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4 March 2012

信報社評:自由法治為本 投下決定香港前途一票

信報財經新聞 23-3-2012

周日就是香港第四屆行政長官通過選舉產生的重大日子。今次最後一屆的小圈子選舉,與過去幾屆選舉完全不一樣,因為在中央刻意安排兩名建制派候選人互 相競逐,進行所謂「君子之爭」後,由於重大利益的爭奪,建制派已經嚴重撕裂,不單互揭醜聞互相攻訐,鬥個你死我活,發展下來,更演變成為價值之戰,觸及 「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的根本原則。

以目前的情況而言,中聯辦很明顯已有傾向性取態,不避嫌為梁振英拉票,更通過中方傳媒公開反對投白 票和流選,完全無視根據選舉規則,如果選委沒有合適的人選,投白票或棄權都是負責任和合法的行為。何況根據最新的民意調查,因為兩名建制派候選人的個人誠 信備受質疑,支持和接受流選的民眾已高達七成半,倘若選委按照民意投白票,其實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老實說,兩名建制派候選人唐英年和梁振英,不管誰當選,後遺症也是多不勝數,下屆特區政府能否有效管治,令人懷疑。

唐英年個人私德問題尚屬小事,但公然知法犯法的僭建問題,不但損害其個人作為行政長官的威信,更有可能演化成刑事責任。

梁 振英雖然民望較唐英年為高,但最新的民調已跌至百分之三十一,也是不合格,更比支持投白票的民意為低,認受性成疑。更重要的是,梁振英即使在中聯辦力挺下 上台,亦背負着多個政治炸彈,包括西九門事件、黑金政治、縮短商台續牌年期和主張鎮壓「七一」示威打壓新聞和示威自由、「疑似」地下共產黨員身份,以及平 反「六四」的取態,任何一樣都足以動搖梁振英的管治威信。再者,梁振英當選後,在上任前,反對派和民間的反對力量必定積極動員,今年七月一日會否再度歷史 重演,出現數以十萬人上街,可能性也不能抹煞。

另一方面,由於建制派嚴重撕裂,矛盾在短期內根本不可調和,加上港人的政治意識向來傾向平衡,九月立法會選舉出現鐘擺效應,讓泛民捲土重來、成為議會上的重要政治力量,聯同親唐的建制力量共同抵制梁振英政權的機會甚高。

梁振英執政最不利和不穩的地方,就是改變原來的遊戲規則,挑戰絕大部分港人尤其是中產階級認同的核心價值,即自由與法治。

眾所周知,香港今天的成就和社會經濟長期得以維持繁榮穩定、有別於內地的城市,全賴核心價值的堅持,並且在「一國兩制」政策和「港人治港」的承諾下,由《基本法》給予法律保障。

按 照香港社會歷史的發展,四大核心價值,在港人心目中的優先次序排列,應該是自由、法治、人權和民主。沒有自由,就無法建立今天的經濟根基;沒有法治,就沒 有相對公平理性的遊戲規則,確保私有產權;沒有人權,就沒有現代文明;而沒有民主,就不能以和平理性的方法排解政治紛爭,合理分配社會資源。

但 今次選舉,有人為了當上特首,不惜破壞既有遊戲規則,被揭發對港人最重視的核心價值自由和法治採取敵視和壓制態度後,又公然說謊,企圖蒙混過關,令生於 斯、長於斯的港人無不憂心忡忡。更令人不安的是中聯辦沒有恪守「一國兩制」政策,毫不避嫌介入選舉,公然破壞「港人治港」,令港人悚然以驚,擔心「五十年 不變」的承諾在回歸十五年後,已提前改變。

因此,今次的特首選舉茲事體大,一千二百個選委都背負上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香港的前途和港人的命運完全操諸你們手中。如果你們熱愛香港,以港人福祉為重,就請以良心投票,歷史將會記下你們的抉擇。


from 政經評論 http://kurtlau.blogspot.com/2012/03/blog-post_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