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9 March 2012

叶檀:重庆模式的账本

赤字只是纸面游戏

围绕重庆有没有财政赤字,出现了两种声音:

第一种认为有。2011年,重庆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08亿元,增长51%,支出完成1641亿元,增长45.7%。

第二种认为没有。3月24号,重庆本地华龙网报道,有网民在分析《关于重庆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时,将2011年财政收支差额理解为赤字。

对此,重庆市财政局相关人士表示,《预算法》第28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我市十年来无论是年初预算编列,还是年末预算执行结果,均未出现过赤字。

产生误解的原因主要是简单将当年收支相抵。该人士指出,地方财政支出的来源主要有三块,除当年收入外,还有上年结转资金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以2011年为例,地方财政收入2908.8亿元,加上中央补助1157.3亿元、上年结转636.1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50亿元,减上解中央21.5亿元后,总财力为4730.7亿元,而实际支出为3961.7亿元,收支相减后尚余769亿元,结转2012年使用。这些在公开的预算报告上均可查到,而地方财政的收支执行情况每年都将依法接受专项审计。中央财政补助在支出中的占比是逐年降低的,且在西部省市中所占比例是最低的。

真相到底如何?重庆市长黄奇帆曾经表示,重庆一度财政问题很严重:“2002年,重庆预算内财政收入157亿元,而当年政府财政负债余额450亿元。按照国际惯例,这是一个要破产的政府。”

所谓十年无赤字,在作者看来,是个忽略隐性负债的文字游戏。从理论上说,中国地方政府不允许列赤字,因此,即便入不敷出,也不会体现在地方财务的报表上,而是体现为隐性债务。

隐性负债不可小视

重庆大规模基建主要靠政府主导的“八大投”与作为金融控制平台的渝富公司。

一系列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重庆的地方基建75%是由“八大投”完成的,形成了强势的政府主导格局。

所谓“八大投”,是指重庆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地产集团、重庆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八大投”平台在2002年末开始启动。

“八大投”的资产在政府的隐性支持下急升。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称,2003年,“八大投”的资产只有300亿-400亿元,到2006年底,资产猛增到1901亿元。单是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资产总额就高达809亿元。2010年6月,重庆财政局局长刘伟表示,重庆“八大投”总资产已达4139亿元,8年累计投入2413亿元,年均投资300亿元以上。2000公里高速路,5000公里高等级公路,20多座横跨长江、嘉陵江的城区大桥以及150公里的城市地铁、轻轨等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按照当地所说的60%的负债比例,负债大约在2500亿元人民币。根据重庆所公布的更为激进的“十二五”规划投资数据,这样的负债比例不敷所需。

“八大投”的资产几何级数上升,办法是先注资、再融资,有点类似于资金钓鱼。

据《时代周报》2010年报道,政府对“八大投”有“五大注资”,一是国债注入。中央政府定期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国债,重庆市政府将每年获得40亿-50亿元人民币的这类国债,作为资本或股本配给投资集团;二是规费注入。将路桥费、养路费、部分城维费等作为财政专项分别归口注入各集团公司;三是土地储备收益权注入。赋予部分投资集团土地储备职能,将土地增值部分作为对投资集团的资本金注入;四是存量资产注入。将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上百亿元存量资产比如路桥、隧道、水厂等,划拨给各有关投资集团,成为其固定资产。五是税收返还。通过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资实施施工营业税等方面的优惠或税收,作为资本金返还给投资集团。黄奇帆称,政府通过以上5种注资,在8年时间差不多为“八大投”注入了1500亿元资本金。

政府注资做大,然后再通过向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债券、股市、信托等5种融资方法,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筹资。

政府资金实在可怜,按照重庆发改委副主任黄朝勇先生今年3月所说,今年2011年重庆争取国家发改委统筹资金到位127亿元,已经是历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最高,企业债获批发行129亿元。今年,将继续做好专项资金申请和债券发行,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高于2011年水平,争取三峡后续规划专项补助资金100亿。其他包括推进10户以上企业发行债券,协助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信托计划等,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百亿级别的资金,与重庆每年动辄数千亿的投资规模,完全不匹配。

融资渠道收窄

支撑重庆国有资产经营的,一是土地财政,二是金融运作,三是项目经营收益。一旦这三条路受堵,多米诺骨牌就会倒塌。

从金融运作来看,证券市场等陷入低谷,信托成本过高,被人叹为观止的“八大投”金融运作手段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将成为无源之水。

项目经营收益,以刘伟先生所说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来看,每年150亿元,高峰期支撑了平均每年500多亿元的公益设施、基础设施投资,这一收益显然无法匹配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风险较大。

在经济发展高峰期行之有效的办法,无法适应于经济下行周期,信贷来源收窄。2009年8月《经济观察报》报道,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数据显示,6月末,重庆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268.9亿元,同比增长46.9%。重庆连续第五个月成为全国信贷增速第一。从贷款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主要投向政府主导的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企业集团。1~6月,新增基本建设贷款663.6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45.8%。承接这些贷款的主要是政府的投融资平台。

现在,中长期贷款已显颓势。据重庆营管部统计,2012年2月末,重庆市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10186.04亿元,同比增长12.53%,较1月下降0.66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697.05亿元,当月增加5.73亿元,同比少增44.43亿元。单位固定资产贷款余额5416.60亿元,当月增加76.12亿元,占当月中长期贷款增量的93.17%。全市单位中长期经营贷款余额1300.94亿元,当月减少10.19亿元。这样的数据无法支撑平台运作。

今年3月6号,重庆市出台2012年市级重点项目名单。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黄朝勇表示,年内将实施重点项目300个,涉及总投资1.3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为2600亿元。重庆准备向谁大规模融资?2009年的房地产牛市与大投资救了很多人,现在,还能等到大投资时代或者大牛市吗?

土地收入可能难撑现金流

重庆模式的关键点,除了金融运作之外,就是土地。

重庆平台贷的钥匙是资产注入尤其是土地资产注入,如果土地资产大规模贬值则风险大增。黄奇帆曾经坦承,“八大投”很重要的资金来源跟土地财政有关。“土地及其增值潜力,是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手中最重要的筹码”。2010年,“八大投”被赋予土地储备功能,家家都有至少数万亩的土地储备,目前总量已超过40万亩——或是政府以土地注资,或是以土地抵押贷款,且以未来土地出让收益偿还。

黄奇帆不讳言土地的重要意义。黄奇帆在多个场合阐释“土地储备功能在投资集团内部有两个循环”,第一个循环是从储备到融资到搞项目的循环:比如城投公司有一万亩地,规划上让城投公司储备了,它拿出部分资金,完成规划红线内的土地征地动迁、产权过户,从而成为信用资产,可以在银行抵押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个循环:土地储备后,要投入、开发,七通一平,然后通过市场转让给房地产商。“这是一个土地升值的过程,也许你50万元一亩的地,转让时200万元一亩,就有一个额外的收入,部分出让金要转交区县政府和市政府,部分则用来抵扣基础设施中的各种投资—很多基础设施是政府的公共支出,它已由投资集团在银行融资后先期投入了,最终要还银行。”

在两个循环中,土地有两个升值过程:从农民手中进入市场是一个过程,在市场生地变熟地进行商业开发是又一个过程。农民与购房者分别承担两轮成本。

正因为土地如此重要,重庆必须大力推进土地储备,同时维持高投资和经济热度,以维持土地市场的增值。一旦土地价格下降或者投资热度下降,都会对当地经济造成致命伤害。这就是只能快不能慢的独轮车经济,也是土地经济的最大软肋。

按照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黄朝勇所说,重庆一是在重庆的经济增长中,投资的贡献一直在70%左右,2011年全国投资增长23.8%,中、西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28.8%和29.2%,重庆投资增长31.5%。保证投资资金来源已经成为重庆的首要问题。

以重庆水投为例,无力提供配套资金的区县政府往往“以地换库”。近两年,水投与重庆26个区县签订了土地储备协议,涉及32个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把近6万亩储备土地的未来收益权以53.8亿元计入无形总资产。

重庆经济最重要的抵押品土地的价格,正在经历严峻考验。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经过前几年的高增长,2011年土地出让金下降。2007年为314亿元,2008年受调控影响大幅下降至117亿元,2009年,重庆土地出让金收入448.47亿元,同比上升276%;2010年,重庆土地出让金为712.1亿元;2011年重庆土地出让金为784.4亿元,同比上升10.1%。随着房地产降温,重庆土地降温,所谓“重庆模式”最重要的引擎也将熄火。10%左右的土地出让金增幅,无法背负30%以上的投资增速。

重庆模式是东部地区此前土地发展模式,以及用税收等优惠模式吸引外资总部经济的翻版,是黄奇帆“引东入西”,不算太新。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重庆的运作格局更大,重庆的土地资源更多,一度所追捧的程度更甚,因此在短期内的爆发力看上去似乎更强。

去年8月9号,重庆市财政局表示,“十二五”期间重庆市财政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资金总量是3028亿元,这个资金量是经过充分论证的,主要用于改善城乡居民的教育、卫生、社保、住房和出行等方面的条件,让市民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加大民生投入非常好,问题是资金从何而来?

从贷款或者土地而来,不过是寅吃卯粮,或者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按照重庆市教委所说,主要是城市建设配套费部分用于教育、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2%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等,是增加了投资成本,与重庆所说的低成本引资背道而驰,上述费用与城建、土地仍然密不可分。加上目前增值税增速下行,投资需要资金,企业税收下降,怎一个急字了得?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1272?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