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和希腊的选举告诉我们,"紧缩计划疲劳症"已开始显现。这并不出人意料。对于许多国家而言,看上去不存在摆脱萧条、通缩和绝望的可信退出策略。如果欧元区这个货币联盟只是一个一般的固定汇率安排机制,那么它注定会瓦解,就像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分别于上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瓦解那样。现在的问题是,欧元区是一个货币联盟的事实,除了延缓瓦解以外,能否发挥其他作用。推动欧元区实行必要变革的最后机会,落在了法国新当选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的肩上。奥朗德表示,他的使命就是为欧洲带来"增长和繁荣"。那么,他能否实现这一值得赞许的目标呢?
财政紧缩不会改善正在萎缩的经济体的状况。于是,紧缩只能导致更多的紧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资料显示,从2008年至2013年的每一年,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总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都将上升,而不是下降。希腊的该比率将会短暂下降,但原因仅仅是债务重组。
最触目惊心的数据是失业率(见图表)。15岁至25岁年轻人的失业率,希腊和西班牙是51%,葡萄牙和意大利是36%,爱尔兰则是30%。法国年轻人的就业状况好一些,但形势也很严峻,年轻人失业比例达到五分之一。我们能相信人们将会无限期忍受这种状况吗?不能。人们更有可能像在希腊和法国选举中一样,再次投出抗议票。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成为一年多来被赶下台的第八位欧元区国家领导人。
欧元区经济前景很暗淡。IMF预测,今年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经济将会出现实际收缩,而爱尔兰增长率仅为0.5%。即使乐观估计,前四个国家2013年的增长率也不过是接近于零。这在政治上是危险的。更极端政党的出现和背叛感的泛起,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在经济上也是危险的:现在有多少最富才华的青年才俊想要移民?
有些事情必须改变。但所有的路似乎都已被堵死。德国央行(Bundesbank)行长延斯•魏德曼(Jens Weidmann)为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货币政策已经用到了极限——如果没有超过极限的话。制定财政协定的目的在于防止无度的财政政策。不管怎样,如果没有财政团结,面临不可持续性高利率的欧元区成员国将没有回旋余地,而这个货币联盟并未设立联盟财政部门。因此"结构性政策"势在必行,欧元区领导人称之为增长政策。但是,改革能够迅速使经济恢复增长的观点属于无稽之谈。中期来看,改革措施将推高失业率,加剧通缩,并加重实际债务负担。即便在上世纪80年代较为有利的环境中,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在英国推行的改革也花了十多年时间才显露大部分成效。
正如约瑟夫•约费(Josef Joffe)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所述,许多德国人相信,德国近来取得的相对成功源于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时期推行的改革措施。这基本上也是无稽之谈。德国的经济增长是由出口驱动的。这部分得益于德国优异的工业基础。但其他国家毫无节制的信贷供应造就的经济繁荣,也令德国受益匪浅。现在,德国有无可能回馈这一恩惠?答案是,可能性几乎为零。
魏德曼文章中最重要的一个句子或许是:"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针对的是整个货币联盟;因此,德国大幅扩张的政策立场必须由其他的国家政策来配合。"简言之,如果你梦想德国将允许信贷推动的经济繁荣推高国内通胀水平,快醒醒吧。这和IMF的预测是一致的。危机爆发之前,欧元区的整体通胀率一直高于德国,这主要是因为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通胀率相对较高。从逻辑上讲,这种状况现在肯定会被逆转,但距离IMF的预测仍有很大差距(见图表)。IMF资料显示,欧洲央行(ECB)甚至将无法达到接近2%的通胀目标。
正如目前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任教的保罗•德•格劳威(Paul De Grauwe)近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当前的调整进程是非对称性的:遭遇困境的国家通胀减缓;而状况较好的国家无通胀。这不是货币联盟的特点。这远远更像是一个帝国。
那么,奥朗德可能会如何做?首先,他将不得不忘记对国内的几乎所有承诺,这不仅因为这些承诺对法国毫无帮助,也是因为若不如此,德国领导人就不会认真地对待他。
然后,这位新总统必须与德国领导人严肃地讨论他们期望欧元区以何种方式结束危机。他应当对沃尔夫冈•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近来呼吁提高德国人工资的明智观点予以热烈支持。接着,他应该指出,似乎只有五条途径可以结束危机。第一条、也是最佳途径,便是对危机爆发之前积累的失衡进行对称性调整,并辅以弱国的改革。第二条途径是盈余国家永久性地向赤字国家转移资源。第三条途径是欧元区痛苦地转型为外部盈余——可以说,这显然取决于德国。第四条途径是弱国进入半永久性的萧条。最后的途径是欧元区部分或完全解体。
唯一理智的选择是第一条途径。但欧元区目前并未走上第一条道路。紧缩政策必须与调整和结构性改革的实际步伐相匹配。
奥朗德变换视角、采取这种观点的可能性很小。但货币联盟曾是法国提出的计划。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的是与奥朗德同属社会党的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奥朗德的任务和目标必须是化敌对情绪为希望。他可能遭到失败。但在欧洲领导人当中,唯有他有进行尝试的意愿和能力。
译者/邢嵬
from 新獨立觀察 http://neobservation.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_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