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31 August 2014

《华尔街日报》中国五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激增

今年上半年,中国最大的几家国有银行报告不良贷款和已冲销贷款规模激增,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银行业的冲击日渐凸显。
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计算,中国五大国有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601398.SH, 简称: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 ,601939.SH, 简称: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td. ,601288.SH, 简称: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601988.SH, 简称: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 ,601328.SH, 简称:交通银行)上半年总计冲销和转出人民币469.1亿元(约合75.7亿美元)不良贷款,是上年同期人民币220.7亿元规模的两倍多。这说明国有银 行在考虑到未来仍会出现更多不良贷款后纷纷设法清理账目。
即便如此,截至6月底,五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仍总计人民币4,23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五大行的利润增长也所有放缓。
中国整个银行业内的不良贷款水平从其总的资产组合看依然较低。然而,随着经济增长降温令借款人偿债能力受到打击,预计这一水平将会攀升。上半年中国 经济较上年同期增长7.4%,增速低于去年的7.7%。经济学家们担心,如果未来几个月情况没有显著改善,中国可能无法实现政府今年的增长7.5%的目 标。
标准普尔的银行分析师廖强表示,中资银行的资产质量仍面临下行压力,尚未看到这种情况何时能逆转,未来这种恶化很有可能加速。
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系统新增不良贷款已经超过了去年总的增幅。
中国监管机构近年来已经敦促银行在收益依然足够强劲的情况削减更多不良贷款,政府也放宽了减记管制。
今年上半年五大行净利润合计人民币5,09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但增幅远低于中国经济景气年份通常达到的20%的水平。不过按照国际标准,五大行上半年利润表现仍然强劲。
上一次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爆发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成立了几家所谓坏账银行的实体来吸纳四大国有银行约人民币1.3万亿元坏账,此举使国有银行摆脱亏损并在之后得以上市。
为避免未来成本高昂的救助,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银行提早清理问题资产。
包括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inda Asset Management Co.)在内的这些坏账银行(正式名称为资产管理公司)仍扮演着处置不良贷款的角色。但这些坏账银行如今在定价和购入资产方面更加以市场为导向。信达去年在香港上市。
所有五家银行说,都曾将不良贷款打包卖给坏账银行等实体。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管理人员称,在今年上半年,总计出售了规模达人民币193亿元的不良资产。
中国最近已经允许五个地方政府建立坏账银行,从当地银行吸收不良贷款。这五家坏账银行分别位于上海、安徽、广东、江苏和浙江。这些地方位于华东和华 南这两个银行业不良贷款集中区。银行业称,钢铁贸易、制造业和小企业的不良贷款正在上升,这些领域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政府解决产能过剩的努力的冲击 最大。
辉立证券(Phillip Securities)银行分析师陈星宇表示,考虑到不良贷款激增,同时政府放宽了减记管制,预计银行业未来几个月将加快减记速度;更多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将很快参与进来,它们将提振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效率。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7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