法国和英国的人口总和。用户只需在手机上轻轻按几下,就可以 获得不俗的回报。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达到6.8%,最近下降到4%左右。
通过投资高收益率产品,存户还可以赚到更多,而这些高收益率产品正是影子银行体系增长最快部分。截至2014年9月30日,中国家庭向高收益率信托 产品投入了12.9万亿元人民币。信托公司汇集投资者的资金,投放于房地产和建设项目,或向企业发放贷款,并向投资者承诺超过10%的回报率。从2009 年年初以来,信托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增长了10倍以上。
上证综合指数在过去6个月大涨45%,促使人们将资金从银行转到股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料显示,在2014年12月份的第一周,中 国投资者新开股票交易帐户近60万个,比此前一周增加了62%。为了刺激经济,中国央行在2014年11月21日下调基准利率,这是两年多来央行首次做出 此举。与此同时,央行决定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抵消了降息的影响。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和宁波银行 立即通过短信通知客户,他们的存款利率将按上限执行。
中国银监会在2014年9月份发布通知禁止“非法”吸存,包括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礼品等手段吸收存款,但其中没有言明用实物代替利息算不 算赠送礼品。银监会表示,违规银行可能面临处罚。这一警告并没有吓住银行。平安银行在北京的一家分行在2014年10月份推出存款促销,人民币3.8万元 存五年,就可以获得一部128G的iPhone 6 Plus充当利息。如果以人民币90.3万元存五年,存户则可以从四款平治汽车中挑选一辆。一辆平治A180 售价人民币25.2万元,投资者相当于获得近7%的年回报率,五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只有4%。
在山西省,兴业银行为人民币1万元一年期存款提供一个纯金吊坠。同样在山西,《山西日报》2014年11月份的一篇报道,中信银行承诺为存款人民币 1万元的老年客户每天供应鸡蛋和蔬菜,连续供应三个星期。在宁波,平安银行直接回馈现金,储户办理100万元五年期存款可以立即得到25.8万元利息,也 可以到期连本带利拿到130万元。平安银行一位发言人拒绝置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4年3月份承诺,将在一两年内完全解除利率管制。标准普尔驻北 京的董事廖强表示,这会加大银行盈利压力,因各家银行会通过高利率争夺存款。他说,随着中国利率自由化,争取存款只会更激烈,这将推高银行的资金成本影响 它们的利润。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501/%E4%B8%AD%E5%9B%BD%E9%93%B6%E8%A1%8C%E4%B8%9A%E5%AD%98%E6%AC%BE%E9%80%81mercedes%7Cbenz.html

自由時報 | 中國教長:不准教師在課堂誹謗中共

2015-01-31 〔編譯顧佳欣/綜合報導〕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增強大專院校內黨的領導力後,中國教育部長袁貴仁廿九日提出加強「大學意識形態陣地管理」,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不得抨擊中共、發牢騷傳遞負面情緒,且對西方原版教材亦需加強管理,不得讓「西方價值」觀念進入大專院校。

加強大學意識形態陣地管理

中共中央辦公廳及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強調大專院校為意識形態「前沿陣地」。
袁貴仁並在廿九日的相關座談會提出在大學課堂上的「三個絕不」:包括絕不允許誹謗黨領導、抹黑社會主義;絕不允許違反中國憲法及法律之言論;絕不允許教師在課堂上「發牢騷、洩怨氣」,帶給學生不良情緒。並警告教師應守好「政治、法律、道德」底線。
美聯社指出,根據二○一三年一份流出的共產黨內文件顯示,所謂西方價值諸如憲政主義、公民社會、新聞自由等,必須反對。至少有三名在北京的大學教授,因講授敏感題材如阿拉伯之春、中國憲政主義等遭革職或管訓。

新疆買賣電腦手機採實名制

另一方面,中國卅日亦在敏感地帶新疆推出新法,要求經營或銷售手機、電腦的從業人員,都須採「實名登記」;手機裸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銷售訊息須實名 登記,亦即購買者個人身分細節須上報,並嚴審經營者資格,還要安裝公安機關連線的管理系統,也要求定期更新從業人員檔案。官方雖指新法乃為「打擊犯罪」, 防止「有組織的恐怖行動」,但維族人民則抨擊政府刻意打壓。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5/01/%e8%87%aa%e7%94%b1%e6%99%82%e5%a0%b1-%e4%b8%ad%e5%9c%8b%e6%95%99%e9%95%b7%ef%bc%9a%e4%b8%8d%e5%87%86%e6%95%99%e5%b8%ab%e5%9c%a8%e8%aa%b2%e5%a0%82%e8%aa%b9%e8%ac%97%e4%b8%ad%e5%85%b1/

觀察:撲朔迷離的安邦幕後人

本周,中國的兩家公司同時成為財經記者們議論的焦點。一家是中國股份制銀行民生銀行,另一家是北京安邦保險集團。
這兩家公司本來看似毫不相關,但隨著周五晚間民生銀行行長、黨委書記毛曉峰被紀檢部門帶走的消息傳開後,近期連續十次增持民生銀行的安邦集團更將成為躲不開媒體的視線,因為近期安邦的大資本已經打破了民生銀行現有的股東格局。
事實上,中國媒體本月也紛紛報道這家神秘莫測的保險巨頭安邦集團。北京的商業雜誌《財經》以《爭奪民生銀行》為封面,對安邦集團的發家史進行了「解密」;而另一份敢言的《南方周末》,則以四版通篇報道,起底了安邦背後的「功臣」們。

「一匹黑馬」

或許是因為手握中國保險業的全牌照,並涉及銀行、金融租賃等難進的金融領域,安邦格外受到外界的關注。與此同時,安邦還將觸角伸向海外,比如其近期收購了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和比利時的一家保險公司。
從商業布局上看,安邦正以最快的速度,發展成為一家跨國性的綜合金融集團。安邦集團在其網站上將此戰略稱為「全球資源整合」。此前接受BBC中文網採訪的市場人士將安邦集團形容成「一匹黑馬。」
然而,圍繞著這批「黑馬」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外界傳言紛紛。公開資料顯示,安邦集團的CEO為吳小暉,董事組成中有包括中共開國元帥陳毅之子陳小魯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會長胡茂元等人。
《紐約時報》在去年安邦收購華爾道夫酒店後發表名為《鄧小平外孫女婿名下企業買下華爾道夫酒店》的文章,詳述了安邦與中國政治精英們的關係。這篇報道中提及的人名與中國媒體報道的信息大致相吻合。
《南方周末》本周的報道顯示,陳小魯在2014年1月前,通過實際控制的三家公司(上海標基、浙江標基、嘉興公路),控制著安邦保險集團超過五成的股權。不過,在後來的兩次增資與擴股後,他在表面上已經不掌握安邦的股權。不過在去年9月25日,他依然在安邦擔任董事職務。

誰控制安邦?

就在外界將安邦定義為「中共紅二、紅三代的生意經」的同時,陳小魯的一紙回應,讓這家原本就神秘莫測的非上市公司,成為中國媒體所稱的「超級迷魂陣。」
周 五(1月30日),68歲的陳小魯出面否認自己是安邦的背後實際控制人。「我希望是實際控制人,可以給諸友發大紅包!我與小暉合作快15年,就是顧問,一 諮詢,二站台,無股份,無工資,不介入公司的具體經營管理,只做戰略諮詢,如2013年建議安邦收購國外資產,特別是美元資產。如此而已。感謝諸友關 心,」他在微信中說。
陳小魯在隨後接受中國媒體的採訪中說,此前香港媒體報道他曾「從中牽線,邀得朱雲來、龍永圖等人進入安邦董事會」的說法不確切。他否認自己曾說過這樣的話。
朱雲來系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之子,此前在中金公司任總裁多年;龍永圖原為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首席談判代表。

朱雲來董事「烏龍」

但從目前多家媒體披露的消息來看,朱雲來在安邦的「董事」身份,可能是個「烏龍事件」。
本周大篇幅報道安邦的《南方周末》記者所獲的內部文件顯示,朱雲來根本沒有在安邦的法律文件中簽過名。也就是說,那麼多年來,這名中國前總理之子是「被掛名」的。
去年十月報道過安邦的《財新》雜誌也在當時的報道中援引接近朱雲來的人士的話說,他曾在早期受邀出任安邦董事,但他沒有答應。只不過安邦一直沒有更新其董事名單,後在工商登記時又出錯。
《南方周末》的報道說,直到去年9月25日安邦董事會成員調整後,朱雲來的名字才正式從安邦董事名單中消失。

鄧小平外孫女婿?

不過,無論陳小魯和朱雲來等「紅二代」在安邦的角色究竟為何,其台前實際控制人吳小暉的身份更是惹人注意。
1966年出身於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的吳小暉,在當地已經頗有名氣。不過,這或多或少也和鄧小平的外孫女卓苒的婚姻有關。在許多評論人士看來,吳小暉正是因為這段婚姻關係才走到了今天。
1972年出生的卓苒曾任職美國銀行摩根大通,此後赴中國銀行香港當助理總裁。根據目前媒體所披露的消息,卓苒於2001年開始擔任旅行者公司執行總裁,此後也涉足廣告、傳媒、網絡科技和能源等多個行業。
卓苒還曾與陳小魯合作設立標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成立於2000年,由卓苒出自1.2億人民幣,佔股六成;其餘四成由陳小魯出資。這家公司為實業投資集團。
「標凖投資」也曾是安邦保險的最初大股東「上海標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公司」的惟一股東。不過,十年後,卓苒退出了「標凖投資」,陳小魯再次注資後一越成為最大股東,佔股90%。
卓苒與吳小暉的婚姻,在中國的金融圈內並不是秘密。但也有接近安邦人士對BBC中文網表示,吳卓二人可能已經離異。不過,在當事人公開澄清之前,這種說法難以印證。
(撰稿:歐陽成/責編:董樂)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5/01/150130_anbang_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