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1 May 2012

李照興:二代的煩惱

LifeStyle】看著《紐約時報》描述薄瓜瓜奢華校園生活的報道,客觀一點就得替瓜瓜不值。因為報道內裏說的一些關於他的行為舉止,在留學生的生活當中,屬相當正常(開名貴跑車和隨便可請到成龍出席活動例外):開party攬洋妞,參與學生組織搞活動,成積一般,FACEBOOK上貼滿自拍合拍——這些不一直就是中國留學生試圖打破只懂讀書不搞活動的死板印象的好教材嗎?我們似乎不知道薄瓜瓜的真實生活到底如何,但坊間甚至新聞界,都樂於渲染這「真相」,因為看來這樣一個真實的薄瓜瓜,才切合整個貪官家族故事中的後生角色:他演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個某種角色的集體定型印象,那叫做:官二代。或簡稱二代。

因此,薄瓜瓜幾乎不可能不是這樣的。一切「二代」都繼承著中國從官富第一代原罪而來的遺憾,世人都討厭他們,就算你真的道德情操高尚,真材實料幹活,但官二代富二代的角色定型,已是如此深入民心,根本再難洗底。那到底這個在中國出現的獨特階層,究竟心態如何?中國有善良的官二代富二代嗎?中國人有錢之後,該如何發財立品?這確是中國那新崛起的富裕階層應認真考慮的問題。

我不算認識真正好有錢的富二代。第一代是很大官的官二代就更沒有。不過,永遠有人說出一些跟這種超級有錢人有關的故事。當中有一個是這樣的:那富有家庭有幾十億身家,但正如許多無端端發財,卻不知道如何運用暴發財產的家庭一樣,那富二代獨生子,完全不知道錢該如何用。於是,在一個深夜,他打電話給我的一位朋友,興奮的告訴她,他剛剛在公路上飛車開到近300咪,「要比高鐵還快了!」他手機中這樣說。

朋友說,這位富二代有多部名貴跑車。父親的發財故事就更典型:在地區中拿到了資源壟斷──這種壟斷可以是煤、土地、發牌照等等,太多太多可能性,以權謀財,或是把土地資源盜用,是這批富人能致富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國富一代的所謂原罪──根據中國國情,第一代大富的人,都不可能不沾了些黑暗的利益交易,不可能清白。一個官員月薪幾千,為什麼會有幾十億存款?一個商人憑什麼可一夜致富?

父親雖因特權暴發,和很多中國富人一樣,外表都看不出來,或者有錢了,可以隨便買名牌,但在他們眼中,七匹狼和愛馬士可能也沒有分別。而更重要的是,因為從來就沒文化,也就沒能力傳些什麼價值觀給到孩子。

於是富一代也好,官一代也好,由於太多錢了,有時是為了資金收受更方便(行賄第一代的人可直接在海外購置房產等,給到留學的第二代孩子使用),更多是為了買個未來保証,很多都把子女送到外國。這是近年來,富有的中國留學生形成一種炫富現象的主因:太多的錢,太少教養。當錢來的那麼容易,當第一代不過是土氣平民,如何教養出品味優、價值觀健全的第二代?

這也是社會百姓普遍帶點仇富的原因,在許多如撞車事件的放大後,官二代富二代變成了囂張成狂,胡亂揮霍的代名詞。

說回那個朋友的富二代朋友。他飛車,是因為沒有比這更實在的刺激與成就感了——縱使對我們來說,這實在不過是種虛無。朋友知,這富二代自己也有一些想法,希望可以創一番事業,實現夢想,但從他上一代的致富經驗看來,他會認為一切夢想都不值得,因為他太了解到,如果單單依著父輩一樣就可賺那麼多錢,他為什麼不照樣做?這些二代,很可能都是些有點反叛心理但最終都會屈服於上輩的人--因為他太清楚反叛的代價,然後,有一天,成為父親一樣的靠特權、壟斷來致富的人。他離不開這個怪圈,除非他跑到國外,從今開始,做一個好人——在國內,是好人難做的。

有沒有真好的富二代官二代?當然有,尤如一切STEREOTYPE,我也不過在講二代們的這種偏見定型。但富可以傳一代兩代三代,就當如同一個企業了,正常來說,一個成功的企業,總有它成功的實際理由——無論是創新、管理、文化、精神、技術,是這種第一代始創的精神原動力,在家族中延續下去,是經歷深層次文化的感染,植入下一代的成長中。但中國的富一代官一代普遍缺乏這種文化精神,因他們發跡的原因本身就可疑,更多是特權的共業而非企業精神的發揮,談何傳承!又或者,他們可供傳承的,就只有那種利益關係的循環確保,一種道德墮落的永劫回歸。



from 香港雜評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_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