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是大選結果公布的那一夜,
身邊不少朋友走了去藍營慶祝馬英九當選,感受勝選的喜悅,
我卻選擇了去綠營。
我相信,大多數香港人因為種種原因包括感情因素,
都喜歡見到馬英九連任,但對不起,當我聽到他勝選演說中那一句「
把危機轉變為商機」時,真的覺得十分刺耳,也可以想像,
為何不少有理想的八九十後,總是投向綠營。
在綠營聚集了等候結果公布群眾的廣場上,
人們沒有因為從電視直播的點票中,逐漸看到蔡英文大勢已去,
而紛紛鳥獸散,反而繼續堅定的站着,等待着小英露面的一刻。
因為大家知道自己到來這裏的理由,不是為了知道她會贏,
不是為了要錦上添花,而是為了要有所堅持,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
也有所堅持。
最後一里路
那一晚,下着大雨,打傘的人很少,以免妨礙別人,
於是全身只有濕透,眼鏡片也一片模糊,
但我卻聽到蔡英文在這樣的淒風苦雨下,
說出我聽過其中一篇最動人的演說﹕
「我知道此刻大家的心情。今天,我相信有很多人原本期待勝利,
但是,現實不盡如人意。但是,我要跟大家說,我們要堅強,
我們一定要堅強,我們一定要比誰都堅強。我們是民進黨,
我們過去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我們從來沒有倒下過。以前不會,
我知道,這一次也一定不會。」
「我要請大家回想一下,4年前,我們曾經是這麼的絕望,
我們所要挑戰的山頂,曾經被認為是遙不可及。但是,我們咬着牙,
整個黨團結在一起,在這4年,一步一步的往前走。這一次,
我們已經接近山頂,我們還差一里路。」
「各位,你們真的不要懷憂喪志。台灣不能沒有反對的聲音,
台灣不能沒有制衡的力量。未來這4年,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以執政者的角色,來實踐我們的理想;但是,
這並不代表,在野就沒有力量。」
「我相信,只要大家繼續站在我們身後,給我們支持,給我們鞭策,
我們一定還有未來!下一次,我們一定可以走完最後一里路!」
「最後,蔡英文也要以個人的身分,感謝大家一路相伴。這4年,
是很美好的旅程,我們一起並肩作戰,在我的心中,
你們不止是投票給我的人,你們是我最好的伙伴。」
「今天晚上,我相信大家心裏都很難過,如果你心裏真的很難過,
就讓它發泄出來。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泄氣。你可以悲傷,
但是不要放棄。因為明天起來,我們要像過去4年一樣的勇敢,
心裏充滿着希望。因為,我們必須勇敢地扛起這個國家的責任,
我們必須樂觀地,繼續為台灣這塊土地打拼。」
那一夜,我想起很多,想起香港民主運動的過去,
想起香港民主運動的將來。
那一晚,我慶幸自己在這片土地上。
我們沒有那一份重量
這樣的一篇演說,老實說,我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寫得出,但問題是,
在香港能否有人讀得出來,那又是另一回事。
我的意思和重點不是在於質疑我們那些特首候選人的演說能力(
當然這其實是值得存疑的),而是在於,這樣的演說,
背後有着歷史的重量、制度的光環、信念的力量,以及實踐的感召。
正如最近一段網上熱爆的短片所言﹕
「台灣擁有18,090,000個總統選委,
香港只有1200個特首選委」;
「馬英九代表了6,891,139個台灣人民,
同時蔡英文代表了6,093,578個反對聲音」;
「他們熱愛的早已不是個人崇拜,而是實踐的公平理念的政府」。(
http://vimeo.com/35091574)
沒有這樣制度上的光環,沒有那有血有汗、讓人尊重的過去,
沒有那份歷史使命感的傳承,我們唐梁兩位特首候選人,
即使有文膽可以幫忙寫出這樣的演講稿,
又能夠把這樣有氣魄的文字,字字鏗鏘、理直氣壯的說出嗎?
或許現在某些建制派特首候選人是受到某些勢力打壓,
但若然有朝一日他輸了小圈子選舉,又或者拿不到150個提名,
因而入不到閘,他能夠理直氣壯的說出﹕
「各位,你們真的不要懷憂喪志。香港不能沒有反對的聲音,
香港不能沒有制衡的力量」;
「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從來沒有倒下過。以前不會,我知道,
這一次也一定不會」;
「感謝大家一路相伴,這4年,是很美好的旅程,
我們一起並肩作戰,在我的心中,你們不止是投票給我的人,
你們是我最好的伙伴。明天起來,我們要像過去4年一樣的勇敢,
心裏充滿着希望」。
你說能夠嗎﹖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
世間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咫尺天涯,
而是他們在排隊投票選總統,而我們卻在排隊攞form認購新股、
買iPhone。而這就是海峽兩岸的距離,也是中國若然要統一,
所要跨過的距離。
選後翌日,我出席了當地一個由台、中、
港兩岸三地民間NGO所舉辦的圓桌座談會,
席上不少台灣朋友都擔心,台灣會否變成香港第二,
因為要看大陸臉色,而最終被和諧掉;相反,我默默坐在一旁,
卻只是慚愧的想着,香港能否終有一天成為台灣第二,
由民眾一人一票選出我們的特首。
小豬的正義
上周二晚,我獨個兒走到位於松江路的蔡英文台北市競選部看看,
卻給我碰上不期而遇的一幕——一位失明人士,行行重行行,
跌跌撞撞的走到來總部,如此千辛萬苦,
我原以為他要來找民進黨幫忙,又或者作些什麼控訴,不料,
他卻只是默默放低一個小豬撲滿,裏面裝滿硬幣。他態度十分謙卑,
說希望這些小錢能幫到小英。
這是很動人的一幕。
一位綠營的朋友對我透露,在「三隻小豬運動」中,
他們最後總共收到近14萬隻小豬撲滿,近2億捐款,
佔總體5至6億捐款中的超過三分之一。到了選舉後期,
因為捐款已經差不多達標,因此一些中小企超過100萬的捐款,
小英都婉拒。
蔡英文說過﹕「小額募款不是小錢,而是來自土地,代表正義。
比任何一筆大錢都更有價值。」
如今民意支持度最高的特首候選人梁振英,
有報道指他計劃親自落區籌募競選開支,向市民爭取贊助支持,
不知道最後又有否成事?當然,他也可以搞個「三隻小狼運動」,
但在你我都無份投票的情况下,你估又會有多少人真的願意捐款?
至於唐英年,當然那就更不消提。或許,他可以找鄉議局捐款。

from 香港雜評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