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层神秘的面纱再一次使朝鲜看上去充满了危险性。
从我们得知金正日已于两天前去世、年轻的金正恩将接位的那一刻起,市场的积极反应表明,希望战胜了经验。很少有人会怀念那位父亲,但他的儿子尚不具备能力去发起具有建设性的变革——不管是在朝鲜国内还是在外交领域。
事实上,这位新领导从一开始就在与父亲的对比中处于下风。其父1994年继承权力宝座时已53岁,之前他接受了二十余年的培养。而这位29岁的政治新人直到去年底才被推到接班人的位置,此前他曾参与经营家族企业,不过这段经历的时间也不足两年。过去数十年中,朝鲜经济及基础设施不断恶化,尤其是在首都之外的地区。如此国情意味着,对这个男孩和他的“辅政大臣”们来说,未来任重而道远。
父亲知道儿子将需要帮助,因此他安排自己的妹夫、朝鲜政权前二号人物张成泽(Jang Sung-taek)担任类似“摄政王”的角色。据信,张成泽与朝鲜人民军(Korean People’s Army)中的高层保持着密切的私人关系。金正恩的其他“辅政大臣”还包括人民军总参谋长李英浩(Ri Yong-ho)和金正日的妹妹金敬姬(Kim Kyong-hui)。这些人之间究竟会形成什么样的权力格局?局外人无法得知准确的答案。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应该更担心朝鲜而非伊朗。相比起朝鲜的政府,伊朗的神权政治更易于了解。虽然有人在围绕伊朗核计划的争论中言辞嚣张,令市场观察人士绷紧了神经,但近期内出现麻烦的风险仍被高估了。美国人和欧洲人无意再卷入另一场中东冲突,这种冲突必将对油价构成压力,还会令本已脆弱的欧美经济复苏受到威胁。以色列的语气十分强硬,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为了确保与下一轮制裁即将出台的势头保持最大程度的一致。伊朗对于发起一场它无法获胜的战争已没什么兴趣。真正的麻烦或许还得等上一阵子才会出现。
然而,朝鲜不顾美国以及近邻的强烈反对,依然明目张胆地发射火箭,这提醒我们,平壤的不可预测性依然无可比拟。
此外,面对朝鲜的挑衅,韩国采取退让方式的可能性也比两年前更低了。2010年3月,朝鲜袭击了韩国的一艘海军船只,造成46名船员丧生。8个月后,朝鲜动用大炮和火箭轰炸韩国延坪岛,这激起了韩国军方的愤怒,同时也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挫败感。当时,韩国总统李明博(Lee Myung-bak)顶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下令韩国军队保持克制。
朝鲜为何要发射火箭?通常来说,敌对行为的用意是展现自信,震慑潜在敌人。如果最近这场虚张声势的“表演”只是为了吸引国际上的关注,它也足够令人感到不安了。但如果真正的担心源自国内,如果高层中有人认为,展现力量对于巩固金正恩在国内的地位来说是有必要的,那么接下来,朝鲜也许会有一系列新的举动让世人大感意外。
译者/何黎
相关日志
- 2012/05/18 -- 朝鲜方面扣押中国渔船赎金升至270万元
- 2012/05/18 -- 杨佩昌:该到和朝鲜说再见的时候了
- 2012/05/18 -- 罗天昊:亚洲为什么将中国视为废物?
- 2012/05/18 -- 两名中国渔船船主讲述遭朝鲜不明人士劫持经过
- 2012/05/18 -- 变态辣椒:有样学样
- 2012/05/17 -- 朝劫持者:今日不交赎金将处理中国人质
- 2012/05/07 -- RFI:尽管经济困难,朝鲜精英层生活奢侈不减
- 2012/05/07 -- 韩国要求朝鲜按日程偿还7.2亿美元粮食援助贷款
- 2012/05/07 -- 耍流氓?朝鲜发电子干扰 韩国250架班机GPS定位系统大乱
- 2012/05/04 -- 司马南受邀赴朝参观记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4727?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