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读懂专题:
近日,日本政府决定对认定直接参与俄方吞并克里米亚及造成乌克兰东部局势动荡的个人与团体,实施资产冻结。日本政府这一举动其实是加入了美国、欧盟自三月
来对俄国的金融制裁。这种制裁方式兼具“更高效达到政策目的”和“对非制裁目标更少附带损害”的特点,所以现今国际社会很少采用全面性经济制裁,大多实行
这种“精确制裁”。
导语:近日,日本政府决定对认定直接参与俄方吞并克里米亚及造成乌克兰东部局势动荡的个人与团体,实施资产冻结。日本政府这一举动其实是加入了美国、欧盟自三月来对俄国的金融制裁。
乌克兰危机后美、欧对俄制裁是“精确制裁”,直接针对俄国政要及其附从富豪所控制的经济实体
美
国政府于2014年3月6日和16日先后公布行政命令对下列类型的俄国人冻结其资产:其所采取的措施将会减少乌克兰的民主程序;其行为或政策会对乌克兰的
和平、稳定、安全威胁者、在俄罗斯政府或武备部门任职的相关人员等。3月16日,欧盟各国外长也通过制裁俄罗斯的措施,拒绝发放21名责任人的签证并冻结
其资产。美国、欧盟冻结俄方资产清单共同列举的,大多是位居政府重要位置的官员以及“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交情友好的商业人士”,除了个人的财产受到冻结以
外,冻结资产名单也包括了受俄罗斯政府控制或是前述受冻结富豪旗下的相关银行,如俄罗斯银行等。
在美、欧对俄金融制裁后,俄国财政实力大幅受挫,2014一季度流出资本额略等于上年全年,主权债信用评级被调至负面
目
前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已使其继续破坏地区稳定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打击,美欧的金融制裁已影响了投资者信心及其投资行为。由于受到多国经济制裁,俄罗斯的主
权债信用评级被评级机构下调,“标准普尔”及“惠誉”皆于3月21日将俄罗斯主权债信用评级等展望由稳定降为负面。分别预期今年俄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滑至
1.2%及1%以下。俄罗斯公司的国际贸易成本进而提高。投资者也会因此认识到与俄罗斯交易存在更多的风险,从而导致俄罗斯的资本流入减少而流出增加。俄
罗斯主要股票指数下滑22%,2014年首季度资本流出600亿美元,接近2013年全年流出的630亿美元。而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且莫提俄国军事援助
乌克兰东部叛军带来的财政压力,单是吞并克里米亚就使经济捉襟见肘:据《莫斯科共青团报》的估算,在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前三年中,俄罗斯每年要多
200 亿美元的财政开支。俄国杜马外事委员会领导人斯路特斯基认为,这一数字可能达到300 亿美元。
美欧制裁俄国,对周边欧元区影响不大。欧元区对俄出口、投资占自身经济总量有限,不虞受制裁大幅拉低经济,俄国没法指望欧盟尽快退出制裁、掣肘美国
发
动金融制裁时必须考虑目标国或目标人士的“经济共生国”。基于经贸市场依赖、地缘位置邻近或处于同一国际交通线之上、下游等因素,对目标国或目标人士发动
金融制裁时,经常殃及其他“经济共生国”之社会、经济利益,不利于制裁的持续和实效。美欧金融制裁俄国的措施欧元区经济影响有限,因为2013年欧元区对
俄出口所占(总出口)比重仅2.5%;
2012年欧元区持有对俄直接及间接投资资产额占其全部对外直接及间接投资资产额比重分别为3%及1%;2013年第三季欧元区六大经济体对俄授信保险额
合计约1,220亿美元,但占GDP比率不及2%。欧元区国家既是乌克兰危机的利害攸关者,又不虞经济景气受影响而低迷,对俄制裁可望继续而不受有力的国
内反对声音干扰。
俄国对美、欧的反制手段与资源有限,停止对欧出口天然气是经济自杀
一般而言,愈加赖国际金融
市场的国家,愈不能承受金融制裁的破坏。所以俄国这种财经发展较滞后、仰赖进出口较深的国家,为施以金融制裁的理想对象。因为制裁方受金融市场震荡伤害微
小,而受制裁方则因金融伤害,牵动整体贸易及经济收入,其财政实力及衍生的破坏和平的能力会受到实质打击。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杰弗里·斯
科特指出,美欧的优势在于俄罗斯拥有高达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美元大约占1/3,欧元大约占2/3,这就意味着美欧掌握了俄罗斯大笔资产。目
前,俄罗斯很难将其转换为非美元和欧元资产。虽然俄罗斯也推出一系列的反制裁措施,例如反制裁美国9名政要等来迫使对方做出让步。尽管如此,由于俄国经济
实力远不及美欧,并且在国际社会缺少有力的实际支持者,相比之下,俄罗斯为反制能够调动的资源十分有限,终将收效微弱。即便欧元区石油及天然气进口分别有
30%及25%来自俄国,俄若中断对欧出口天然气,对自身经济来说这是自杀式行为,因此预期中俄国无法采取此一激烈反制手段。
对威权国家全面制裁适足以加强独裁者对国家经济资源和舆论导向的垄断控制,所以“精确制裁”是更有效的手段
传
统的全面性经济制裁理论着眼于先向“目标国人民”施加压力,寄望其凝聚共识及道德勇气后,一举改变甚至推翻不正义的“目标国领导阶层”。但大多报此动机的
制裁发动后的实际情况并不如预期,除非“目标国领导阶层”的统治地位适逢有力的竞争挑战,或不得不遵从长期形成的民主宪政传统;对威权国家施加国际制裁,
通常让其领导阶层顺势强化威权统治,并以拯救“民族自主”及“国家安全”为正当借口,进一步全面垄断因制裁而稀缺的经济资源,并转化为统治“目标国人民”
更大的权力。被制裁国若为威权统治国家时,因其政府具有管控信息内容的强制力,如遭受“全面制裁”时,极易将之宣传曲解为制裁发动国针对制裁目标国普通民
众而非领导层的攻击。所以国际制裁的施压对象宜指向“目标国领导阶层”,并最大程度减少对“目标国人民”的伤害。
from 网易新闻·有态度专栏 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smartsanction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