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3.11大地震後留下大量瓦礫(がれき) ,岩手、宮城及福島三縣的瓦礫約2250萬噸。一年過去了,只處理不足十分之一。最近一友人去了岩手及宮城,他看見海邊一片頹垣敗瓦,好像海嘯是昨天發生般。不將瓦礫處理,災區無法重建。上次阪神淡路大地震,只花三年便將所有瓦礫清理,這次東日本大地震的瓦礫,依現在的速度,恐怕要十年以上。
主要問題是各地因市民縣民擔心災區的瓦礫受核污染,所以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幫助災區處理瓦礫的請求十分冷淡,只有東京,青森及山形等少數地方自治體積極響應,其餘的多是拖字缺或直接拒絕。各地日人的反應反映他們對政府的不信任,也可說是一種過度反應的「風評被害」現象。
處理瓦礫的方法不外堆填及焚燒,無可否認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至於人們最擔心的放射性污染,其實政府已有安全性的保障設施。首先,受放射性污染最嚴重的福島縣由該縣自行處理,只輸出岩手及宮城縣的瓦礫。其次,監控各地處理災區瓦礫後空氣的放射線是否合乎國家的標準。國難當前,有難同當當然最好不過。奈可市民縣民就是不信政府,地方政府更不願得罪票源。中央政府在處理災情控制及災後重建均令人失望,造成人民的不信任,結果受害的是災區。
有團體將瓦礫製成匙扣
from 知日部屋 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read.php?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