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1 May 2012

《时代周报》国家电网投资菲律宾“不务正业”

中菲关系因黄岩岛再度紧张,令人担忧起国家电网在菲律宾电网百亿投资的政治风险。黄岩岛争端由来已久,这在2007年国家电网参与投标时就受到质疑。

比起那些面临战乱风险的国家来,菲律宾的政治稳定度和法治水平还算比较高的,否则不会成为国企高管喜欢的移民目的地。只要中菲不开战,国家电网在菲律宾的百亿投资打水漂的几率不大。打算开战的话,不会因为那一百亿而缩手。国家电网面对的困难恐怕更多还是日常运营之中,员工薪酬福利和电价调整等问题。

电网之类的公用事业历来受政治影响较大,比矿产资源还更容易刺激民族主义情绪,看看现在国内电价上涨引起的民愤就知道。在民主国家,因为电价涉及到每个国民的切身利益,被在野党拿来当作选举话题再方便不过了。正是顾忌菲律宾民众的民族情绪,菲律宾政府才没有准许中国国家电网控股菲律宾电网,只是第一大股东。

几年时间下来,这笔投资似乎还没酿出什么风波来,比央企在拉美的投资状况要好。换做是中国人,如果中国国家电网被外国资本控制会有何反应?不用假设,2007年底菲律宾国会投票通过中标方案之时,国内就有媒体打出刺激性的标题“国家电网夺菲律宾电网经营权”,这种逆向的民族主义还是民族主义。恐怕不仅仅某些编辑记者身上有民族主义情绪,或许它正是推动国企海外投资的内在动力,超越了低收益高风险的利益计算。

据报道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接手经营菲国电网的第一年,取得投资回报4860万美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账面上是赚了,可是若以美国国债收益率为机会成本来评估,这笔投资亏了。矿产资源是通胀受益型产业,而公用事业是通胀受损性型产业。收购矿产资源可以先忍耐亏损几年,公用事业正好相反,如果一开始不能赚钱,日后更艰难。通胀是高概率事件,紧缩是小概率事件。菲国电网第二年第三年投资受益如何,不见报道了。该投资拿得出来说的贡献还有,从中国采购了5000多万元电力设备,相当于电网投资额的0.5%。

2007年菲律宾政府拍卖国家电网股权,是其电力体制改革的结果。菲律宾电力改革起步于1992年,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晚,但是步子迈得比中国快。它首先把国家电力公司切分成发电、配电和传输三大块,规定发电、输电和配电企业之间禁止交叉持股。全部私有化之后,政府只做两件事:电力监管和农电补贴。

由于菲律宾电网既不发电,也不零售,只是“运输工具”。缺点是它的收益外人容易测算,限制了它的收益率,好处是降低了经营风险,几乎可以把它当成财务投资看。如果了解改革后的菲律宾的电力体制,就不会把那百亿投资的政治风险看得太高,不过既然是财务投资,何不买美债?

面对央企高涨的海外投资热情,国资委前不久刚刚出台《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限制央企在境外从事非主业投资。油企在海外找油,矿企在海外找矿,那都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说是主业合情理。国家电网投资菲律宾电网看似是主业,实际是“不务正业”。与经营垄断权一道赋予国家电网的责任是为国内提供普遍的供电服务,这才是它的主业。现在发达地区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落后地区电网覆盖不足,显示电网公司的本职工作做得并不好。

二十年前放眼望去,国际上电力大多是政府垄断的经营,中国那时候与世界“接轨”。在煤炭石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此间进行过电力体制改革的菲律宾和许多欧洲国家的电价基本保持稳定,体制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把通胀影响消化掉了。目前菲律宾的零售电价与山东魏桥集团对外销售的电价相当,那反映了真正的市场价格。电力的原料石油煤炭价格是国际接轨的,未接轨的是国内改革滞后的电力体制。

实践证明,以垄断换责任是不可靠的。国家电网收着中国人民垄断的高价电费,却热衷于“走出去”配合他国电力体制改革,拿市场化企业的高管薪酬,为“不友好国家”的人民供应廉价电,还在事关领土争端的关键时刻“授人以柄”,于情于理说不过去。除非国家电网从运营菲律宾电网中取得市场化改革信心和经验,用来推动国内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那么这笔“学费”才是值得的。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5779?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