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2 March 2012

亚洲周刊精选:薄熙来事件真相–中央领导人被窃听内情

薄熙来下台,背后涉及王立军监听 窃听中央领导人行踪和谈话,令中 央震怒。中央领导人习近平、贺国 强、李源潮、吴邦国等访问重庆期 间,王立军部署监听窃听。王立军 与中央警卫局攀上关系,使重庆掌 握中南海领袖的行踪及私密。薄熙 来和王立军也主导一百六十万字纪 实文学《雾漫山城》、《重庆亮 剑》等四部巨作,王立军事件后及 时被阻出版。薄熙来在两会发言, 指胡锦涛终会到重庆视察,被中南 海视为「逼宫」。

乍暖还寒,政坛春雷。重庆市副市 长兼公安局长王立军,夜闯美国驻 成都总领事馆,逗留一整天后被国 家安全部高官带往北京,引发一系 列石破天惊而令公众关注的政治事 件。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刚落幕,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去职。此际,距离中共十八大尚有半年,原 本虎视耽耽步入政治局常委的薄熙 来突地跌入谷底,「天下未乱蜀先 乱」,可谓匪夷所思,在中南海政 坛引发强震。有人将「薄王事件」 视为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后,「中 国近二十年来最大的政治震荡」; 也有人将「薄王事件」比作二零一 二年版的林彪「九一三事件」,一 九七一年身为毛泽东接班人的「副 统帅」林彪,「另立中央」事败, 乘飞机机北逃未遂身亡,令国人震撼,直接促成文化大革命结束。当 下,王立军私闯美国总领事馆,薄 熙来觊觎中南海顶座,最终一枕黄 粱,扰攘多年的极左路线遭遏制。 雾都山城重庆被视为「文革式红 都」,此际,旋即褪下红色雾幔。

薄熙来二零零七年十月当选中共中 央政治局委员,两个月后接任重庆 市委书记,他主政重庆四年多,一 派风风火火,主要依靠三人团队: 王立军、黄奇帆、徐鸣。重庆人常说,薄熙来掌政,文有徐鸣,武有王立军,经济有黄奇帆。王立军, 副市长,打黑铁腕强人,在辽宁公 安系统二十四年,时任辽宁省长的 薄熙来颇看重王立军,薄熙来调任 重庆半年,王立军便被他挖去重 庆;黄奇帆,发展经济领头人,长 期在上海任职,曾任市委市政府副 秘书长、市经委主任,在官场始终 没能再攀升,显得不甚得志,到了重庆才声名大噪;徐鸣,市委秘书长,曾任职商务部,也由曾任职商务部长的薄熙来调来重庆,重庆唱红,由徐鸣一手导演。

据知,令中南海高层最为震怒而对 重庆事件采取行动的,是重庆当局 监听窃听中央领导人的行踪和私下谈话。王立军是监听狂,在辽宁任 职时就喜欢上监听,热衷监听自己 感兴趣的话题。中央领导人习近 平、贺国强、李源潮、吴邦国等在 重庆考察或调研期间,王立军都部 署监听窃听。他多次将获得的重要 内容,向薄熙来讲述。王立军打黑 中监听,薄熙来知晓,后来却发现 王立军任意扩大监听范围,却也未 加阻止。

但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位闻名全国 的「打黑英雄」,还与中央警卫局 攀上关系,私底下获知中央主要领 导人的行踪和私密。据重庆公安局 一位官员透露,在王立军安排下, 有个处长级公安干部专职负责监听 窃听工作,当王立军从美国总领事 馆被当局押往北京后十多天,这名 处长级公安干部,也被当局拘押受 审。

王立军是个美国技术迷,特别崇尚 美国警方的装备,他的监听设备相 当先进,了解的人只说,「他们如 何搞监听,如果具体给你解释,你 全身汗毛都会竖起,令人相当可 怕」。一位在北京一家文化出版公 司任要职的重庆作家是王立军好 友,两个月前的春节还在重庆与王 立军举杯畅饮。他对亚洲周刊说, 走进王立军办公室,最夺目的就是 他与美国警察高层合影的大照片。 他心目中,希望自己就是美国大片 中拯救世界的英雄。那部十九集电 视连续剧《铁血警魂》的主角,就 是以他为原型拍摄的,他个人英雄 主义特别强烈,又是极端「自我完 美主义者」,每件事都要做得完美 无瑕。比如,他要求刑警的着装要 「利整」,他要求每个案件要万无 一失,他设计的刑警夹克要申请专 利。

知识产权专家王浩在国家知识产权 局网站作检索,专利权人输入重庆 市公安局,发明人输入王立军,能 检索到三年多来七项发明专利、三 十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百一十九 条外观设计专利。王立军的发明很 全面,包括警察办案各方面,有办 案系统、接警系统、公众查询系 统,警械包括警务车后备箱操作系 统、警车、警用摩托车、报警终端 机,以及各类警服、警靴、警用雨 衣和手套等,办公用品则有书架、 杂志架等。

中国社会有一个特色,官员往往将 文艺创作视为一种舆论手段,善于 运用文艺作品为自己、为自己的理 念造势。薄熙来和王立军深味此 道。在他俩的主导下,一百六十万 字纪实文学《雾漫山城》、《重庆 亮剑》等一套四部巨作,经四位作 家三年时间创作,于二零一一年底 杀青,交由北京一家出版社出版, 即将推出的这套作品,终因王立军 夜闯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薄熙来 被免去市委书记、常委和委员而搁 置了。作品正面描述薄熙来和王立 军,为他俩在政坛上更上层楼评功 摆好,鸣锣开道。

要争夺茅盾文学奖

早在二零一零年四月,时任市委书 记薄熙来和市长黄奇帆,就向时任 重庆作家协会主席黄济人,下达这 一年五项创作任务:「百个重庆故 事」,组织编写一百个反映「五个 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 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建 设、弘扬社会正义的故事;以重庆 为背景写一部小说,要在全国打 响,目标争夺中国最高文学奖项 「茅盾文学奖」。此外还有「一百 首诗词」,邀约名家写百首诗词; 一台更有文化味的重庆春节晚会; 培养一批文学人才。

重庆作协决定将打黑除恶的大案要 案写成小说,在重庆前公安局长文 强被枪决之后,作协已成立写作 组,这部打黑小说书名定为《雾都 闪电》,小说记录从零九年六月起 重庆市启动的打黑除恶。第一时间 同时策动十四个重点项目,调动各 警种,成立十个督办组和三百三十 四个项目组,跨区域异地调警上万 名,摧毁上百个黑社会团伙,将四 千多名涉案人员绳之以法,打掉文 强为首的一批「保护伞」,切断违 法「放水」资金链条三百三十亿元 人民币(约五十二亿美元),小说 以全纪实笔法记录重庆打黑成果。 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警风监督 员、重庆市作协前主席黄济人与时 任公安局长王立军,就这部文学作 品创作多次作交流。市公安局全力 支持,提供已解密的案件文字等数 据,为作家创作采访提供条件。

当时在网络上,就有不少网民对重 庆作协提出质疑:「以记录重庆打 黑除恶的战绩创作文学作品,把文 学本身赋予太多其他意味。这是重 庆作家被布置的『作业』,似乎离 谱了,难道文学创作优劣取决于长 官意志吗?」

王立军拜年薄熙来拒见

早在二月七日王立军夜闯美国驻成 都总领事馆之前,薄熙来已经感觉 到中央在调查王立军的事。春节的 一天,王立军按惯例去薄熙来家拜 年,薄熙来却不予迎见,拒之门 外。王立军事发后,薄熙来的一举 一动,始终是境内外传媒最为关注 的焦点,这次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 期间也不例外。他无论执政大连、 辽宁,还是执掌商务部、重庆,只 要他出现,无论在哪个场合他都能 折腾出风生水起的动静来。不过, 薄熙来的政治前途,却在这次两会 期间戛然而止。

九常委一致要薄下台

三月十三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一届 五次会议闭幕。薄熙来出席了闭幕 式,在主席台就座。下午,中共中 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九常委达 成共识:「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 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十四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 会议闭幕式上,薄熙来在主席台第 一排就座,他不时与左手边的军委 副主席徐才厚有说有笑,神情轻 松。中午,总理温家宝在长达三小 时记者会上,首度公开谈论「王立 军事件」,要求「重庆反思」。他 接着刻意说,「我这里想讲一段 话」。他重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特别是中央作出关于建国以来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来,确 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和党的基本路线,并且做出了改 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 重大抉择」。是日下午,中央召开 各省市自治区主要领导人高级别会 议,宣布对薄熙来免职的重大决 定。

十五日早上九点,湖南官网率先披 露中共中央的这一决定。九点十七 分,中央喉舌人民网透过官方微博 披露,将有重要消息发布。十时, 新华社获准发稿,不含标点共四十 六字:「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张 德江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 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 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这则字字千钧的短讯,迅即占据各 大新闻门户头条位置。此时,人们 才开始悟出温家宝总理在十八个小 时前语重心长的缘故,那决不是见 招拆招、个人表态。不过,事态毕 竟尚不明朗,人们只能从新华社播 发的只言词组中推演局势,「不再 兼任」与「免去职务」之间的差 异。

促使中央下决心举起快刀斩断乱 麻,迅速对薄熙来采取措施,是因 为三月九日全国人大重庆小组讨论 会上,薄熙来响应媒体集体采访时 的「出格」言论。薄熙来强调,不 能因为王立军事件而否定重庆打 黑。「『唱红打黑』,这两点没话 说,我们还要坚持」。薄熙来说, 「重庆打黑是必要的」,「我到重 庆后,看到告状信我是有压力的, 打黑是碰硬的事情,是要得罪人的 事情」,在打黑问题上,是装聋作 哑,假装没这回事儿,还是认真对 待敢于碰硬为人民群众负责?「我 们选择了后者」,「我还要强调, 打黑不是公安一家,是公、检、 法、安全和纪委,多家努力的结 果」,薄熙来说,重庆打黑是在政 法委领导下,公、检、法、司、安 几家协同作战。打黑除恶是整体的 工作,不论领导机构还是工作程序 都很清楚。涉及到重大案件,还要 上报上级公检法和纪委,程序和流 程是科学的严格的,不是王立军一 个人的事。王立军的「打黑英雄」 的称号是群众给的,不是市委市政 府给的,「给称号是人民群众的自 由」。

薄熙来认为,王立军事件是孤立事 件。重庆广大公安干警是好的,不 要把王立军事件夸大,不能因为王 立军就抹杀了其他广大公安干警的 努力。他说,打黑除恶他有思想准 备,是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是会 有不同观点和看法,而且已经形成 黑恶集团的这些人社会联系是很广 泛的,是有舆论能力的,「我们敢 于打黑,也就是说,像古人讲的, 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 分,就是要有这种精神」。

他在讲话中,还主动提及社会上的 一些传言。有关他儿子薄瓜瓜在国 外读书驾驶法拉利跑车,薄熙来连 用两个「一派胡言」,表达他「非 常气愤」的情绪。关于他儿子在国 外读书的资金问题,他一字一句 说:「全额奖学金」。不过,事 后,香港一家传媒的驻欧洲记者向 薄瓜瓜就读的英国私立学校哈罗公 学询问奖学金问题时,校方答复 称,「我校从不提供全额奖学 金」。

在王立军事件已成舆论焦点情况 下,薄熙来未向中央汇报沟通,还 让黄奇帆在两会前透过香港传媒散 播言论,试图影响调查进程,引起 中央震怒。重庆唱红打黑引爆人们 争议,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 人这几年没去重庆考察。薄熙来在 讲话中说,「相信胡锦涛同志会到 重庆视察的」。此言被中南海高层 视同「逼宫」言论。

从「王捕头夜奔美领馆」到「平西 王黯然离山城」,重庆政坛人事地 震,网络上掀翻巨浪。拥有大批粉 丝的知名学者博主纷纷留言。贺卫 方说:「虽然这一切仍处在过程之 中,但已发生者对中国未来前途的 影响无可估量。」纪鸿聪说:「今 天的事情绝对是这一届党中央和政 府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选择,过去 五年中国的路线之争,使得改革开 放随时有中断的危险,今天终于给 了说法。胡锦涛在之前提出的『不 折腾』得到了贯彻。对中国未来又 有了信心了。」周海滨说:「人民 网薄熙来活动报道集开始删了。左 边的简历已经删去了,外事活动的 内容也全部删掉了。真可谓,人未 走,茶已凉。这就是政治的残酷。 」沙叶新说:「和薄比,温益胜。 薄为奸雄,温乃贤臣;薄浮华轻 薄,温踏实多温;薄文革倒退,温 政改坚定;薄野心勃勃,温拳拳为 民;薄狂捧多多,温谣诼纷纷。薄 劣迹已显,温政绩待评。千秋功罪 在人心!」

北京著名时评家曹景行说:「改革 的核心,是要完善对权力的监督, 防止权力(政治权力和资本权力) 的滥用。权力本身可以成为改革的 主要推动力,也可能成为改革的最 大阻力。薄熙来在重庆不是搞诸侯 割据,而是要改变中国。像他那样 滥权的官员不在少数,再多几个温 总也没用,真正缺少的是有效监督 权力的制度。」

三月十五日是全国打假日,颇具戏 剧性的是,薄熙来在这一天被结束 其政治生命。有学者说,他在重庆 掀起的「唱红打黑」,实质是打着 民粹旗帜,以「文革」方式展开社 会动员,违背法律和远离法治框 架,最终结果是强权回归。中共十 八大在即,中共领导最高层政治局 的占位战也到了关键时刻。有学者 说,最忙的要数薄熙来了。有人视 他为「红色贵族」,有人称他是 「新锐太子党」。他主政重庆四年 多,唱红打黑,户籍改革,提「均 贫富」,唱「蛋糕论」,请「五大 书记」铜像,高调回头走毛泽东政 治路线。

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会议后记者会三 小时讲话,贯穿着反极左、反倒 退、反对回到文革的理念。他少有 地甩出猛话:重庆需要反思,警告 否定改革开放,文化革命有可能重 来。无数学者和网民依据对中共政 治话语模式的判断经验,认定温家 宝的这段讲话无异于将薄熙来的 「唱红打黑」定义为文革思维,批 评其与中共得以稳定政权的改革开 放策略背道而驰。人们普遍认为, 「这是十年来最有含金量、最有料 的一场记者会」。温家宝两提《决 议》,都与文革相关,强调历史检 验。他要求重庆当局应汲取王立军 事件教训之后,再谈文革教训;他 担忧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则文革可 能重演。重提《决议》显示了对文 革复辟的担忧。温家宝如此公开不 点名暗批一个政治局委员的所作所 为,在中共执政史上并不多见。一 场与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改革开 放,反倒退的大潮卷起了。

温家宝记者会翌日,极左派代表人 物之一的司马南的微博,被删除十 多条,都是影射总理温家宝而为薄 熙来鸣冤叫屈,他低吟七言绝句: 「半壁西南一柱倾, 媚骨奴颜不容 雄」。过了一天,他又在微博上披 露自己在各大学的讲座被正式取 消,前一天录制的六十分钟新闻解 读遭冰封。司马南说:「我知道, 我『必须反思』。我也知道,果断 删除我微博内容的同志,一定是从 『形势和大局出发』,经过『慎重 考虑决定的』。作为有三十年以上 党龄的老同志,我对党襟怀坦白, 却无法实话实说。时被噤声,痛之 甚也。我之痛,超过家宝大哥罹遭 谣诼」。

另一位极左思潮代表人物、北京大 学教授孔庆东,十五日在第一视频 网的《坐视天下‧孔庆东有话说 (原名孔和尚有话说)》栏目上, 发表对薄熙来被免职的看法。他声 称,如果薄熙来犯错误被免职了, 那可能会伤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那以后谁还敢「唱红打黑」,谁还 敢搞「共同富裕」,那必将陷入温 家宝说的中国必将陷入文革动乱之 中,一旦陷入动乱谁都没好处,或 许是玉石俱焚。他借消费者维权日 打假话题说,「打黑」就是最大的 「打假」,如果让打黑英雄受委 屈,那不就是公开的「发动反革命 政变嘛」。三月十九日,此节目突 然停播。第一视频在网站上刊出通 告称:「近期各地网友反映无法收 看直播节目,为满足广大网友需 求,第一视频进行直播技术与设备 升级,在此期间部分直播节目暂停 播出,播出时间另行通知。」不 过,暂停的只有孔庆东这一个节 目,他以往的「有话说」虽仍可重 温,但十五日的节目已被删除。

要与中央保持一致

「与中央保持一致」,成了近期中 共官场的热语。三月十九日,《解 放军报》发表社论《坚持把思想政 治建设摆在首位》。社论说:「今 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 重要意义的一年」,十八大即将召 开,「历史经验表明,每逢党和国 家面临大事,国内外敌对势力总会 借机兴风作浪,社会上噪音杂音也 会明显增多,人们的思想往往更加 活跃。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重 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越要加强思 想政治建设。只有坚定不移地把思 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首位…… 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 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 点,始终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来把握,作为最 高政治要求来落实,作为最高政治 纪律来遵守,才能确保党从思想上 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确保 部队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 委和胡主席指挥」。

一个多月前的二月十四日,中央军 委副主席徐才厚率海、空军司令、 政委视察广州军区,要求军区注重 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 迎接中共十八大召开。他强调: 「严守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 的权威,确保部队一切行动坚决听 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 挥。」三月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专程到全 国人大会议重庆代表团驻地,即人 民大会堂宾馆,与重庆代表见面。 他说,要「统一思想认识,即切实 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 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 势的科学判断和对反腐倡廉工作的 要求部署上来」,「严明党的纪 律,即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严 格执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加强对 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 检查,自觉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 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 央政令畅通」。

重庆各主要官员纷表态

在重庆,宣布薄熙来去职是日,重 庆卫视已经「与中央保持一致」。 这家在过去两年中因薄熙来执意下 「不播广告」而名动天下的电视 台,当晚便开设了认证微博账号, 商业广告迫不及待开始回到屏幕 上。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坐镇重 庆,亲自督阵重庆传媒。十六日 《重庆日报》原本每天版面都有的 「五个重庆」、「缩差共富」等口 号不再出现,代之以「民生」之类 的版名。晨报、商报、晚报、时 报,更是用几近整个头版向直辖市 民众通告中共中央决定,版面充斥 全市各级部门主要官员在各种会议 上的表态:自觉与中央保持高度一 致。

被称为「西红柿模式」的薄熙来主 导下的「重庆模式」、「重庆经 验」、「重庆探索」,再度引发社 会大讨论。杂文家鄢烈山认为,薄 熙来在重庆的做法可以说是把准了 民意的脉搏,看到了中国问题的病 根,但他开错了药方。民意要求公 平正义的诉求是正当的,而薄熙来 作为一个「政客」,采取的手法却 是「不正义的」,例如践踏法制, 把「打黑」变成「黑打」,还有倒 行逆施的「唱红」。有学者认为, 唱红打黑应算是极端集权统治文化 的复辟;内部集权不走程序,打黑 就成个人集权行为,失去法制和理 性,导致社会体制崩溃沦丧;红歌 高打复古旗帜,极具个人主义宣 扬,最终导致个人英雄主义重来, 践踏社会民主进步。那时文革重来 就不是危言耸听了。薄熙来卸职至 少说明政局思路是清明的。也有不 少网民认为在重庆模式甚嚣尘上 时,整个国家都被带着向左转,全 国学重庆,到处唱红歌,用打黑方 式整企业家,杀富不济贫,害得人 们纷纷移民,究竟是谁姑息薄熙 来?

在一个宪政国家,唱什么颜色的 歌,以及是否打击黑社会,本来不 是什么问题。但在今天的重庆, 「唱红打黑」已经超出唱歌和治安 的范畴,具有某种政治操纵的味 道。当下的重庆,人民大礼堂广场 上的播音箱,终于传来一首久违的 欢快的非红歌歌曲。诸多网友留 言:爬坡上坎吃苦耐劳的重庆人, 会让这座古老的山城变得更美好。 重庆,雄起。

{lang: 'zh-CN'}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0828?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