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一职,李庄 案又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最早声援李庄、质 疑重庆打黑合法性的律师陈有西,也再次被 媒体关注。陈有西认为,现在重庆的事情已 经远远超出了李庄案和王立军事件本身,而 是中国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又一次重要选择, 因此,如果简单地从权力斗争的角度来看 待,无疑是过于表象和庸俗的。这是中国坚 持改革路线三十年后,下一步往哪个方向走 的大问题。
2009年12月12日,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的 刑辩律师李庄因代理重庆龚刚模涉黑案件, 而涉嫌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被重 庆方面逮捕,一时震动全国。12月14日 《中国青年报》刊发《重庆打黑惊曝辩护律 师造假事件近20人被捕》一文,引发媒体界 和法律界广泛的批评和质疑。陈有西当天奋 笔疾书,在自己的网站上发表长文《法治沉 沦:中青报奇文批判》,首次系统地全面地 剖析重庆打黑变“黑打”,批判重庆践踏法 治、忽视人权,从而打响了质疑批判重庆路 线的第一枪。
在《法治沉沦:中青报奇文批判》之后,陈 有西又连续写了《论打黑》、《论律师》、 《论智库》、《初步可以判定李庄无罪》等 系列文章,产生了持续而又广泛的社会影 响。李庄案二审开庭时,陈有西受委托成为 李庄辩护律师,成为重庆风暴眼中李庄案的 主要当事人,因此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不过,陈有西不改初衷,继续为李庄、为中 国刑辩律师的困境、为中国的法治疾呼。他 不断在报刊上撰文,并于2011年在《南方 周末》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法律应当是所有 人的挡箭牌》一文中大胆指出:“以法治 国,重在以法治官,以法治权。”他在全国 各地演讲,认为中国深层次体制改革的机遇 已经到来,法律人应有起码的职业精神和道 义担当,应当以积极合作的态度支持进一步 的改革开放。法律人是善意的批评者,更应 是合作者。
在李庄案之外,陈有西还受理了几起有广泛 影响的案子。他既为浙江因涉嫌非法集资而 被判死刑的吴英说话,也在辽宁沈阳的小贩 夏俊峰命悬一线时,无偿法律援助,接手死 刑复核阶段的辩护。在王立军事件发生后, 他又撰写文章《法律人应理性对待王立 军》,认为:“当年我们要求王立军用法律 公正的渠道对待律师,保障律师的辩护权。 现在他出事了,也希望司法机关公正对待 他……”
无论是小贩夏俊峰还是富豪吴英,甚至是自 己昔日的对手王立军,他只以一个标准去看 待,那就是法律。这是一个法律人的基本要 求,但是在今天的中国,这个原则不但在司 法实践上受到挑战,而且也被一些普通百姓 不能理解。他也曾因为李庄辩护,而被一些 人攻击。在中国践行法治,任重而道远,但 他却一如既往,为中国法治进步继续前行。
以下是陈有西接受专访的摘要:
亚洲周刊: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已 经代表中央否定了重庆模式,而率先对重庆 一些做法提出质疑的是您和一些法律界的人 士。尤其是您,最早发了长文评析李庄案, 质疑重庆是用非法治的方式治理社会,最早 发出预言重庆会走向歧路。从当时来说,是 什么让您站出来?这几年来是不是遇到很大 压力?
陈有西:温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中比较含 蓄地评价了重庆的一些做法。我觉得他的讲 话是深思熟虑的。其实重庆从来就谈不上什 么模式,无论唱红保持正统思想、还是打黑 惩治恶性犯罪,还是惠民发展经济,各省一 直在做。重庆之所以自我造势成一种“模 式”,只是把大陆中国近年的一些极左思 潮,利用地方极权,违背多数干部的意志, 搞一言堂,特别是滥用党权行政权干预司法 权,极端化地付诸实施、通过“唱红”表达出 来而已。
很多人,包括海外一些分析家,总是把重庆 事件看作是中共党内权力斗争的产物,说是 太子党或团派斗争,这是过于标签化和简单 化了。其实根本就不能这样分野。高干子弟 中有很开明进步的,也有很守旧顽固的,还 有很极左极端的;青年团成长的干部中有很 多很优秀的有民本思想的,也有很趋炎附 势、非常平庸的。思想观念也是互相交叉 的,并没有明显的分野。因此解读为这两种 力量的斗争,是很浅薄表象的。重庆发展道 路的兴衰,其实是一种未来中国走什么路的 较量。
我当时站出来阻击重庆违反法治方式的“打 黑”和迫害律师,并没有太多的政治上的思 考,我只是一个律师,已经相对远离政治。 只是出于一种职业敏感,发现抓李庄律师是 一个错案,程序上和实体上都严重违法。作 为同行应当帮助声援他。中国错抓律师已经 很多,我原来也不会特别去关注。是《中国 青年报》的那篇全面诋毁中国律师制度和刑 事辩护制度、完全漠视人权保护底线的文 章,才真正引起我的注意。数天内写了《法 治沉沦:中青报奇文批判》和重庆三论《论 律师》、《论打黑》、《论智库》。我当时 并不知道中青报文章是重庆市公安局的通 稿,更不知道是主政者审定过的调子。但是 我一出场,就已经没有退路了。等到发现危 险和压力,我已经受理了李庄案件。这时我 开始冷静思考分析,知道必须坚持下去不退 缩,为法治而战,也作好了一切后果准备。
亚洲周刊:具体来说,重庆违反民主法治、 倒行逆施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有西:我对重庆主政者的观察是有一个 过程的。中国百姓对政治家有一种天然的仰 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作为一个执 业律师,轮不到我对他评头品足。李庄案我 起先认为只是他的助手在帮倒忙,他的打黑 的良好策略,被执行偏了,“种了龙种,收 获跳蚤”,是身边谋士和执行者的责任。因 此写了《论智库》提醒他们。在抓李庄的初 期,我认为公安迫害李庄,他高层不一定了 解真相,不是故意为之,因此写了《论律 师》,提醒重庆不要同律师为敌,律师是理 性社会的法治力量,不是敌人,“失律师者 失天下”。但是后来通过他的人代会上的讲 话,知道他是完全知道李庄全案真相的,是 要明知无辜也要杀鸡惩猴。这时让我开始关 注他的人品和政治目的。
我是从个案开始观察、了解重庆,在实际案 例中发现其违法问题,再发展到宏观上观察 重庆到底在干什么,想要什么,才逐步看清 其基本路线和个人欲望上的问题的。说实 话,我原先对那位主政者抱有非常大的期 待。他有作为的愿望,敢干的魄力,出众的 口才,中国政治近年来过于无所作为和沉 闷、守旧,需要有作为的政治家。而他好象 是。但是通过实际司法案例观察,逐渐认清 了其所作所为的权治作风和对法治的肆意破 坏,甚至故意摧毁法治体系以实现其既定的 个人目的,我慢慢从怀疑转向了坚定地阻击 立场。因为他的成功,将意味着把中国带向 一场巨大的灾难。这一点好多人到现在都没 有意识到。所以我那时是明知了可能后果, 而作好准备冲上去的。
中共党史里一直有很多的路线斗争记录,特 别是新中国时期,其实都是一种权力斗争, 因为毛主席时代不管谁施政,基本路线都没 有大的变化,说不上路线的改变。而重庆事 件,却真的不能用权力斗争来解读,本质上 是一种路线斗争。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 放,“摸石头过河”,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出 现了很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各界思想焦 虑,大家在思考下一步怎么办。是往回走, 还是往前走;是回到三十年前的文革路线, 还是继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自由市场经济 和政治开明的路线,是通过强权维稳压服, 还是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 解决问题。重庆这几年的基本方法,是往回 走,寻找原教旨,执政者利用手用的强权, 强推一种复辟的意识形态,否定已经写入中 国《宪法》的多元市场经济模式和“依法治 国”模式,摧毁法制,迷信权力,用高负债 和摧毁剥夺民营经济的方法均贫富,用短期 好处讨好底层民众,用虚假的宣传数据欺骗 人民,煽动民粹主义情绪,为自己博取政治 资本,否定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 来”的梯级发展模式。不是向上的引领民众 共同富裕,而是向下的摧毁富人、均分资 产、回到共同贫穷。
外部表现就是:唱红,打黑,民生实惠,这 三个口号都很能够迷惑一些人,其严重的后 遗症,没有两三年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中央 调整重庆班子后,一些底层群众一时想不 通,还以为原执政者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 根本看不透其真正的目的。或者有些人看透 了,而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方式来评价,管你 什么目的,只要给我实惠我就拥护你。这需 要时间和真相,人民才能够明白。
唱红,本身没有什么不对。甚至是符合共产 党的执政理念的需要的。权力的继承需要回 顾传统,反思业绩,让人民感恩。但是重庆 将其慢慢地宗教化,洗脑化,强制化,用文 革式的手法,对人民进行思想控制和愚弄。 这同违背自然规律大种银杏树一样,造成了 巨大的浪费。
打黑,从邓小平彭真1983年组织“严打斗 争”开始打击流氓团伙,其实一直没有放松 过,各省都一直在打击。中国的治安问题不 是打得不够,而是管理出了问题,中国的死 刑是国际上最多的国家,严刑竣法并不能根 本上治理好社会。而重庆打黑,出现了两个 严重问题,一是将大量合法民企中的个别违 法行为拨高为“黑社会组织基地”,导致了严 重的打黑扩大化和定性错误;二是为达到既 定目的,重用迷信个人权力的王立军,怂恿 警察严重破坏国家成文法的规定,放纵刑讯 逼供,阻止和迫害依法辩护的律师,在侦查 阶段没有判决前,就违法拍卖处理涉案财 产,将尚未定性的合法民企和个人财产,搞 打黑展览,没入国库先期使用,对民企财富 进行权力化转移,出现了许多的冤假错案。 这个真相随着复查的进行,会慢慢暴露出 来。
惠民,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一直在强调 的执政理念。也是重庆现在很多人怀念前主 政者,为其评功摆好的主要原因。从现有的 不完全的重庆披露的信息看,一是高投入高 负债,二是处理打黑资产,三是利用身份获 得其他省区和中央企业和银行的投放,四是 大投入搞市政形象工程,五是高压态势下的 治安整治,六是虚假数据和评级,七是加大 唱红正面宣传力度。这些措施中不能说没有 出于政绩努力的正确做法,但随着重庆经济 真相和财政数据真相的揭示,重庆是真正的 有发展后劲的经济成功,还是导致严重后遗 症的形象工程,社会才会明白。
亚洲周刊:有分析者说:向重庆的倒行逆施 打响第一枪的,是法治力量,是律师。如何 评价李庄案的历史意义?法治的观念在中国 是不是已经深入人心,不可抗拒的历史趋 势?
陈有西:我们自己来说这样的话,可能会 引人非议。但是,李庄案在中国法治进程中 的意义,现在正在显示出来。现在看来,我 们为数不多的法学界人士,在当时的严竣环 境下,率先进行的这场抗争,打响了中国改 革开放三十年法治保卫战的第一枪,成了重 庆命运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全国百姓包 括国家高层开始真正审视重庆在进行的所作 所为。是我们揭露的重庆打黑中出现的严重 的非法治手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律师和法 律界人士、新闻界人士和学者的质疑,导致 了民众的客观独立的分析判断。如果把李庄 一季理解为法治力量的防守阶段,李庄二季 的撤诉是法治和人治力量的相持阶段,而王 立军的出走和主政者的非正常下台,是近年 慢慢崛起的法治力量的初步获胜阶段。但是 说法治力量完全获胜为时尚早。
以前,中国政治一直是权力和权力进行斗 争。而这次,完全是不对称的法治和权力在 斗争。是蚂蚁和大象的战争。我们没有任何 权力和背景,只有国家的成文法,和天下公 理,还有就是信息社会的高度公开化后民众 舆论的支持。值得庆幸的是,我一直没有受 到直接的干预和压力,相反后期有很多的体 制内外力量和民众力量的支持。因此我一直 很有信心,在各地演讲中一直判断中国的法 治基础已经基本具备,会有一个值得期待的 未来。
我觉得中国的法治进程是不可阻挡的。谁阻 挡就会被时局淘汰。我分析的原因有如下几 点:一是中国已经有了三十年经济改革成功 积累的经济基础,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执 政者是自信的;二是有了政治体制改革全面 滞后,导致的大量社会矛盾的倒逼因素,证 明十多年中强权维稳是失败的,必须回到依 靠法治进行疏导的道路;三是中国已经有了 二十多年法学院教育培养的近四百万法学专 业人才,在体制内外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是 有五个五年的普及法律知识教育,法律知识 的普及,人民权利意识觉醒,民智已开;五 是有了“法律体系建成”的三百多部法律、二 万多个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的成文法工具, 律师有了校量强权的武器;六是有中国已经 加入的35个国际人权公约和议定书,有国际 开放环境的影响、中东东瓯变革的教训,中 国不可能逆世界潮流而往回走,门已经关不 了;七是信息时代不可阻挡的公开化舆论开 放的浪潮的冲击;八是执政党内部改革开放 意识的提高和开明政治力量的积聚。因此, 中国走向法治将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
亚洲周刊:有人认为:“对乌有之乡和那些 为文革翻案的一些文人,不能心软。我们也 应该有一部法律,类似德国反纳粹法案,谁 为文革翻案,就是犯罪!”你对这个问题怎 么看?
陈有西:我很少去看那个网站,但是流出 来的一些文章看后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一 个社会要保持多元的声音,甚至应当经常有 反对的声音,这样才能够让政治人物和公众 兼听则明,保持一种全面理性的思维。中国 大陆这几年是有很大进步的,网络舆论虽然 有很多屏蔽和删贴,但是比较开明的杂志网 站和《乌有》这样极端仇视改革开放、为文 革招魂的网站,一直同时存在。体现了执政 当局的一种宽容、开明和自信。但是乌有上 很多文章是化名写的,少数实名人物也不是 真正论证说理,而是用文革大字报式的语 言,极端的思维,对人身进行恶毒攻击,自 己用隐名的方式,批评攻击别人却是指名指 姓的,甚至写作不堪入目的煽动仇杀、侮 辱、诽谤、残酷斗争的文章,毫无政治性、 学术性可言,根本没有办法让人作为一种学 术问题去进行对话和探讨。信息社会是自媒 体时代,没有了编辑和出版社的审查,但是 不等于没有基本的言论边际。也不能没理就 用谩骂进行论争。
尽管如此,我仍然不主张关闭这种网站,而 是应当对其编审人员进行调整和基本文化素 质的培训,观点可以保持,起码做到语言文 明。如果不能改正,继续煽动仇杀,侮辱, 散布诽谤谣言,则已经触犯刑法和民法中的 名誉权条款,可以进行民事和刑事责任的追 究。
亚洲周刊:对重庆逆流的整肃,会迎来新一 轮的改革吗?温家宝说,不进行政治体制改 革,文革的悲剧就会重来。如何理解?
陈有西:这次重庆事件提供了一个参照 系,我想对未来中国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 这是对近十年中极左回潮的真正有力的阻 击。邓小平说未来中国既要防止右更要防止 左。这次阻击表明了高层现在的基本执政方 针。高层是清醒的,是坚持邓小平开创的改 革开放路线不动摇的。重庆的做法很清楚地 显示了,他们想回到单一公有制主体的社 会,以打黑的司法手段进行第二次均贫富摧 毁民营经济;经济运营回到计划经济政府操 控的模式;在思想意识上回到对人的专制控 制;在法制秩序上回到不需要法律而依靠强 权人治的社会。如果重庆的做法推向全国, 意识形态、民营经济、法治秩序都将面临灾 难性的后果。所以温家宝总理的判断是有依 据的。
重庆下一步,会不会带来一种政治新局面, 有待观察。最大的可能是不折腾,保持表面 上的表态一致,平稳过渡到十八大,对人也 软着陆;这种方法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也 无法消除唱红的意识形态基础,甚至会有人 怀念那种“唱红打黑”,为下台人物叫屈;重 新掀起唱红打黑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都会 保留下来。一种是揭示真相,把重庆的所有 真相,包括冤案的复查、经济全局和数据的 真实情况,都如实地告诉人民,让人民知道 坚持改革开放道路的重要,知道重庆的这条 路能不能走通,最终能不能给人民带来实 惠。
亚洲周刊:新一轮改革应朝什么目标迈进, 会起到什么作用?
陈有西:中国改革目前面临着多种情绪, 一种是怕改情绪,一种是急躁情绪。有的主 张改良,有的则对改良完全没有信心。对形 势判断也大相径庭,有的认为政权很强大没 有任何危险,有的则认为危机四伏随时会有 大事发生。
中国下一步的改革,主要是政治体制改革和 司法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了经验 和实际积累,而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没有 全面的准备。畏惧情绪、担心失控的情绪是 普遍的。最后连探讨都不能正常进行。我觉 得中国的改革,一是要从七千五百万党员开 始,从党内民主开始,自下而上的改革很有 可能导致失控;二是落实宪法和选举法的原 则,参照广东乌坎模式,尊重人民的选举 权;三是政治体制改革从司法改革入手,建 立符合宪法独立审判原则的超脱的法院,为 政治改革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提供一个理性 解决的途径,维系社会公平;四是适应信息 社会的发展越势,逐步放开舆论控制,让人 民有独立判断力,用公开化制约权力揭露问 题反腐败。六是利益集团要有胸怀和危机意 识,主动放弃一部分利益;七是一种社会阶 层的和解。目前的官民矛盾、贫富矛盾、城 乡矛盾、意识形态矛盾,都非常严重,社会 层级分裂,应当要有一种和解和超越自我利 益格局的胸怀。
陈有西小档案
一九五五年生,浙江宁海人。一级律师,兼 职法学教授。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 系77级文革后首届大学生,北京大学法律系 高级法官(研究生)班结业。曾在浙江省公安 厅、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委政法委、浙 江省高级法院任职;曾担任浙江省社会科学 院法学所负责人、浙江财经学院首任法律系 负责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人权委员会 副主任,知识产权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人 民大学律师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兼职 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人民大学律师 学院法律硕士(JM)导师。
1999年专职从事律师业,2007年组建京衡 律师集团。任董事长兼主任,辖五所200余 位律师和助理。钱伯斯排名连年中国大陆影 响力排名前20位,华东地区一类律所。《时 代周报》2009年年度“时代人物”、《都市快 报》“年度新闻人物”、《中国律师》2010年 度新闻人物、《中国新闻周刊》2011影响 中国年度人物、《南方人物周刊》“50位中 国魅力人物”。已经出版法学著作十余部, 其个人网站《陈有西学术网》一直位居大陆 法律界浏览量首位,达4290余万。是一位 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学者型的中国著名律师。
相关日志
- 2011/04/22 -- 陈有西:这是法治中国的胜利
- 2011/04/20 -- 铂程斋:李庄漏罪记录
- 2011/04/20 -- 李庄“漏罪”案在重庆开庭审理
- 2011/04/18 -- 明彧:心中的那一份理想引发的争议
- 2011/04/13 -- 贺卫方:为了法治,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致重庆法律界的一封公开信
- 2011/04/11 -- 陈有西:李庄案,还有必要陪练吗?
- 2011/03/31 -- 法广:李庄刑满出狱无望,重庆官方追究其“遗漏罪行”
- 2010/03/19 -- 李庄二审认罪六条中惊人的藏头诗: 被逼认罪缓刑 出去坚决揭诉
- 2010/03/06 -- 李庄还会有戏吗
- 2010/02/09 -- 李庄这次认罪被人玩了,缓刑变成减刑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0830?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