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8-3-2012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圖】昨天批評美國貿易立法,做法不合國際規則。日前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一項修訂《一九三○年關稅法》法案,對「非市場經濟國 家」徵收反補貼稅。可以看到,美國針對中國進行的貿易報復措施不斷升級。若眾議院通過修訂並最終成為法律,中美經貿關係有倒退之虞。
今次修訂,源於美國商務部向中國河北興茂輪胎公司徵收反補貼稅,當事公司上訴,美國貿易法院認為,商務部對適用非市場經濟中國作反傾銷指控的同時,又進行反補貼調查為不當,要求商務部一是放棄徵收反補貼稅,一是修改針對非市場經濟國家「雙反」調查的政策和相關法律程序。
商務部不服上訴,最終到去年十二月下旬,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裁決,不能對適用非市場經濟體的中國徵收反補貼稅,一錘定音。美國參眾兩院其後舉行聽證會,並很快起草了關稅法案修訂。日前參議院投票通過,立法進程之快實屬少見。
目前,美國朝野針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情緒高漲,不排除眾議院也表決通過,令中美經貿關係出現顯著倒退張力。
在 奧巴馬強化重返亞洲戰略、貿易出口倍增計劃,以及重整工業振興美國的宏圖下,加上大選年因素,對華態度不斷趨硬。可以看到,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元氣大 傷,但中國因金融體系不完全開放,所受衝擊有限,並在中央四萬億財政刺激下迅速復蘇,中美經濟實力的消長,無疑也加劇了雙邊關係的競爭一面。
今年伊始,美國已不斷向中國發出強硬信號。一月底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宣布成立一個貿易執法部門,針對不公平貿易行為,矛頭直指中國。短短個多月,部門即成立,反映美國施以鐵腕的決心。
陳 德銘昨天強烈批評關稅法的修訂,不僅對非市場經濟體進行反補貼徵稅,且可追溯至二○○六年,不符合國際規則。但照目前美國總統選戰白熱化的情況看,奧巴馬 以對華強硬來提升民意支持,強化勝算氣勢,因而不排除「順水推舟」,在大選年照例對華強硬的氛圍中,造成更多抑制中國進口措施的事實。
二 ○○五年七月,美國國會通過《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修正案)》,掃除了對非市場經濟國家適用反補貼法律的障礙後,隨即於二○○六年對中國銅版紙啟動了反 補貼調整程序,成為中國加入WTO後美國首次對中國發起反補貼調查,其後更以「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雙管齊下的手段,向中國貨品施以抵制,尋且一發不 可收拾。
上月中,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裁定中國輸美應用級風電塔對美國相關產業構成實質性損害,到同月下旬,美國再對三類產品,通過《一九三 ○年關稅法》三三七條款,針對知識產權進行調查。相對反傾銷針對價格競爭的調查,這法例的處罰更為嚴厲,因為可通過「排除令」,禁止貨品進口美國,亦即把 相關產品永遠踢出美國市場。
如今中美經貿關係已經緊張,一旦《一九三○年關稅法》法案修訂成為法例,對非市場經濟體施以反補貼關稅懲罰,不 僅可把「不公平貿易」對手——矛頭目標顯然是中國,施以重創,而且法例所涉產品範圍更廣泛,包括商業侵權甚至監獄囚犯產品等。可以看到,關稅法修訂對中美 經貿關係的變化和影響值得關注。
陳德銘昨天也呼籲,盼美國剛成立的跨部門貿易執法中心能夠遵循國際貿易規則,並提高運作透明度,但照目前形勢看,中美貿易關係正面臨新一輪衝擊。美國決心扭轉中美貿易差額的手段一次比一次凌厲,不斷考驗中美合作夥伴關係。
from 政經評論 http://kurtlau.blogspot.com/2012/03/blog-post_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