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华为中兴.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华为中兴.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22 May 2025

华为贿赂欧洲议员"游说案"最新进展:涉案议员5人身份曝光

今年3月13日,作为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Huawei)公司人员“游说案”调查的一部分,包括华为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办公室在内的二十多个地址,遭到比利时警方突击搜查,并带走数人进行讯问。日前,五名涉嫌卷入华为游说案的现任欧洲议会议员身份曝光。比利时联邦检察机关已正式向欧洲议会提出请求,要求解除这些议员的司法豁免权,以展开深入调查。 

据欧洲《Politico》、《布鲁塞尔时报》的相关报导:五名欧洲议员身份被曝光,是因被指控收受华为提供的大笔资金、豪华旅游安排及足球比赛门票等利益,以换取在议会中支持有利于华为的政策立场。而据比利时媒体今年3月的报导,这起贿赂与影响力交易案的调查从两个月前展开,曾有大约15名欧洲议会议员受到了调查人员的关注。

当时比利时检方还指出:从2021年起,华为通过伪装为“商业游说”的活动向多名欧洲官员行贿,手段包括高额酬劳、豪华款待与足球比赛门票。已有八人遭起诉,其中包括华为欧洲区一名高层主管,罪名涵盖洗钱、参与有组织犯罪集团及贪腐行为。随着丑闻扩大,欧洲议会与欧盟执委会已全面撤销华为相关人员的机构出入权限,并表示将逐案评估其附属人员资格。欧洲议会强调,对贪腐与诈欺采取“零容忍”政策。

欧洲议会主席罗贝塔‧梅索拉(Roberta Metsola)周三(5月21日)在布鲁塞尔公开涉案议员名单,包括三名意大利籍欧洲人民党(EPP)议员分别为:富尔维奥‧马图西耶洛(Fulvio Martusciello)、朱西‧普林奇(Giusi Princi)、萨尔瓦托雷‧德梅奥(Salvatore de Meo),以及马耳他籍议员丹尼尔‧阿塔德(Daniel Attard)和保加利亚籍议员尼古拉‧明切夫(Nikola Minchev)。

针对指控,德梅奥、阿塔德与明切夫三名议员已证实收到比利时检方通知,但皆否认涉及任何不法行为。

意大利的欧洲议员德梅奥对意大利媒体《安莎通讯社》(ANSA)表示,他仅参与过一次社交性质的活动,虽有华为代表出席,但活动并非由华为主办。

马耳他籍欧洲议员阿塔德则在Facebook上发声明坦承去年9月曾在布鲁塞尔观看一场比赛,并受邀进入华为的贵宾包厢。但他强调,当时并不知票券由华为提供,邀请者为一名现正遭调查的人士,那人曾在现场与他谈及华为议题。

保加利亚籍议员明切夫亦因观看同场比赛并进入华为包厢而被列入调查对象。他表示,邀请来自其助理的邻居,而其助理办公室今年3月也曾遭比利时警方突击搜查。

意大利欧洲议员马图西耶洛则指出,他与华为的游说人员仅有短暂接触,从未去过华为办公室,也未收受任何利益或酬劳。不过,他曾于2021年签署一封批评欧洲多国对中国企业政策的公开信,该信函广泛被解读为支持华为立场。

另一名涉案的意大利议员普林奇强调,指控她与华为人员会面的时间点,她仍在意大利参加女儿的学校活动,且尚未就任欧洲议会议员。

欧洲议会法律事务委员会(JURI)表示:将审议比利时检方提出的解除上述5位欧洲议员司法豁免权的请求,并为每项申请撰写报告。报告将提交全体720位议员的表决,并以简单多数决定是否正式解除涉案议员的司法豁免。下一次欧洲议会全体会议预定在6月4日至5日举行。

除了引发警方调查的司法担忧之外,华为公司使用合法方式密集游说欧盟机构,欧盟“透明度登记”(Transparency Register)公开资讯显示:华为近年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的游说活动强度自2019年起明显增加,也就是美国开始限制华为投资电信基础建设而欧盟有可能跟进的时间点。但欧盟执委会在2023年6月经成员国支持,决定限制或排除华为及中兴通讯(ZTE)两家中国电信大厂参与欧盟境内的5G网络建置。理由是:“华为和中兴通讯事实上比其他5G供应商有明显更高的风险”。

华为登记与欧盟执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亦即欧盟核心行政机构的执行委员或其幕僚会面的次数,从2018年4次、2019年8次到隔年14次达最高峰,但在执委会收紧华为投资政策后明显下滑。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93%E6%A0%8F%E6%A3%80%E7%B4%A2/%E8%A6%81%E9%97%BB%E5%88%86%E6%9E%90/20250522-%E5%8D%8E%E4%B8%BA%E8%B4%BF%E8%B5%82%E6%AC%A7%E6%B4%B2%E8%AE%AE%E5%91%98-%E6%B8%B8%E8%AF%B4%E6%A1%88-%E6%9C%80%E6%96%B0%E8%BF%9B%E5%B1%95-%E6%B6%89%E6%A1%88%E8%AE%AE%E5%91%985%E4%BA%BA%E8%BA%AB%E4%BB%BD%E6%9B%9D%E5%85%89


Sunday, 9 March 2025

CSIS报告:华为借空壳公司下单台积电 获逾200万颗AI芯片

来源:
法广

位于华盛顿的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华为公司利用空壳公司获得台积电制造产能,取得逾200万颗AI芯片裸晶,并且囤积足够使用超过一年的高带宽内存(HBM)存量。

据中央社援引CSIS报告指出,像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在其所设计的人工智慧(AI)芯片的制造上,历来有两个主要选择:找台湾的台积电代工或与中芯国际合作在国内生产芯片。

2020年华为及关系企业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的“实体列表”,似乎彻底切断华为取得台积电先进节点制造产能的管道。

报告表示,然而,华为借由空壳公司向台积电下单,大量生产华为“升腾(Ascend)910B处理器”的AI芯片,并将这些芯片运送到中国,违反美国出口管制。

按照CSIS掌握的政府消息来源称,台积电生产逾200万颗升腾910B处理器逻辑裸晶,目前全部都在华为手中。

如果这是真的,这足以生产100万台华为升腾910C处理器。业界消息人士告诉CSIS,约75%的升腾910C处理器完成先进封装流程。

业内消息人士还对CSIS说,据华为内部评估,其储存的HBM可以满足整整一年生产所需,其中大部分于去年12月管制措施生效之前从韩国三星购得,可能是透过空壳公司。

CSIS这篇报告示警,应该提防白名单企业受到巨大利润诱惑,充当白手套替华为向台积电下单。而且华为也可能企图运用类似手法从三星或甚至英特尔(Intel)进货。

报告指出,作为华为AI芯片制造伙伴的中芯国际因美国及其盟国的出口管制,陷入良率低(约20%)、7奈米制程技术每月产量2万片的困境。中芯国际迈向7奈米以上节点之路面临困难和不确定性。

在AI竞赛上,不管就具备与人类同等智慧的通用AI或就超越人类智慧的超级AI领域而言,美国公司仍然领先中国,不过差距已然显著缩小,而且即使采取积极出口管制手段,其领先程度可能已不到一、两年。

如果没有出口管制,中国企业很可能已经在开发和部署最前沿的AI模型方面超越了美国竞争对手。

报告提及,为了往前迈进,中国着力甚深地多管齐下投入,这包括大量政府投资、芯片走私、利用美国出口管制漏洞、完成国内设备转移、聘请曾在国际领先企业工作过的人才、对外国技术进行反向研发、国家支持经济间谍活动,并且真正投入国内创新等。

美国企业只要尽最大努力并发挥自身的各种优势,仍将有可能率先开发出通用AI或超级AI,但这绝非理所当然。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503/csis%E6%8A%A5%E5%91%8A%EF%BC%9A%E5%8D%8E%E4%B8%BA%E5%80%9F%E7%A9%BA%E5%A3%B3%E5%85%AC%E5%8F%B8%E4%B8%8B%E5%8D%95%E5%8F%B0%E7%A7%AF%E7%94%B5%7C%E8%8E%B7%E9%80%BE200%E4%B8%87%E9%A2%97ai%E8%8A%AF%E7%89%87.html


Friday, 3 May 2024

规避限制,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秘密资助美国大学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彭博社报导,近年来,华为一直借助一家基金会举办高科技竞赛以“秘密资助”美国大学的前沿研究,这样的借名资助的作法成功地规避了美国顶尖大学禁止其研究人员与华为合作的限制。 

根据文件资料和知情人士,美国一家位于华盛顿的“光学基金会”(Optica Foundation)自2022年起主办奖金高达数百万美元的高科技竞赛。而华为是这项研究竞赛的唯一资助者。

竞赛自2022年创办以来已经发放了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其中一些科学家来自那些禁止其研究人员与华为合作的美国顶尖大学。

在该基金会网站上,列出了11个“事业起步奖和奖学金”竞赛项目,除了华为资助的竞赛之外,其他所有竞赛都列出了个人和企业的资金捐助者。华为资助的竞赛每年奖励一百万美元,是该网站年度现金奖励第二高的20倍。一份非公开文件显示,光学基金会“无需指明华为是竞赛的资金来源或项目赞助商”。

华为回应称,它与该基金会的合作旨在支持全球研究和促进学术交流,保密是为了避免竞赛被视为促销活动,并没有恶意。

许多竞赛的报名者、学者和一位评审委员均表示,他们并不知道华为资助了这一竞赛项目,他们认为这笔钱全部来自基金会,而不是外国实体。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40503-%E8%A7%84%E9%81%BF%E9%99%90%E5%88%B6%EF%BC%8C%E4%B8%AD%E5%9B%BD%E7%94%B5%E4%BF%A1%E5%B7%A8%E5%A4%B4%E5%8D%8E%E4%B8%BA%E7%A7%98%E5%AF%86%E8%B5%84%E5%8A%A9%E7%BE%8E%E5%9B%BD%E5%A4%A7%E5%AD%A6


Tuesday, 30 April 2024

虽受美国制裁,华为第一季度的利润却在飙升

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尽管受到美国的制裁,但其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润却在飙升。

法新社发自北京的报道指出,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周二宣布,虽然美国的制裁导致华为无法获得美国的技术,但是,华为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倍。

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表示,今年1月至3月,华为实现的净利润是196亿元人民币,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64%。营业额同比增长了36.7%,达到1785亿元人民币。

但是,华为没有透露其智能手机销售的任何细节。近年来,由于美国的制裁,华为的智能手机销售受到了重创。

华为不是一家上市企业,因此,在账目的审计和认证方面,它不需要遵守与上市公司相同的义务,也不需要发布与上市公司相同的业绩详细信息。

好几年以来,华为一直处于北京和华盛顿之间激烈技术竞争的中心。

美国在没有提供证据的情况下指责华为可能为中国当局进行间谍活动,而作为私人集团的设备制造商华为对此坚决否认。

自2019年以来,华盛顿的制裁让华为无法获得美国的技术和零部件。

美国的制裁迫使华为重新专注于软件、联网设备、商业IT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40430-%E8%99%BD%E5%8F%97%E7%BE%8E%E5%9B%BD%E5%88%B6%E8%A3%81%EF%BC%8C%E5%8D%8E%E4%B8%BA%E7%AC%AC%E4%B8%80%E5%AD%A3%E5%BA%A6%E7%9A%84%E5%88%A9%E6%B6%A6%E5%8D%B4%E5%9C%A8%E9%A3%99%E5%8D%87


Sunday, 28 April 2024

华为电动车追撞起火酿3死 家属上网质疑被删文现又登热搜

1辆由华为与协力车厂共同开发的电动车“问界M7”,26日在山西境内高速公路追撞前车后当场起火,车内3人当场死亡。事后,家属和路过驾驶发布的影像及质疑发文却遭删除,而车商客服事后致电询问的是售后体验,而非协助救援。有媒体再播放此消息又登热搜引起广泛关注。 

据中央社今天称综合红星新闻及网络讯息,根据路过的一名货车驾驶目击及车祸中一名死者的妻子表示,26日下午,她的弟弟驾驶一辆购买仅3个月的华为问界M7,载着她的丈夫和儿子行驶在山西运城境内的高速公路,并行驶在最内侧车道。

此时,最内侧车道突然出现一辆对着中央分隔岛绿带洒水的洒水车,在后方没有任何警示标志的情况下慢速行驶,这辆华为问界M7在刹车不及的情况下撞上洒水车。事发瞬间,这名妻子的丈夫从右前座当场弹出车外丧生,她的弟弟及儿子却在车门被锁死下不及逃生,也当场死亡。

这名妻子表示,这辆以人民币25万元(约新台币110万元)买入的华为问界M7,配备AEB(主动煞停)及GAEB(障碍物主动刹停)功能,却在事故中没有启动,导致没有自动紧急刹车。同时,车子的电池一追撞就起火,而车内气囊却未能保护车内驾驶。

该报道称,而中国网络一度流传、事后却被删除的影片上显示,事故发生时,一名路过的他车驾驶曾试图协助击破窗户,代表事发时这辆华为问界M7的车门无法打开;同时,被追撞的洒水车,显然是由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所雇用,但其后并没有见到警告标志,引起网友质疑。

该报道称,根据中国网友截图及X平台帐号“李老师不是你老师”披露,上述死者的妻子上网质疑的贴文及路过驾驶拍摄的短片发布后不久,就被网管删除殆尽。但仍有看不过去的其他中国网友截图且接力转发。

事发两个小时后,死者的妻子接到问界的客服人员来电,但客服询问的却是车子的售后体验,而不是介入救援,让她十分无奈。

面对外界质疑,问界今天回应,事故车辆的“气囊正常打开”且“动力电池包特性均正常”,对事故伤亡人员表示哀悼,具体调查结果以后续交警部门通报为准,公司正积极配合当地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提供一切必要数据还原事故原因,并对家属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40428-%E5%8D%8E%E4%B8%BA%E7%94%B5%E5%8A%A8%E8%BD%A6%E8%BF%BD%E6%92%9E%E8%B5%B7%E7%81%AB%E9%85%BF3%E6%AD%BB-%E5%AE%B6%E5%B1%9E%E4%B8%8A%E7%BD%91%E8%B4%A8%E7%96%91%E8%A2%AB%E5%88%A0%E6%96%87%E7%8E%B0%E5%8F%88%E7%99%BB%E7%83%AD%E6%90%9C


Tuesday, 7 November 2023

百度出乎意外绕过美国英伟达向华为采购芯片

路透社从两名消息人士那里得到消息,中国百度集团已向华为公司订购芯片,而不是美国英伟达公司。此举被视为是中国人工智慧集团针对美国更严厉的半导体技术出口限制而采取的预防行动。 

今年 10 月,美国政府宣布计划停止向中国交付更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作为旨在阻止北京获得美国尖端技术用于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措施的一部分。

根据其中一个信息来源,开发及操作文心(Ernie)大型语言模型(LLM)的百度集团,在今年8月份已向华为下单,也就是在华盛顿宣布限制措施之前采取了行动。

百度向华为订购了1600颗升腾 (Ascend) 910B人工智慧芯片,供200台伺服器使用,华为在10月份已出货大约1000颗,交货率超过60%。据指出,升腾910B芯片是华为开发用以替代英伟达A100芯片的选项。

华为应在年底前完成出货。由于交易细节属于机密,两名向路透社提供消息的人士拒绝公开身份。

路透社分析认为,如果说这一订单与中国高科技公司通常向英伟达订购的成千上万颗芯片相比微不足道,但知情人士指出,百度向华为下订单意义重大,这显示中国公司可以摆脱对美国技术巨头的依赖。

百度一如腾讯、阿里巴巴,一直是英伟达的重要客户,此前从未采购过华为的人工智慧芯片。华为的升腾系列芯片在性能上仍被视为远逊于英伟达产品,但却是目前国产性能最好的芯片。消息来源指出,百度这样做,是预防未来可能不再能够向英伟达采购。

去年,美国颁布规定,禁止英伟达在中国销售其 A100 和 H100 芯片。该公司已开发出新的 A800 和 H800 芯片作为其在中国销售的替代品。由于美国 10 月份公布的最新规定,替代品也可能无法再向中国销售。

但是,分析人士上个月预测,美国施加的限制将使华为能够扩大其国内市场,价值 70 亿美元。

同时,北京当局也在半导体产业大规模投资,以追赶竞争对手,并鼓励以国内替代技术取代外国技术。

华为公司自 2019 年起一直受到美国出口管制,但在八月份令人意外地推出了一款新的智能手机,吸引了全球目光。分析人士称,这款智能手机采用了华为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和先进的半导体技术,这凸显了华为公司在饱受限制的情况下仍然取得的进步。

据路透社 9 月报道,华为内部芯片设计单位海思公司(HiSilicon)已开始出货新开发的中国产监控摄像头处理器。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1107-%E7%99%BE%E5%BA%A6%E5%87%BA%E4%B9%8E%E6%84%8F%E5%A4%96%E7%BB%95%E8%BF%87%E7%BE%8E%E5%9B%BD%E8%8B%B1%E4%BC%9F%E8%BE%BE%E5%90%91%E5%8D%8E%E4%B8%BA%E9%87%87%E8%B4%AD%E8%8A%AF%E7%89%87


Tuesday, 10 October 2023

RFA 评论 | 程晓农:一芯激起多重浪

中国的华为公司推出一款新型手机,该手机所用的七纳米晶片激起了国际上的一连串强烈反应。首先是国际业界开始关注,中国是不是成功地突破了美国的晶片管制,开始在高端晶片的生产上“弯道超车”。随后,美国的国会议员开始关心此事;同时,美国行政当局正在研究,是否进一步收紧对中国进口最新光刻设备以及高端晶片相关技术的管制。

    为什么晶片升级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应?这样的反应是否意味着美中科技战在不断升级?本文从中国生产七纳米晶片说起,因为这块小小晶片激起了多重浪。生产这种晶片的,是中国晶片产业龙头老大中芯公司,它的发展充满了故事。

一、挖角台积电起家的中芯公司

    华为公司的新款手机采用的是中芯公司的七纳米麒麟芯片。中芯公司是中国晶片产业(IC产业)的龙头老大,但这家公司的网站却不愿提到它起家的历史。而这段被该公司遮盖的历史,恰恰诠释了中芯公司试图“弯道超车”的路径。

    中芯公司的创立者是台湾人张汝京,他曾在台湾著名的IC公司台积电任职。中芯公司2000年4月在开曼群岛注册,以外企的名义在上海开业。该公司创立后,张汝京曾遭到台积电控告,指控他涉及窃取商业机密。张汝京现年75岁,当已退休。曾任台积电共同首席运营官的蒋尚义,也被中芯公司请去担任过副董事长,后来从中芯公司挂冠而去。

    中芯公司有中国政府支持,资金充裕,但技术上还是必须依靠台湾来的同业高管,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现任中芯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的梁孟松。今年71岁的梁孟松以前是台积电的资深研发处长,他离开台积电之后,先是去了韩国的三星,不久三星就在晶片制程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台积电在台湾起诉了梁孟松,指控他泄露专有技术,且台积电有离职两年内不得去同行业其他企业任职的限制期。2015年台湾最高法院判决台积电胜诉,禁止梁孟松为三星工作,于是梁孟松离开了三星公司。

    中芯公司立刻抓住这个机会,把梁孟松请去担任要职。此后,台积电曾两次起诉中芯公司抄袭台积电的制程技术。中芯公司正是依靠这样的挖角手法,让台积电的高管“带枪投靠”,在晶片制作方面快速推进,开发出了14纳米晶片代工的技术和相关产品。去年《华尔街日报》曾专门报道梁孟松的故事,标题是,《七旬台湾芯片魔法师,助推中国半导体梦想》。此文从旁侧说明,梁孟松对中芯公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直到今天,中芯公司的技术总管,仍然还只能倚重离开台积电近十年的梁孟松。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晶片产业,此现象绝非“弯道超车”有望之兆。而中共对台湾持续的军事威胁,也让台湾对高科技人才的流失越来越重视和防范,梁孟松后望无人,便是一个证明。

二、中芯公司晶片进程撞墙

    尖端晶片的制造必须要用光刻技术,而高端光刻设备是荷兰的阿斯麦公司(ASML)之独家产品。它生产的设备过去十年来有两代,老一代的设备是“深紫外光刻机(DUV)”,已经过时;新一代的叫做“极紫外光刻机(EUV)”。新老设备的技术代差非常明显,使用老设备加工晶片时,只能对堆叠多层的晶片分层逐次曝光;而最新的极紫外光刻(EUV)设备只需要一次曝光,就可以在晶圆表面放上多层积体电路的图案。从2019年开始,国际上晶片行业都开始使用这种新设备,来生产7纳米工艺和更先进的2纳米晶片。

    中芯公司加快推进高端晶片制程之初,中共还没点燃中美冷战,美国政府并没意识到中共威胁美国的战略意图,因此中芯公司可以方便地买到上述的DUV光刻机,得以升级其晶片制程。然而,正当中芯公司“高歌猛进”时,却突然被中南海点燃冷战的“回力镖”精准击中了。自从2020年初中国的舰队深入中途岛海域演习,喊出了“剑指珍珠港”的口号,美军开始觉醒了,随后美国的两任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而中共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对台军事威胁之后,去年美国开始采取科技制裁措施,以免中共运用高端晶片来装备其攻台和威胁美国的武力。

    因此,从去年十月起,荷兰阿斯麦公司的“极紫外光刻机(EUV)”被列入禁运,高端晶片的成品也相继名列禁运清单。从此,中芯公司无法再买到新一代的光刻机,它的晶片升级之路碰壁了,这家公司从此只能用老设备来继续生产次高端晶片。《金融时报》去年10月9日的报导曾引用中国一家投行华兴资本的董事总经理吴思浩的话,“往轻说点,(中国公司)基本上是回到了石器时代”。

    从旁观看,中芯公司撞墙,其实并不意外。当代高科技的快速进步,已经把晶片变成了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它成了冷战双方增强军力的关键手段。二十一世纪不再是航母舰队支配海洋的时代,无人机和自导飞弹等等先进武器正在构成对海军水面舰队的巨大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端晶片既然是无人机、自导飞弹等等先进军事装备的必要配备,美国就不能把这样的晶片再当作单纯的民用产品来对待,而中芯公司的准军工身份自然就成了靶标。

三、中国的七纳米晶片突破了什么?

    现在,中芯公司的麒麟晶片被华为手机大量采用,这是否意味着中芯公司已经突破了光刻机禁运,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突破呢?如果不是,它又是怎样用老设备生产出7纳米晶片的?

    中芯公司现在是使用比“极紫外光刻设备(EUV)”早一代的老设备“深紫外光刻设备(DUV)”来制作晶片。它受到这种落后设备和技术极限的约束,在晶片制造过程中,必须多次曝光才能完成晶片制作。由于多层曝光的影像效果比较差,制作出来的晶片合格率会比较低;也就是说,每制作一批晶片,其中必然包括大量的废品,而能够通过成品测试的只占几分之一。

    其实,中芯公司的7纳米晶片已试制数年,一开始的产品合格率据称只有15%;有专家认为,这种晶片能够量产,表明其合格率可能有所提升。但是,与台积电用新设备生产晶片的90%合格率相比,中芯公司还差得太远。中芯公司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老设备无法制作精度要求更高的5纳米以上的尖端晶片;其二,7纳米晶片的低合格率意味着成本非常昂贵。

    加拿大的一个半导体产业资讯平台TechInsights - The Semiconductor Information Platform去年发现,中芯国际的7纳米晶片那时就已投入使用。这家平台从美国的一家比特币挖矿公司旗下的系统芯片中,发现了中芯的7纳米晶片,出货时间是2021年7月。TechInsight运用逆向工程,拆解了中芯的晶片,该机构的报告说,此晶片“是台积电7纳米制程技术的近似复制”;这些芯片严格来说,并不符合7纳米技术的标准。

    虽然中芯公司会继续用高昂的成本来生产次一级的晶片,商业上亏损严重,但中共会出钱力挺下去。客观来看,它的7纳米晶片现在算是相对比较先进的晶片中技术落后的产品,只能满足高性能计算晶片的最低要求,这样的晶片可用于处理从服务器到智能手机的数据,但也仅此而已。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的理事长魏少军去年年底在一场演讲中提到,中国已到了晶片的“被动国产化替代”时代,“不要盲目乐观,认为自己什么都行”。这是句实话。

四、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敏感点

    笔者在本网站上月末发表的文章《二十一世纪美中关系的新特征》,提到了经济全球化造成了美中经济关系中高度的相互经济依存性(economic mutual dependence),这是一个许多人都认同的判断。所谓的相互依存性,是从经济全局的角度作出的简单描述;但具体到各个产业,就不尽然了。比如,外企在中国的加工出口工厂需要外企母公司提供的零部件,才能完成产品制造并出口发达国家市场,这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依存;然而,并非所有的产业都是如此,有一些产业,比如晶片产业,中国对外企技术的单向依赖就相当严重,这就构成了经济全球化当中的高度敏感点。

    这样的高度敏感点如果只是民用产品行业,未必具备战略重要性;若高度敏感点恰恰象晶片这样,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这个敏感点就可能成为冷战中双方科技战的着力点。但是,如果不能从军事角度去理解这个着力点,而是把高端晶片的战略价值混同于手机、液晶大屏幕之类民用产品的普通商业价值,就可能产生认知盲区,会忽视战略型产品对国家安全的关键性制约作用。Henry Farrell的新书《Underground Empire: How America Weaponized the World Economy(地下帝国:美国如何将世界经济武器化)》的主要观点,就存在着这样的盲区。

    美苏冷战时期,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就属于这种战略型产品,它可以用于民用,但也可以用来加工潜艇传动部位的精密轴承,从而大大降低潜艇的机械噪音。美国当时把这种数控机床列为对苏联的禁运物资,但克格勃买通了日本的东芝公司,偷偷地进口了这种机床,降低了苏军潜艇的噪音,因此大大增加了美国海军侦防苏联潜艇的难度。

    如今,中共之所以急于在高端晶片的制造方面取得突破,正是为了达到苏联当年偷偷进口数控机床的相似目的。但是,上述新书的作者Henry Farrell认为,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被武器化,可能导致相互依赖荡然无存的糟糕结果。他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如果对晶片这样的战略型产品放开技术管制,将危害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而中共迅速缩小晶片技术方面的差距,则必然迫使美国政府为了稳固国防安全而投入大量资金去开发防范中国军事威胁的装备和技术。其实,切断中国对美国尖端晶片的单向技术依赖,并不妨碍中美之间民用产品的双向依赖,同时又可以减轻美国的防务负担。

  五、红色大国为何败于科技战?

    美国禁运尖端晶片制造设备的做法,是冷战双方科技战的典型表现。而冷战大国之间的科技战之胜负,很大程度上是双方政治经济制度的长时期较量。中美科技战方才开始,欲判断其未来演进,可以回顾美苏冷战期间双方科技战的成与败。当年苏联发动冷战后,在科技战方面始终处于下风。这不是因为苏联舍不得先进科技的投资,也不是因为苏联的科技教育落后;相反,苏联的基础科学教育不输西方国家,苏联政府推动的军工科技研发也从未停步。苏联之所以输掉科技战,其主要原因是制度失败。

    苏联的专制制度集重要决策权于官僚体系;同时,苏联那种培养社会顺从的制度,也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性,这就使得苏联的科技人员只能在官僚体系划下的路径上摸索。由不懂科技、缺乏科技眼光的职业官僚来决定科技投入和结果评估,自然不会达成科技上全面赶超的成果。

    本文从手机入题,这方面也举一个手机的例子。其实,世界上最早发明移动通讯设备的是苏联科学家,手机的样机也造出来了,比美国的摩托罗拉手机早好几年。但是,这个发明上报苏联政府的主管部门后,官僚们关心的是,上面一心一意要在太空战方面赶超美国;因此,他们的决定是,这个手机不过是方便民用而已,不符合上面的科技发展方针,不值得大力投资。就这样,苏联的这个领先的发明被放置一旁,从此苏联再也没在微波和手机通讯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苏联解体已四十多年,直到今天,俄国依然只能依靠进口中国的便宜手机来满足国内需求。

    这只是苏联科技研发走对路、却被当局扼杀的一个案例;至于战略判断失误、研发方向走偏、试图“弯道超车”而最后翻车之类的故事,则是层出不穷。红色大国确实可以集中国力于少数军用科技研发,但相关科技研发体制的集权特性始终是成功的“绞索”。苏联最成功的军用科技“皇冠”---空军的“米格”研发局与“苏霍依”研发局,都摆脱不了这种命运。

    中共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与苏联高度相似,当中南海点燃中美冷战以后,在科技战方面,中共其实面临与苏联相似的制度困境。不过,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共的制度缺陷,因为外企为中国送去了大量的工业技术,中国留学生当中的科技精英又带给中国大量的最新科技知识和专利,再加上中共极其活跃的科技间谍大网,这让中共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它已经克服了共产党制度在科技创新上的本质缺陷。但是,这样的错觉以及相应产生的盲目自信,并不是科技突破的真实保障。

六、美中晶片战的角力

    最近,华为手机的7纳米麒麟晶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不期然地引领到了美苏科技战的轨迹上去。华为手机和中芯公司的麒麟晶片虽然并未取得重要突破,却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警惕。尽管美国一年前已经对中国禁运最先进的光刻设备,但对相关服务的限制并不完备。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10月4日参议院的一场听证会上说,她得知华为发布新手机的消息后,感到“非常不安”;她同时表示,美国需要不同的工具来限制中国获得先进的芯片。

    据路透社报道,10月4日美国的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网站上发布了一项题为“半导体制造项目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修改”的法规。这项法规旨在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端晶片制造工具。目前,这项法规似乎仍在内部研讨中。10月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两名资深共和党议员提出,要对向中国出口先进晶片及其制造工具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

    看来,美国为了保护国家安全,正在考虑升级晶片战的力度。这样的反应正是冷战状态下科技战的典型做法,美国不会对战略对手的潜在军用科技能力掉以轻心。而中共正在复制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开发高科技的老路,即因军事对抗而遭技术禁运,然后用落后一代或几代的高成本国产技术来装备军工产品,结果导致军用装备性能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芯激起多重浪,华为手机的小小晶片,或许将来会在美中关系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from  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glun/chengxiaonong/cxn-10102023163842.html


Wednesday, 4 October 2023

4家台企被曝协助华为打造晶片厂

有美媒周二(10月3日)报道称,台湾多家科技公司正在协助中国科技大厂华为建造位于深圳的芯片工厂。对此,台湾经济部表示,厂商合作内容和关键技术无关,但提醒业者遵守台湾法规以及美国实体清单管制,留意供应链风险。

彭博社点名亚翔工程(L&K Engineering Co.)、崇越科技(Topco Scientific Co.)、汉唐集成(United Integrated Services Co Ltd)与矽科宏晟科技(Cica-Huntek Chemical Technology Taiwan Co.)等公司,指其正大力提供协助华为建造工厂。相关报道称,在8月炎夏的午后,位于深圳一家华为支持的公司即将完工的大型建筑工地里,挤满许多身上穿着雇主名字和官方标志的工人,正进进出出进行工程,经调查,这些工人分别来自台湾晶片材料经销商崇越科技的子公司、台北亚翔工程的子公司,在另一座华为投资的工厂中,则发现了工程建设公司汉唐集成子公司的工人。

此外,台湾化学品供应商科宏晟科技在其网站上宣布,已经取得两家中国晶片制造商深圳鹏新旭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去年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鹏芯微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化学品供应系统合约,这两家中国大陆公司均为与华为合作打造晶片制造厂的公司,而在彭博社询问后,该公司随即删除了网站内容。

报道指出,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台湾公司幕后的参与是否违反美国的制裁,部分原因是美国的限制措施目的在限制对华为出口美国技术,而不是限制所有业务关系。

彭博社引述专门研究贸易政策的律师凯文·沃尔夫 (Kevin Wolf) 表示,如果没有更详细的信息,就不可能知道这些公司是否违反了美国法规。由于美国对华为制裁的复杂性,如果不确切了解供应商正在使用哪些技术和设备,就很难确定此类违规行为。

美国商务部拒绝对华为供应商发表评论,但向彭博社提及先前的声明,称他们正在调查华为的晶片进展。

华为和亚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并未回应彭博社多次置评请求。崇越科技代表证实旗下大陆子公司与鹏芯微签订合约,但称仅负责不受美国制裁措施限制的废水处理工程,未提供半导体材料或设备给鹏芯微。汉唐集成股份有限公司证实旗下大陆子公司与深圳市昇维旭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约,参与对方的内装改造工程,没违反出口管制条例。

对此,台湾经济部表示,将调查这4家台湾公司与华为的关系,并将与这些公司联系,了解它们在该地区的活动。台湾经济部长王美花3日在立法院受访表示,依照台湾法规,关键技术不可以外流,但根据彭博社报导,厂商协助华为的工厂建设,看起来与关键技术材料或设备无关。

王美花称,若企业被美国纳为实体清单,不可以使用美国设备和技术,会提醒台湾厂商遵守美方规定。王美花还表示,厂商在中国的投资、设立公司等技术使用除了必须符合台湾法规,不能违反国安规定,也须注意是否违反美国实体清单规定,台湾经济部会持续了解厂商与华为合作的态样,以保障厂商相关权益。

台湾经济部官员说,将提醒业者留意供应链风险,因为根据美国外国直接产品规定,以美方授权的技术为主,业者须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影响取得技术授权。



彭博社、中央社等综合



from 博聞社 https://bowenpress.com/news/bowen_339248.html


Tuesday, 26 September 2023

阿富汗计划多购华为摄像头 扩大监控网

阿富汗内政部发言人告诉路透,塔利班正在为阿富汗城市建立一个大规模摄像头监控网络,可能涉及重新调整美国在2021年撤军前制定的计划,阿富汗当局正在寻求补充已经遍布首都喀布尔数千个摄像头监控网络。

据路透社今天报道称,塔利班这位发言人表示,塔利班政府重点是恢复安全和打击伊斯兰国,该组织在阿富汗城市发动了多次重大袭击。阿富汗已与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就潜在合作进行了磋商。

根据这些会议的信息,防止国际激进组织(包括伊斯兰国等著名组织)的袭击是塔利班与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许多外国国家互动的核心。

但一些分析人士质疑现金短缺的政权是否有能力为该计划提供资金,人权组织也担心任何资源都会被用来镇压抗议者。

据塔利班称,喀布尔和其他城市有超过 62,000 个摄像头,由中央控制室进行监控。据前政府称,喀布尔摄像系统的最后一次重大更新发生在 2008 年,阿富汗政府在安全方面严重依赖西方领导的国际部队。

尽管塔利班很少证实逮捕事件,但保护记者委员会表示,自塔利班接管以来,至少有 64 名记者被拘留。据抗议者、视频和路透社目击者称,喀布尔针对妇女限制的抗议活动已被安全部队强力驱散。

国际特赦组织的马特·马哈茂迪表示,“以‘国家安全’为幌子实施大规模监控系统,为塔利班继续推行侵犯基本权利的严厉政策奠定了模板。”

塔利班强烈否认升级后的监控系统会侵犯阿富汗人的权利。卡尼表示,该系统与其他主要城市使用的系统相当,并且将根据伊斯兰教法运行,该法禁止在私人空间进行录音。

据路透社,与华为的讨论发生在中国与巴基斯坦和塔利班代理外长会面几个月后,双方强调了反恐合作。打击武装分子也是美国与塔利班达成的 2020 年撤军协议的一个关键方面。

中国公开表达了对西部新疆地区武装分裂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的关注。安全官员和联合国报告称,“东伊运”可能在阿富汗拥有少量武装分子。

伊斯兰国还威胁在阿富汗的外国人。去年,一些武装分子袭击了一家受中国商人欢迎的酒店,导致数名中国公民受伤。一名俄罗斯外交官也在其中一次袭击中丧生。

塔利班否认武装活动威胁其统治,并表示阿富汗领土不会被用来在其他地方发动袭击。他们公开宣布对喀布尔的伊斯兰国组织进行突袭。

7月份联合国监测报告称,阿富汗境内有多达6000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及其家人。分析人士表示,城市监控并不能完全解决他们的存在问题。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A%9A%E6%B4%B2/20230925-%E9%98%BF%E5%AF%8C%E6%B1%97%E8%AE%A1%E5%88%92%E5%A4%9A%E8%B4%AD%E5%8D%8E%E4%B8%BA%E6%91%84%E5%83%8F%E5%A4%B4-%E6%89%A9%E5%A4%A7%E7%9B%91%E6%8E%A7%E7%BD%91


Friday, 15 September 2023

RFA评论 | 何清涟:美中芯片战需要了解的三件事

最近三年,有关全球经济的关键词是资源、技术、供应链重组,所有的争端由前两者引起,俄乌战争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引发的供应格局重组,俄罗斯依靠BRICKS Pay与中国的支持,早就从被动化为主动;美国对华芯片禁令则是科技战的核心,与此同时则是全球链重组,分成“中国”与“非中国”两条。在美中芯片战中,中国一直处于被动,但最近华为5G手机Mate 60 Pro的上市,算是破防,华府与美国科技界、媒体都高度重视这件大事,目前注意力集中在三件事情上,关系到美中芯片战的未来谋篇布局。

一、Mate60 Pro是中国本土研发还是进口芯片?

华为Mate60 Pro手机刚上市,彭博社就委托加拿大的TechInsights 进行手机拆解并公布了结果:华为 Mate60 Pro 搭载了由中芯国际在中国制造的新型麒麟 9000s 芯片。此后,多国多家公私机构都对华为手机进行拆解并公布结果,据BBC在《华为:新款5G手机横空出世 中国半导体突破美国封锁?》(9月12日)这篇报道中说,多数拆解结果发现,华为新机除了使用了中国半导体龙头中芯科技研发的麒麟9000S七纳米晶片(芯片)之外,许多测试结果也显示Mate 60 Pro运作速度可以与最新款的iPhone 5G手机一样快。该机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本土技术生产的最先进版本。BBC特别引述专家之言,称华为此次与中芯国际合作生产的七奈米晶片,距离其他世界前沿晶片设计及代工的对手仍有一段距离。

这篇文章的要害是“本土生产”这四个字,“生产”不是“研发”,也就是说,国际半导体业界与美国政府对华为技术来源仍然存疑。

二、是谁将芯片卖给了中国?

既然不是“研发”,那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哪家企业将芯片卖给了中国?美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与美国商务部都表示,将对华为新机的晶片及装配展开调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此事称,美国将商业行为政治化,但其“制裁、遏制、打压阻止不了中国发展,只会增强中国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脚步。接着,中国媒体发表两篇文章,《美国全球通缉助华为突破5G的芯片大佬陈正坤,现在怎样了?》、《大反转,刚刚美国取消禁令!背后这位中国“传奇大佬”是时候说了》(文中说的是台积电“叛将”,现在中芯国际工作的梁孟松),这两位当然对中国芯片制造的贡献甚大,但陈正坤已被美国全球通缉;梁孟松是台积电技术奠基人之一,后入职中芯国际,被台积电起诉,现在都在大陆,美国欲惩无门。因此这两文应是恶搞的玩笑之文,美国当然不会上当。

外界怀疑的泄密者除了中芯国际之外,还有南韩的SK海力士。今年以来,随着AI搭载的高带宽存储器(HBM)需求增加,苹果iPhone和英伟达AI半导体也搭载了SK海力士的存储器,SK海力士的股价暴涨了53%。最近爆出中国华为发布的Mate60 Pro搭载了SK海力士的半导体之后,SK海力士股市行情急转直下。SK海力士方面虽表示:“严格遵守美国的对华出口限制措施”,中国华为是将美国发布制裁前采购的SK海力士半导体用于本次新机,但彭博社分析指出,美国很可能以本次事态为契机,再次严密地审视对华半导体流通结构,SK海力士可能成为美中技术战争的受害者,一旦查找出痕迹,SK海力士将难免受到美国的制裁。有分析认为,美国给予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中国工厂引进半导体设备的豁免期到10月为止,此次事件可能会对豁免期的延长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不能持续引进新设备,负责总产能五成的中国工厂只能继续生产老款半导体。

南韩《朝鲜日报》发表文章《伪装成孕妇走私  中国主张的“自立研发半导体”的真相》(9月11日),引述半导体业界的看法,华为并非通过韩国,而是通过第三国进口了SK海力士的DRAM芯片,也就是所谓的“迂回进口”,因美国制裁而陷入存亡危机的中国企业,从数年前开始,系统化地构建起了韩国、美国半导体的迂回进口渠道,“华为新款智能手机可能还搭载了美国美光或三星电子的产品”,中国在印度、台湾、新加坡等邻近国家和地区成立法人,将其作为迂回进口海外半导体的窗口。文章还列举了以下事实:2022年,中国通过马来西亚从全球三大半导体设备出口国美国、荷兰、日本进口的半导体设备金额达5.8亿美元(约合7700亿韩元),同比增加了120%以上。这种迂回进口,美国难以查处。另外,有部分中国资本为获取半导体源头技术,伪装成私募基金试图在韩国和美国收购半导体企业。

《朝鲜日报》这篇文章的用意很明显,中国迂回进口的通道很多,仅仅惩罚SK海力士,根本不能达到对中国的有效制裁。

三、华为新手机对苹果造成的影响有多严重?

在手机/iPhone/电脑方面,苹果是美国的No.1,华为则是中国国家政策倾斜扶持出来的no.1。中国当然将Mate 60 Pro视为中国国产芯片的重大技术突破,各种宣传大肆渲染这一胜利自不必说。美方也是忧心忡忡,仅以《华尔街日报》最近的连续报道为例,足证美国没有小看华为Mato60Pro对苹果的冲击。

《苹果公司在中国或迎劲敌:杀回5G市场的老对手华为》(09/08/2023),这篇谈的是对苹果股价的影响,该文引用美银证券(BofA Securities)分析师Wamsi Mohan的分析,华为新推出的Mate 60和Mate 60 Pro手机采用自研芯片达到了5G标准,有望借此在智能手机市场东山再起。根据Mohan的计算,如果华为夺回1,000万部手机的份额,那么苹果公司2024财年每股收益将受到大约11美分的影响,“如果苹果公司失去对华为制裁开始以来所获得的(3,000万部)手机份额,其财务所受的影响可能会大得多,或达到0.34美元。”

《华为能夺回被苹果抢走的中国市场吗?》(09/08/2023)认为,这款华为新手机叠加中国禁用苹果iPhone禁令,可能给苹果的销售额带来不小的冲击,再次凸显了跨国企业在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波及许多行业之际面临的风险。该文引用TechInsights的分析师Abhilash Kumar的估计,今年第二季度,中国首次超越美国乃至整个北美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iPhone市场。占到当季iPhone总出货量的24%,高于美国21%的占比。

《苹果的对华依赖性遭受中国禁令考验,引发投资者恐慌》(09/13/2023)则称,自中国政府发布禁止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使用苹果iphone手机传言流布,苹果公司股价较9月6日开盘水平已累计下跌超过6%,市值缩水约1,900亿美元。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仅下跌2%。在上述禁令传言流布之前,苹果公司股价年内飙升了近50%,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公司。

根据我对两国传媒的了解,在华为Mato60Pro上,中国肯定大打爱国牌,高估自家成就;美国是世界科技第一强国,受到一点挫折,挫败感会特别强,也因此,我认为华为、苹果的竞争是长跑,技术方面谁将领跑此时下结论为时过早。但美中两国政府在今后的芯片大战中,不管采取任何措施限制对方的竞争,都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美方主打限制技术,中方主打市场排除,谁手软谁就吃亏。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glun/heqinglian/hql-09142023142702.html


10名美国会众议员致函商务部敦促全面制裁华为和中芯国际

华为最近推出新款旗舰产品Mate 60 Pro智能手机,据信拥有7奈米芯片与5G功能,分析师认为该手机包含的芯片技术有所突破且为中芯国际所制造。

以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为首的10名共和党议员,周四(9月14日)共同致函负责工业和安全的商务部副部长艾伦·埃斯特维兹,指出“华为的先进手机显示现有的限制措施并不奏效“,呼吁美国进一步对对手施加压力以及实施更有效的出口管制。

该信函中呼吁政府设立制裁机构,重点针对藐视美国技术管制的中国企业,并利用该机构对中芯国际和华为实施全面封锁制裁。

众议员们呼吁政府“战略性地禁止中芯国际生产的半导体进口到美国,特别是那些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半导体”、“将中芯国际和华为以及它们的所有子公司列入实体名单”,并要求政府“撤销中芯国际和华为所有现有的许可证”、“对中芯国际和华为的高管提起刑事诉讼”。

他们要求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以及国防部、国务院和能源部在9月28日之前向他们汇报情况。

据路透社称,美国商务部发言人对此表示,感谢“这些国会议员的观点”,并称商务部“正在不断审查现有信息,以确定实体清单中可能增加的内容。”

本月6日,国会众议院美国与中共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提议,商务部应停止向华为和中芯国际出口任何美国技术。

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此前针对华为发售新手机表示,拜登政府需进一步研究这款手机的晶片技术,但无论如何,美国应继续在涉国家安全领域加强技术限制。

2019年5月,美国出自国家安全的疑虑将华为列入贸易黑名单,迫使其美国供应商和其他公司须获得特殊许可证才能向华为供货。

中芯国际则于2020年12月被列入所谓的实体名单中,因为该公司可能将先进技术用作军事用途。

美国目前的制裁令要求任何打算向华为提供美国技术的公司都必须得到美国商务部签发的许可证。

路透社此前报道,华为和中芯国际的供应商已获得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许可证,可以向这两家公司出售美国技术,尽管这些公司已被列入贸易黑名单。其中大约90%的许可是用于对中芯国际的销售。而中芯国际还在使用大量的美国技术。
彭博社指出,目前并不清楚,中芯国际向华为提供先进处理器是否已经得到美国的许可。

另一边,华为本月4日发售新手机Mate 60 Pro,出现一上市即“秒空”态势,有中国网民认为,“美国政府对华制裁不能遏制中国取得技术进步,但也有人质疑这是华为在搞”饥饿营销“和水军造势。



美国之音/星洲网等综合



from 博聞社 https://bowenpress.com/news/bowen_339162.html


Thursday, 7 September 2023

华为新手机技术生疑 美议员呼吁调查与制裁

中国通讯企业华为上周推出新手机Mate 60 Pro,引发外界对华为在芯片技术进展方面的热烈关注,中国国内媒体则宣称华为面对美国制裁取得突破性进展,重返5G手机行业等。美国众议院议员就此纷纷提出要对华为和涉嫌与华为共同研制芯片的中芯国际进行制裁与调查。

2019年美国开始对华为进行制裁,不仅禁止依赖美国技术的外国芯片制造商向华为出售任何芯片,还切断了华为及其相关伙伴获取芯片制造工具的渠道。今年8月29日,华为在未开产品发布会的情况下,低调提前销售新款Mate 60 Pro手机,并称,“HUAWEI Mate 60 Pro先锋计划”是“史上最强大的Mate手机”。

9月4日,知名半导体行业分析机构TechInsights称,确定Mate 60 Pro所使用的新型麒麟9000s芯片,是由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制造,并采用了该公司最先进的7纳米芯片技术。这一结论进一步激起了外界的广泛讨论。

华为和中芯国际都受到美国的制裁,无法获得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和设备。彭博社报道称,华为出产的最新手机显示中国在推动生产先进半导体方面正取得进展。由于中芯的营运含美国技术,目前尚不清楚中芯是否取得向华为供货的许可。

5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美国政府想了解华为Mate 60 Pro手机内处理器的准确组成,在此之前,将不对所涉及的特定芯片发表评论。但他补充说,“无论如何,此事告诉我们,美国应继续实行‘小院高墙’式的技术限制,要聚焦在于国家安全议题,而不是更广泛的商业脱钩”。

6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麦考尔表示,“(中芯)确实看起来违反了制裁”,有必要展开调查。众议院美中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当日也发表声明称,“如果没有美国的技术,这款芯片可能无法生产,因此中芯可能违反了商务部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定”,“现在是时候停止向华为及中芯出口所有的美国技术,以表明任何藐视美国法律并破坏我们国家安全的企业,都将无法取得与我们的技术”。

与此同时,美国针对中国通讯领域的制裁仍在推进。7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罗森沃塞尔要求,美国政府机构应考虑宣布,移远通信(Quectel)和广和通(Fibocom Wireless)等中国公司构成不可接受的国安风险。这两家公司生产的蜂窝通信模组应用于美国医疗设备、车辆和农业设备后,可能使中国从远程访问和控制。



美国之音、德国之声等综合


from 博聞社 https://bowenpress.com/news/bowen_339125.html


Monday, 4 September 2023

华为闪推新手机 对美国制裁的挑衅?

《华盛顿邮报》9月2日报道指出,华为Mate 60 Pro的突然推出引发了白宫的隐约担忧。因为,这意味着美国的制裁未能完全阻止中国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此外,这款手机在雷蒙多访华期间宣布,似乎像是某种挑衅。 

报道说,这并不是一款普通的手机,据信拥有7奈米芯片与5G功能,尽管美国对华为实施了出口管制,旨在阻止它实现这一先进技术突破,但这款芯片是中国设计和制造的,代表华为似乎突破了美国的5G芯片封锁。

这似乎也印证了美国芯片制造商的警告,即政府的举措反而会激励中国加倍努力建立替代美国技术的能力。

报道援引谘询公司-欧布莱特石桥集团-(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科技专家崔欧洛(Paul Triolo)称这款新机对华为过去的技术供应商(主要是美国公司)造成了“重大打击”。他表示,这起事件的地缘政治意义在于,华为表明它完全可以在不依赖美国技术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并生产出一种“可能不如西方尖端型号优越,但仍然具有相当能力的产品”。

外界热议手机芯片为何,是不是5G?

报道又说,关于这款新芯片的实际性能,仍然存在许多未知。

不寻常的是,华为在发售新机时,对手机的关键信息透露相对有限,包括是否支援5G以及制造过程等等。华为仅声称该手机在“卫星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

据悉华为在《致华为用户的一封信》中表示,这款新手机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讯号的情况下,也可以拨打、接听卫星电话,让你时刻线上”。

而《华邮》引述消息来源指出,Mate 60 Pro配备了5G芯片。而网络上的测评,有人认为其速度性能类似于5G手机,也有一些博主认为这是4G升级版,还不算5G。

《日经亚洲》则引述消息来源报道称,中芯国际使用“7奈米工艺”制造华为新款手机的芯片。中国最先进的工艺水平,与苹果2018年推出的iPhone内部芯片使用的工艺相当。苹果最新的iPhone芯片是由台积电制造的,使用的是4奈米工艺。

另据彭博社报道,网上流传的多个拆解影片显示,Mate 60 Pro采用了华为芯片部门海思设计的麒麟芯片。也有网络媒体指,该芯片采用了5纳米工艺技术——仅比最新技术晚一代。彭博社称,无法确定该芯片的制造商或先进程度。

也有研究公司上个月告诉路透社,他们认为华为正计划通过在国内采购芯片、利用其在半导体设计工具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中国最大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的芯片来重返5G智能手机行业。华为当时拒绝置评。

制裁未达标?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的制裁旨在切断中国购买或制造先进半导体的能力,以减缓中国在人工智慧和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一些国际业界专家认为,现在判断中国芯片制造能力将会变得多强大还言之过早,但目前能肯定的是,中国仍没有被淘汰出赛道。

对此,美国塔弗兹大学(Tufts University)学者、《芯片战争》(Chip War)一书的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说:“这表明,像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仍然拥有充足的创新能力。我认为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华盛顿对是否应该加强限制的辩论。”

美国将如何应对?

另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3日谈到中国之行时表示:“美国将继续向中国出售芯片,但永远不会向中国出售我们最顶尖的芯片。”

现在美国政府该如何应对此情况?存在不同意见。科技专家崔欧洛认为,这一发展几乎肯定会引发更多呼吁,要求政府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美国技术不会被用于支持华为的5G技术或其他潜在敏感用途;然而美国半导体公司更愿意继续向华为和其他中国终端用户出口普通半导体,以维持他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地位,并防止中国供应链真的与美国技术脱钩。

事实上,华盛顿在冷战期间也面临了类似的困境,即如何限制苏联的技术发展。举例来说,哈佛商学院教授史兆威(Willy Shih)说,华为的突破让人想起了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美国国防部开发了这项技术并限制其出口,担心它落入竞争对手手中,反倒促使莫斯科和其他政府开发了自己的版本,所以情况从美国主宰这项技术转变为“有各种不同的替代方案”,“你不禁会想知道华为现在是否也发展为同样的情况。”

目前尚不清楚华为如何克服美国制裁下的技术限制。美国半导体协会上周称,华为正在中国各地以其他公司名义秘密建造一系列半导体制造设施,以规避美国禁止其采购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制裁。

新手机与其说向美示威,其实是怕脱钩

与此同时,据台湾资深媒体人顾尔德的观点认为,Mate 60 Pro的发布等于是在向美国示威:你的出口限令无法阻止我的科技进步。而中国极右官媒《环球时报》也发表社论称:“Mate 60 Pro的发布都被很多中国网友赋予了‘在美国打压之下昂起头来’的更深层次含义。我们不知道雷蒙多女士在她的中国之行中是否关注到这些声音,但我们认为,这些声音应当被雷蒙多以及更多美国人听到,并对华盛顿形成触动。”《环时》社论写道:“尽管美国仍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优势,但中国人在打压之下奋起直追的劲头,以及支撑这股信念的强大道义感,却是美国比不过的。……从长远看,这些‘战争’它没有最终的胜算。”

顾尔德对此指出,科技战、经贸战都是中美霸权争夺战的体现,争霸的本质不会变,只是双方都有意缓解紧张强度、降低爆发全面冲击的机率。虽然Mate 60 Pro可能证明中国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但以目前中国经济惨况而言,更希望能暂时鸣金收兵获得喘息。傲慢的《环时》社论也得自圆其说:“我中国人如今已经不寄望于美方能作出大的调整,但如果美方停止或一定程度上缓解对华极限遏压、恶性竞争,我们当然是欢迎的。”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4%B8%AD%E5%9B%BD/20230904-%E5%8D%8E%E4%B8%BA%E9%97%AA%E6%8E%A8%E6%96%B0%E6%89%8B%E6%9C%BA-%E5%AF%B9%E7%BE%8E%E5%9B%BD%E5%88%B6%E8%A3%81%E6%8C%91%E8%A1%85


Wednesday, 23 August 2023

彭博:华为正在中国建立秘密芯片工厂网络以规避制裁

来源:
法广

中国电信巨头华为被美国以安全原因列入制裁黑名单:不允许它购买任何美国零部件,特别是生产电话必不可少的电子芯片。但华为找到了绕过制裁的办法。

据路透引述彭博周二的报道,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一家半导体协会警告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在中国各地建造一批秘密的半导体制造设施,以便让该公司规避美国的制裁。

这个半导体行业协会称,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去年开始涉足芯片生产,并从政府那里获得了约300亿美元的国家资助。

出于安全考虑,美国商务部已于2019年将华为列入出口管制名单。该公司否认存在安全风险。

据彭博社报道,如果华为真像半导体行业协会所说的那样,以其他公司的名义建设工厂,那么它就有可能规避美国政府的限制,间接购买美国的芯片制造设备。

华为和半导体行业协会都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华为已被美国列入贸易黑名单,限制大多数供应商向该公司运送货物和提供技术,除非获得许可。美国官员继续加强控制,以切断该公司购买或设计为其大部分产品提供动力的半导体芯片的能力。

据法国财经媒体“资本”(Capital)说,去年 11 月,美国收紧了规则,禁止中国电信设备和服务进入美国本土。美国通过了一项针对被认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公司的法令。不得再在市场上销售,也不得再获得营销授权。这项措施涉及华为和中兴,以及大华和海康威视(视频监控设备)和海特拉(无线电设备)。然而,华为并没有放弃,它决定不放弃西方市场。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08/%E5%BD%AD%E5%8D%9A%EF%BC%9A%E5%8D%8E%E4%B8%BA%E6%AD%A3%E5%9C%A8%E4%B8%AD%E5%9B%BD%E5%BB%BA%E7%AB%8B%E7%A7%98%E5%AF%86%E8%8A%AF%E7%89%87%E5%B7%A5%E5%8E%82%E7%BD%91%E7%BB%9C%E4%BB%A5%E8%A7%84%E9%81%BF%E5%88%B6%E8%A3%81.html


Wednesday, 21 June 2023

美国曾追踪进出古巴疑似中国间谍设施的华为和中兴员工

来源:
法广

据《华尔街日报》6月21日引述知情人士报导,美国官员曾追踪了华为和中兴通讯的雇员进出位于古巴的疑似中国间谍设施。据这些人说,特朗普政府时期审查的情报有助于当时的怀疑,即这些公司可能在扩大中国从古巴监视美国的能力方面发挥了作用。报导指,无法得知拜登政府是否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

知情人士称,虽然根据现有信息,华为和中兴都不制造可被政府用于窃听的复杂工具,但这两家公司都擅长开展这种行动所需的技术,比如可用于向中国传输数据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华为在一份声明中说,该公司否认“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控”,并指其“致力于完全遵守我们运营所在地的适用法律和法规"。中兴通讯的声明表示,《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毫无根据”。

据美国官员称,至少从特朗普(Donald Trump)任美国总统期间的2019年,中国就已经在古巴有一个间谍基地,且两国已在古巴联合运营四个窃听站。此外,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北京和哈瓦那双方正进行谈判,讨论在古巴北部海岸建立一个新的联合军事训练设施。

白宫表示,北京正在继续努力扩大其在古巴的情报收集。一位白宫官员周一称,在2019年对其在该岛国的情报收集设施进行升级后,北京“将继续试图加强其在古巴的存在,我们将继续努力破坏它”。

美国官员长期以来一直指控中国政府可能利用该国的电信公司进行间谍活动。美国已经开展了长达一年的活动,劝说盟国将华为特别关在其下一代电信网络之外。华为已表示它不会为中国进行间谍活动。中国外交部否认了中方在古巴进行间谍活动的说法。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一位代表提到了中方以前就古巴问题的评论。古巴驻华盛顿大使馆没有回应评论请求,但称《华尔街日报》此前关于中国在该岛国设立间谍站的报道“完全是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二告诉媒体称,他已经告诉中国对等官员,美国对于中国在古巴的间谍活动和军事活动“深感关切”。布林肯对记者说,“我们将非常、非常密切地关注这件事,我们对此的态度非常明确”。他称,“而且我们将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将保护我们的利益。”

对于中国在古巴的间谍活动中华为和中兴通讯的潜在作用,白宫没有回应置评请求。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John Kirby)周二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在努力提高他们在西半球的影响力、影响范围和情报收集能力,这包括他们与古巴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关系,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或者意料之外的事情。”

“我们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也不是没有在关注此事,”约翰·柯比表示。“坦率地说,我们不是没有采取措施,且我们将继续行动来挫败此类活动,并能够保护我们自己的秘密和我们的国家安全,在这个领域也是如此。”

担任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设委员会主席的共和党籍众议员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周二致函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Avril Haines)和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要求明确管控向中国通信设备公司出口美国技术的美国政策。

在《华尔街日报》看到的这封信中,加拉格尔称,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华为协助古巴政府实现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该公司与中兴通讯及巨龙信息科技集团(Great Drag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在古巴有常规业务存在。《华尔街日报》记者未能联系到巨龙信息科技加以置评。

2019年,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所谓的实体名单,很多面向华为的商品出口都需要事先获得许可证。2020年,官员们极大地扩展了许可要求的范围。但美国商务部已经发放了许多这样的许可证,使出口商能够继续向华为出售大量的技术。

报导提及,自2016年以后,美国商务部断断续续地限制了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直到2018年特朗普表示,他将允许该公司恢复购买美国产品,作为交换,中兴通讯接受13亿美元的罚款并对领导层进行了调整。

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和安全事务的副部长埃斯特韦斯(Alan Estevez)告诉议员们,他的团队正在评估相关政策,并尽一切可能防止美国的敏感技术落入对手手中。

美国商务部一名发言人表示,华为仍面临“重大的出口限制”,并指出,商务部在4月份对一家美国公司开出了该部门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单独民事罚款,理由是该公司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向华为出售硬盘。

这名发言人还表示,中兴通讯仍需遵守与美国商务部达成的一项和解协议,该协议要求该公司接受额外的监督。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306/%E7%BE%8E%E5%9B%BD%E6%9B%BE%E8%BF%BD%E8%B8%AA%E8%BF%9B%E5%87%BA%E5%8F%A4%E5%B7%B4%E7%96%91%E4%BC%BC%E4%B8%AD%E5%9B%BD%E9%97%B4%E8%B0%8D%E8%AE%BE%E6%96%BD%E7%9A%84%E5%8D%8E%E4%B8%BA%E5%92%8C%E4%B8%AD%E5%85%B4%E5%91%98%E5%B7%A5.html


Friday, 16 June 2023

欧盟高官敦促更多成员国禁止华为、中兴进入5G网络

6月15日,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Thierry Breton)敦促更多欧盟国家加入已经限制或禁止华为和中兴通讯进入其5G电信网络的10个成员国之列,理由是欧盟集体安全面临风险。最近几周,布雷顿对一些欧盟成员国在其5G核心网络中仍有被认为是高风险的组件表示担忧,理由是第三国关于国家情报和数据安全的侵入性法律——暗指中国。

 据路透社报导,欧盟两年前通过的指导方针呼吁其27个成员国在国家或欧盟层面评估通信设备供应商的风险状况,并限制或禁止高风险5G供应商进入其电信网络的核心部分。欧盟成员国在欧盟委员会及欧盟网络安全局(ENISA)的支持下,周四发布了关于5G网络安全的欧盟工具箱实施的第二份进展报告。

据欧盟委员会介绍,关于战略措施,特别是颁布对高风险供应商的限制,进展报告显示,24个成员国已经或正在准备立法措施,赋予国家当局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发布限制的权力。其中,10个成员国已经实施了这种限制,3个成员国目前正在努力实施相关的国家立法。鉴于连接性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以及许多关键服务对5G网络的依赖性,成员国应毫不拖延地实现工具箱的实施。

欧盟委员会在其通讯中强调了对某些移动网络通信设备供应商给欧盟安全带来的风险的强烈关注。欧盟委员会认为,“成员国通过的限制或排除华为和中兴进入5G网络的决定是合理的,并且符合(欧盟)5G网络安全工具箱的规定。与这些决定相一致的是,根据广泛的现有信息,欧盟委员会认为,华为和中兴实际上比其他5G供应商的风险要高得多。”

布雷顿周四在欧盟5G网络安全新闻发布会上说,“5G网络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本身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依赖它们的其他领域,如能源、交通、卫生和金融,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这就是为什么在2020年1月,欧盟一致通过了一个关于5G网络安全的工具箱。‘5G网络安全工具箱’定义了风险以及成员国和电信运营商为应对这些风险所要采取的措施。”

布雷顿谈到,“特别是,它建议限制或禁止被认为是‘高风险供应商’的实体使用网络的核心和接入RAN(无线电接入网)部分的设备,特别是由于它们受到第三国关于国家情报和数据安全的高度侵入性法律的约束。” 他补充说,“三年来,几乎所有成员国都将工具箱的建议纳入了本国法律。换句话说,他们现在可以在安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决定限制或排除供应商。但到目前为止,只有10个(欧盟)国家使用这些特权来限制或排除高风险的供应商。”

布雷顿表示:“这太慢了,而且它构成了重大的安全风险,暴露了本联盟的集体安全,因为它给欧盟带来了重大的依赖性和严重的脆弱性”。他提到,“今天,成员国一致同意关于5G网络安全工具箱实施的第二份报告。我们欢迎这份报告。在此基础上,欧盟委员会刚刚发布了一份函件,确认某些成员国采取的限制或完全排除华为和中兴进入其5G网络的决定是合理的,并符合该工具箱的规定。”

布雷顿说,“我们将继续坚定地与落后的成员国和电信运营商合作。我只能强调加快决定从其5G网络中替换高风险供应商的重要性。我也提醒有关电信运营商,现在是时候抓紧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了。” 他补充说,“就我们而言,欧盟委员会将把5G网络安全工具箱的原则落实到自己的电信服务采购中,以避免暴露于华为和中兴。我们还将在整个计划中分配欧盟资金时考虑到该工具箱和报告中的评估。”

布雷顿谈到,“我们已经能够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减少或消除我们在能源等其他领域的依赖性,而许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5G的情况应该也不例外:我们不能保持关键的依赖性,这可能会成为反对我们利益的‘武器’。这将是一个太关键的弱点,对我们的共同安全构成太严重的风险。因此,我呼吁所有欧盟成员国和电信运营商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要再拖延。”

布雷顿强调,“因为5G网络的安全对于物联网应用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物联网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它也是我们经济安全和主权的一个重要问题。”

报导指,德国内政部长费泽尔(Nancy Faeser)今年4月表示,德国正在审查其5G网络中的所有中国组件,而葡萄牙上个月发布了一项决议,可能禁止电信运营商在其5G移动网络和4G平台中使用中国设备。华为、中兴和中国官方都强烈反对西方关于这些公司的设备可能被用于间谍活动的指控。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6%AC%A7%E6%B4%B2/20230615-%E6%AC%A7%E7%9B%9F%E9%AB%98%E5%AE%98%E6%95%A6%E4%BF%83%E6%9B%B4%E5%A4%9A%E6%88%90%E5%91%98%E5%9B%BD%E7%A6%81%E6%AD%A2%E5%8D%8E%E4%B8%BA-%E4%B8%AD%E5%85%B4%E9%80%9A%E8%AE%AF%E8%BF%9B%E5%85%A55g%E7%BD%91%E7%BB%9C


Friday, 3 March 2023

【翻牆問答】華為手機愛國功能 監控用戶強刪敏感照片

問:兩會即將開幕,京城氣氛緊張。近日一名北京網民在使用其於國內購買的華為榮耀手機拍攝「知名大橋護橋員」時,手機突然關機,照片亦自動遭到刪除。當他嘗試再開機時,明明電量充足的手機,亦會顯示電量不足然後很快就關閉。事件在網上公布後引起熱議,網民譏之為「華為愛國功能」。究竟華為手機內有何乾坤?

李建軍:華為的作業系統,無論中國版還是海外版,都載有很多專為中國共產黨政治目的而設計的程式。一般而言,在華為海外版中,常見問題是以隱藏的木馬程式將用家的個資偷偷傳至中國。而在中國版上,會留有後門,強行阻止民眾翻牆,或啟用其它一些令百姓得知真相的程式。其實,上述北京網民身上發生的情景,相信一早存在,只不過大部分人未有公開。

這次事件再次為世人敲響警鐘——華為或其他中國品牌的手機並不安全,因為中國公司一定為了順應和中國當局合作,暗中加載了很多有損用戶安全的監控功能。

為保障個人私隱,最好是在海外買西方品牌的手機,這樣就能避免受到中國當局監控所影響。因為假若西方國家品牌的手機加上監控功能,則涉及違法,勢必會惹上很大的麻煩。但並非人人都樂意為了買外國手機而專門出國,退而求之的方法是在國內購買西方品牌的手機——中國當局怕西方國家的公司將有關監控功能的技術數據告知他們的政府,因此不敢對落地中國的西方手機肆無忌憚上下其手。

問:如果別無選擇只能使用華為或其他中國品牌的手機,有甚麼方法確保用手機拍攝敏感內容時,不會被強行刪除照片及關機呢?

李建軍:首先,要將手機調至飛行模式,理論上手機LTE或5G訊號、Wi-Fi訊號以至藍芽訊號都不會發射或接收,此時手機相當於變身成一部離線的相機。當就敏感內容拍攝後,要將相片就儲存於Micro SD卡中而非雲端相冊,然後立即取出Micro SD卡。如果遇上維權運動,想用手機記錄現場的話,建議帶多幾張Micro SD卡是有備無患。而如果你要將情況上網,就必須等回到家中,或在安全地點利用電腦傳出去,千萬不要貪圖一時方便,用華為或中國品牌手機將相片傳出去,因為不知中國當局到底在手機之中安裝了甚麼程式,輕則會自動刪除相片與關機,嚴重的話,可能會將你甚至聯繫人的個資、行動軌跡通通上報公安。

如果照我的辧法去做,應該會最大程度上保得住你拍的東西,當然,這樣一來,想將現場實況直播上網就會困難得多。

如果你的手機進行飛行模式後仍然有相片被刪的問題:反映華為手機的飛行模式,並非真的飛行模式,即縱使在飛行模式下,仍然啟動GPS定位等功能暗中監控。換言之,這些手機的飛行模式根本是假的,當你乘搭飛機時,就可能因為持續發出干擾信號,危及自己及其他乘客的安全。若然如此,你更應該停用有關手機,改用西方國家品牌的手機,特別是海外原裝手機。

問:對於公民記者,一部手機應該有甚麼條件,可以為維權事件留下紀錄的?同時令用戶安全得到最大的保障?

李建軍:最好是用西方國家品牌海外原裝並且容許插入Micro SD卡拍照的Android手機。蘋果手機雖然以高度保安著稱,但不能插Micro SD卡,一旦你的手機被沒收,就幾乎肯定你的照片和影片不保。但如果用Android機,由於Micro SD十分之小,所以就算遇到緊急情況要拋棄手機,只要取出Micro SD收藏在特定地方,日後再由本人或指定的人領回Micro SD卡,再設法傳到海外都會容易得多。因此,縱使作業系統整體安全程度是蘋果比較好,只不過如果考慮到要將資料和手機分開儲存這個問題時,Android手機明顯遠勝一籌,因此有些事情,是蘋果iOS設備永遠都做不到,像Micro SD卡的支援,就是短期內蘋果的iOS設備都不大可能勝出的地方之一。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firewall_features/huawei-03032023132145.html


Wednesday, 14 December 2022

美国国会两党法案拟将华为等5G公司踢出银行系统

美国议员提出一项由两党议员支持的法案,该法案要将“在美国从事经济间谍活动”的华为和其他中国5G公司踢出美国银行系统。

路透社12月14日报道,该法案由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提出,得到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等议员的支持。

这个法案要求"严厉制裁"对美国从事经济间谍活动的华为公司和其他"不值得信任的"中国5G生产商,拟将这些公司实体纳入美国财政部“指定制裁的清单”(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SDN),将它们排除在美国金融体系之外。

路透社说,华为没有立即恢复其置评请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对国家安全概念的泛化,(以及)滥用国家权力打压中国企业"。

汪文彬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议员提出两党议案后,中国将"坚决维护 "中国公司的合法权益。

路透社说,美国议员过去曾试图遏制华为进入美国银行,在2020年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任时曾提出一个类似的法案。

这次提出法案的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周二在一份声明中说,"近年来,在打击华为主导5G和窃取美国人数据的恶意企图方面,我们在国内和国外都取得了巨大进展"。

他补充说:"我们不能允许华为和中国共产党接触美国人的个人数据和我们国家最敏感的国防系统。

今年10月,美国检察官指控两名中国情报官员试图在对华为的调查中作假。检察官说,这两名中国公民曾试图招募一名美国执法人员作为他们的间谍,但这名被招募的人员实际上是美国的特工。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在上个月通过规则,禁止来自华为的新电信设备。


from RFI https://www.rfi.fr/cn/%E5%9B%BD%E9%99%85/20221214-%E7%BE%8E%E5%9B%BD%E5%9B%BD%E4%BC%9A%E4%B8%A4%E5%85%9A%E6%B3%95%E6%A1%88%E6%8B%9F%E5%B0%86%E5%8D%8E%E4%B8%BA%E7%AD%895g%E5%85%AC%E5%8F%B8%E8%B8%A2%E5%87%BA%E9%93%B6%E8%A1%8C%E7%B3%BB%E7%BB%9F


Sunday, 27 November 2022

美国政府因国安风险禁止华为与中兴等五家中国公司设备

来源:
美国之音

拜登政府禁止批准新的来自中国华为和中兴公司的电信设备,原因是它们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星期五(11月25日)说,该机构通过了最终规则。这些最终规则还禁止销售或进口中国监控设备制造公司大华、视频监控公司杭州海康威视以及电信公司海能达制造的设备。

这一举措代表着华盛顿对中国科技巨头的最新打压。华盛顿担心,北京有可能利用中国科技公司针对美国人从事间谍活动。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杰西卡·罗森沃塞尔(Jessica Rosenworcel)在一项声明中说:“这些新规则是我们保护美国人民不受涉及电信的国家安全威胁的持续行动的一部分。”

路透社报道说,华为拒绝评论。大华、海康威视和海能达暂时还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上个月,罗森沃塞尔把拟议中的方案在其他三名委员中传阅,请求最后批准。这项措施实际上禁止这些中国公司在美国出售新设备。

联邦通讯委员会2021年6月曾表示正在考虑禁止批准被列入“涵盖名单”的所有公司的所有设备。

在此之前,五家中国公司被列入“涵盖名单”,这些公司依据一项旨在保护美国电信网络的法律而被认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这五家公司是华为、中兴、海能达、海康威视和大华。

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所有四名委员,包括两名共和党人和两名民主党人,都支持星期五的举措。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11/%E7%BE%8E%E5%9B%BD%E6%94%BF%E5%BA%9C%E5%9B%A0%E5%9B%BD%E5%AE%89%E9%A3%8E%E9%99%A9%E7%A6%81%E6%AD%A2%E5%8D%8E%E4%B8%BA%E4%B8%8E%E4%B8%AD%E5%85%B4%E7%AD%89%E4%BA%94%E5%AE%B6%E4%B8%AD%E5%9B%BD%E5%85%AC%E5%8F%B8%E8%AE%BE%E5%A4%87.html


Thursday, 3 November 2022

美媒:为救孟晚舟 习近平亲自指挥布局下达百多次命令

来源: 
法广

华尔街日报今(3日)揭露,为迫使美加释放华为财务长孟晚舟,中国抓捕囚禁2名加拿大公民。为此,美加中3国展开祕密“换囚”谈判,传出习近平下达100多道指令,还亲自与美国先后2任总统讨论换囚事宜,经过3年的绝密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据自由时报今天报道,美媒揭华为孟晚舟换囚秘辛,指习近平曾下达100多道指令。

《华尔街日报》今天撰发长文,曝光华为孟晚舟换囚内幕及美中角力的转折点。该报称,早在2018年8月,美国检方针对华为和孟晚舟的指控及逮捕行动准备就绪,但一直保密,直到孟晚舟在一个他们有能力采取行动的国家落地。据该报,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走进香港国际机场时,美国情报人员通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波顿(John Bolton),“孟晚舟上路了”。当孟晚舟抵达加拿大温哥华机场时被捕,美国要求加拿大政府协助将她拘留,并指控孟晚舟涉嫌银行诈欺。

该报指出,引渡孟晚舟的请求是美国政府以加密文件形式发给加拿大,加拿大当局花了1天多时间才解密。

孟晚舟被抓时,特朗普和习近平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晚宴,两人似乎都不知道孟晚舟被捕事宜,坐在特朗普身边的波顿也没有提及此事。几天后,特朗普在白宫的一个圣诞晚宴上质问波顿,“你为什么要逮捕孟晚舟?”

而习近平12月6日回到北京后,中共外交部官员向他通报了孟晚舟被捕的情况,习近平觉得自己被美国欺骗侮辱,因为习近平刚刚同意采购更多的美国食品和能源。

据该报道,为了报复孟晚舟被抓捕,中国公安部向习近平提供了一份加拿大人名单,习近平从名单中挑选了两个人,作为交换孟晚舟的人质。

后来,中美官员曾就交换囚犯进行会面,双方谈判失败。直到2020年疫情蔓延,美国FBI逮捕了5名中国研究人员,这5人大多被指控在签证申请中撒谎。这促使中美双方再次就“换囚”进行祕密协商,以7名中国人换7名美国人外加上述两名加拿大人,但谈判又失败。

该报道称,拜登上台后,习近平视孟晚舟案为美中关系修复的障碍之一,习近平指定外交部副部长谢锋结束这个僵局,并为此下了100多道指示。

2021年7月,美国司法部撤销了对5名中国研究人员的指控,缓和两国的紧张关系。几天后,中共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与美国副国务卿Wendy Sherman会面。Sherman表示,如果孟晚舟与美国检方达成和解,美国国务院不会阻止孟晚舟回到中国。

该报道称,2021年9月24日清晨,2名加拿大人戴着手铐、蒙着眼睛抵达天津机场。与此同时,孟晚舟在温哥华机场登上返中专机。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11/%E7%BE%8E%E5%AA%92%EF%BC%9A%E4%B8%BA%E6%95%91%E5%AD%9F%E6%99%9A%E8%88%9F%7C%E4%B9%A0%E8%BF%91%E5%B9%B3%E4%BA%B2%E8%87%AA%E6%8C%87%E6%8C%A5%E5%B8%83%E5%B1%80%E4%B8%8B%E8%BE%BE%E7%99%BE%E5%A4%9A%E6%AC%A1%E5%91%BD%E4%BB%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