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 May 2012

宋治德: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後的分析與感想

作者為前職工盟組織幹事,現於法國留學。

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結束。根據法國總統選舉制度,如果在首輪投票沒有候選人得票過半數,則需要進行第二輪投票,第二輪投票由首輪得票最多的頭兩位候選人進行角逐。選舉結果一如早前民調預測,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與執政的人民運動聯盟現任總統薩爾科齊,成為得票最多的兩位候選人(分別為28.6%與27.1%),5月6日第二輪投票將決定誰是下任總統。

這裡談談個人就這次選舉結果的一些觀察及感想。

薩爾科齊的末路?

究竟薩爾科齊能否連任?在未討論這個問題前,他已創出兩項紀錄。法國老牌週報《星期日報》(Le Journal du Dimanche)在這次選舉前一星期公佈民調機構IFOP的調查,薩爾科齊已成為法國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第二項,就是薩爾科齊自法國1958年第五共和建立以來,在競逐連任的總統中,首位在首輪選舉即敗於對手的總統。

薩爾科齊為何淪落至這地步?因為薩爾科齊過去執政5年,除了其個人生活奢華的問題外,基本上交不出一張合格的成績單。從他上屆當選總統後即晚,便在巴黎香榭大街的最昂貴餐廳Le Fouquet’s與富豪權貴擺下慶功宴,已被譏笑為富豪的「總統」。任內失業人數激增100萬人,達至現時290多萬。環球金融危機期間,動用3百多億歐元(約3千多億港元)公帑拯救銀行集團渡過危機,又減免財團利得稅。稅收少了,要由普羅民眾來買單,其中包括延長法定退休年齡由60至62歲,導致全國大罷工。內閣官員又不斷被揭發貪污醜聞(註釋1)。所以,今次總統大選,一般都說是「反薩爾科齊」的公投。當然背後亦是民眾對於現政府無力解決經濟危機以及轉嫁危機的不滿表態。

奧朗德代表的左派,其實只是歐洲傳統溫和(或改良)的社會主義。他針對薩爾科齊的問題,打出「改變」口號。他政綱比較多引起討論的是對於年賺1百萬歐元(港幣1千萬元)或以上人士,課以75%收入稅;增加6萬個教師職位,以及為青年創建就業職位;免費撥出土地讓地方政府增建社區公營房屋;階段性地減底依賴核能發電。雖然奧朗德的執政經驗備受質疑,一般民眾亦懷疑他是否能帶令法國走出經濟危機的困局,但因為得益於「反薩爾科齊」的效應,因此民望一直領先。

現在回到薩爾科齊能否在第二輪投票翻盤連任的問題?先看這次首輪投票其他各候選人的得票分析。從政治光譜上更為偏左的候選人,也有不錯成績得票第四的左翼陣線(Front de gauche) 候選人梅朗松(Jean-Luc Mélenchon) (11.7%);以及綠色生態女候選人裘莉(Eva Joly)(2.3%)。兩人均呼籲其支持者在第二輪投票支持奧朗德,踢走薩爾科齊。

另外,還有4月22日《世界報》(Le Monde)公佈的民調,對得票第五(9.13%) 的中間派候選人貝魯(François Bayrou) 與第三(18%)的極右派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這兩位候選人的支持者在第二輪投票時的取向。貝魯的支持者投給奧朗德及薩爾科齊各有一半;馬琳.勒龐的支持者有60%投給薩爾科齊,而22%投給奧朗德。

所以,從上述資料分析二位候選人在第二輪的得票率,如果整體投票率與第一輪的八成相近,奧朗德的左派票源的基本盤已有42%,若再加上貝魯及馬琳.勒龐的部份票源,得票可能超過五成;而反觀薩爾科齊只會有43%。從票源分析來看,奧朗德的勝出應該沒有懸念。

極右國民陣線的崛起

至於今次首輪選舉的另一個討論焦點,就是得票第三位的極右排外甚至是仇外的國民陣線。其領導人馬琳.勒龐的得票率,已超越他父親勒龐(Jean-Marie Le Pen)在2002年總統選舉首輪得票的16.7%。

怎樣解讀國民陣線的重新崛起呢?這亦要拜薩爾科齊所賜。因為他過去為了轉移經濟危機的社會矛盾,以及有計劃地為爭取右派(包括極右)的票源,不斷將失業、罪案等種種社會問題歸咎外來移民、少數族裔或伊斯蘭教徒,令到種族主義以及恐伊斯蘭情緒(Islamophobie)不斷滋長。但最終獲益者不是他自己(若以今次首輪投票來看),而是由比他更右的國民陣線來收割。

究竟國民陣線的票源是怎樣?

4月25日《解放報》(Libération),發表一篇有關投票者的職業類別及年齡調查。原來馬琳.勒龐在投票的藍領工人(註釋2)當中支持度竟排第一,高達28%;其次才是奧朗德26%,薩爾科齊22%以及左翼陣線的梅朗松15%。但在白領工人當中,則是以奧朗德29%排第一,其次是馬琳.勒龐20%,薩爾科齊19%,以及梅朗松12%。在18至24歲投票的年青人組別,馬琳.勒龐僅次於奧朗德排第二位。

為什麼這樣?其實這與法國過去幾年來正經歷一個所謂「去工業化」的過程有關。就是公司紛紛將國內的生產線遷往國外低成本的地區(包括東歐、北非及東亞),過去3年已有9百多間工廠關閉,大批工人失業。而馬琳.勒龐的反移民、反全球化及反歐盟的極端保護主義,便容易吸引這批受害的藍領工人。

另外,就是國民陣線近年銳意發展青年組織工作。尤其針對是一些沒有文憑學歷,又剛踏入社會工作的相對缺乏競爭力的青年。

但為什麼左翼力量(主要是梅朗松的左翼陣線)不能吸引他/她們呢?雖然有評論認為他/她們當中其實是傳統左派的票源,所以會在第二輪選舉投回奧朗德。無論如何,這還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筆者希望在選舉正式結束後,陸續有調查結果公佈以及更多的相關討論,再詳細探討這個問題。

有政治評論員認為,國民陣線取得有史以來的最多選票,這或會有助國民陣線轉型為主流政黨,改走溫和中間路線,所以大眾毋須過於驚慌。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馬琳.勒龐比起他父親除了在談吐及形象包裝上較為「軟性」之外,骨子裡排外仇外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國民陣線的當道,對於外來移民及學生,少數族裔,伊斯蘭教徒,或LGBT等,絕對是危險警號。所以,國民陣線支持者說﹕「馬琳.勒龐比梅朗松好」,梅朗松便幽默地回應﹕「希特勒比人民陣線(Front populaire )好」(註釋3)。

2012年4月26日

註釋1﹕前勞工部長韋爾特(Eric Woerth)及其妻子被揭發曾幫助法國的女首富歐萊雅(L’Oréal)集團領導人貝當古(Liliane Bettencourt)逃稅。後來外交部長馬裏(Michèle Ailliot Marie)又被揭發在2010年底北非突尼斯爆發人民革命期間與丈夫前往該國旅遊,由一位與該國獨裁者本.阿里(Ben Ali)有密切關係的富豪免費提供私人飛機接載 (情況與將卸任的香港特首曾蔭權類似,只是曾蔭權聲稱按「市價」付機票費﹗),馬裏還表示會提供催淚瓦斯給本.阿里鎮壓人民革命。

註釋2﹕法語,Les ouvriers譯為藍領工人, 指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包括受僱於工廠、工地等的工人。而Les employès譯為白領工人,指受僱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行政、零售服務業僱員亦包括在內。兩者所包括的實際範圍仍會有些爭論,但都是工人階級Les travailleurs內的不同層份。

註釋3﹕人民陣線是在1930年代,由不同的左翼政黨所組成的聯盟,當中包括社會黨前身「工人國際法國支部」(Section Française de l’Internationale Ouvrière),以及共產黨等。。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E5%AE%8B%E6%B2%BB%E5%BE%B7%EF%BC%9A%E6%B3%95%E5%9C%8B%E7%B8%BD%E7%B5%B1%E9%81%B8%E8%88%89%E9%A6%96%E8%BC%AA%E6%8A%95%E7%A5%A8%E5%BE%8C%E7%9A%84%E5%88%86%E6%9E%90%E8%88%87%E6%84%9F%E6%83%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