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1 May 2017

长平:软埋与硬治

“软埋”是一种川东方言,意思是人死之后没有棺材入殓,直接埋葬于土坑。如此,死者不再有来生,而是永远消失。对于相信轮回的人来说,这一个沉重的结局。作家方方创作了长篇小说《软埋》,记述几个家庭在”新中国”数十年的苦难历程。书名来自故事中一户地主人家的遭遇:不堪屈辱主动选择”软埋”,几近灭门。没有选择自杀的其他地主家庭,也惨遭屠戮。

书名还有更深一层的,那就是记忆被阻断,历史被软埋。正如方方在该书后记中所说,”一个活着的人,以决绝的心态屏蔽过去,封存来处,放弃往事,拒绝记忆,无论是下意识,还是有意识,都是被时间在软埋。一旦软埋,或许就是生生世世,永无人知。”

毫不意外,方方的比喻引起巨大的共鸣。原因很简单,这就是中国人几十年来生活的现实。自土改以来,在所谓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中国人历经连绵不断政治运动,多场运动的死亡人数都以数百万,数千万计,超过最残酷的战争,这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更为罕见的是,这些历史中一再出现夫妻反目,父子仇视,学生毒打老师,甚至人吃人等人伦悲剧。或屈辱或可耻的经历让很多当事人难以启齿,主动选择将记忆软埋。然而,如同那些被软埋的躯体长入泥土一样,记忆也不会轻易消失。如果没有外界强大的压力,总有一些被软埋的记忆会复活。

被软埋的不只是土改,也不只是中国

这正是犯下残害千万生灵却仍在统治中国的中共政权的噩梦。因此,它从来没有放弃对于记忆的软埋和修正,篡改史实,颠倒黑白,伪造档案,消灭证人,甚至将坦克开上广场和街道屠杀和平抗议的学生和民众。数代人受尽凌辱和荼毒的国民,一直生活在言说真相的恐惧之中。因此,无论是国家历史还是个人记忆,绝大多数都是被软埋。

方方这部小说的遭遇成为最新的例证。前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发表文章《〈软埋〉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反映》,军队上将赵可铭发表文章《〈软埋〉是对土改的反攻倒算》,称”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批评《苦恋》、《河殇》等错误作品的鲜明无产阶级立场与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态度”。极权者’并不讳言自己的文字狱。随后,《软埋》被查封下架,成为最新一本政治禁书。

为当局辩解的人称, 土改是剥夺地主的土地分给长期遭受奴役的农民,具有一定的正当性。《软埋》中被屠虐的也都是地主人家。这种说法忽略了土改消灭了上千年的乡村治理结构,直接后果就是集体化和大饥荒。大饥荒中饿死的几千人,绝大多数是所谓分的土地的贫下中农。

更重要的是,正如方方小说中描述的那样,被软埋的历史远远不只是土改,而是直到今天的中共全部历史和现实。”软埋”的反义词是”厚葬”,事实上,那些被”厚葬”的历史,比如所谓的建国成就,遍布篡改和伪造的情节,也是软埋的手段。

在软埋的背后,是中共越来越强硬的统治。”709″人权律师被抓捕,被酷刑,世界普遍沉默;香港人被绑架, 瑞典人被”电视认罪”,台湾人被指”颠覆政权”, 世界仍然没有足够的抗议。因此,不只是中国人,而是全人类的历史,文化,以及记忆本身,正在软埋。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9795

梁京:从特朗普的危机看美国精英文化危机的深层原因

上周,特朗普的危机继续升级。在国际方面,他的第一次出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以沙特王国为首的逊尼派伊斯兰国家的反恐阵营,但大量增加向沙特输出军火带来的中东危机升级的风险也很大。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让欧盟各国大失所望。默克尔总理公开表示,欧盟已无法像过去那样全面信赖和依靠美英,而只有靠自己面对未来的巨大挑战。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全球失序的风险。

在国内方面,特朗普的"通俄门"丑闻进一步发酵。他最信任的助手,也就是他的女婿兼高级顾问库什纳被曝光曾试图避开国内情报系统监控,与俄国建立秘密沟通渠道。这一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民主党逼特朗普下台的信心和势头。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借总统大权来打破美国立法僵局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减少。两党都把自己的关注点转向备战中期选举。美国政治危机长期化的趋势继续增强。

特朗普的危机凸显了美国精英的集体困境。特朗普革命为什么不仅未能打破共和党和民主党相互否决的立法僵局,反而加剧了美国精英在华盛顿的恶斗?我原以为,没有太多意识形态色彩的特朗普,应该有机会打破两党恶斗僵局,推动美国经济和社会变革。

为什么特朗普看来很可能失去这个机会?如何来理解美国政治的乱局?指责民主党居心不良和归咎特朗普本人行事离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议论。但我的看法是,美国政治精英恶斗的乱局乃至美国精英文化的危机,有更深层的原因。

美国政治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就是"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性的"(All politics is local)。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民主政治的活力来自于地方自治。但这一轮全球化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地方权力的式微。这一点可以从2016年的大选看得格外清楚。在本州深得人心的俄亥俄州长卡西奇(John Kasich),虽然政绩突出,人品出众,却很难得到足够的竞选经费,而在纽约市执政多年的卓越企业家布伦伯格,虽有足够的金钱,最后还是知难而退,打消了参选总统的念头。相反,在纽约本地民众中个人形像不佳的特朗普,反而有机会出奇致胜。也就是说,没有地方权力衰落的这个大背景,特朗普是不大有出线机会的。

这一轮全球化为什么会导致地方政治权力的衰败?我以为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资本与权力勾结得到空前的机会。两者勾结的合力,对精英和社会流动的导向是离开本土,去金钱和权力勾结最紧密的政治中心,也就是首都寻找机会。由此还带来了地方权力衰败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精英在权力中心恶斗愈演愈烈,令国家陷入政治瘫痪。

这个逻辑不尽在美国成立,而且在中国也日益明显。尽管制度和文化背景大不相同,这一轮全球化在中国也带来了权力和财富的空前集中。权力和财富的集中必然的社会和政治逻辑,就是个人为了向上流动,身不由主地卷入既不利己也不利社会的恶性竞争。美国前副总统拜登最近在康奈尔大学对毕业生致辞中指出,政治的恶质化,令青年一代对参与政治普遍冷淡。他还告诉青年人,如果他们这一代不能积极参与政治,恢复美国社会和地方政治的活力,就不能指望特朗普这样的政治家给他们带来好运。

——RFA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ift.tt/2sfJY8I

未普:郭文贵直接挑战王岐山

郭文贵的一连串爆料在5月29日进入白热化,其内容之尖端,可谓史无前例。全程共两个半小时,几乎全都集中于王岐山。在这些爆料中,王岐山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公众眼中清廉公正的反腐大将,成了十恶不赦的坏蛋。

郭文贵罗列的王的罪状,不外乎共产党整人的老三样:经济上不清不白,生活上腐化糜烂,政治上野心勃勃。只是这些老三样若套在王岐山身上,根据郭文贵的描述,实属轻描淡写。

先说说王岐山如何在经济上不清不白。郭说,王岐山根本不是什么清官,也不是一般的贪污腐败,而是盗国贼。王以贷款名义把不良资产变成中建投,然后打包卖给自己(郭讲到此时,声音受到强烈干扰),50万亿的不良资产大多进了王的家族的腰包,王的家族控制的总资产有180万亿元之多。郭说,他将于8月举行的全球发布会上,公布证据,包括银行账号、资金去向、交易时间和金额等。

郭称,中央有一个像王岐山这样的盗国贼集团,但这次爆料只说王岐山,其他几个盗国贼以后再说,希望习近平调查。他还说,他跟习近平没有任何利益,只用事实说话。他对习家的生意非常清楚,"习家的生意赶不上王岐山家的零头的零头","我如查不出你(指王)两万亿的贪腐,我郭文贵从这个楼上跳下去"。

再说说王岐山如何在生活上腐化糜烂。郭说,在公众的眼里,王岐山一向不近女色,一尘不染,好像他是全球最干净的人。其实,王岐山极度糜烂,有N个私生子和私生女,他们非常年轻,非常优秀,房产有100套之多。王岐山私生子女的照片及其他材料,郭说他能拿出91份。"这91份材料,足以把你们葬入地狱一万次"。

此外,王岐山的政治野心极大。王有强大的媒体力量,有4、5万亿的资产,有N个私生子女,他们想干什么?郭说,如果19大进行差额选举,一定不是习近平当选,一定是王岐山当选,"这个人一定会除掉习主席的"。郭还说,王的影响力绝不在中国,而在美国在全世界;他跟西方有利益交易,控制著世界级的政治力量,就连美国共济会,耶鲁骷髅会都帮他。

郭文贵的这些指控非常严重,若属实,每一条都足以把王岐山"葬入地狱一万次"。问题是,为什么郭选择和王岐山彻底翻脸?从郭的爆料中,笔者找出至少这样几个原因:首先,王岐山先下令抓郭的全家,却说是习主席的批示,再下令无论是黑道还是白道,必须弄死郭文贵。这个消息是由郭口中那个扑朔迷离的"老领导"三周前传出的。其次,郭的对手不遵守预先的约定,继续迫害郭的人,抓捕了首都机场、总参二部等向郭提供信息的人。还有,习川会后,游说美国政府,让美国政府引渡郭文贵回中国。这些都让郭文贵忍无可忍。

笔者认为,无论这些爆料的真实性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习近平面临自执政以来前所未有的乱局。这种乱,连共产党内部也感受到了。郭称,马健和另一位安全部部长跟他说,中国未来有两乱:一乱是党内造反,造成国内大乱;二乱是老百姓造反,把共产党推翻。此外,郭文贵的爆料鼓励了在海外滞留的令完成,据说令也要爆料,这将使眼下的中共乱局,更加乱上加乱。

第二,习王反腐联盟,危机重重。郭说,2015年,王表示,反腐抓这么多人跟我没关系,郭认为,"反贪罪过都让习主席担了",习近平完全被王岐山控制了。郭还说,十九大时,王岐山将主导整个中国,香港也已被盗国贼控制。王岐山控制了香港和大陆,还要控制全世界。

第三,习和王,谁是党内最危险的野心家?郭的爆料说,王的人认为,"我们高层内有真正的野心家,最危险的是习主席"。这个说法真是匪夷所思!习在屡次讲话中都提到"党内存在野心家、阴谋家",而王岐山也呼吁要"警惕党内野心家阴谋家",难道他们口中的"野心家"指的是对方?

不管野心家是谁,习王二人转,恐怕要玩完了。但最后到底是习完还是王完,就需要看形势演变了。

——RFA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ift.tt/2sozwuN

王海涛:方方被人声讨的小说《软埋》讲了什么故事?

最近,作家方方在微博上透露,她的小说《软埋》遭到了一些人的围攻。那么这本小说到底讲了什么样的故事?以下是小说中的故事以及读后感——

1948年7月,学业有成的董少爷从上海回山西老家。

他学的是医学专业,打算按照父亲的意思,在老家的镇上开一个诊所,给乡亲们治病。

董少爷的妈妈当年患病,是被洋医生治愈的。他的爸爸就相信了西医,并让儿子外出学医。他是地主家的少爷,爸爸供得起他读书。

距离家乡镇子不远的山脚下,他遇到了表弟。表弟小起在这里已经等了他多日,只为告诉他,全家人,父母、姐姐、爷爷、奶奶都已死了。父亲死前托付小起,务必堵住少爷,并告诉他,一定不要回家,能逃多远就逃多远……

【旁白:我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

1948年,山西的解放战争,正在如火如荼。这一年的夏天,山西有的地方已经解放,太原还被阎锡山固守。太原解放,是全国解放战争中,城市攻坚战持续时间最长,战事最为激烈,伤亡最惨重的一场大战。

解放军战士,大多是本地招募来的翻身农民及国军俘虏,因为战争惨烈等原因,士兵逃亡现象严重。为了做好战士们的思想工作,部队内部加强了政治教育工作。比如,这样做教育工作:你们村有没有被地主老财欺压的?有!你们村斗争了地主没有?斗争了!你家分到了地主的土地没有?分到了!害不害怕地主的还乡团报复?害怕!咋样才能不吃二遍苦?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董少爷的老家,应该已经先于太原解放。董少爷的一家,应该就是被斗争的地主,他家的土地,应该被农民‌‌“分‌‌”了,然后,全家人集体死了。

分地主的土地,就是‌‌“土改‌‌”的重要一部分,‌‌“土改‌‌”,给了农村无产者极大的积极性。

距离家门一步之遥,董少爷已经无家可归,他绝望地逃进了深山。濒死之际,猎户老吴把董少爷救活了。于是,董少爷从此改姓吴了,在山里过起了世外的生活。山外的战争,仍然在进行。

山里,没有时间概念。有一天,董少爷和老吴深山里遇到了一个受伤昏迷的人,一身枪伤。数天之后,医学专业的董少爷把此人救活了。

被救活的这个人看出董少爷不是山里野人,劝他一起离开,对他说:‌‌“我是一支解放军部队的政委,回山西老家奔丧,路遇土匪;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一个多月了,你应该到山外参与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将不会再有战争、饥饿、压迫,人人平等,人人自由。‌‌”

董少爷告别了老吴跟着政委出山了。从此,董少爷的名字叫吴家名,意思是,无家可归,没有名字。

刘政委带着吴家名,进入了解放军。队伍一路向南,受命解放南方,以及剿匪。在川东剿匪时,因为有医术,吴家名成为战地医院里的医生。

鄂西、川东的土匪猖獗,解放军伤亡惨重。刘政委为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的死去而难过,这些战友经历了一次次战争,却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后,死在土匪的枪下。征粮的工作队,有时候就在路上突然被伏击了。

时间已经到了1952年的春天,匪患依然未能根除,而土改正在鄂西、川东同时进行着。地主被打倒了,土地被分了,村里的无产者,可以迎娶地主家的婆娘、丫头。有些地主家的女眷自杀了,有些认命了。

陆子樵的大庄园有近200年的历史了,他是当地的大地主。他的父亲曾参加辛亥革命,他也曾到东洋留学。同乡的另一个地主胡老爷,是他留学时的同学。胡家的女儿黛云,嫁给了陆家的二少爷。陆老爷支持革命,支持剿匪,贡献粮食,极力表示对新社会的拥护。据说,县里的领导已经决定不批斗陆家,但陆老爷还是让漂泊在外的儿子不要回家。

胡老爷家没有这么幸运,作为乡绅和知识分子,他的爱好就是书画,对政治不敏感。他所有的藏书被人烧了,烧了很久才烧完,村民便把灰烬挑到田里当肥料。批斗的时候,群情激愤,有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氛围,于是,胡家一家人就当场枪毙了。

陆子樵的幸运并没有持续多久。在闻讯将要于第二天被批斗的那个晚上,陆老爷召集一家大小,吃饭,开会,决定集体自杀,唯独不让儿媳黛云自杀——因为黛云的父亲,胡老爷一家就剩下这一个女儿了,而且,黛云还要保护刚刚出生不久的幼子。

于是,在院子里挖坑,然后,一家人喝下砒霜。黛云将家人埋完,从暗道里逃走了,暗道的尽头是一条小河,河边有一条准备好的小船。暗道是祖上建造庄园的时候,就预留好的,陆老爷在最后关头告诉了黛云这条逃生之路。

第二天,大门被撞开,看到满院子的新坟,批斗的人败兴而去。从此,这个院子就荒废了,无产者不愿意住进这个坟头林立的庄园。

黛云背着儿子乘船逃离,水流湍急,儿子掉进水里失踪,她呼叫儿子的乳名‌‌“丁子‌‌”,随后自己落水。被人发现的时候,她浑身是伤,昏迷在河边,然后被送到了医院,成为吴家名医生的病人。她昏迷了半个月,终于醒来,喃喃地说着‌‌“丁子‌‌”,她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但保持着对这个新世界的恐惧和警惕。吴家名确认她失忆了。

这是1952年的春天,土改还没有结束,窗外的桃花正在盛开,吴家名在这个病人的名签上写了一个名字,丁子桃。

吴医生发现这个病人不同寻常,她皮肤白皙,显然不是穷人家的女人,而且,她识字;让她回忆,她什么也想不起来,并会因此精神崩溃。他隐约感到,这个女人,与正在进行的土改有关。

无家可归的丁子桃,被吴医生介绍到刘政委家当保姆。刘政委一家喜欢这个保姆,话少,手艺好。

1963年,刘政委和吴医生都已经生活在武汉,他们还保持着联系。政委得知吴医生的爱人已经去世,就建议他娶丁子桃为妻。于是这两个分别深藏着自己身世的人,两个生于地主家庭,但以不同方式隐去了出身的人,组成了一个家庭。

40年后,84岁的刘政委重游川东、鄂西,当年帮助解放军剿匪的村民,已经凋谢殆尽,还有个别人可以与他回忆从前。当地人回忆从前,总是把剿匪和土改混在一起。刘政委说,他没有参与土改,但是知道当时有些过火,死了很多不该死的人。他还提到当年的大地主陆子樵,为剿匪提供过很多的帮助,后来全家自杀身亡了。刘政委又说,矫枉必须过正,那时情况复杂。打完仗,杀心没退,觉得镇压是最好的办法……

刘政委觉得自己的一辈子很值,觉得因为有了当年的革命,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回想起那么多的战友,在年轻的时候就丧命于战火,他对自己的一生很满意。故地重游回到武汉,他死了。吴医生,多年之前,已经死于一场车祸。丁子桃,如今患上了老年痴呆。

吴医生和丁子桃的儿子,如今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意外发现了父亲的日记本,惊讶地发现,自己家族祖籍山西,姓董,而不是姓吴……原来他的父母,都是家族大灾难的幸存者,他是两个家族偶然幸存下来的基因。随着父母双亡,他已经永远回不到自己的家乡了。

这就是《软埋》的故事梗概。

或许是为了规避什么,或许是出于写作技巧的需要,这个故事,被方方讲得比较‌‌“凌乱‌‌”。我觉得,她为了能把故事讲出来,刻意设置了大量的巧合,痕迹太过明显。按照我的理解,她如此写,是为了冲淡故事的惨烈。

在此之前,我很少有看过这样视角的涉及‌‌“土改‌‌”的小说。以前,关于土改的文学作品,是《暴风骤雨》那样的‌‌“革命文学‌‌”,在那里,地主都是反动的,是应该被镇压的,在那里,地主与黄世仁、周扒皮、南霸天一脉相承。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里,富贵作为一个解放前的地主少爷,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前败光了家产,而免于‌‌“土改‌‌”带来的暴风骤雨。小说《白鹿原》里,有写到乡绅富农地主,但故事只写到1949年就结束了。有人说,感觉白鹿原没有写完。

一件事情一旦发生,就开始失真。真相,就只能在我们的想象之中。所以,有些小说,你明知是虚构,却也可以当作真相看待。

总之,方方的《软埋》,或许是受限于讲故事的空间,或许是缺乏记录历史的‌‌“野心‌‌”,故事有些单薄了,缺乏《白鹿原》和《活着》那样的历史感和经典气质。尽管读的过程中,有一些不满意之处,但它还是吸引我读完了,因为,它在试图解释讲述真相。

‌‌“软埋‌‌”,据说是川东民间的一个词,意思是一个人死后,没有棺材直接埋在土里,人们认为软埋的人,将无法转世投胎。我觉得这个词儿,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许多历史的真相,仿佛也已经被‌‌“软埋‌‌”。

(本文写于数月之前,删节重发)

张弘:《软埋》歪曲历史,还是有人选择性遗忘?
随着几篇有关小说《软埋》的批判文章公开,针对作家方方《软埋》的争论进一步升级。方方本人对于此类批判文章做了回应,也另有其他人为方方辩护。
在名为《〈软埋〉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反映》的文章中称,‌‌“方方的小说无视土改的这个本质方面,给土改泼了一大盆脏水,这是对历史的歪曲,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艺领域的典型表现,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具体表现。‌‌”
名为《〈软埋〉是对土改的反攻倒算》的文章则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尽管受到党和人民的有力抵制和批评,但仍在以各种形式滋长蔓延。除了在历史研究领域,在讲台、论坛上不断欺骗毒害人们,近些年在文学创作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猖獗。为地主阶级翻案、控诉土改的小说《软埋》只是其中最新出版、最露骨的表达罢了。在此以前,有《活着》、《生死疲劳》、《白鹿原》、《古船》等等。长期以来,这些作品基本上没有在主流媒体上受到有分量的分析批评,也未听说其所在单位党的组织对此有过批评指正,有的人反而获得了很高的地位、炫目的光环,有很多粉丝和吹鼓手。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一种导向,写这类颠覆历史的东西可以出名得利,可以风光无限。‌‌”
文章《<讲话>之后发表<软埋>是极不正常的》中提到,‌‌“《软埋》是一篇不折不扣的为土改翻案的小说。作者站在地主阶级还乡团的立场上,对伟大的土改运动进行恶毒的反攻倒算和秋后算账。‌‌”
三篇文章的共同特点,都充满着浓厚的阶级斗争意味,无论是三位作者的思想观念,还是他们所使用的语言,都与六七十年代人们常见的大字报如出一辙。
在新一轮的争论中,有两个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第一,对文学作品进行泛意识形态的批评是否可取?政治或其他的标准能否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准绳?第二,《软埋》描写的事件有没有历史依据?1950-1951年的暴力土改究竟有没有出现乱斗乱杀?其中,前一个问题涉及辩论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与逻辑,后一个问题则涉及《软埋》是编造历史还是证据确凿。
众所周知,《生死疲劳》的作者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活着》的作者余华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而《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古船》作者张炜都获得过茅盾文学奖。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已经获得了国内外文学界和读者的公认。同样,《软埋》的作者方方,此前也有多部作品获得过国内外的文学大奖。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评价,存在着多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但是,这些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均不能脱离作品本身,不能脱离文学性和艺术性。即便作者在书中表达了不被其他人认可的价值或倾向,那也只能用文学的方式来评论和衡量。
批判者指责《软埋》‌‌“为地主阶级翻案、控诉土改‌‌”。显然,这一判断纯属主观臆断。它揣测写作者的主观动机,然后据此做出结论。它以黑白对立的二元思维统御一切,强调‌‌“亲不亲,阶级分‌‌”,‌‌“宁可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而此前的当代史告诉我们,在文学领域实施武器的批判,只能制造冤案并阻挠文学的正常发展,给作家本人和社会制造混乱。
在苏联,赫鲁晓夫担任苏共总书记时,曾经封杀过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赫鲁晓夫退休后,读完了儿子给他的《日瓦戈医生》打印本,认为书里面根本没有反苏的内容,他对这本书未获出版表示遗憾。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此时,赫鲁晓夫自己的回忆录只能在美国偷偷出版。而当初在各种大会上激烈批判帕斯捷尔纳克的苏联作家们,则在事后纷纷表示了羞愧与后悔。类似的错误和悲剧,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中国不应该继续上演。如果拿意识形态或政治的标准去统御文学,那就好像用一级运动员的体能做标尺,判断其他人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
《软埋》描写了1950年后土改中的一个冤案。批判文章中称,‌‌“方方写的时代背景是1951、1952年,那时全国已经解放,老区的土改都已结束,我们在土改方面已经积累起相当成熟的经验。南方新解放区的土改充分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掌握政策比较稳,即使执行镇压反革命的政策也是比较稳妥的,没有乱打乱杀了。对没有明显罪恶的地主,群众是不会对他们绳捆索绑的,把土地和浮财拿出来就完了。方方说的那些荒唐离奇的事儿,我不知道是怎么捏造的。‌‌”
关于1951年、1952年土改的真相,少数人的亲历显然不能代表这场全国性政治运动的全貌,历史学家的研究无疑更为可信。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奎松《新中国土改背景下的地主富农问题》(2009年曾发表于南方都市报)证实,1950年6月28日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法》明令‌‌“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但不少地方的土改干部和贫苦农民全然不顾。湖北潜江重点乡李家大台、紫月两村,共413户,工作队进驻后,硬是划了64户地主,69户富农,‌‌“地富合计占总户数32.2%‌‌”。他们还将所有所谓‌‌“地主‌‌”扫地出门,迫使这几十家农户(其中多户实为富农)全家外出讨饭求生。其他的‌‌“富农‌‌”(实为中农和贫农)亦多被剥夺,只是没有被逐出家门而已。汉川县土改工作团亦大张旗鼓地斗地主、打恶霸,全县土改、镇反先后杀了数百地富及反革命分子。其做法之简单激烈,导致了普遍的恐慌情绪,许多并无多少劣迹的地主富农,甚至一般农民纷纷自杀。十一区3个多月有37人自杀身亡,三区亦在同样时间里自杀了31人。其中且多为女性。
湖北如此,广东也不例外。广东东江惠阳县潼湖区欣乐乡土改伊始就乱打乱吊地主,不但打吊,而且乱挖底财,该区发明了20种吊打人的方法来逼底财。5月30日至6月5日6天中,就打死6人,逼死13人。增城斗争地主中实行吊、打、绑、埋(埋至颈)、关5种办法,还动用火刑,强迫农民签名参加吊打,否则不分果实。惠阳县因此自杀了199人。仅5-8月间,北江地区就造成了614人自杀。潮汕专区则造成了755人自杀。兴梅专区仅5月20日至6月7日,就逼死了202人。全省5-8月连打死带自杀,共死亡4000人左右。而全省1-8月份非正常残废的数字更加惊人。仅一个东江地区在1951年上半年土改开始的几个月时间里就斗争了5698人,其中地主成份者2567人,富农成份者1047人。镇压了其中的3642人,另有2690人因绝望和恐惧自行了断了生命。
杨奎松的研究以档案和史料说话,此文显示,华东各省和中南各省,普遍存在乱打、乱杀、乱吊、乱挖浮财的现象。据三农学者张英洪的研究,1951年的土改中,湖南溆浦县乱杀严重,对于所谓恶霸地主,有的没有经过批斗就枪毙,有的在召开群众批斗会后立即拉出去枪毙。湘西区党委书记周赤萍在会上布置任务时说:‌‌“宁愿错杀一百,不要放走一个‌‌”(《农民、公民权与国家》九州出版社2013年7月,89页)。从1950年8月至1951年秋,溆浦共枪毙特务、匪首、帮会分子、恶霸地主等反革命分子689人,曾主持溆浦县公安局工作,领到过溆浦八区土改运动的郭静秋时隔50多年后也认为那时‌‌“杀人还是杀得太多了‌‌”。
由此可见,《软埋》中涉及土地改革的冤案,并非空穴来风。作者选取了已经发生过的史实,作为文学的素材而创作小说。这完全是作家的职业行为,方方的做法在文学创作中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用艺术手法加工和描述历史已有的现象和人类的普遍经验,是文学立足之根本,存在之理由。这也意味着,针对方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评既违背了辩论的基本逻辑和准则,同时也罔顾事实。
不能忘记的是,用意识形态或政治标准统御一切,已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惨痛教训。例如,苏联的科学家李森科用政治手段打击学术异己,他曾经声称,‌‌“米丘林生物学‌‌”是‌‌“社会主义的‌‌”、‌‌“进步的‌‌”、‌‌“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的‌‌”;而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则是‌‌“反动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的‌‌”。经过斯大林批准,苏联正统的遗传学被取缔了,苏联的遗传学由此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由此可见,用意识形态或政治标准作为越界的武器打击异己,会造成多买严重的后果。而告别阶级斗争,让意识形态和政治回归本位,乃是中国改革开放不可或缺的前提。用陈腐落后的斗争哲学和话语方式,在多元社会中强制思想定于一尊的做法,早已为人们所唾弃。‌‌“历史虚无主义‌‌”并非攻击异己,百试不爽的万灵药,它所针对的恰恰是罔顾事实,对沉痛历史教训视而不见的行为。
类似的事件,还是不要重现的好。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9749

金正恩下令研发威力更大的战略武器

来源:
法广

路透社消息,朝鲜中央通讯社周二报导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监督指导了一种精确制导系统控制的新型弹道导弹试射,并命令研发威力更大的战略武器。而中国则是坚持“和平”解决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立场。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周二会晤日本外务大臣时表示中方坚持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另外日韩领导人周二通电话一致表示必须严厉应对朝鲜。

路透社援引朝中社称,与以前版本的“火星”火箭相比,周一发射的这枚导弹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发射前准备程序。这表明朝鲜发射的是一枚改进型“飞毛腿”导弹,符合韩国军方说法。“火星”是朝鲜对其“飞毛腿”导弹的命名。

消息称,金正恩表示,朝鲜将根据时间表分阶段研发更强大的武器,抵御美国的威胁。金正恩并表示,“将秉持这一精神取得更大的进步,送给美国佬一个更大的‘礼包’,报复美国的军事挑衅。”

另据路透消息,朝鲜接连试射导弹之际,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周二表示,中国坚持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立场。杨洁篪与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会谈时表示,“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是一贯的,我们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

到访日本的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周二下午在东京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会谈。

日本传媒报道,岸田文雄希望中国向朝鲜施压,包括彻底实施制裁措施,以迫使朝鲜中止弹道导弹的发射和核试验。他强调中国的作用是极为重要。杨洁篪则回应说,通过和平交涉实现政治解决朝鲜问题最为重要。

岸田文雄与杨洁篪也一致同意,在解决朝鲜核导问题上,强化中日两国在联合国的合作。双方也就进一步改善两国关系,尽早实现高层互访等问题交换意见。

另据法新社消息,韩国总统文在寅周二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电话。安倍强调,必须采取严厉行动,向朝鲜施压。据日本外交部发出的公告说,安倍表示,目前不是对话时机,无论对朝鲜释放何种信号,朝鲜都会发展核武。日方将采取具体行动遏制朝鲜核威胁,必须向朝鲜施加更大的压力。文在寅也表示,充分理解安倍担心朝鲜不断挑衅危及日本安全。他也认同,对话时机未到,应该提高制裁和施压水平。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705/%E9%87%91%E6%AD%A3%E6%81%A9%E4%B8%8B%E4%BB%A4%E7%A0%94%E5%8F%91%E5%A8%81%E5%8A%9B%E6%9B%B4%E5%A4%A7%E7%9A%84%E6%88%98%E7%95%A5%E6%AD%A6%E5%99%A8.html

BBC: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究竟失去的是什麼?

宋婉源
BBC中文網特約記者


自從1989年日本經濟崩潰以來,日本平均年GDP增長率不足1%。全球媒體對日本經濟一致唱衰,稱過去的20年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然而縱觀日本經濟,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GDP高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OECD)的平均國民生產總值,且GDP增長率在發達國家中領先。上周,日本內閣府宣佈日本GDP增長率今年有望達到2.2%,而同一時期的英國經濟增長只有0.3%,略高於美國的0.7%。

如果"失去的二十年"只是日本經濟的哀兵之計,那麼日本究竟在"失去的二十年"中失去了什麼?

教育

戰後日本實現了經濟奇蹟,除去美國的大量資本援助,日本教育改革也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1947年日本通過頒布《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將義務教育延長至9年。1953年頒布的《理科教育振興法》等法規要求高校擴大招收理工科學生人數,從而培養大批理工人才。
1970年至1980年,政府撥付的教育經費增長幅度超過了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
然而到了泡沫經濟時代,經濟的衰弱打擊了日本人對本國教育的信心。"讓日本教育跟上全球化進程" 成為了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標。
1990年起日本開始推行"寬裕教育",中小學生的學習內容、強度、以及在校時長均被縮減。到2002年授課內容進一步被刪減到原有內容的70%。與此同時,"寬裕教育"要求減少班級人數,拒絶"填鴨式"教育。

如此一來校園擴建、師資培訓等經費大幅上漲。稅收不足難以保證改革質量,導致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在高等教育方面,日本國內排名第一的東京大學在10年內從世界第17位下降至第69位。
劍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出版的《檢驗日本失落的時代》中稱日本教育退回戰後水平。

養老和醫療

日本災後醫療資源更加緊張

2010年,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的第20年,日本老齡化問題已經相當嚴峻, 65歲以上的老人佔接近總人口的23%,現在更是達到了27%左右。
與此同時, 日本失業率從7、80年代接近0%的"完美比例"上升至4%,僅1997年就有超過200萬人失業。納稅人口降低,在稅收比例不變的情況下,政府可獲得的稅收減少,而需要支出的養老金等費用急速擴大。

自1990年起,依附養老金生活的人數已經是納稅人的5倍。到了2012年,政府在養老方面的經費投入已經比90年代的投入翻了一倍,達到了5萬億日元。
2004年日本啟動了養老金改革,每年以0.354%的漲幅提高稅收,到2017年納稅人繳納的養老金已佔到個人年收入的18.3%。
然而,由於泡沫經濟降低了日本人對國家經濟的信心。當年就有424萬日本公民(佔應納養老金人數的三分之一)連續24個月未支付任何保險金費。相較於泡沫經濟剛開始的1990年,未繳費人數上升了21%。

負責和管理運用養老金的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在2016年虧損了130萬億日元,養老資金出現更大的缺口。
與此同時老齡人口對醫療的需求的大大增加,然而從1990年到2004年日本醫院數量減少了1000多家。醫生護士人數減少,日本不得不聘請大量外籍醫生。
日本人類發展指數(測量人均GDP,教育,以及醫療)從泡沫經濟前的世界第一掉落至2007年的世界第十七.

政府公信力

日本民眾對政府喪失信心

在"失去的二十年"中,日本數次發生自然災害。1995年阪神發生的大地震是日本政府公信力銳減的一個節點。
地震發生6小時以後,內閣才召開了第一次應對會議,三天以後中央政府的救援物資才抵達震區。在這一場7.3級的地震中,6434人死亡,4萬多人受傷。人們對於政府的不作為怨聲載道。

日本311地震六週年後 居民仍擔心幅射不願回家

東日本地震五週年:居民自力更生的重建

同年,東京發生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奧姆真理教教徒,包括策劃人麻原彰晃,在日本地鐵內散佈沙林毒氣,導致13人死亡,4000多人受傷。
事後根據《日本時報》的披露,警方在地鐵毒氣案之前就已經掌握了真理教的情況,但卻對這一組織沒有作為。事發之前,真理教內部的報案,向警方透露了大致作按計劃和毒氣品種等重要信息。然而警方並沒有嚴查。

警方的疏忽招致日本民眾的大量不滿,斥責警方和政府"墮落"。《朝日新聞》當年的民調顯示只有2%的日本人"非常相信"政府,65%的民眾選擇了"極不信任""不怎麼信任"政府。
然而僅僅只是在阪神地震和沙林事件發生的5年前,日本學者伊藤感還在《橫跨太平洋的憤怒》中寫到,一些日本人相信日本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政府會帶領民眾"終結美國的時代"。

這一信心在"失去的二十年"中遺失殆盡。


BBC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7/05/20170527-bbc.html

BBC記者來鴻:如何治癒日本「失落一代」?

2015年 4月 1日
BBC大井真理子
發自日本

經濟泡沫崩潰,也瓦解了一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敏感、脆弱;焦慮、抑鬱;甚至蟄居、隱蔽。教育改革真的是一劑良藥?
日本小學。每堂課開始,學生都要齊刷刷地鞠躬。老師會對面前這群6、7歲的孩子說,「再來一次。剛才姿勢不好。」
然後,老師會要求學生把鉛筆盒、筆記本、課本摞起來,放在桌子左上角。學生順從照辦,沒有一句反駁。
幾小時之後,他們安靜地排好隊去吃午飯。

求學生涯末期,這種「從眾」心態依然十分明顯。每一年,50多萬大學畢業生同時開始找工作。
第一步是打造完美簡歷,必須手寫。因為在日本,許多人認為,從筆跡可以判斷學生的性格、特點。
畢業生穿上黑色的「應聘服」,拜訪數百家公司。他們已經被告知,去找工作,最好穿上黑色、藍色、深灰色的西裝。
盡量避免條紋。老師和職業顧問說過了,時髦會被看作風險。


「抑鬱一代」

招聘季是日本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影響到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的綽號。

在日本,沒有X、Y、Z一代。

調查顯示,日本青年普遍自卑、不滿

我出生在1981年,屬於「就業冰河期一代」。經濟衰退,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非常困難。據信,這也是引發創記錄的年輕人成為「蟄居族」(又稱隱蔽青年)的原因。他們認為自己被社會拋棄、選擇宅居。

我們之前那一代人更幸運,人稱「泡沫一代」。他們進入就業市場時,恰好趕上日本經濟處於巔峰。
親歷經濟騰飛的那一代人和如今的年輕人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這代人有許多綽號:「輕鬆一代」流傳最為普遍,因為他們上學時教育體制已經有所改革,目的是把學生從強化、填鴨模式中解放出來。
另外的綽號還有「開明一代」。暗指他們僅僅經歷過經濟衰退中的日本,已經懂了,不要有任何指望,包括財富、甚至性。
從日本政府對15-29歲的年輕人所作的年度調查中,可以明顯看出這一代人的自卑、不滿。受訪者中不到一半(45.8%)說他們「樂於接受自己」。而在美國,這一比例是86%,英國為83.1%,韓國為71.5%。


「避險一代」

將近80%的日本青年表示,在調查的那個星期中「曾感覺抑鬱」,這相當於德國數字的一倍以上。其中還有三分之一說,到了40歲也不會幸福。 另外,這也是不願冒險的一代。
舉個例子。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收集的數據,2004到2012年間,日本出國留學的人下降將近30%(從82945人減少到60138人)。
我在東京的一次招聘研討會上遇到佐藤洋子。她說,「上學期間學過英語,但是不想接著學到能去國外工作的地步了。如果能在日本公司找份工作,就會更穩定。」


齋藤顧問:父母希望孩子在穩定的日本公司找工作

日本政府政策顧問威廉·齋藤說,這種態度源自父母。「自身的生活經歷導致日本父母怕得要命,不願孩子掉下所謂的『升降梯』。」 「找工作、升遷,如果不能和同齡人並進,他們會覺自己被拉在後面,差距會越來越大。」
「日本管理協會」說,就算在找到工作之後,日本公司的新人中有一半以上稱不希望被派到國外去。


教育改革

日本政府希望改變這種心態,希望能在2020年前將日本留學生的人數翻一番。
日本還修改教育大綱,小學生從10歲、也就是五年級開始學英語。此前,公立學校中的學生直到13歲讀初中才開始學英語。

不過,僅有外語能力還是不夠的。政府還希望全面檢修教育和就業體制。這是安倍經濟學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
齋藤說,「在日本,人們希望進入好學校、進入好公司。但是,這是評估一個人能力非常狹窄的一個窗口。」
齋堂還說,現有招聘程序區別對待新畢業生和職業中期雇員,這是「歧視」,妨礙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資源。
幾十年了,日本製造出數以百萬計的優等生,他們辛勤工作、一生獻給雇主。他們是創造日本二戰後經濟重生奇蹟的工薪大軍。
但是,確保未來一代在海外更具競爭力,需要改革舊有體制。


BBC
大井真理子
(編譯:蘇平/責編:歐陽成)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7/05/20150401-bbc.html

沈旭暉:《槍狂帝國》:比《紙牌屋》更真實的美國政治入門

一部以華盛頓說客為主題的電影《槍狂帝國》(Miss Sloane),因為譯名而令不少觀眾以為是槍戰動作片,其實這是比《紙牌屋》更真實的美國政治入門,具有相當現實意義。電影講述影星Jessica Chastain飾演的Miss Sloane作為職業說客,為控槍法案奔走,對華盛頓說客團、幕後金主和政客的爾虞我詐有深入刻劃。假如觀眾不熟悉背後的結構,可能以為一切只是個人英雄主義。其實,現實只有比電影更黑暗。

美國槍支協會的政治能量

電影講述控槍和持槍陣營的搏鬥,在遠方看來可能一頭霧水,但美國人自然心領神會,因為談及當代美國勢力最大的說客團,非「美國槍支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NRA) 莫屬。NRA本來是美國內戰時期成立的機構,自從1930年代,槍支管制成為立法議題,就逐步展開政治遊說業務,以「捍衛憲法第二修正案」之名,無所不用其極地捍衛國民持槍權,背後自然有槍支製造商支持。1970年代,NRA 正式成立自己的立法遊說團,對各州議會及國會議員進行遊說,每年活動經費高達兩億五千萬美元,比所有支持控槍的遊說組織年度經費總和還要高,財力在全美NGO 中首屈一指。

NRA 不僅財大氣粗,也講究策略。由於議員不可能時刻落區,NRA 就憑藉充足的財力,在各地日復一日做基層宣傳,營造「反控槍」的民意。NRA 頻頻向議員提交關於「反控槍」的民情報告,包括大量自行調研的數據和分析。由於美國國會進行數據調查、案例分析的資源有限,那些支持控槍的團體又沒有預算進行大規模、高質量的社會調查,議員們就往往將 NRA 反饋的訊息,視作「民意」。

每當美國發生重大槍擊案,呼籲控槍的聲音再起,NRA 就發動輿論機器,稱控槍將危害美國賴以建國的自由權利、個人主義精神;又聲稱槍擊案的出現,正正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持槍。NRA的「line to take」是這樣的:假如人人有槍,就足以在兇手殺人時自衛,不會出現一人持槍射殺一整個班房師生的慘案,這正是電影其中一幕:持槍派安排「路人」自衛槍殺歹徒的背景。NRA 的會員、支持者們,往往是美國政治中積極投票、立場保守而堅定的一群,時而騎劫了整個共和黨,對議員和總統候選人的壓力,不可謂不大。以上種種,都讓國會難以推出有效控槍法令,歷屆總統競選時也不敢越過控槍的紅線。就是「控槍派」總統如奧巴馬,因缺乏國會支持,在控槍立法上,同樣束手無策。


K街遊說團:真正的旋轉門

除了 NRA,美國還有多如牛毛的專業遊說組織、公司,業務涵蓋公共生活的各方面,電影主角服務的前僱主,即是典型。在華盛頓有一條著名的 「K 街」,座落在智庫群旁邊,不少規模龐大的遊說公司總部就設在此,不少也有智庫包裝,在兩個身份之間遊走,背後的財務原因,可自行意會。在這些公司中,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 LLP是全美獲利最豐的專業遊說公司,僱傭有近千名職業律師,有多名前議員加盟,在國內各大州都有分公司,已成為一個既得利益集團。此外,如Brownstein Hyatt Farber Schreck、Holland & Knight和BGR Group等公司也久負盛名,是美國遊說界的巨頭。僱傭遊說公司的客戶所費不菲,只有大型企業、勢力強大的工會組織等才能負擔。他們通過遊說公司在華盛頓決策圈內的人脈,將自身利益和政策訴求,傳達至立法與決策者。至於遊說過程的灰色地帶,像電影的手段,就由公司自行拿捏。

事實上,遊說公司代表的,才是真正的「旋轉門」。專業政客有了遊說公司做後路,從政時累積的人脈、「見聞」,才會得物有所用,也能維持自己繼續建立人脈的門路。也有不少本來從事遊說、政策分析的研究員,取得一定成就後,直接被政府部門招募,進入決策圈,或乾脆粉墨登場選議員。因此,那些讀社會科學的高才生,即使不到投資銀行、律師樓,也同樣有名成利就的渠道,因為遊說公司屬於同類的利益分派機構,讀政治的不會被家長擔心「不能搵食」,也不會淪為月入一萬一千的萬年議員助理。電影中那些「interns」,正是處於入行階段的新人,他們可以選擇當律師,也可以選擇當lobbyists,可見兩者殊途同歸。在一定程度上,這制度有效將私人部門的專業、效率,與公共部門的政策制定、執行權相結合,讓政策研究結果不止停留於作文比賽,當然,也助長了另一種形式的利益輸送。同一生態在香港乃不可想象,也不存在「專業遊說」的需要,背後的原因,同樣不言而喻。

美國遊說界還有一個特殊分類:族裔遊說團。美國收容了大批不同族裔的新移民,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訴求,成立遊說機構,試圖說服政府推出有利於自己族群的政策。最具影響力的無疑是猶太遊說團,他們對白宮的中東政策起著關鍵作用,而諸如亞美尼亞人、土耳其人、拉美裔社群、古巴流亡者等,都有各自的遊說組織。曾幾何時,台灣遊說團也在美國落地生根,至今和傳統基金會等右翼智庫保持合作關係,這也是特朗普就職前和蔡英文通電話的背景。不過兩岸形勢早已逆轉,近年北京遊說團不但取而代之,還成了國會山莊的新貴,這都是後話了。


華爾街的無形之手

在政治遊說過程中,職業說客往往以選民意向、連任壓力作籌碼,向議員施壓,以求特定政策的推行。在實際操作中,這些遊說公司往往直接參與州議會、國會、甚至總統大選,因為他們與客戶關係密切,動員能力驚人。此外,這些特殊利益團體對候選人的資金捐助,也是勝出所必須。

在美國競選法案中,聯邦政府機關能給不同候選人的助選的資金被稱為「hard money」,表面上受嚴格約束,具有上限。單憑這資金來源,候選人根本無法完成造勢,結果來自利益團體的政治獻金就極為重要,它們被稱為「soft money」。聯邦法律對 soft money 的約束較少,而要籌集巨額政治獻金,候選人就需要與不同利益團體密切往來,這時說客又充當「金主」的橋樑。受人錢財後,候選人往往被相關利益團體左右,需要表態支持並落實特定的政策,這就是美國選舉文化的常態。希拉里和華爾街關係密切,收取大量獻金,正是她被不少藍領揚棄的原因,而藍領本來才是民主黨的票倉。電影的遊說公司動輒以金錢威逼利誘政客,背後的金權政治,才是美國政治的本質。在這意義上,「遊說公司」也不過是「白手套」罷了。至於收取天價服務費、再反饋政客,本質上、邏輯上、倫理上,也和「洗黑錢」無異。

以上這個美國政壇心照不宣的「超穩定結構」,已經惹起人民普遍不滿,也是特朗普當選的原因之一。希拉里以華府自己人的姿態出選,克林頓卸任後靠顧問費、演講費晉身富豪行列,對國會山莊內的政治遊說得心應手,卻愈來愈忽視「沉默大多數」。劇集《紙牌屋》風靡美國,民眾發現了那些「為民請命」的官員、議員都是天天這樣計算利益,已經愈來愈反感。特朗普利用這種情緒,強調自己是局外人,當選後其中一個行政命令,就是要打擊這個利益集團,規定日後所有行政官員終身不能為外國政府遊說,離任五年內不能對之前所屬部門遊說,上任兩年內不能處理和之前僱主或客戶有關的項目。這些聽起來,都是common sense,在美國卻長年如此運作,可見利益輸送的瓜田李下,有多少不為人道之事。《槍狂帝國》反映的,又豈止一個NRA而已?說起來,以女主角的出色表現、電影劇本的深度,居然一個奧斯卡提名也沒有,也很難不令人想多了吧。


沈旭暉
原載於信報月刊 2017年5月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7/05/20170530.html

Tuesday 30 May 2017

自由亚洲|王力雄:政治帝国主义的文化压制

由于帝国主义的坏名声和文明社会对其的否定,简单的领土扩张和财富掠夺已非当今帝国主义的主要形态,即使仍然保持着占领和殖民,也要披上有利于当地民族的外衣,包括进行经济援助,以文明上的优越姿态和物质上的恩赐者自居。在这个时代,帝国主义更多地体现于文化方面。

目前关于西藏问题的争论,文化是一个焦点。针对外界批评,中国政府列举诸多实例说明其对西藏文化的保护——维修寺庙、保护文物、推行藏文教育、规定使用双语、挽救失传艺术等。而国际社会与西藏流亡者在这些方面指责中国,同样可以举出很多实例。双方的结论却截然相反。

在我看,从这个角度争论文化是一种偏离。因为民族文化首先不是别的,而是民族的自我表述。这种表述并非只是复述历史和表演传统,更重要的是对本民族现实处境的感受、思考和诉求。既便是对历史与传统的表述,也只有发自民族本体,并与民族现实意识结合在一起,才是活的文化。否则失去民族的自我,割断了与现实的联系,文化就成为空壳和傀儡,徒具形式而不再具有生命。
举例说,即使把民族文字保留得再好,但是不允许用民族文字诉说民族的真实感受,只能复述帝国统治者的声音,那种文字还有多少真实的文化意义?因此判断民族文化是否得到保护,主要的衡量不是对传统的保留,更不是投资数量的多少。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当局对西藏文化的破坏和压制就变得清晰——不管它做了多少其他事情,它恰恰不允许藏民族进行自我表述。一切表述都在它的控制之下,任何突破都要受到惩罚。例如唯色最初就是因为在一本散文集中描述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表达了对达赖喇嘛的敬仰,便遭受种种整肃,最终被她当时所在的西藏文联剥夺了工作和收入;没收了她的住房;中止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随后又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禁止了在整个中国出版书籍和发表文章的权利。

在自由社会生活的人,甚至今天在中国内地生活的人都不会很清晰地理解上述惩罚对西藏人意味什么。中国内地社会目前已分化出多种成分,在官方体制外拓展出相当空间,很多人因此可以不依赖体制生存和发展。西藏社会却因为其社会的现代化一元全部靠北京财政供养,无法真正分化,没有形成文化市场,因此僧侣以外的文化人和知识分子几乎全被网罗在体制内。或者说,只有置身体制内才可能成为文化人,否则连生存都没有保证。当局对唯色的惩罚是一种杀一儆百。

我曾经不解,过去的苏联、东欧及今天的中国大陆都存在异议公共知识分子,以藏民族所经受的苦难,在国际上所受的支持和拥有的精神领袖,却除了民间底层和僧侣界的反抗,长期不能出现本地的异议公共知识分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藏知识分子没有得到能够脱离体制而生存的空间,体制因此对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威力。西藏实施的把所有文化人都养起来的体制,也就是把所有文化人都管起来的体制。只要文化人不敢脱离体制,当然也就不能批判与反抗体制。中国当局目前对西藏的文化压制主要就是利用体制控制文化人,压制对民族真实感受的诉说,只允许鹦鹉学舌地复述帝国统治者的声音。

(文章仅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立场和观点)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7/05/%e8%87%aa%e7%94%b1%e4%ba%9a%e6%b4%b2%ef%bd%9c%e6%94%bf%e6%b2%bb%e5%b8%9d%e5%9b%bd%e4%b8%bb%e4%b9%89%e7%9a%84%e6%96%87%e5%8c%96%e5%8e%8b%e5%88%b6%ef%bc%88%e7%8e%8b%e5%8a%9b%e9%9b%84%ef%bc%89/

RFI - 不认九二共识大陆将陆生赴台攻读名额减半

作者 台北特约记者 陈民峰

今年台湾各私立大学招收大陆籍学士生的招生简章上周出炉,陆生名额拦腰减半,从去年的2136人,减为今年的1000人。台湾实践大学校长陈振贵指出,肇因于大陆对台湾处理九二共识的态度不满意,想给台湾「颜色」看。

台湾政府开放大学招收陆生政策,从2011年起正式实施。到去年为止,五年来大陆高中生报考的人数都是逐年递增。

但今年台湾参加招收陆生的共有134所学校,招生总名额却首次大砍超过一半。各国立大学,因为每校只分配到五个名额,影响不大,但对私立大学来说,过去每校招收陆生在一百名上下,对学杂费收入造成的冲击不小。

私立大学指出,一年如果招到100为陆生注册,4年等于400人,一年学杂费收10万,就有4000万。私校负责人指出,如果大陆持续操作「陆生减量」,台湾继续坚持不承认九二共识,学位生和短期研修生的数量绝对会逐年缩减,影响不小。

马英九在总统任内开放陆生来台攻读的政策,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他一向主张,开放留学生将可增加两岸下一代年轻人相互了解,对两岸和平有帮助;另一个原因是,台湾受少子化冲击,大学生人数愈来愈少,但升格政策却让大学的数量愈来愈多,导致学校招不到学生,许多私立大学濒临关门倒闭。



from RFI http://cn.rfi.fr/%E4%B8%AD%E5%9B%BD/20170529-%E4%B8%8D%E8%AE%A4%E4%B9%9D%E4%BA%8C%E5%85%B1%E8%AF%86%E5%A4%A7%E9%99%86%E5%B0%86%E9%99%86%E7%94%9F%E8%B5%B4%E5%8F%B0%E6%94%BB%E8%AF%BB%E5%90%8D%E9%A2%9D%E5%87%8F%E5%8D%8A

周舵:绥靖朝鲜后果极为严重,中国已经退无可退

原文:
作者:
日期:


***本譯文版權歸作者/刊登機構所有,轉載請保留此聲明。***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9770

最后的勇士——-写在柯洁潸然泪下之际

Shen Daniel

数千年的人类的围棋理论演进,其实就是一个人类围棋高手们不断开悟,从而在潜意识中构建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因为没有任何其他智慧生物一起竞争,所以人类围棋理论模型实际上越来越囿于人类自身的感官和理解。这是一个封闭的圈子,相互间不断地自我强化所谓的定式。一切从人的角度认为是错的招式,都被贴上了严禁的标签,让新学者噤若寒蝉,不敢尝试。从上帝的角度看,围棋规律是一颗参天的大树,而人类却因为自己身高和十指的客观限制而痴痴醉心于精巧修剪那个最低矮的枝杈。这个小枝被雕琢的如此精巧如此复杂如此玄奥如此和谐,以至于雄伟的主干竟然被视而不见。

更严重的,这个封闭圈子里的竞争者相互肯定相互鼓励,在已有的定式上发展新的定式,以定式对定式,从而让理论越来越僵化,路越走越窄。正如徐晓冬所说,以“套路对套路”的竞争其实是一种幻觉,套路的有用性是建立在“对方也使用套路”的基础之上,而且这种套路的幻觉甚至让使用者本人也会产生盲目的自信,否则无法解释为啥雷公有胆量公开攥着核桃招摇上台一举被MMA的晓冬几招KO而遗恨千古。从机器学习的角度上说,这其实就是在种种物理/历史/社会限制条件下,人类心智集体构建的围棋模型到达了一个局部的最优(local optima),任何挑战这个局部最优模型的尝试都会遭到严厉的惩罚(常昊曾坦言,如果小时学棋这么下,就会被聂卫平先生开除出少年队了),而顺从这个局部最优模型的行为都会得到极大的奖励(进入体制,入棋院,有固定的收入/人脉/社会资源),这俨然就是一个类似大脑多巴胺分泌的自我奖励系统!自我肯定,自我奖励,本来是正能量的源泉,但在这里,却成了阻碍进步的动力。

李世石没有输,柯洁没有输,如果有教训需要总结,那应该反思的是这样一个竞争奖励机制。而且,柯洁比李世石更值得尊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男子汉的标志。李世石原本以为可以至少小胜,才接受了挑战,而柯洁却是在明知完败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选择面对,没有退缩。作为世界围棋第一人,面对被机器碾压的危险,承受的压力无异于泰山压顶。这三盘棋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任何金庸武侠小说玄幻的打斗场面,招招见血,步步惊心,于无声处听惊雷,而这一切,居然就真实地在我们的眼前发生了!

我分明是看到了电影《最后的武士》之中那个悲壮的场景—–挥舞着刀剑的传统武士怒吼着英勇地冲向西洋火枪手,然后在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残酷的碾压之中,满怀着自己的忠贞信仰,无怨无悔地倒下。。。柯洁的眼泪不是为自己而流,他一个人代表了数千年人类围棋文化的光荣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是道策秀策,是吴清源,是李昌镐,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换个角度看,阿发狗的横空出世其实为围棋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阿发狗没有语言没有自我意识,无法把它自己的行为理论化。这恰恰是人类的最强项—–从现象中抽象出更一般的规则,并加以显化,这样就能把阿发狗表现出的棋理从更根本的层次上加以解释。这无异将是围棋革命性进化,这种智慧的挑战,才应该是棋手真正的乐趣。由此也可见吴清源先生的伟大,他革命性的“三三、星、天元”的开局就曾经技惊四座,而“三三”正是阿发狗所痴迷的招数。他更进一步预言:上个世纪的围棋是一种“部分”的围棋,棋手们过于重视局部的得失。“21世纪围棋”将是一种“全部的围棋”,是朝着整体、全面的方向发展,而不在局部纠缠。人们应将视线放在全局,不过分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只有重视全部、整体,才能做出“大模样”,进入棋艺最高境界。这些恰恰都是阿发狗下棋的重要特征,谁也无法想到他的预言竟由一个机器来完成和实现!历史轮回,真是大道相通!

这样一个并不算太复杂的人工神经系统(仅仅两个卷积网络加一点搜索树),竟然就能在短短数年之内超越几千年人类智慧的单项成果。这样惊人的进展,甚至连它的创造者也不敢相信。前几次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的体力,难道一个新的解放脑力的时代也要到来了么?其实不用强人工智能,仅仅是弱人工智能来辅助一下决策,就已经可以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事到如今,连最顶级的专家也不敢妄言未来五十年到底会发生些什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潮流就是这样浩浩荡荡。

无论胜败,勇士终究是勇士,柯洁用另一种方式换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的开启。历史交接的时刻永远是这样让人心潮起伏五味杂陈,你的顽强不屈和坚持到底的勇气将永远被铭记!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9724

王维洛:设立雄安新区的真正目的 —— 二〇一七年春,有个老人在渤海边画了一个不圆的圈

二〇一七年四月一日,西方的愚人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据说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其实这个决定既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违反城乡规划法。这个副省级行政区的新设置,是宪法第六十二条授予全国人民大会的权利。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刚刚于三月十五日闭幕,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对雄安新区一无所知,更不要说展开讨论和决策。两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于二〇一五年四月三十日批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的空间布局为“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现在有个老人在环渤海区画了一个三角形(不圆的圈),彻底打破了原规划的空间布局,必须先按城乡规划法第十二条规定,经过规划的论证和方案比较,修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雄安新区的设立再次证明,中国距离依法治国有多远。

雄安新区是中央与冀利益交换

表面上看,建设雄安新区的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降低北京人口密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什么是首都功能?首都功能就是中央政府和外国大使馆这两块,是北京城市功能中的一小部分。当年梁思成建议北京行政中心建设在老城区之外,北京不应当成为工业中心,功能简明空间结构清晰,文化古城加首都功能。可惜毛泽东采纳苏联专家意见,在老城上建新城,把北京建成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建设走上弯路,至今还在错路上继续走。文革时期认为大学是非首都功能,把许多大学赶出北京,同时也把地富反坏右赶出北京。文革后期拨乱反正,外迁的非首都功能纷纷回迁。最近传来消息,北京准备把小商小贩和低端的产业(非首都功能)迁出北京,大概是想往雄安新区赶。

但是在雄安新区的建设目标中又说要在雄安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要把雄安建成中国北方的硅谷。既要帮助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接受低端旧产业,接受被淘汰的非精英人口,又要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吸引精英族群,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中国硅谷在科学院和高校集中的北京海淀区没有建立起来,在雄安新区就能建立起来?

其实建设雄安新区的目的是利益交换:要让河北省关停一大批对北京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的企业。为二〇〇八年奥运会的举办,北京把大量污染企业搬迁到周边的河北省。河北省特别欢迎,企业落户河北,GDP快速增长,河北省领导功绩伟大。从空间布局来分析,河北省的污染企业对北京形成多层次围城的状态。二〇一六年国家环保部发布前三季度全国七十四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最差的十个城市中河北省占六个,邢台、保定、邯郸、石家庄、唐山、衡水。北京正好被这些城市包围。京津冀地区以摊大饼的方式发展,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严重,在北京和周边地区上空形成一个巨大的穹顶。污染空气从周边的河北向皇城运动,在北京中心地区上升,受穹顶的阻碍,无法散去,被迫下沉近地面,继而再向皇城运动。这样不断循环,不断有新的污染物质加入和产生,污染浓度加大,使得北京成为不适宜居住的城市。每逢北京有重大会议或活动,中央政府一声令下,河北省的污染企业停止生产,北京天空就回归蓝色。河北的污染企业是北京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但要让河北省关停污染企业并非容易的事,因为它们构成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为此,中央政府必须作出交换,用李克强的话说“用多大代价都可以”,必须让河北省有面子,有好处,这就是雄安新区,可以让河北省的领导有钱花,有工程做,有利可图,GDP不掉下来。

新区生态环境劣势缺水资源保障

北京被选作京城是由于北京的生态环境优势,风水好,位于燕山山脉的冲积平原上,坐北向南,北枕高山,南边是平原和水泽,视野开阔,前程远大。设立雄安新区,冲了北京的风水,其位置对于北京而言,有如毛泽东纪念堂与紫禁城的关系。

有专家说,雄安新区生态良好,拥有白洋淀,诸多河流在区域内交汇。习近平只记得幼年看的电影《小兵张嘎》,白洋淀水面浩渺,真想把它建成是杭州的西湖。白洋淀对于雄安新区的劣势远大于优势。第一,由于河北省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大跃进年代修建的几千座水库,拦截水源,海河流域已经没有常年流水的自然河流,白洋淀没有水源保障,多次长时间出现湖底朝天的现象。习近平看《小兵张嘎》时,白洋淀水面面积五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如今只有三百六十六平方公里。而二〇〇七年实际水域面积不足三十平方公里,蓄水量仅零点一三亿立方米。白洋淀已经丧失自然生存和自然净化能力。第二,白洋淀的水污染十分严重,流入白洋淀的多条河流的水质为劣V类,这里实际是河北省的污染废水池。为了白洋淀不干涸,就是污水也被坝阻挡,也不让流出。

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据说第一期每年可以输水九五亿立方米,其中河北应得百分之三十六点五。由于汉江没有足够水源和工程设计错误,工程投入运行六百八十九天来,一共输水总量五十八点五亿立方米。这两年河北省一共只分得三点七四亿立方米水,所以,雄安新区的发展和白洋淀的治理都缺乏水资源的保障。

浦东新区其实是不成功的

提到雄安新区,便联系深圳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浦东新区并不如吹嘘的那么成功,在形成过程中付出巨额代价并面临被淹没的大风险。浦东和浦西只有一江之隔,为什么外国人在浦西建中心,而浦东只是一片农田?这是因为浦西地势高,浦东地势低,是太湖洪水入海的自然通道。古书说:“三江入,震泽定”,太湖古称震泽,洪水通过松江、东江和娄江三条干流入海,所以历史上太湖流域并没有严重的洪水灾害。一九九〇年后浦东开始建设了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根本没有考虑洪水通道的问题。一九九一年太湖流域发生洪水。由于浦东成了经济新区,洪水不能通过。中央命令江苏省分洪。从江苏省分洪势必淹苏州、无锡和常州,当年江苏省的GDP不亚于上海,拒绝分洪。接着中央命令浙江分洪,当时浙江经济最弱,只得分洪。但浙江地势高,不是自然洪水的出道,分洪无效。最后中央只好强令江苏省分洪。一九九一年太湖洪水淹了中国的钱袋子,经济损失重大。受三峡工程影响,入海泥沙减少,岸线后退,加上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浦东新区将是上海被淹风险最大的地区。

关于城市选址,古人教诲说:“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而雄安新区则选在河北省最低洼处。一九六三年八月上旬海河流域发生大暴雨,三百三十五座水库大坝溃坝,溃坝洪水形成立浪,横冲直撞,冲溃河堤,冲向燕赵平原,直逼天津。洪水造成京广、石太、石德、津浦铁路中断多日。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是五千八百八十一人,实际远远超过此数。雄安新区所在地的保定地区既是一个暴雨中心,也是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方,是保天津舍弃的棋子。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9730

《动向》杨光:朝核危机与一九六九年“中核危机”

北朝鲜是毛中国的镜像

自互联网兴盛以来,北朝鲜及其“伟大领袖”便成为中国网民调侃、嘲弄、恶搞的对象。无论是朝鲜无处不有的领袖画像,大街小巷的反美标语,杀气腾腾的朝中社社论,女主播“令人闻风丧胆”的激昂播报,节日庆典上雷鸣般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万岁”声,还是金正恩别具一格的发型、体型和作派,朝鲜官员亲聆领袖教诲时手捧笔记本边听边记的毕恭毕敬,朝鲜女青年见到领袖真身时几近歇斯底里的兴奋献媚和喜极而泣……,在八〇后、九〇后中国网民的眼里,这些事情都带着“喜感”,既有令人捧腹的滑稽,又有睽违时代的荒诞,犹如一部周星驰风格的无厘头搞笑剧。

其实,中国人是最没有资格嘲笑北朝鲜的。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对北朝鲜所发生的一切一点儿也不陌生,因为这一切都曾经在中国大地发生,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以所谓“领袖形像”为例,永远“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的毛泽东,他的大背头、高腰裤,尖细刺耳的嗓音,一步三摇的行姿,动辄“挥手指方向”的作派,不是也很有一些滑稽感吗,但在当年,那就是“伟大领袖”的标准形象和招牌动作。无数年轻男女为毛而疯狂,三忠于、四无限,早请示、晚汇报,红海洋、忠字舞,不亦乐乎。那种疯狂不光是政治的,也是生理和心理的——著名影星刘晓庆就曾经坦承她少女时代的梦中情人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朝鲜女青年见了金家领袖那副尊容,哭到喘不过气来、激动到晕死,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

金家王朝统治下的北朝鲜,恰似毛泽东统治下的中国。在这个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过哪两个国家比金氏朝鲜与毛氏中国更相像的。某种意义上,今日北朝鲜正是中国毛时代的镜像,亦即习近平坚称“不能否定”的“前三十年”的压缩版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中国人,眼睁睁看着北朝鲜陷入越来越不可收拾的个人崇拜、政治清洗、连年饥荒、战乱危机,不由得对“毛二世”在朝鲜战争中的意外死亡感到由衷庆幸(即使这种说不出口的庆幸存在着不道德的嫌疑),也许这是那场伤亡惨重的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的最大果实。若非天佑吾民,切断了独裁世袭制的物理根基(毛在庐山会议上清算彭德怀的历史旧账时突然转换话题,以令人惊愕的口吻谈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可见毛岸英之死对毛的打击有多深),只怕今日中国仍将在“毛三胖”统治下的荒诞时代里挣扎求生,我们有什么资格可以自认为比朝鲜人民在政治上更稳健更成熟、对“东方专制主义”更有免疫力呢;同时,对于北朝鲜人民长期遭受的深重苦难,我们也就比其他国家的人民更多了一层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感同身受的同情,因为我们深知,在心理上、生理上和思想上、政治上彻底摆脱“伟大领袖”的操纵和控制,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一九六九年“中核危机”

当今朝核危机剑拔弩张,战争似已迫在眉睫。这场危机也曾经有过一个对应的中国版本,那就是一九六九年由中苏边界冲突引发的一场“中核危机”。此事要从中苏边界冲突说起。

一九六四年,毛泽东一段天马行空的发言挑起了持续数年的中苏边界纠纷。毛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客人时忽然提到“苏联占的地方太多了,外蒙古、千岛群岛、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德国、波兰、芬兰的一部分,凡是能够划过去的,他都要划”,接着,毛说到了被沙俄强占的伯力、海参崴、堪察加半岛等“贝加尔湖以东”原中国领土,“我们还没有跟他们算这个账呢”。这段发言几个月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成为第五个有核国家。中国的核计划本是五十年代中苏合作的产物,五七年苏方以突然袭击方式撤走援华专家、废弃援华项目,首当其冲的就是核项目。所以,中国拥核,最不高兴的国家不是美国,而是反目成仇的前盟友苏联。对“战斗民族”而言,意识形态论战尚可容忍,“神圣领土”岂容觊觎?毛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把他对党内对手算历史旧账那一套用在了“苏修”身上。毛放完“口炮”不当回事儿,放了原子弹更是得意忘形,却未曾想过苏联的感受。一个极端好战的核国家要与苏联算领土账,苏军不敢怠慢,立即调兵遣将、严阵以待,苏联的战略防御重点从欧洲转向中国,从此中苏中蒙边境不得安宁。

在乌苏里江靠近中国一侧的两个小岛珍宝岛和七里沁岛上,苏军动辄殴打、冲撞中国边民,拦截中方边界巡逻队并抢夺枪枝的事件也一再发生。一九六九年三月,由中共中央军委亲自组织、策划、指挥了一场小规模的反击战——珍宝岛之战,此战由“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解放军战士预设埋伏、主动攻击,仓促应战的苏军因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均在外访途中而来不及请求增援,结果在战场上吃了大亏。此时正值文革高潮,苏联对中国人整天挂在嘴上的“反修防修”的斗争狂热和珍宝岛之战的真实意图完全摸不着头脑,苏联总理柯西金试图通过中苏热线与毛泽东、周恩来紧急通话,遭到中方接线员粗暴拒绝并赏之以一顿臭骂,一个邪恶透顶的“苏修头子”有什么资格和“我们心中最红的红太阳”通话?苏联政府的正式声明、照会和外交会晤请求,以及苏军随后对珍宝岛的猛烈炮击,也都在很长的时间里得不到中方的任何回应。中国这种几近无赖的荒唐行为和闯祸之后的北朝鲜如出一辙。这就使得以格列奇科为代表的强硬主战派“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对中国罗布泊核基地发动先发制人核打击的意见一时间在苏共高层占了上风。

珍宝岛之战后,苏联在远东和蒙古的军事活动大幅增加,苏军在罗布泊四百英里处设置侦察基地收集气象数据。苏联官方媒体统一口径,声称对“现代冒险家”应予摧毁性打击。八月十三日,三百多名苏军在新疆裕民县铁列克提地区越过边界,全歼一个营的中国边防巡逻队。八月十八日,苏联驻华盛顿领事馆代表受命探询美国政府对于苏联攻击中国核设施的态度。八月二十日,基辛格向尼克松总统报告此事。随后在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上,尼克松令人惊异地表态:虽然中国一直是两个共产党大国中更加好斗的一个,但事实上苏联比中国的危险更大,从地缘政治来考虑,如果中国在苏联的攻击之下“一败涂地”,将提升苏联在亚洲的势力并损害美国的全球利益。苦于没有常规渠道让中国高层了解苏联的打算和美国的态度,美国政府决定在媒体上公开披露此事。八月二十八日的《华盛顿明星报》登出消息,称苏联将发射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对中国核设施和北京等重要城市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而此前一天,中共高层亦从其他渠道了解到苏联正在向东欧国家试探核打击中国的态度。九月六日,美国副国务卿埃利奥特‧理查森在一次公开活动中宣布:“如果他们(指中苏两国)的争吵升级为严重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事件,我们不得不深表关切”,在冷战时代的语汇中,“深表关切”意味着美国不会坐视不理,这相当于对苏联攻击中国的意图提出了明确的警告。

直到此刻,挑起事端的毛泽东才慌了手脚。这位一向叫嚣“要准备打仗”、“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伟大领袖”其实根本没有做好任何战争准备,事到临头,他终于领悟到“一颗原子弹下来要死好多人”并不是一件轻松惬意之事。一九六九年的九、十两个月注定是建国以来中共高层最恐慌也最忙碌的两个月:除周恩来之外的所有高层领导人(包括刘邓陶等被打倒的中共老干)被紧急疏散到全国各地,全军进入一级战备,大中城市夜以继日狂挖人防工事——所谓“深挖洞,广积粮”,工厂、高校立即外迁,近百万部队、四千余架飞机、六百余艘舰船被分散隐蔽。林彪先斩后奏发布了令毛极度不快的《林副主席第一号命令》,他甚至主张在北京断水,放掉密云水库的存水。

走投无路之中,此前一直对苏联政府爱理不搭的中国政府终于放下了身段,应苏方要求由周恩来总理与参加完胡志明葬礼的柯西金总理在北京机场进行了简短会晤。周恩来开门见山要求柯西金解释苏联将先发制人对中国进行核攻击的传言,但柯既未证实亦未否定,更没有保证不向中国发动核战争。周向柯说了一大堆不符合文革风格的软话,“你们说我们要打核大战,我们的核武器的水平(很低),你们最清楚。……我们现在国内的事还搞不过来,为什么要打仗?”

事后再看,主要得益于美国的公开警告,其次是周恩来与柯西金的机场外交,使得这一场战云密布的“中核危机”渐渐缓和,并最终和平收场。这场危机是一九六二年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最接近爆发核战争的尖峰时刻。对于毛政权,这场危机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再也不要大大咧咧、随随便便地把“核战争没有什么了不起”挂在嘴边;而他也有一个意外的收获,看到了中美亲善合作的可能前景。毛认识到中国没有本钱既“反帝”又“反修”,叶剑英等四位老帅“东联孙吴,北拒曹魏”的建议被他采纳,此后,中美高层实现了直接接触,中美和解的热度和速度大大超过了苏美缓和的进度,全球冷战格局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金家王朝中毛毒太深

某种意义上,一九六九的“中核危机”危极而安,成了坏事变好事的典型,以至苏联的阴谋论者将珍宝岛之战说成是毛泽东的苦肉计,是为向美国政府表心迹、“打给美国人看的”。但是,这样的结局只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并非必然发生。

金家王朝的毛病大概是中毛毒太深,正如毛中斯大林、朱元璋、秦始皇的毒太深一样。北朝鲜和毛时代的中国一样,“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原子弹”(毛泽东语),为核武开发付出了惨重的经济代价与民生代价。他们以为有了核武器和导弹,就能像毛泽东那样与美国平起平坐,美国终将如当年承认中国的核国家地位一样承认朝鲜,最后也就只能像当年抛弃台湾一样与韩国中断共同防御关系,如此,则金家政权就可以延年益寿,南北朝鲜鹿死谁手尚可一搏。在朝核危机全程,朝鲜都曾刻意模仿毛泽东的当年行迹:金正日坚持以朝美双边会谈的方式解决朝核危机,金正恩数次邀请美国篮球明星访朝并高调接待,这是对基辛格、尼克松访华和“乒乓外交”的东施效颦。实际上,金正日、金正恩父子的内心里还有另一种渴望,他们之所以在极度依赖中国援助的情况下仍然屡次三番在国内清洗“亲中派”、狠批中共改革开放政策、故意让全世界看到中朝两国逐渐扩大的政治裂痕,无非是希望像当年由“反帝反修”转向联美反苏的毛氏中国那样,让美国看到朝鲜身上特有的联美反中的潜在战略价值。

冷战已经结束,历史很难重演。朝鲜显然是打错了算盘。但是,“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中国官方一直坚称朝核问题主要是朝美之间的问题,说明他们并没有记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历史经验。他们忘记了中苏是怎么分裂、怎么反目成仇的,大概也忘记了一九六九年的“备战、备荒、为人民”。朝中社继两次不点名攻击中国“肆无忌惮”并以“灾难性后果”相威胁之后,五月三日首次对中国进行了指名道姓的严厉抨击。金家父子祖孙,越来越酷肖朝版毛泽东。照此方向发展下去,朝鲜版的珍宝岛之战或许正在酝酿之中。到那个时候,朝核危机当然不是朝美之间的问题,而将首先成为中朝之间的问题,如今,特朗普总统请求习近平主席帮助解决朝鲜问题,到那时,恐怕也会变成习近平主席请求特朗普总统帮助解决朝鲜问题。

二〇一七年五月六日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9741

那些最基本的常识,我们还要继续讲多少遍?

烧伤超人阿宝​​​

这两天,又一则涉医的负面新闻成了舆论热点。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2年前,一位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做胸部纤维瘤切除手术,术后一直疼痛发炎,前不久发现伤口处有一块肉瘤,再挨一刀将‘肉瘤’取出时,居然发现是一块陈旧的医用纱布。原来,2年前做手术时,医院不慎将纱布被留在了体内。

事情发生后,医院明确承认属于医疗事故,并愿意承担责任,积极与患者家属协商赔偿问题。

但是,限于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如果私了的话,医院仅能赔偿1.7万元。目前南京市对于医疗事故处理有相关规定,患者与医院双方私了处理的纠纷,最高赔付额是2万元,超过2万的,必须经过第三方也就是从人民调解委员会走流程。而医院根据一类4级医疗事故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规范最高限测算,目前医院只能赔付1.7万,另加她二次手术费用。

注意:这个“只能”并非“只肯”的意思,而是如果走私了的话,医院只有这么大的权限。如果患者想要更多的赔偿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就无法通过私了解决,而要走医疗纠纷调解程序或者去法院起诉。

如果要问我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我的态度非常明确:

对于患者,我坚决支持患者依法维权。对于任何的以合法手段进行的维权措施,包括找媒体报道在内,只要尊重事实不歪曲不捏造,我个人都表示尊重和支持。这是一个医生应有的职业道德操守。

对于医院,一方面,出现这样低级的医疗事故,其性质是非常恶劣的,医院应当对当事人进行严厉的追究和问责,并严查自身管理漏洞,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

但另一方面,医院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并无过多的可指责之处。坦率承认错误,明确承担责任,积极与患者协商解决,提出了医院私了权限内的最高赔偿额度,并明确告诉患者如果想要更高赔偿可以走调解程序或法院起诉。

可以说,在这起纠纷中,医患双方都是值得赞扬的。双方虽然尚未取得一致,但都在依法依规认真解决问题,没有采取非法的不当的手段。

然而,这样一起正在依法依规处理的医疗纠纷,引来了两位警察的自以为是的高论:

一位是认证为河南公安民警的“钢城民警”,他阴阳怪气的评论说:“打击医闹警方义不容辞,但医闹不一定是警察不作为的缘故吧?“

而他的言论立刻得到另一位警方大v,荣获国家奖励的著名网络正能量 “椒江叶sir”的支持:“这么说:医疗系统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过问题的解决,而仅仅在推卸责任上下大功夫,最后医生群体不满了,各种积怨四处扩散,到处树敌,越搞越糟。”

在这个案例中,医院明确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积极与患者协商解决,如果患者想私了,医院愿意出医院权限内最高的允许金额私了。如果患者想要更多的赔偿,医院告知患者可以走调解程序或者司法起诉。

我不明白,叶警官的哪只眼睛看到了,哪只耳朵听到了,哪个脑袋推断出了医院从来没有真正重视问题的解决,而仅仅在推卸责任上下功夫?又如何英明神武的将这一结论推广到中国整个医疗系统,认为中国整个医疗系统崆峒县里无好人天下乌鸦一般黑?

最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在这个与医闹毫无关联,与警察也毫无关联,双方都在依法依规进行合法博弈的案例中,两位警官是如何从中解读出“医闹不一定是警察不作为的”?

“打击医闹警方义不容辞,但医闹不一定是警察不作为的缘故吧?“这句钢城民警说出,椒江叶sir赞许转发的话,其内涵非常的恶毒,这句话明明白白的在暗示:医闹是医院咎由自取,是医院过错导致。

如果在一年前我看到警察嘴里说出这种毫无法律常识的话,我会拍桌子骂娘的。

现在补回来,因为中国很多基层警察的法律素养之低,我已经深有体会了。

辽宁葫芦岛医闹事件中,曾经有警察自媒体公开宣称: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是合理宣泄失去亲人的悲伤情绪。并气势汹汹的质问:如果死者家属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引起更大的冲突谁来负责。

这还不是最可笑的,最可笑的是一位警察自媒体写文章以俯视的姿态教育我:你肯定不懂得法的谦抑性吧?我告诉你,警察对家属摆花圈设灵堂的行为保持克制,是履行执法的谦抑性原则,避免激化矛盾。

得亏我读过几本法律常识的书,心平气和的告诉他:谦抑性是刑法立法原则,而非执法原则,执法的原则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所以,今天,我愿意,再向钢城民警和正能量叶sir这样的某些中国基层警察,把我已经反复讲了无数遍的基本法律常识,再讲一遍。

医闹不等于医疗纠纷,医闹不等于医疗纠纷,医闹不等于医疗纠纷!简单的事情说三遍!

在处理医闹事件时,某些警察给自己的不作为辩解的一个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医疗纠纷专业性很强,警方无法判断谁对谁错,患者的合法权益也需要保护,所以我们不宜单方面向患者施压。

说这种话的人,不是傻逼就是坏逼。

你欠我钱,你说你没欠,这叫纠纷。我去法院起诉,要求法院调查清楚并强制执行,这叫依法解决纠纷。我把你儿子绑架了剁一根手指头寄给你逼你还钱,这叫违法犯罪。警方介入后,需要做的不是替法院去辨别借条的真伪讨论利息的高低,而是制止和惩戒违法犯罪行为。

没有任何人要求警方对医疗纠纷中的医疗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处理医疗争议我们有专业的机构和成熟合理的方式。我们需要警方来处理的,是打砸医院,围堵医院,辱骂伤害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让医疗纠纷的解决,回到法制的轨道。让双方的博弈,以合理合法的方式依法依规进行。

在法制社会,任何事情都不能构成违法的理由。

你的家人被杀了,有警察替你抓杀人犯,去审判枪决。你自己拿把刀去把自己认定的杀人犯砍死,那是犯罪。

你觉得警察违法了,你去投诉去起诉,让法律帮你追究。你自己拿把刀冲进警察局杀人,那是犯罪。

你觉得医生有责任,你去申请医疗鉴定走调解程序或者依法起诉。你打砸医院围堵医院殴打辱骂乃至砍杀医务人员,那时犯罪。

医闹打砸医院,围堵医院,殴打辱骂医务人员,这不是医疗纠纷,而是违法犯罪。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可以以法定程序和平解决。而违法犯罪属于敌我矛盾,需要警方依法予以严厉制止和惩戒。

在江宁医院这起纱布遗漏事件中,没有任何有基本常识和操守的医生,会不支持患者合理合法的维权行为,没有任何有基本常识和道德的医生,会把这种患者这种依法依规维权的行为称为医闹!

不要以医闹这词侮辱依法维权的患者。医闹的前提是非法,这种非法行为泛滥的原因是部分警察普遍的长期的纵容和不作为。分不清依法维权和非法医闹的警察,若非蠢到极点,就是坏到极点。​

两位警官把医疗纠纷和医闹混淆起来,偷换概念,把一起正依法依规解决的纠纷,偷换成医闹事件,进而暗示医闹合理,暗示医闹是医院的过错导致,将害人者的罪行和过错强加给受害者,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无异于宣扬医闹合理,宣扬医闹情有可原。作为执法人员,如此言论,简直法盲到极致!

这位“钢城民警”还说了一句话:打击医闹我们义不容辞。

抱歉,这位警官,您用错词了。

医闹是违法犯罪行为,对警察而言,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根本不是什么义不容辞的见义勇为,而是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有哪个警察面对医闹不去打击,那他就是狗娘养的王八蛋,有哪个警察宣扬医闹有理医闹情有可原,那他就是王八蛋中的王八蛋!​​​​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9771

美学者:中朝两国是一对绑架彼此的冤家

来源:
美国之音

朝鲜星期一再次进行导弹试射后,外界敦促中国对朝鲜加大施压,美国表示相信中国正在朝鲜问题上作出努力。国际问题学者说,朝鲜正在利用中国反对朝鲜政权垮台的这一底线在武器发展上越走越远。

日外相呼吁中国加大对朝施压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星期二(5月30日)呼吁中国在应对朝鲜威胁的问题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一天前,朝鲜再次进行导弹试射。朝鲜发射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在飞行了280公里后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海域。

岸田文雄30日与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在东京举行会谈。岸田文雄在会谈后对记者说:“现在加大对朝鲜施压十分重要。出于这一目的,中国的作用至关重要,我强烈敦促中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日本共同社说,岸田文雄的这一表述显示出中日两国的对朝政策仍然存在分歧。

共同社说,中国对强化对朝鲜的制裁态度慎重,同时呼吁与朝鲜对话;而日本安倍政府则认为,只要朝鲜仍不拿出放弃核项目导弹项目发展的积极态度,对话条件就不具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7月在德国出席20国集团峰会时有可能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如果中日领导人届时举行峰会,朝鲜问题将成为会谈内容的重点之一。

美国:强调中美合作

朝鲜进行导弹试射后,美国在谴责朝鲜的同时,也强调了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作用。

总统川普在推特说:“朝鲜再度发射弹道导弹,对邻国中国表示了极大的不敬。”川普同时赞扬中国“非常努力”地约束朝鲜的军事野心。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利星期二对记者表示,美国相信中国正在通过背后渠道阻止朝鲜进行核试验,并认为中国的工作富有成效。

外界猜测,美中两国可能在近期出台对朝鲜新的制裁方案。

黑利说:“我们认为中国正在对当前事态作出反应,中国了解当前的形势。所以美方将继续对中国施加压力,但我们会用中方最愿意采取的方式和他们进行合作,本星期会决定这一合作如何进行。”

崔天凯:中国不希望朝鲜成为下一个利比亚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本月在美国《今日美国报》发表署名文章说,中国多年来为了阻止朝鲜的核项目一直在“不遗余力”,并否认中国掌握解决朝鲜问题的“钥匙”。

文章认为,朝鲜核问题的产生在于美朝之间的不信任,朝鲜认为美国的威胁危及到它的存亡。文章说,朝鲜受到的经济和军事压力不断加大,但是中国认为仅靠制裁不能解决问题,不希望“在东北亚制造另一个伊拉克、利比亚或叙利亚”,意指中国反对迫使朝鲜出现政权演变。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朝鲜半岛问题专家车维德(Victor Cha)认为,中国的这一底线正在被朝鲜加以利用。

车维德曾在小布什政府时期担任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主任。他说:“我认为朝鲜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他们知道中国永远不会允许朝鲜垮台。所以朝鲜敢于得寸进尺。这就给美国带来了问题,因为美国现在的政策把中国看作是问题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朝鲜外贸的85%都是和中国进行,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确实是解决方案一部分,因为中国可以削减贸易,对朝鲜施加经济压力。但问题是,中国永远不会真正采取对朝鲜进行经济压缩的高压,因为担心这会让朝鲜政权垮台。”

《华盛顿邮报》星期二报道说,中国表示正在惩罚朝鲜,但一些专家心存怀疑。报道说,根据中国海关的报告,中国在3月或4月没有从朝鲜进口煤,但最近去过中朝边界的人说,他们看到了装煤的卡车和火车驶入中国。

车维德:中朝关系彼此绑架

车维德说,自从中韩建交以来,中朝关系实际上一直在恶化。2008—2009年之际中朝两国关系似乎回暖,但也只是因为中国当时希望与朝鲜签订矿产开发协议。

他说:“朝鲜觉得中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一个穷省一样对待——中国的确也是这么做的。中国认为,朝鲜每次一做坏事就把中国的名声一起拖下水,所以中国也不喜欢朝鲜。这是一种绑架彼此的关系,他们都摆脱不了对方。”

车维德说,对于朝鲜来说,只要中国不支持改变朝鲜政权,朝鲜的武器发展就会越走越远。他还表示,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制裁执行不够,如果对朝制裁能达到制裁伊朗那样的力度,制裁的作用能够得以体现。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705/%E7%BE%8E%E5%AD%A6%E8%80%85%EF%BC%9A%E4%B8%AD%E6%9C%9D%E4%B8%A4%E5%9B%BD%E6%98%AF%E4%B8%80%E5%AF%B9%E7%BB%91%E6%9E%B6%E5%BD%BC%E6%AD%A4%E7%9A%84%E5%86%A4%E5%AE%B6.html

端传媒:两岸僵局中的李明哲案

李明哲是第一个涉嫌“颠覆中国国家政权”的台湾人,面对大陆的“强势摊牌”,无论用何种途径救济,前方都荆棘密布。
69天的奔走与等待,台湾 NGO 工作者李明哲的家属等来一纸两百来字的新华社通稿,和一个对台湾公民而言非常陌生的罪名:“颠覆国家政权罪”。
李明哲是历史上第一个涉嫌“颠覆中国国家政权”的台湾人。在中国大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罪名?台湾人涉入其间,又会是什么处境?
“颠覆国家政权罪”1997年始现于修订后的大陆刑法,它的前身是政治色彩更为强烈的“反革命罪”。曾为不少涉嫌“颠覆国家政权”人士做过辩护、现流亡美国的中国维权律师滕彪指出:2013年起,中国大陆政治气候严苛,律师、记者、维权人士均遭遇整肃,“被判颠覆国家政权罪的人愈来愈多”。
而此次台湾人李明哲涉入其间,他认为可能与中共今年元旦起实施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境外 NGO 管理法)有关,也很可能同时被用以报复台湾先前发生的陆生共谍案。
现有资料显示,“颠覆国家政权罪”以往仅针对大陆境内维权人士。滕彪分析,过去台湾公民在大陆曾有人被以“间谍罪”起诉(编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间谍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类的一个罪名),但如今李明哲遭判“颠覆国家政权罪”,显示中共或有意对外宣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个罪名(颠覆国家政权罪)正在被滥用,”目前同样流亡海外的中国人权问责中心发起人之一、曾协助“709大抓捕”救援工作的童木认为,这个罪名某种程度上具有恐吓性质,而被恐吓的主体不单是李明哲一人,包括台湾公民与海外华人。
“在乎的是哪些大陆人和你一起做事”
主张自由民主、反对一党专政,甚至将前述思想付诸倡议行动,在一般台湾人眼中,就像吃饭喝水般平常。然而在大陆,这些主张和行动,若是堂而皇之进行,很可能被视同犯罪。
以李明哲案为例,一名曾负责交涉台人被陆方拘留案件的两岸事务官员指出,外界尚不清楚中共所掌握的具体证据为何,但单就已知信息研判,李明哲光是赠阅书籍、协助募款给陆籍民运人士家属及协助管理募来的公益基金,就可能被认定为犯罪构成要件。而今,李明哲涉嫌的罪名已被宣布,寻求法律途径救济成功的机率偏低,只能请求从轻量刑。
“大陆基本上不能容忍你去做这些事情,”该名官员进一步指出,陆方最在意的,往往并非“台湾人在大陆做了什么”,而是“有哪些大陆人跟着你一起做?”
国家安全机关侦查查明:2012年以来,李明哲频繁进入大陆活动,与大陆有关人员勾结,制定行动纲领,建立非法组织,策划、实施颠覆我国家政权的活动……经审讯,李明哲等人对从事危害我国家安全活动供认不讳,司法机关将依法处理。 ——新华社通稿引述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发言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稿在李明哲之后加上“等人”二字,更明确写出“组织”、“策划”、“勾结”等字眼,似乎暗示,除了李明哲,当局很可能同时逮捕了李明哲的大陆友人,并且掌握了其他被认定为“危害国家安全”的证据。
“如果是被抓的是‘一群人’,那么,这些人是谁?”不愿具名的李明哲友人推测,“中共手上可能‘确实有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在台湾不构成犯罪,但到了大陆,却会被拿来编故事。”但中共手上究竟握有何种证据?友人表示,透过了所有管道打听,但仍无头绪。
“对于他(中国大陆)的人民,抓到就依照他们法律处理;对于境外人员,要不要按照中国法律处理,涉及双边关系,以及对整体情势的判断。”官员分析,许多外籍人士在中国被捕并控以间谍罪,经双方交涉后,遭到驱逐出境;然而,两岸互动如今低迷,想要救出李明哲,显然无法倚赖“双边关系”。
至于何谓“整体情势判断”?官员指出,就以往经验来看,国际与区域局势、中共对台湾民意重视程度、当事人态度、家属态度等,都可能影响审判结果。
向国际求助,还是请大陆律师?
营救视同作战。3月19日以来,李明哲的妻子李净瑜就面临各方建议、甚至争论,就连声援活动的主战场应该放在台湾或国际,始终也有不同声音。策士们主张各有异同,其中最大的分歧点,就在于是否应该遵循陆方法律途径。
李明哲友人透露,在中国大陆,已联系上多名维权律师,表示愿意协助此案。3月31日,原先愿意接受陆委会、海基会协助聘请律师,已经备妥委任状的李净瑜,举行记者会表示放弃聘任律师,不做“法律性无谓辩护”、决定亲自前往北京了解状况营救李明哲。10天之后,她在出境前得知,自己的台胞证遭到注销。
据陆方刑事诉讼法,任何人遭拘留或逮捕后,辩护律师有权提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一位不愿具名的李明哲友人将该案与大陆“709大抓捕”相比,“极少数被告律师能做的事(指会见或阅卷),李明哲如果有律师,也有希望被允许做……”另一名友人也持相同意见,“你不陪它(大陆法律)玩,那可以,除非政治压力大到让北京放人,但现在国际压力已经升到了白宫,北京还是不放人。”
5月中旬,李净瑜、台湾关怀中国人权联盟理事长杨宪宏、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傅希秋及3位中国维权人士的妻子共同赴美,与包括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博明(Matthew Pottinger)在内的共4位白宫官员会面。
杨宪宏受访时形容中国政府像绑匪,而他们期待美国的角色是警察。有人担心前往华府“告洋状”会激怒北京,杨宪宏回应:“绑匪叫你不要找警察,你还真的不要找?”至于台湾政府的角色是什么?杨宪宏说:“没有角色,还真像路人甲。”
颠覆罪下,台湾政府只能是“路人甲”吗?
国台办公布李明哲罪名以来,陆委会连发两天抗议声明,海基会也发出了同样基调的声明,皆疾呼陆方应“尽速依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简称共打协议)进行通报”。这纸于前总统马英九第一任内、两岸交流蜜月期签下的协议,究竟有没有拘束力和效力?
共打协议文本第十二条即明载:“双方同意及时通报对方人员被限制人身自由、非病死或可疑为非病死等重要信息,并依己方规定为家属探视提供便利。”事实上,台湾当局日前宣布曾有陆生身份的周泓旭涉嫌共谍案被捕,也即时通报陆方。
只是,针对涉及国家安全案件,是否在共打协议范围,双方看法本身就有歧异。共打协议第四条定义“合作范围”部分,载明“双方同意采取措施共同打击双方均认为涉嫌犯罪的行为;至于一方认为涉嫌犯罪,另一方认为未涉嫌犯罪但有重大社会危害,得经双方同意个案协助。”
而这种双方认定不同的案件,似乎成了协议“合作范围”规范不到的漏洞。但难道是蔡政府上台后才致如此?前述官员说认为并非如此;两岸司法机关过去互动,其实有不成文的默契,涉及宗教、军事、政治以及以及国安案件,几乎无法纳入共打范围。
“两岸关系有共同政治基础与互信的时候,协议可以发挥作用;反之,协议很难发挥作用。”一名前两岸事务高层一语道破台湾政府的尴尬处境。
他感叹,大陆若任意拘捕他国公民,其他国家还能循外交手段、司法程序,寻求权利救济,然而两岸关系向来特殊,在双方还有互信时,还可能视情况做一些协议之外的“特殊安排”,但现在这种“安排”都不可能发生。
“以前江丙坤(前海基会董事长)跟陈云林(前海协会会长)会见,国安局或陆委会常委托江丙坤‘给名单’,”这名人士回忆,过去两岸两会会谈,陆委会与国台办之间、海基会与海协会之间,从预备性磋商、谈判桌到茶叙场合,台湾代表常面对面提出‘名单’,包括要求陆方释放遭拘捕、关押的台籍上级情报员等,“他们(海协会)会处理,不一定能如你所愿,但会告诉你结果如何。”
“不一定会有安排,”这名人士强调,“但是有沟通,才会有后续安排。”而双方沟通的基础,就是“九二共识”。
就手段而言,横在李明哲家属眼前的,似乎曾经有过那么几条路——向国际寻找奥援、聘请中国律师、要求陆方遵守两岸协议、透过台湾官方或半官方机构进行“特殊安排”……然而,如今似乎不管选了哪一条,都要面临满地荆棘。
“事情比我们想像得还要严重。当中共把门关起来,台湾政府看起来就没办法,然后台湾人就开始检讨受害者或人权团体策略……中共意图让我们‘把外部矛盾内部化’,这就是台湾人的课题。”李明哲同事、参与这次营救行动的文山社大校长郑秀娟坦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也认为,大陆在李明哲案中采取了较为强势的态度,代表两岸关系急冻下降的转折点,之后如何逐步回暖,对台湾政府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台湾,甚至海外华人之中,是否会出现下一个李明哲,或者“李明哲们”?
回到事件发生之初,李净瑜在受访时曾这么说:“大家都跟我说,李明哲是台湾人,他不会死,顶多就是有个认罪影片流出来……”但两个月后,大陆流出来的却是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罪”。在两岸僵局之下,对于“身为台湾人”的自我人身安全保障认知,之后恐怕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再说得如此底气十足了。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9758

李明哲案 中共对内对外的“筹码”

来源: 
博谈网
(博谈网记者苏智敏报道)台湾NGO工作者李明哲,26日晚间中共政府宣布他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罪”被逮捕。
“颠覆国家政权罪”的前身是“反革命罪”,这个带有强烈政治意味的超大帽子,近几年被拿来扣在许多中国维权律师、人权捍卫者的身上。而李明哲是第一个被以此罪名逮捕的台湾人。 
李明哲究竟做了什么事,才被扣上这罪名呢?他的妻子李净瑜表示,长期关注中国人权的李明哲,很早就透过网络与中国网友互动。近年来则开始利用微信向网友介绍台湾的白色恐怖与民主化经验等历史、寄送人权相关书籍给网友,并号召网友捐款救助受迫害的维权人士家庭等。
对于先生的行为,李净瑜对媒体表示,对丈夫深以为傲,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做的事:“我多么希望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知道,就是有像明哲这样的傻子。”
中共的筹码
去年曾在网上与李明哲联系,共同发起为中国良心犯募捐活动的中国维权律师滕彪向台媒中央社表示,不少中国维权人士都与李明哲有联系,李明哲也一直用本名公开投入所有活动,包括在微信群组的讨论。按照常理,李明哲并没有从事秘密地下工作的可能,不可能颠覆国家政权。
而被中共指控是“颠覆国家政权罪”的中国异议人士,主要是参与抗议活动、发文批评当局、或在境内参与政治组织。但这些都是中国宪法规定的言论与集会自由。
因此,滕彪认为,从中共经常以政治操控司法来看,李明哲案可能与当前低迷的两岸关系,也与先前陆生在台被指涉嫌间谍活动遭羁押有关。
目前流亡美国的滕彪进一步分析,过去只有台湾公民被以“间谍罪”起诉,此罪名也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而李明哲现在遭判“颠覆国家政权罪”,显示中共有意对外宣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另一层用意是,中共想用李明哲案威慑中国维权人士,警告他们不许跟境外人士联系,也就是中共常说的“与海外敌对势力勾结”。
过去在中国为不少被控“颠覆国家政权罪”人士做辩护的滕彪律师指出,“颠覆国家政权罪”的判刑幅度很大,可能5年以下,也可能超过10年,甚至无期徒刑。由于中共人治大于法治,加上此案涉及台湾,因此恐作为未来两岸互动筹码,难以预测。 
滕彪律师认为李明哲是中共威慑中国维权人士的工具,而同样流亡海外的中国人权问责中心发起人之一的童木则认为,这是用来恐吓台湾公民与海外华人。他向端传媒表示,正被滥用的“颠覆国家政权罪”具有恐吓性质,被恐吓的主体不仅是李明哲一人,还包括台湾公民与海外华人。
超越国境的侵害
首位台湾人被判如此重的罪名,也引来台湾NGO的愤怒,在27日发表的共同声明及新闻稿里指出,中国将“颠覆国家政权罪”如此重罪套用于一个非中国国籍的台湾公民身上,显示中国政府对于外国人权工作者的侵害已越趋严重,呼吁更多国家的人权团体共同关注此一发展。
同时,李明哲的“被认罪”或是“自白”,皆是在被限制人身自由或甚至遭到酷刑“逼供”下的“非自愿自白”,因此不能作为“证据”。中国对李明哲案至今所采取的措施,不仅严重侵害李明哲的基本人权,也完全违背“禁止无理拘禁”、“无罪推定”、“公平审判”等国际人权法认同之司法原则。
李明哲所从事的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的校长郑秀娟也表示,中国在台湾端午节四天连假前夕才发布讯息,刻意让此新闻掩盖在过节气氛之下,是种恶意操弄。
郑秀娟还对媒体表示,中共现在把门关起来,让台湾政府朿手无策,使台湾人民开始检讨受害者或人权团体策略,是中共意图让台湾“把外部矛盾内部化”。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705/%E6%9D%8E%E6%98%8E%E5%93%B2%E6%A1%88%E3%80%80%E4%B8%AD%E5%85%B1%E5%AF%B9%E5%86%85%E5%AF%B9%E5%A4%96%E7%9A%84%E2%80%9C%E7%AD%B9%E7%A0%81%E2%80%9D.html

Monday 29 May 2017

蔡英文:中国无理打压伤害两岸关系

来源:
美国之音

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场外宣达活动的台湾官方与民间人士陆续返回台湾。蔡英文总统说,世界医疗防疫网不应排除台湾,中国大陆无理打压,造成两岸关系一定程度的伤害。

台湾的“2017世卫组织宣达团”成员5月28日(星期日)返回台湾。这次前往日内瓦的民间团体包括台湾医学院校学生发起的“世卫大会台湾青年团”等组织。

阶段成就

蔡英文总统5月27日在总统府接见了卫福部部长陈时中带领的官方“台湾世卫行动团”成员。蔡英文说:“世界主要国家,包括美国和日本,以及德国都表示了对我们的支持,这些都是世卫行动团结合政府和民间力量所得到的阶段性成就。”

报道援引台湾医界联盟执行长林世嘉的话说,今年世卫大会打压气氛有史以来最为严峻。台湾世卫组织宣达团在日内瓦示威抗议时,曾被瑞士警方以事先没有申请场地为由盘查和驱离。中国会前还致函各国代表团,说“中国台湾省”不应参加本届世卫大会。

对此,蔡英文说:“中国大陆在WHA这件事情上,对我们无理打压,已经造成两岸关系一定程度的伤害。”

友邦发声

总统府新闻稿援引蔡英文的话还说:“北京当局应该正确解读去年选举的意义,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两岸领导人共同维持两岸和平与繁荣,这才是我们共同的新课题。我们的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会走对抗的老路,但是绝对不会在压力下屈服,行动团此行就是不受压力的最好例子。”

卫福部部长陈时中会见后对媒体说:“各个友邦为我们发声,未来有很多方向可以努力。这次除了我们的友邦以外,美国出了很大、很大的力气,认为这是中国的政治打压。”

半数沉默?

不过,台湾前副总统吕秀莲日前对台湾外交部颇有微词,她说:“外交部有欺骗总统和国人的嫌疑,因为外交部释放的消息说,我们有11个邦交国为我们发声。我们有21个邦交国,10个没有发声,近一半的不讲话。那些没有讲话的才是我们的邦交国,表示他们已经不愿为台湾而去得罪中国。”

台湾外交部5月27日发出新闻稿予以澄清,称外交部“规划不同地区友邦代表为我提案件”,并说:“除11个友邦代表,计有18个友邦致函世卫组织干事长,14个友邦在全会上执言。”

宣达补助

国民党批评说,前往日内瓦的民间世卫组织宣达团,获得官方资金补助,宣达为名,观光为实。

不过,媒体报道援引该团发言人曾琮愷的话,他们每年组团前往日内瓦,自费为主。此次爭取到总共30万元新台币的较多补助,但是团员总数约30人,人均补助一万元。此次团费每人13万,补助不到团费十分之一。他还说,宣达团有无补助,都会如期前往。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705/%E8%94%A1%E8%8B%B1%E6%96%87%EF%BC%9A%E4%B8%AD%E5%9B%BD%E6%97%A0%E7%90%86%E6%89%93%E5%8E%8B%E4%BC%A4%E5%AE%B3%E4%B8%A4%E5%B2%B8%E5%85%B3%E7%B3%BB.html

管见:在深重的黑暗之中

"六四"血腥镇压之后,邓小平谋求在血泊中重建党专政,进而突破保守派阻力,接受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以低人权、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而崛起,更以其极权主义混合威权主义,影响全球。

镇压八九民运的"六四"政变

又是六月将至。又是"六四"将至。

八九民主运动,及其遭到"六四"镇压,至今已二十八年。

中国共产党自其成立,到其夺取全国政权,也是历经二十八年。用毛泽东的比喻说,那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

此后的"长剧"里,前三十年"继续革命"的实践起伏折腾。接着的十年,试图通过改革开放而改弦易辙的努力,同以改革开放谋求党国新生的努力,两相较量。其时,中共经历了"文革"惨败,其自信心严重受挫,而社会中自发地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及民主的趋向,顽强地表现出来。尽管保守势力不断地搅起寒风,这十年中的理想主义基调仍清晰可辨。

终于,延续此前历次学潮、由悼念胡耀邦而触发八九民主运动。它高喊反"官商"反"官倒"口号,同时,实践自由结社和示威游行的公民权利,仿效波兰"团结工会",组织独立学生组织,及其它民间自治组织,要求与党政机构对话,要求依宪施政、罢免李鹏政府。

青年学子挺身而出,市民支持学生们突破军警阻拦。公民意志在运动中表达,理想主义支持着人们以热情直面社会现实,较少畏惧,较多参与。从北京到各地,星火燎原。

保守势力坚持其僵化立场,施展手腕打击民主运动,并谋求"倒赵",邓小平也认为在宪政面前退无可退。他们站到民众的对面,从开始即下决心铁腕镇压,直至酿成中共党内开明力量全面失败、八九民主运动遭到残酷镇压的"六四"政变。

市场化:党专政的新的实践

血腥镇压之后,邓小平谋求在血泊中重建党专政,进而突破保守派阻力,接受市场经济。

市场化进程顺应国际经济潮流,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得到广阔的全球市场,中国经济以低人权、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而崛起。党专政重新建立起自信心,浴火腾飞,屹立二十八年不倒,更以其极权主义混合威权主义,影响全球。

实践接受检验,世人有目共睹:在市场化实践中谋求发展,是党专政的新的实践。

然而,经济逐渐发展,现实社会之中,国有体制与现实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之间的基本矛盾,以及中共一党专政及其卵翼下的权贵集团与人民大众之间的主要矛盾,也随之深化。

矛盾在发展,在表面化。

前年开始,内地播出一部大体为虚构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讲述一个翻案故事,引人瞩目。它不同于那些后宫宫斗剧,亦非悬疑断案剧,当然也与现代民主政治不同,朝堂之上不是主要战场,更多的是暗中争斗,动心机,用权谋,描述政治计算。它引人注意,因为它演绎的翻案之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八九民运乃至六四镇压至今的过程,但对这种联想,则鲜有谈论,它的热播也显然不受这种联想之影响,更是意味深长。

影射现实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网上曾有网友"歪批",说这部电视剧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涉入六四的标准红二代,依托体制外健康力量如民营经济及非政府组织(NGO),辅佐体制内被边缘化的开明人士,利用太子党和团派的鹬蚌相争,不断壮大体制内健康力量,使之成为主流政治集团,最终为六四平反,开启政治体制改革"。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部剧作可以让人想到,邓小平李鹏之流诬八九民运为"暴乱"而血腥剿灭,酿成黑案,然而,它展开的故事更让人看到,那本就体现着专制王朝之"常态"。这当然比单纯影射的格局,大出了许多。

该剧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为主线,锋芒则指向权力本身──权位使人迷失本心,君王心中的"天下"与国人的天下渐行渐远。剧中"梁王"直言,没有人可以逃脱权位的制约。该剧看似全力构筑否定这一断言的氛围,却难以否认,此话其实恰恰道出了王朝政治的真谛。

现实的中国,已经与"大梁"很是不同。中共党政官僚机器,不会允许"麒麟才子"及其掌握的那样庞大的江湖(民间)力量生长起来,也同样不会允许中国政治中有"朝堂政治"成长为议会政治的空间。迫使"梁王"本人同意重审那件基本上证实为冤案的旧案,极具震撼力,而现实中的改革开放,则只能控制在中国共产党这样的专政党手心里,却是当今改革开放的悲剧。开明力量不能从黑箱政治产生,似乎又只有从黑箱政治中才能脱颖而出,这简直就象是马克思当年论述资本,说它"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马克思解开了那个谜团,而中国政治的现实,似乎更复杂得多。中国的共和政治被人浸在泥沼酱缸里,动弹不得,难怪有人煞有介事而孜孜不倦地论述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

"大梁"虽不好,毕竟尚有健康力量在行动,而中国崛起之际,公民社会几无立锥之地。习近平把"中国梦"做到这等地步,可以算作他的丰功伟绩。



——《动向》2017年5月号


from 新世纪 NewCenturyNet http://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17/05/blog-post_52.html

Sunday 28 May 2017

黎学文:软埋的时代

昨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作家方方的长篇小说《软埋》被全方位下架的消息,心头不禁又是一紧。前段时间《巨婴国》刚被下架,那是本心理学著作,这次又轮到了文学。作为一个前出版人,一个策划的书籍也被禁过的人,我早已对这类消息有了免疫力。赵国向来具有强大的内耗性,一部分人在创造文明,另一部分人在扼杀文明,文明与反文明的拔河从未停止过。创造者们总是失败,却也屡败屡战,扼杀者似乎总是得胜,日益骄横与狰狞。

方方在《软埋》的后记里说:“人死之后没有棺材护身,肉体直接葬于泥土,这是一种软埋;而一个活着的人,以决绝的心态屏蔽过去,封存来处,放弃往事,拒绝记忆,无论是下意识,还是有意识,都是被时间在软埋。一旦软埋,或许就是生生世世,永无人知。”方方不甘于软埋,她开始打捞历史与记忆,这部苦心孤诣描写土改的小说破土而出,尽管获得了民间不少的赞誉,却立即遭到有司的“软埋”。当记忆成为抵抗,权力便开始软埋。在《软埋》被查封下架前,大批判的讨伐便已硝烟弥漫。前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发表檄文:《〈软埋〉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反映》,军队上将赵可铭挥舞大棒——《〈软埋〉是对土改的反攻倒算》:“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批评《苦恋》、《河殇》等错误作品的鲜明无产阶级立场与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态度。”这些退而不休的老贼们,重新祭出文革追杀令,杀气腾腾的要封杀一部小说,他们,貌似又一次胜利了。

其实这不是方方本人遭受的第一次“软埋”。早在2001年,方方做主编的《今日名流》杂志因发表《邓小平策反马天水》一文,便被当局勒令停刊。方方做不了主编,还好可以做作家,可作家也依然逃脱不了被软埋的命运。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学是抵抗遗忘的艺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自然不能无视苦难,不能封存记忆。当所处的现实在不停进行对历史与记忆软埋的时候,真正的作家就要开始抵抗这种软埋,这是对民族苦难最大的致敬,也是对软埋一切的权力的极大蔑视。

读大学时,就喜欢咱湖北作家方方的小说,从她早年的《祖父在父亲心中》、《风景》一直追到《乌泥湖年谱》,在池莉小说泛滥成灾的年代,方方的作品让我对家乡的文学保留了敬意。她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和对知识分子家园的守望,一举颠覆了湖北这个世俗氛围很重的地域的污浊之气。最难忘是2009年的夏天,在我因言获罪被国AN从大学赶出的日子,在流浪于南京朋友家的某个晚上,读到了方方的《时间在水之下》,这部描写汉剧艺人生活的作品,深深打动激励了我。文学,总是能够触碰和抚摸苦闷中的灵魂。

前阵子,在与艾晓明老师的饭局上,见到了北京的老右派朱老先生,八十多岁的人,精神矍铄,刚去香港参加完艾老师的《夹边沟祭事》的首映式,谈及今年是“反右”六十周年,一番感叹与唏嘘。艾老师和他们,用行动与作品,在抵抗软埋,可现实依然是:记录历史与苦难的作品依然无法翻越赵国的高墙,依然在被软埋。

这是一个软埋的时代,每天都在进行软埋的战争,区别仅仅在于,你离软埋的距离,你是否选择抵抗软埋。

写完这篇文章,柳*丝就近了,这又是一个被软埋的日子。我和一些朋友,又不得不被迫暂离住所,外出流浪了。这也是一种软埋。这样的软埋,何时结束呢?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7/05/%e9%bb%8e%e5%ad%a6%e6%96%87%ef%bc%9a%e8%bd%af%e5%9f%8b%e7%9a%84%e6%97%b6%e4%bb%a3/

温克坚:穆迪敲响的警钟将会持续回响

2017年5月24日,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把中国长期本币和外币发行人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这是1989年以来穆迪首次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意义十分特殊。作为对应主权评级下调的技术性调整,穆迪又相继调整26家中国政府相关发行人和13家中国金融机构的评级,这其中包括国开行,农业开发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



穆迪在分析报告中表示,此次下调评级,因为预计中国增长放缓,无法阻止债务杠杆率进一步上升,穆迪更预计,到2018年和2020年,中国政府负债占GDP比重将增至40%和接近45%,未来5年中国经济增长也会放缓至5%。

目前,另外两家知名评级机构惠誉和标普还没有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做出对应性行动,但市场人士判断,他们做出降级评估将是大概率事件。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敏感关口,中国主权信用被降级,将导致融资成本上升,资本外流等多重效果,如果历史经验是任何镜鉴的话,这很可能是中国即将爆发金融危机的强烈警示。

可以理解的是,中国官方试图消解这次评估降级带来的负面冲击,中国财政部以答记者问的方式,驳斥了穆迪的评估方式,财政部认为,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基于“顺周期”评级的不恰当方法,其观点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能力。一些立场亲官方的经济学家也发表了安抚性分析,认为这次降级对市场影响不明显,对中国经济体的负面冲击不显著…

人们很难准确预测未来,但未来的到来并非不露痕迹,对中国宏观经济有一定观察能力的人士而言,穆迪的信用评级下调并不令人意外,不过是印证了人们对中国日益明显的债务危机的忧虑。

债务危机已经成为悬在中国经济体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通过引用多个机构的分析,有助于人们理解问题的严峻程度。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底国有企业负债总额是87万亿,到今年3月份已经到了90万亿,每个月以15-16%的速度增长,按照财政部的统计口径,到今年年底国企负债总额会接近100万亿。

据安信证券统计,截至2017年3月末,中国全社会四个部门——家庭、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的合计债务余额为252.1万亿,具体来看,家庭部门总债务34.8万亿,金融机构债务是67.7万亿,政府部门债务余额是41.6万亿,非金融企业债务余额是108万亿。

这里所说非金融企业的债务主要指国企和央企,安信证券数据和财政部数据基本一致,但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数据要更高,根据其统计研究,中国的非金融性企业债务约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0%,达到约18.9万亿美元。



回顾中国经济体债务/GDP比例,我们看到的是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从2008年的148.3%迅速上升至2015年的254.8%,这和过去这些年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债务/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一致,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GDP总量为74.4万亿人民币,那么对比安信证券的数据,中国经济体的债务/GDP比例已经超过330%,已高于绝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的杠杆率水平,也已经超过日美等大型经济体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比例,这令人触目惊心。

从理论上讲,债务/GDP比例不可能无限增长,如果单位GDP增长抵不上单位债务利息,就会导致明斯基时刻。按照官方最低利率,300%的债务年度最低利息也即将达到6%, 几乎等于目前的GDP增速,中国的债务增长空间资产回报率已经不足以支撑债务的利息负担。

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认为,过往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投资驱动--其实质也就是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 由于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投资收益率递减,根据国际经验数据,我国宏观杠杆率已超过加杠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拐点值,增加单位GDP所需的增量债务不断扩大。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表明,2011年-2015年我国边际杠杆率(增量债务/增量GDP)从158.7%上升到406%,

中国债务的这种整体图景让人触目惊心,但当分别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和非银行金融行业债务时,问题显然更为严峻。

根据徐忠的研究,截至2016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元,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国债余额12.01万亿元,两项合计,我国政府债务27.33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初步核算数74.41万亿元计算,2016年我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为36.7%,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不过如果考虑城投债、各种其他隐性负债,以及融资平台以国企身份继续借款举债等问题,政府负债则极有可能超出了60%的政府债务警戒线。

世界银行(World Bank)警告,尽管北京方面已要求地方政府遵守财政纪律,但经济增长的压力,使得地方政府仍然依赖于预算外借款。据英国《金融时报》获得世界银行在3月份的一份保密报告发现,“政府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以种种复杂方式交缠在一起,在实践中很难厘清。”该报告撰写者发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增长速度从2014年的22%攀升到2015年的25%,并在2016年上半年保持在22%的高位。

事实上,对绩效合法性的渴望,使得地方政府不可能接受经济低增长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压力,而在改革政策缺席,经济自由化难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不断增加债务杠杆来驱动增长几乎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不过比地方政府债务更为严峻的是非金融企业部门,央企,国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少量政商关系密切的大型民营企业,成为这个类别项下大部分债务的贡献者。比如仅仅中国高铁总公司一家的债务总额就接近5万亿,山西7大国有煤矿集团债务超过万亿,坊间传言,恒大集团债务超过6千亿,海航集团超过6千亿,万达集团超过4千亿,前一段时间发生债务危机的东北特钢负债700亿,辽宁的辉山乳业超过400亿--这个清单可以很长很长。

这些拥有巨额债务的企业,都不是普通的市场主体,近水楼台先得月,和权力特殊的孽生关系使得他们可以无视通畅的资产回报率的约束,通过债务高杠杆快速扩张。以中国高铁为例,承担着某种基础设施铺设,实现全国铁路互通互联的使命,另外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承担者。国家需要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时候,最直接的,最符合路径依赖的表现就是铁公鸡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近年来高铁尤其是重中之重。但从商业逻辑而言,高铁建设的投入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债务黑洞。

即使是以辉山乳业为代表的一些民营企业,梳理其巨额债务形成过程,可以说和地方畸形政商关系有极大关联。从宏观视角来看,有能力在债务端加杠杆的往往是国有企业或大型民营企业,债务扩张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债务端是一种补贴,而对资产端则是一种掠夺。

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如果没有解决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地方政府的财税软约束不能抑制其拼命扩大债务的动力,那么任何阶段的债务下降、任何方式的去杠杆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更近一步说,因此,要分析中国巨额债务,就要分析巨额债务结构,要分析债务结构,就要分析宏观经济政策,要继续分析宏观经济政策,人们可以看到执政意图,这样层层抽丝剥茧之后,对债务形成过程就才有基本的理解,也因此才会明白,如果没有政治层面的结构变化,目前的债务问题只会继续恶化,而不可能得到合理改善。

巨额债务对货币政策也形成了某种裹挟。大部分债务承担者都是有强大实力的央企和地方政府投资平台,为了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延续他们的债务安全边界,央行往往被迫通过货币宽松政策,甚至一定程度上的有意识地刺激通货膨胀,来降低债务压力,而与此同时,在人民币汇率端,带来了贬值的压力,在回应不同的政策目标,和不同的利益群体博弈过程中,央行捉襟见肘,缺乏腾挪空间。

金融风险积聚,房地产泡沫扩大,银行不良贷款升高,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中国的债务危机已经山雨欲来,让形势雪上加霜的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川普的税收改革,国际资本流动,人民币贬值等相互关联的因素,将会以特别的方式影响中国的债务危机。

达摩克利斯之剑何时落下来? 没有人能准确预言未来,但历史上金融危机的故事已经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能看到很多中国经济体的影子。穆迪的评级调整将是一次反复回响的警钟:一场债务危机既然已经形成,那么就不可能悄无声息的消失。

2017年5月26日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7/05/%e6%b8%a9%e5%85%8b%e5%9d%9a%ef%bc%9a%e7%a9%86%e8%bf%aa%e6%95%b2%e5%93%8d%e7%9a%84%e8%ad%a6%e9%92%9f%e5%b0%86%e4%bc%9a%e6%8c%81%e7%bb%ad%e5%9b%9e%e5%93%8d/

李宁:软埋贺卫方

编辑注:该文已在微信被和谐

这是个软埋的时代,这是个硬埋的时节,这更是一段活埋的历史与现实。

被老干部们痛批阶级敌人疯狂进攻曾最成功的土改翻案,《软埋》一时洛阳纸贵,从此下架绝迹。即便从肉体上消灭这本书,但软埋二字无疑激起了不少人的记忆复苏。习惯了改造人性的当局后续应该更深层次扭曲重塑记忆,使其永远废物化奴隶化纯猪化,这或许比今天更多的封号删帖或杀人放火有意义与利于统治。

我读软埋后记中,不少字句让人悲戚。以下几段作者自述:而她的丈夫则告诉我说,他们在好长时间里,经常能听到她母亲在半夜里喊疼呀疼。疼的地方在背部,当年被枪托打的。她说,母亲即使得了老年痴呆症,仍然多次清晰地表达说:我不要软埋!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个多月,软埋两个字,就像鬼魂一样追逐我。一些杂乱的声音,成天在我的耳边响:不要软埋不要软埋!每天傍晚,我都会沿着湖边去散步,湖水中和树林里,也总像有奇怪的喊叫:我不要软埋。我们不要软埋。常常让我自己好一阵毛骨耸然。”

“唉,人死之后没有棺材护身,肉体直接葬于泥土,这是一种软埋;而一个活着的人,以绝决的心态屏蔽过去,封存来处,放弃往事,拒绝记忆,无论是下意识,还是有意识,却都是被时间在软埋。这种软埋,或许就是生生世世,永无人知。”

当我们看到这些异常深刻的人性苦难文字时,它背后所起到的不屈不挠张力,以及难以解脱后的仍要做人,似乎也在拷问今天每个人,何以为人?

我后来联系了广州深圳大大小小的许多书店,很可惜,它们如从来没有来过一样,这本书也如从来没有出过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包括一个朋友在书店看到仅存的一本,但书店方因你懂得原因打死也不卖。

不过,也不奇怪,软埋硬埋活埋书籍与思想,在国内从来都是常态,很多时候我们漂洋过海去外面看到一些书,实在有种激动与泪流满面。书,永远是墙外的好,它毕竟求真。

软埋书的另一面是硬埋记忆杜撰假象,土改,肃反,整风,反右,文革等,也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清算。49后历史太残忍,一两亿人非正常死亡,死了后不软埋也不硬埋而是就地当畜生一样死得毫无尊严。今天又何尝不是呢?去年长沙一个被强拆户,老母亲被埋在拆迁的地底下21天才被发现,官方的说法是绝不可能拆死人埋起来,说这位老母亲外出了,反正是自我消失了。这样到底是软埋还是硬埋,又或者简单意义上活埋,恐怕远远甚之。

我又想起去世的爷爷生前跟我讲过,在三年大饥荒时期,整个村子死伤无数,遍地都是,没办法,只能用门板把一些人下葬,后来连门板也没有,只得裹个衣服,挖个人型墓穴,直接埋了。那时候吃树皮吃野草,用我爷爷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人间地狱。

不解决合法性,没有清算机制,各种埋不仅昨天肆意杀人凌辱记忆,今天更是如此,埋的形式不同了,但埋的内涵机制却无疑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比如最近几天关注多颇高的贺卫方,他说:从此在社交媒体不再发声,今后在任何社交媒体都不会再公开发表任何文字,原因是那什么数十年来前所未有。他还说,由于不断地关闭其个人博客,封锁其新浪微博和两个微信账户,所以他未来将不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声。

数十年来前所未见,贺老师恐怕言过其实 ,我要问的是,这里什么时候好过?什么时候真自由过?

当一些人认为温和言论不该被封锁时,而自以为的激进言论难道就该被选择性虐杀?双重标准的的中国人,难道天生不喜欢言论自由里的激进,而只爱言论自由里的温和?呵呵,太可爱了。

对贺老师柔软地不说话,没有人能逼他说话,也别说谁逼他革命。在大时代转型的关键点位,一些人选择安身保命,更多人选择勇敢站出来打破僵局。这都是各自选择。

我稍微想多的一点是,中国主流知识分子似乎很少像宋教仁、汪精卫等革命党选择站在民间道义这边,不管八不准杂志收编还是更多打脸如影随形,也绝不能放弃改良,正所谓士大夫忠君爱国,不能让暴民在野公夺了天下。

罗隆基说,上了贼船下不来。可能真是如此。前几天有篇钱理群教授文章说,王富仁一夜没睡早上给他打了个电话,“老钱,最近形势紧张,你千万不要再说话了。我猜想,他大概为此一夜没有睡好,因此感动不已:真是患难得知己啊!”

担心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看看49后的知识分子被整历史,他们内心深处的担心与恐惧是不言而喻。时至今日的恐惧后遗症并不在少数。

接回贺卫方老师,他今天这句话被不少人转:【难】这不是抗议与顺从的分别,这是你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问题。如今书出不了,学术刊物把你当敏感词,南方周末(连南方周末都)不容许出现你的名字,微博冻结,博客不能更新,公号连遭根除,请问:我还有什么公开发言的空间?请问:我不顺从,我不屈服,改去抗议,怎么个抗议法?

是啊,贺老师提出的无解与有解,正是对应今天中国的现实。改良已死后,华山是不是只有一条路,知识分子能否跟得上历史转折的步伐,大变局下我们拭目以待吧。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7/05/%e6%9d%8e%e5%ae%81%ef%bc%9a%e8%bd%af%e5%9f%8b%e8%b4%ba%e5%8d%ab%e6%96%b9/

政见 | 王也:没有“政治正确”的世界会更好吗?

在当下的中文网络世界,“政治正确”这个词大有人人喊打之势。许多网民相信,“政治正确”的盛行禁锢了言论自由,阻碍了人们道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掩盖了社会中实际存在的各种矛盾,甚至还会被某些族裔当做维护自身利益的挡箭牌。然而,“政治正确”的支持者们认为,相对于其为弱势群体提供的保护,“政治正确”的代价并不高昂。一旦我们不再去要求形式上的尊重,本来就随处可见的偏见和仇恨将会被更加肆无忌惮地表达出来。

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政治正确”意味着,如果人们选择公开表达某种跟社会主流观点相悖的看法,那就不得不承担一定的成本(比如舆论的指责,旁人的不信任等等)。于是问题就变成了,这种成本会怎样改变个体的行为,对于社会福利又有怎样的意义。

在2001年的一篇论文中,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Morris考察了这样一种情景(详见政见之前的文章《专家会屈从于“政治正确”吗?》):一位并非种族主义者的学者,认为政府最近出台的一项种族平权方案颇有缺陷,不应推广。此时,他若是如实陈述自己的意见,很有可能会被误以为是心怀偏见,以至于声誉受损,之后再也无法对政策产生影响。如果他昧着良心支持政府的方案,却又可能被认为是随大流,不敢讲真话,从而其意见也不会为政府采纳。在这种情况下,“政治正确”的存在,阻隔了决策者获悉真相的渠道,也降低了最优政策得到实行的概率。

不过,Morris教授也指出,对于那些真正怀有种族主义偏见的人,一个“政治正确”的环境会迫使他们有所收敛。这样一来, 种种偏激荒诞的论调就更不容易得到传播,无论决策者还是民众, 受到误导的可能性都会降低。所以,“政治正确”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其实际效果还依赖于具体情境。

那么,在今天的世界中,假如“政治正确”突然消失,每个人都不必担心吐露心声会受到谴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模样?

在刚刚完成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三位学者,通过博弈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他们首先拓展了Morris教授的模型,假定持有极端立场的个体并不清楚身边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政治正确的“主流观点”,因而只能根据已有的信息做一个大致的估计。估计出的比例越高,他们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就越谨慎,越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倘若这时有新的信息显示,“主流观点”追随者的数量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多,那我们将会有更大的几率观察到“非主流”的言行。

为了验证上述论断,三位学者开展了一次在线实验。他们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前两周,从Trump支持率最高的八个州征集了400余名实验参与者。在实验中,一部分参与者被告知,Trump在他们州获胜的概率是百分之百,另一部分参与者则未得到任何相关信息。接下来,研究人员询问参与者,能否以他们的名义向著名反移民组织”美国移民改革联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Immigration Reform)”捐赠一美元。对于其中一些被随机选出的参与者,研究人员告诉他们,之后可能会另外派人来核实他们捐款的情况(公开组);对于其他的参与者,研究人员则宣称此次捐款是完全匿名的(私密组)。

结果显示,在参与者未被告知Trump在本州必然获胜的情况下,公开组中捐款者的比例显著地低于私密组,说明个体的决策确实会被社会压力所影响。然而当参与者获悉,本州大部分人都是Trump的支持者时,两组之间的差别就消失了。在被要求估算身边有意向捐款的人数时,得到选举信息的参与者也会给出更高的估值。正如理论预测的那样,当人们意识到,跟自己观念相仿的人并不在少数的时候,他们就更不愿意隐藏自己政治不正确的立场。

在Trump出人意料地当选总统之后,学者们又招募了另一批参与者,重复进行了上述的实验。这次,即使不提供任何关于选举的信息,公开组和私密组之间也未表现出任何明显差异。可见,Trump的胜利,已经显著地扭转了美国人对“社会主流”的预期——先前只能偷偷摸摸表露的看法,现在已经可以堂而皇之地摆到台面上谈了。

“政治正确”被破坏的后果还不止于此。三位学者进一步指出,随着生活中偏激的言论愈发常见,不赞同这些言论的民众会开始质疑自己对“主流”的判断是否有误,进而提高对“非主流”观点的包容程度。在另外一场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希拉里得票最高的六个州征召了相似数目的参与者,并请他们跟一位瑞士公民进行一场“独裁者博弈”:参与者们有权决定,如何在自己和瑞士公民之间分配价值3美元的财富。

在2009年的一次全民公投中,瑞士以57.5%的支持率通过了一项宪法修正案,禁止在该国修建新的清真寺宣礼塔。研究人员发现,在告知参与者,这位瑞士公民投票支持了修正案之后,他们分配给瑞士人的金额会从平均1.03美元下降到0.69美元。但若同时声明,大部分瑞士公民其实都赞同修正案的内容,那么瑞士人得到的金额又会回升到0.92美元。这说明,无论“主流”还是“非主流”的个体,都会根据对当下社会思潮的判断调整自身的言行。

从上述发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颇为悲观的结论:“政治正确”的防火墙一旦被打出缺口,想再修补好,就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为喷涌而出的极端言论,会改变整个公共舆论的均衡状态。相应的,想在一个从无“政治正确”传统的国家,建立起尊重少数群体的社会规范,只怕就更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 Bursztyn, Leonardo, Georgy Egorov , and Stefano Fiorin. “From Extreme to Mainstream: How Social Norms Unravel.” NBER Working Paper 23415 (2017).
  • Morris, Stephen. “Political correctnes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9.2 (2001): 231-265.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7/05/%e6%94%bf%e8%a7%81-%e7%8e%8b%e4%b9%9f%ef%bc%9a%e6%b2%a1%e6%9c%89%e6%94%bf%e6%b2%bb%e6%ad%a3%e7%a1%ae%e7%9a%84%e4%b8%96%e7%95%8c%e4%bc%9a%e6%9b%b4%e5%a5%bd%e5%90%97%ef%bc%9f/

Saturday 27 May 2017

老斯基财经|穆迪下调中国评级,是时候关门放大公国际了……

来自微信公号:老斯基财经(ID: laosijicj)



好尴尬啊,在中国一季度经济开门红,GDP高达6.9%后,穆迪却下调了中国信用等级。于是乎,从某部门到各大媒体开始组团嘴炮穆迪……但是,十天前是中国主动向美国评级机构开放国内市场啊!

***

老斯基必须为“开放国内评级市场”政策点赞,这是我们第一次接受外国评级机构对中国经济的评级。

理论上,此项政策对于中国经济是一个特大利好,如老祖宗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些国外的评级机构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经济所存在的问题。然而,很遗憾,目前的结果来看是“我誓死捍卫你评级的权利,但我艹你所有的评级结果!”

毫无疑问,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必然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先不说穆迪的公告对于全世界投资者投资中国的决策影响,首先,世界上很多主权财富基金和养老基金所受委托,都要求它们必须投资于高于三大评级机构特定评级的债券。也就是说,这些巨量资金只在三大机构给予高评级的国家中挑选,这等于中国直接被剔除选择范围外了。



再者,一个月前,中国才刚计划开通“债券通”啊。穆迪的公告无疑让债券通充满了困难,将对中国经济造成长期负面的影响……所以,老斯基认为我们当然应该做一些回应。

然而,从某部门到媒体,没有人客观分析穆迪要下调中国评级的理由,而是一顿狂喷。不说众多媒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低级嘴炮,连财某部门也不敢正面面对穆迪提出的那些问题,始终围绕着一个理论“我们有超神的XX,所以一切经济问题都不是问题,你们不懂”。



讲真,我们懂得,因为穆迪下调中国评级真没有什么难懂的。 或者,我们连穆迪下调中国评级的那些理由(老年化、地方债、国企债……)都不看,就从中国GDP走势来看,就会发现穆迪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

穆迪对中国的评级,基本就是跟着中国官方公布的GDP数据走啊!那么,中国GDP增速从前几年的8到10掉到今天的6,穆迪下调评级又有什么毛病?难道,只许上调,不许下调?

然而,比穆迪下调中国评级更悲剧的是,从媒体到有关部门的回应来看,他们连穆迪是干什么的还没搞明白……

***

以穆迪为代表的三大评级机构(标普、惠誉、穆迪)不仅对美国投资者,对全世界投资者都有重大影响。所以,中国的某位大人物说,“美国评级机构维持对自己国家高等级信用评级,目的是要在世界上继续进行低成本融资,廉价利用国际资源……”听起来是不是觉得穆迪像是美国国企,觉悟很高啊?

然而,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全是美国私企。这也不重要,因为不管国企还是私企,全世界的评级机构都不如一个屁!



什么是评级机构?不就是针对各国或各国企业发表一些看法的公司吗?三大评级机构只是发布报告,又不能强制让投资者投资啊。所以,老斯基每分每秒都可以把美国信用下调到垃圾级,全中国14亿人都可以啊。唯一的问题是,有人信吗?所以,评级机构的根本价值是让大家相信它啊!

那么,如何让人信呢?其实啊,评级机构和那些“股票大师”一样,理由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预测结果准确率高了,就有人信!比如,你跟着穆迪的报告做空某个国家,但这个国家的经济反而暴涨,你赔得内裤都没了,还会相信穆迪吗?

当然,穆迪也有多次预测不准确报告。不过,能把所有结果都预测准确,穆迪就不是评级机构,而是神了。全球投资者信任穆迪只有一个原因,这家成立于117年前的评级机构,凭借最专业的调研,在成千上万家评级机构中预测准确率最高,仅此而已。

谁都会说谎,只有钱不会说谎。全球海量的投资者跟着穆迪的评级投资,就说明穆迪让他们赚钱了啊。同样的道理,穆迪的准确率越高,信任它的投资者就越多,它赚的钱就越多……所以,即使真像我们媒体所说穆迪对中国经济有偏见,那么也不是它对中国有偏见,而是对钱有偏见……

再者,那些媒体扯什么“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阴谋论,真是看不起穆迪。别说穆迪这样的“小企业”,美国一大堆超级大企业在川普上台之前,都反对川普,说他是个SB。结果,等川普真的上台后,这些大企业不再说川普是个SB,而说川普是个超级SB……对于穆迪而言,美国XX连根毛都不算!



在美国,有句千古名言“business is business”,翻译过来就是,“上帝算个毛,钱才是真大爷!”美国所有企业自古以来就没有觉悟,谈觉悟伤钱啊!所以,穆迪也是除了钱,六亲不认!不过,投资者就喜欢这种只认钱的评级机构啊!

那么,难道我们真的就拿穆迪没办法了吗?难道就这样看着它肆意做空中国吗?当然不可能,我们早就未雨绸缪地花费巨资,搞了一个打破美国垄断评级机构的大公国际!

***

不管是某部门,还是诸多媒体的反击,都缺乏说服力。因为,信用评级是一件很专业的事,必须由专业的机构从事。所以,中国真正的反击也只能来源于最专业的评级机构,大公国际!

25号,大公国际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所有的经济数据均有企稳向好迹象。所以,穆迪将中国的信用评级从Aa3下调至A1,其选择的时机很可疑……

等等,大公国际是谁?大公国际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具有中国XX特许经营全部资质的评级机构……不过,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完全不同,三大评级机构成立的目的是赚钱,而大公国际的成立目的不知道比它们高到哪里去了。


(改变百年历史……服!)

首先,来看看大公国际官网的自我介绍吧。大公国际从诞生之日起便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战略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民族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思想体系……老斯基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总之可以肯定的是,大公国际和赚钱没有一毛钱关系。

按照专家的说法,大公国际成立的目的是让中国有自己的评级机构,打破世界评级产业的垄断,用来怒怼美国三大评级机构。而且,大公国际说到做到,刚公布自主研发的国家信用评定标准一年后,就下调了美国信用评级,为国争光!



2010年8月3日,大公国际发布公告,宣布将美国国家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A,信用前景调为“负面”……但是,亲啊,那可是2010年,美国才刚刚从经济危机中开始复苏,这尼玛是要把美国一脚踩死的节奏,太狠了吧?

对于这么有勇气的公告,某位大人物说,“美国的双赤字(贸易、财政赤字)在世界上臭名昭著……他们向世界人民借钱过日子,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算改变‘寅吃卯粮、债台高筑’的经济模式……”意思就是,大公国际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是为了拯救世界投资者,让大家避免被三大评级机构所骗。

很显然,全世界的投资者都没领这份情。这也不是关键,关键是连中国XX也不相信大公国际啊!大公国际下调美国评级至A后,就是要做空美国的意思。结果,中国XX反而疯狂购买美债啊!

那么,连中国XX自己都不相信的评级机构,全世界投资者怎么可能相信?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建立的评级机构,我们还花费巨资建立它干毛?


(当然,它还在从事一些其他工作……)

不过,别以为大公国际是好惹的。一年后,大公国际就发布了人类历史中最神奇的评级报告。大公国际给中国XX的信用评级为AA+,而给铁道部的信用评级是AAA。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假设中国破产了,铁道部依然不会破产!

只能说,干得漂亮!

***

当年,大公国际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美国连个屁都没放(可能都不知道这事)。那么,我们既然把大公国际放到和三大机构平起平坐的位子上,为什么今天还要回应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呢?还要和它当着全世界人民的面,撕逼呢?我们也可以装作不知道啊!

哎,在这场从有关部门到媒体组团撕逼穆迪的大战中,老斯基感慨啊,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还不明白什么是钱!

钱,只是钱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但全世界每张钱都没有祖国。钱是地球上最单纯的东西,容不得一丝杂质。只有等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中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7/05/%e8%80%81%e6%96%af%e5%9f%ba%e8%b4%a2%e7%bb%8f%ef%bd%9c%e7%a9%86%e8%bf%aa%e4%b8%8b%e8%b0%83%e4%b8%ad%e5%9b%bd%e8%af%84%e7%ba%a7%ef%bc%8c%e6%98%af%e6%97%b6%e5%80%99%e5%85%b3%e9%97%a8%e6%94%be%e5%a4%a7/

“一带一路”名与实 —— 兼与马歇尔计划、大东亚共荣圈之比较

作者: 杨光



习近平为什么要把一个号称“对外开放战略2.0版本”的“世界大战略”以汉唐盛世一条古老的商道来命名?想必是受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粹民族主义情绪所启发。但这个命名实在并不高明。丝绸之路虽然名扬四海,但它毕竟属于以骆驼和马来体现地理机动性的古代,在航空、航海、铁路、公路等全方位铁甲机动的当今时代,丝绸之路拿来申遗是个好主意,拿来“复兴”,恐怕就有消遣古人、愚弄今人之嫌了。

其一,除海空交通之外,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欧亚大陆桥东西两线均已全线贯通,中国与中亚、西亚、印度、阿拉伯、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任何贸易活动都不必再受古丝绸之路畅通与否的限制。而南中国海商道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上贸易通道,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印度洋、东非的海上航路除了索马里海盗之外并无其他重大安全威胁,只要南海自由航行权不受以中国为主要声索方的主权纠纷的影响,所谓重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也是多此一举。

再者,“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已经有了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10+1、10+3、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TPP、RCEP等运行中和洽谈中的多边经贸一体化体系,中国欲在区域经济整合中施展拳脚、大所作为,有的是现存的途径,完全可以搭现行多边经贸秩序的便车,而不必另辟蹊径、费钱费力、自己当头、另搞一套。

其三,不论古代的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曾经创造过什么样的辉煌历史,但现实中的“一带一路”区域却是整个欧亚大陆地缘形势最复杂、国际关系最微妙、问题国家最多、安全隐患最严重、投资风险最大的地区。“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都是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的问题国家;该区域贸易前景最好的经济大国印度一向与中国有瑜亮情结,因“中巴经济走廊”有干涉印巴克什米尔主权争端之嫌而公开抵制了本月的“一带一路”北京峰会;中亚五国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它们试图在习近平的“一带一路”与普京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投机取巧。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前景同样不妙,该区域的发达经济体日本、韩国、新加坡对“一带一路”明里观望、暗中抵制;台湾则被中国排斥在“一带一路”之外;越南、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虽对中国的市场与资金怀有渴望,但对“一带一路”的地缘扩张企图则高度戒备,故而首鼠两端,疑虑重重。习近平非要把他的“中国梦”筑梦工程挂上丝绸之路的传统名牌,选择在这样一个问题多多的区域大把撒钱,如果这是为了拿历史典故当噱头,拿汉唐盛世给自己打气,就“作”得太过了,显然非明智之选。



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用心,产能输出是其表,地缘扩张是其里,撒钱是手段,传“中国声音”、推“中国方案”是目的。大概就如奥巴马所说,习近平想要“由中国人来制定国际贸易的规则”,或如国内媒体所言,中国想当“全球化的新领军者”。特朗普不是正好也让出了机会吗?

说到底,习近平就是要彻底颠覆邓小平“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对外战略,就是要在欧亚大陆的地缘夹缝中为中国找到一块“当头”的舞台。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可能让中国出头,那就在亚投行里坐稳头把交椅;WTO、APEC、RCEP不可能由中国当头,那就在“一带一路”里自封为王。之所以选择中亚、西亚和东南亚为中国争当多边经济与地缘政治盟主的主要发力区域,习近平大概也是经过仔细拿捏的,因为这是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体的亚太经济圈、欧洲经济圈和俄罗斯为主体的“欧亚经济圈”力有未逮、覆盖率不足的边缘区域,同时又是古代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大汉盛世中国曾是中亚盟主,大唐盛世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西部边疆一度推进到波斯,唐代以降,东北亚、东南亚诸国长达千年奉中国为宗主国)。

当然,有勇气,敢担当,敢向问题成堆的地方撒钱,敢当区域一体化的盟主,这也未必一定是坏事。但是,习近平将邓小平面向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发达经济体的“引进、吸收”战略转变为面向问题国家、落后经济体的“撒钱、当头”战略,将江胡时代的“与国际规则接轨”转变为“改写国际规则”、“推出中国方案”,这就不再是什么“对外开放战略2.0版本”了,而是对“后三十年”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根本性颠覆。

细思“一带一路”所蕴涵的战略思维,与其说它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战略的升级版,不如说是毛泽东第三世界理论、亚非拉战略的改进版。1965年,林彪在《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中说:“从全世界范围看问题,如果说北美、西欧是‘世界的城市’,那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就是‘世界的农村’。……今天的世界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势。”套用林彪的话,如果说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是亚洲的城市,那么,“一带一路”所选定的问题国家和落后区域恐怕就只能算是亚欧大陆的农村,习近平的“对外开放”新战略,更像是一场21世纪版的“农村包围城市”。



在国际媒体上,“一带一路”最经常的比较对象,是美国于二战结束时推出的、旨在重建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但中国官方不认可这种国际比较。外交部长王毅曾反驳说:“‘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二者不可同日而语”。王毅认为,“一带一路”强于马歇尔计划之处,一是“传承着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精神”,这种丝路精神,即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合作共赢精神,二是“一带一路”基于全球化和国际多边主义,而马歇尔计划则基于冷战思维和地缘政治竞争。新华社、《环球时报》也曾发表文章,认为“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本质差别”、“不能相提并论”,理由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美国的霸权野心,而“一带一路”则是为了建立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多边经济体系。五月十四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说:“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这段话看似自我表白,一派云淡风轻,但所谓“地缘博弈的老套路”、“破坏稳定的小集团”,则是针对马歇尔计划有感而发。

看来,中国人对古丝绸之路、对马歇尔计划都看法偏颇——如果不是故意曲解的话。其实,古代的亚欧大陆并不存在一条由各国政府牵头、且合作共建的一条连通商路,丝绸之路之说,是十八世纪末期一位德国地理学家的首创。诚如《哈佛中国史》所说,古代丝绸之路两端的中国人、罗马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样一条线路的存在,甚至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存在”,无论两端的中国人、罗马人还是中途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没有商人能够穿越整个贸易线”,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到达欧洲,是无数次转手贸易的意外结果,正如佛教传布中国并成为中国与东亚文明的一部分是丝绸之路民间文化交流的意外结果一样。而意外开通了这条著名商路的那些伟大的中国古人可不是为了什么“合作共赢”、“和谐共存”而去,所谓张骞通西域,张骞恰好是为“地缘博弈”而去——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拉拢大月氏与汉人共击匈奴,所谓班超护西域,班超的“西域都护府”其实就是中国对西域与中亚民族进行殖民统治的“西域总督府”。扩张性的战争、压迫性的殖民统治意外结出文明之果,在世界史上并非稀罕之事。

至于马歇尔计划,中国官方的解读真正充满了冷战的恶意。马歇尔计划当然有扩张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构建欧洲民主政治圈、自由经济圈的战略意图,但这无可厚非。美国人又不是傻瓜,美国纳税人的钱撒到欧洲,岂能不问受援国意识形态如何、是否认同市场经济而雨露均沾?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是慷慨无私的,除战败国德国之外,其他受援国均不需偿还,这比号称“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苏联向东德、罗马尼亚等前轴心国无度索取,建立“经互会”将东欧各国变成苏联的原料提供国、经济附庸国,不知道要慷慨、高尚多少万倍。马歇尔计划并不完美,同为二战盟国的中华民国、英属香港未得分文之助,但那也情有可原,毕竟救急不救穷,有限的资金要用在效率最高的地方,几年之后西欧各国的基础设施、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说明马歇尔计划的选择方向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科学”的,至少比我们目前的“一带一路”专门投向问题国家、落后区域要“科学”得多。而马歇尔计划所催生的欧洲市场经济圈、欧洲经济一体化,可不是习近平所谓“破坏稳定的小圈子”,恰恰是战后欧洲持续繁荣稳定的保障机制。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对象最后都成了美国的坚定盟友,比之苏联、中国的受援国最后纷纷反目成仇,此中差别,值得玩味。习近平当局如今既欲“撒钱、当头”,与其嘲讽、批判马歇尔计划,倒不如认认真真地学习、借鉴马歇尔计划。



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带一路”与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异同之处,窃认为,相比于马歇尔计划,“一带一路”与“大东亚共荣圈”有更多的神似之处。

首先是民族心态相似。日本人在明治维新初期,对西方是一种敬佩、倾慕的心态,跟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心态相似,但到了明治维新末期,尤其是甲午战争打败了中国、日俄战争打败了沙俄之后,大和民族的地缘政治野心开始膨胀,民族心理开始变得狂妄、自负,“爱国主义”、民粹民族主义情绪在日本渐渐成为风尚。山满的玄洋社、内田良平的黑龙会、近卫笃麿的东亚同文书院等组织对日本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感到十分厌烦和不满,希望日本要出头、要当头,要联合“同文同种”的中国、朝鲜、东亚共同建立“东亚新秩序”,如果中国不配合或没有能力做出响应,就必须考虑以亲日政权更换满清政权。这些想法正是后来日本发动对华战争并在战争后期与汪伪、伪满及东南亚各国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民族心态根源。

其次是地理选择相似。“大东亚共荣圈”与“一带一路”大部重合,都以东亚、东南亚、中亚为主体,不同的是“一带一路”以中国为核心,偏向中亚,而“大东亚共和圈”以“日、中、满三国”为核心,偏向东南亚,这一区别只因中日两国相对地理位置不同、一为大陆国家一为海洋国家而起,地理选择背后的战略动机仍是大体相似的。在“大东亚共荣圈”中,中日满三国是“相互提携”、“互助连环”的经济共同体,东南亚和南中国海是资源供给地区和能源通道所在,这与“一带一路”的内部分工大体相似。而且,“一带一路”与“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词藻也颇为相似,日本人讲“共存共荣”、“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中国政府讲和谐共存、互利普惠,振兴亚洲,“不干涉内政”,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东亚共荣圈”因日本战败而告终,那么“一带一路”的前景何在呢?

2017/5/25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19690

何清涟:“杨舒平现象”与中国的语境规则

来源:
美国之音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就读的中国女学生杨舒平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在中国惹了众怒,从官媒到网上,骂声铺天盖地,集中于两点,一曰“空气”,不该拍美国空气的马屁,贬低祖国的空气质量;二曰“卖国”,她延伸了清新空气的含义,谈到了言论自由,这无疑戳中了中国的软肋,让“中国”丢脸了。

可怜的杨舒平没有错。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大都集中于中国网络语言过于暴力,以及中国青年们受到意识形态教育之害。但如果再深入挖掘,就会发现还会有个语境差异引发的误解。

不同文化有语境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语言的表达方式有明显差异。杨舒平的演讲是英语发言,自然得适用美国语境文化。美国的语境文化通常比较自信,用词则略显夸张;如果把美国语境里的发言原封不动地译成中文,再按照中文语境去理解,很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误解。

比如,美国人夸一个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的两岁男孩,往往会随口说出“great boy!”,这不过是一个带夸张的平常鼓励而已;若把这句话译成中文,放到中文语境里,说这孩子“真棒”,似乎有点夸奖过头,如果理解成小孩“伟大”,便有拍家长马屁之嫌。在其他文化里也一样。日本人之间讲话相当谦卑含蓄,而一旦改用流利的英语交谈,就会自动切入英文语境,用语、动作、语调、口气都变得张扬,一改平时的谦抑习惯。

俄国人习惯了上百年的压抑,平时回答同胞的问候“最近怎么样(Какдела)?”,常见的回答是“没那么糟(Нетакплохо)”。在不懂俄国文化的美国人听来,似乎俄国人天生悲观,其实俄文的“没那么糟”相当于中文的“还行”或者“还凑合”。

杨舒平用了一个“甜美”来修饰马里兰的空气,不过是美国习于夸赞的文化语境下的一个普通用词,作为她引出主要话题言论自由的导语。但在缺乏这种夸赞文化的中国语境里,却被解释成吹捧美国的空气,这种误解或许源自对不同文化语境缺乏理解。

语境文化之所以值得关注,还因为不同文化的语境差异深受制度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都深喑双重语境的技巧,即“公开场合说假话,私下场合说真话(public lies,private truth)”。而在民主国家,民众的发言则往往不分公开场合或私下场合,对政府和政治人物多所指责。央视前主持人毕福剑在私人饭局中说了个段子,本来无事,却被人录下来放到网上,于是央视便按照公开场合发言追责,毕福剑因此丢了饭碗。杨舒平在美国的公开演讲完全符合美国的语境,却被拿到中国的语境中去问罪,实属荒唐;难道杨舒平在马里兰大学用中国大学团委书记的口吻发表一篇“爱党、爱国、学习三观”的演讲,就能提升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

中国式语境规则:官版

杨舒平和毕福剑的遭遇,暴露出官版中国式语境规则的框框。在公开场合说什么话,不同制度下的国民确实大不相同。而官版中国式语境规则,亦为仅存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共享”,有专门研究为证。

欧洲若干学者出版的《85国变动中的价值观和信念》(Changing Values and Beliefs in 85 Countries:Trends from the Values Surveys from 1981 to 2004)一书,为比较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民众在民意调查的话语表达之差异提供了一面镜子。荷兰鲁汶大学的研究机构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调查人们的价值观,对各国民众用同一组问题发问,该书编辑了这个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的部分数据。我在调查数据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凡是民主国家,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都比较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的老百姓对政府都有各种各样的批评;而在社会主义国家,比如中国、越南,老百姓对政府的态度却正好相反。

从2000年的调查数据来看,回答“对执政党保持信心”的比率,中国是93%、越南92%(该书184页),回答“对政府抱持信心”的比率,中国是97%、越南98%(该书183页)。因为在公开场合的民意调查中,老百姓只敢讲让政府满意的话,所以调查显示,民众对党和政府表示“信任”的比率接近百分之百,但这里面假话的成分很大。而这项民意调查的微妙之处在于,它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民主制度也有问题,但比其他政府体制好”,这个问题拐了一个弯,不要求回答者直接表示对本国政府的看法,于是便问出了民众的真心话。大多数中国和越南的民众都知道本国并非民主制度,当他们对后一个问题表示赞同(中国90%的应答者、越南72%的应答者,该书201页)时,表明他们其实更喜欢民主制度,而不是本国的现行体制。前后两类问题回答的对比,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国家官版语境下假话与真话的区别,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言论自由的证明。

中国当局一直想通过对留学生的掌控和海外“大外宣”媒体,再加上“五毛”在国外中文媒体上的鼓噪谩骂,把官版中国式语境规则推广到国外,管不了西方人,至少要尽量约束海外华人按此规则行事。杨舒平的演讲不期然地成了一个打破海外官版中国式语境规则的范例,于是当局愤怒了;而那些习惯于戴面具生活、在公开场合不讲真话的国人表示不满,则另有原因:有人摘掉了面具公开说真话,自然彰显出想继续戴面具的人之尴尬难堪。

中国式语境规则:民间版

中国式语境规则还有民间版,那其实是一种政治高压下的民间社会交往文化,体现了民众言语表达的特征,其中有四类值得关注。

第一类是“舆论倾向性”,即对时局和当局的不满早已遍布全社会,互联网和手机通讯网为发表批评言论提供了大量机会。在互联网和手机通讯时代,民众讲真话表达不满的空间大为拓展,几乎形成了明显的“舆论倾向性”,民众的压抑通过在网络空间发言批评当局而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第二是发表时政批评时的“场合考量”。部分知识分子的微信圈就是一种自己创造出来的“场合”,在价值观认同度高的小群体内部,话语可以稍微开放一点,许多微信群只吸收同类价值观的人,或者异类价值观的人往往被请走,就是为了让群内讨论可以敞开、坦率,而不必经常发生观点冲突;更重要的是,同类价值观者的人格相近,可以彼此信任,讲真话时不必担心出现“毕福剑现象”。

第三类是“马甲优势”,在比较开放的网络空间里,“穿马甲”的比用真名实姓发言的敢讲话,这有正反两种情况。“穿着马甲”发表时政批评时,往往比用真名实姓发言更尖锐,这种情况下“马甲优势”扩大了有限的言论自由,而当局的网络监管则时时高度防范。反面的情形是,“穿着马甲”攻击他人时,往往更肆无忌惮,可以完全言论免责,许多人身攻击、恶意诬陷、捏造事实的案例,都是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中不会发生的。

第四类是草根文化的“话语霸权”,这里面既有红色文化后遗症的作用,也有江湖文化后遗症的影响。那种像文革时期“红卫兵”式的“斗争意识”和“敌对意识”,一言不合便恶语相向,以及官式洗脑教育产生的价值观,都属于红色文化后遗症。杨舒平就是既被官方痛批,也被民间的红色文化后遗症“患者”围剿。至于网上的言语粗鄙、脏词流行、唯利是图等江湖文化后遗症,以及互不相识的人在网上相互纠合、吹吹捧捧、拉一拨打一拨,则让人回想起上世纪北京的“胡同串子”和上海的“青红帮”文化。

民间版的中国式语境规则正在型塑着改变中的中国社会。互联网确实开拓了言论自由空间,但中国的这个空间不是给敢于实话实说的杨舒平更大的支持,相反却为民间社会对她的批判提供了机会。如果不是空谈中国的政治进步,那么,将来中国的后极权社会如何演变,其实可以从民间版中国式语境规则中看出一些轨迹。比较明显的是,独立知识分子在网上的发言空间受到来自当局和草根文化话语霸权的双重压力,其积极的社会启蒙影响力逐渐式微,而草根文化则助长着社会的“痞子化”。

(此文的主要观点是在与程晓农讨论中形成)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705/%E4%BD%95%E6%B8%85%E6%B6%9F%EF%BC%9A%E2%80%9C%E6%9D%A8%E8%88%92%E5%B9%B3%E7%8E%B0%E8%B1%A1%E2%80%9D%E4%B8%8E%E4%B8%AD%E5%9B%BD%E7%9A%84%E8%AF%AD%E5%A2%83%E8%A7%84%E5%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