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告诉我们,凡是看着无法以常理度之的,多半是有问题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具体到王立军事件,以及薄熙来去职重庆市委书记,整个事件中也有些看起来无法以常理度之的事情。梳理这些疑点,有助于帮助我们分析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第一:
为什么重庆官方在给王立军约800字的“官方评价”中,着重提到了,“不足之处是,工作有时要求急一些,批评人不太注意方式方法。”
众所周知,类似对高级干部的负面或者批评性质的评语,固然在内部档案中可能不罕见,但是绝少出席在公开场合。为什么重庆官方要公开这段批评性质的评语?首先,这不可能是工作失误。其次,这也基本不可能是重庆官方对领导干部评论公开化透明化的体现。在我看来,这更像是对王立军公开的警醒。在重庆,任何对王立军的评语必然得到薄熙来的首肯。薄熙来缘何如此?
第二:
为何免去王立军的公安局局长职务?
王立军担任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已经有些日子。免去了局长职务,去分管一些不重要的事务,看起来是平级调动,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被“发配”了。为什么薄熙来不继续用王立军了?是因为黑已经打的差不多了,还是因为已经控制不住王立军了?
第三:
为什么找一个没有任何公安经验的团派干部关海祥接替王立军的职务?
在王立军去职公安局局长位子之后,薄熙来让关海祥这么一位没有任何公安战线履历的共青团系统出身的干部出任公安局局这么一个专业性质很强的职务,委实让人们大跌眼镜。此项任命似有内情。
第四:
最大的疑点,无疑是王立军为什么擅入美领馆寻求避难。
在鄙文《简单分析一下重庆的情况》中,我对王立军所以亡命美领馆的原因作出了一些分析。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分析,其前提几乎都是一个,即王立军十有八九觉得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没有活路,故此不惜抛家妻子投奔美领馆寻求先活下来再说。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王立军这么一位历经生死而不为所动的硬汉如此张皇?
仅仅是因为薄熙来要对付他么?似乎不太可能。薄熙来就算在重庆可以只手遮天,又怎么可能左右整个中国?王立军如果能够能有4,5个小时的时间亡命成都美领馆,为什么不直接去北京新华门呢?因此,更大的可能性是,王立军清楚地知道即使去了北京也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要整他的人也能左右北京的局面。
第五:
薄熙来在王立军事件后为什么在昆明貌似悠闲?
王立军作为副部级高官,避难美领馆,这是何其严重的事情,为什么薄熙来在时候依旧悠闲地在昆明进行渝滇交流活动?更让人不甚理解的是,他为什么跑去参观与其父亲渊源甚深的第14集团军军史陈列室去参观?
第六:
在加拿大总理Harper访问重庆期间,为何对薄熙来的报道先抑(很少出现薄熙来)后扬(再次如常进行报道)?
第七:
人大会议期间,薄熙来为什么缺席了一上午?
第八:
温家宝记者招待会上高调不点名抨击薄熙来在重庆搞文革是为何?
第九:
作为钦差大臣的李源潮,在重庆宣读任免通知的时候决口不提文革又为何?
第十:
根据那份真伪未知的录音,王立军出走美领馆,是因为王立军查到了薄熙来相关亲属的身上,薄熙来震怒之下对王立军采取了手段,王立军于是出逃。究竟是什么样的冲突,才能让王立军在十天之内,就做出了林彪在类似情况下花了一年才做出的决定:亡命他国?
抛砖引玉,欢迎补充。
相关日志
- 2012/03/20 -- 圣旨到!
- 2012/03/19 -- 日本经济新闻:薄熙来被免职后 严格管制早早松动
- 2012/03/19 -- 香港凤凰台记者传薄熙来被双规
- 2012/03/19 -- 温家宝周永康针锋相对 高层全线卷入内斗
- 2012/03/19 -- 薄熙来一事再添细节
- 2012/03/19 -- 薄熙来势如山倒 质疑“打黑”报道重现天日
- 2012/03/19 -- 译者:外媒关于”薄熙来被免职“的报道及评论汇总
- 2012/03/18 -- 穿越大戏:重生2012之瓜瓜归来
- 2012/03/18 -- 华尔街日报:关于薄熙来的战斗不会结束
- 2012/03/18 -- BC大头鱼:薄熙来何去何从?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0676?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