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之後,由於長年意識形態(包括族群與統獨)對立,台灣選民逐漸形成所謂藍六綠四的基本盤結構。此一態勢目前尚稱穩定,任何大型選舉都是在此一起跑線上展開競爭,兩方陣營向對方陣營挖票的效果對大局而言實屬有限。
文/陳張培倫
台灣此次大選,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挾著龐大聲勢在眾人看好之下卻仍挑戰失利,令海內外許多支持者扼腕嘆息。選後諸多評論各有角度,不一一盡表,此處僅從藍綠長期動員經驗以及選戰策略的基本面略述一二,指出此次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綠軍支持者的期待過高了。
民主化之後,由於長年意識形態(包括族群與統獨)對立,台灣選民逐漸形成所謂藍六綠四的基本盤結構。此一態勢目前尚稱穩定,任何大型選舉都是在此一起跑線上展開競爭,兩方陣營向對方陣營挖票的效果對大局而言實屬有限。不過實際上,由於兩陣營基本盤內部性質有別,最後實際得票率差異若為藍勝綠5%至10%,而非接近二成,尚屬合理之評估。
此處兩陣營基本盤內部性質有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原則上,依支持者的政治熱情程度,雙方內部各有基本教義派(深藍、深綠)與溫和派(淺藍、淺綠),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綠軍內部鐵桿深綠佔多數,淺綠則佔少數,但藍軍淺藍支持者在其內部所佔比例,卻高於淺綠支持者在綠軍內部所佔比例。
政治觀察的常識顯示,基本教義派由於其熱情驅使,會走進投票所的比例通常高於溫和派支持者,基本教義派選票於是幾乎是各黨囊中物,但溫和派選票則不然。於是,淺藍支持者與淺綠支持者在內其部版塊有差別,儘管存在前述基本盤六四比,但由於淺藍支持者眾且投票率低,實際上藍最後能贏5%至10%,即屬佳績。除非出現2004年三一九槍擊案或2008年陳水扁弊案一一揭露此類重大政治事件,理論上很難出現民進黨翻盤或國民黨狂勝的局面。
由此可見,選戰關鍵往往在於,由於內部結構有別,綠軍總體投票率通常高於藍軍,兩邊各自陣營投票率的高低相當程度決定了勝敗誰屬。於此政治態勢下,藍軍若想確保戰果,就必須使勁說服為數不少的淺藍支持者出來投票。
而對綠軍而言,光靠自身既有選票規模是不容易過關的,於是取勝之戰略原則方向,其重點往往並非鞏固內部,而是設法製造出一個淺藍支持者不想出來投票的局面,藉由拉低藍軍投票率同時固守本身陣營投票率的手段,創造勝選之機會。
拉回本次選戰過程,事後由各家民調來看,選前少有蔡英文領先馬英九的數據出現,多數時候為馬英九以1%至8%左右持續、穩定但危險地領先。若扣除掉宋楚瑜因素,藍綠之間的差距確實與前述對基本態勢的觀察相近,這些數據必然是雙方操盤手制訂攻守招數的重要依據。
在此次選戰中,由於對馬英九施政表現之失望,大批淺藍支持者原先根本懶得出來投票,這恐怕也是民調中馬蔡支持率始終拉不開的主因。綠軍操盤手也深知這一點,選戰前後期策略主軸似乎就是根據民調表現並依循述戰略原則進行,除了維持本身支持者動員力道,同時更試圖儘量再次壓低藍軍(尤其是淺藍)投票率,以創造險勝的可能性。
譬如最早的辯論會中避免多談陳水扁,也以台灣共識迴避九二共識,因為他們曉得,這些議題若不斷出現,甚至回應稍有不慎,只會引起淺藍疑慮警覺,再次出現2008年藍軍傾巢而出的局面。及至後期,馬英九還是以些微差距領先,顯見淺藍心防尚未完全鬆懈。綠營在先選贏取得大位再說的前提下,連「大聯合政府」以及「肯定九二精神」此類說法都出爐,試圖讓仍有疑慮的淺藍選民覺得,即使換蔡英文執政,台灣內部事務以及兩岸關係也不會有重大差別,於是放心待在家裡或出門辦年貨也不進投票所。
而在藍軍陣營,如何提高淺藍投票率,或至少別讓淺藍熱情持續探底到難以收拾地步,自然成為其對策原則。於是,選戰期間不斷指出蔡英文背後幕僚群們與陳水扁的關係,提醒淺藍選民貪腐政權復辟的可能性。或質疑蔡英文的中國政策對兩岸漸趨和緩關係的可能衝擊,到最後更由成群的企業領袖為九二共識背書,無非都是製造淺藍選民的危機感。甚至國民黨還非常沒出息地冀望投票日天氣好轉,因為一點點的雨勢,也可能成為淺藍選民偷懶的藉口,筆者就親耳在馬英九最後一場造勢晚會上,聽到國民黨政治人物提醒支持者別因下雨而不出門。
由於現實上的基本結構,兩方的戰略方向基本上都沒有錯,但此次交鋒之結果(馬吳51.60%:蔡蘇45.63%),顯示國民黨成功地緩和了淺藍熱情不再的可能負面影響程度,至少湊足了勝選票數,但其勝出百分比(5.97%)卻只不過是達到了前述基本盤結構下預估最後實際得票率差異的下限,所以藍軍根本沒什麼好高興的。
反之,綠軍未能最大化地壓低淺藍投票率,問題應在於前述內政與兩岸政策仍未能令選民完全放心,一定且足夠數量的淺藍支持者仍含淚圈選馬英九,致使蔡英文功敗垂成。
由此看來,勝敗之主因早就受到基本盤現實的嚴重侷限,且選前兩三天仍未出現重大政治事件,於是乎結果就大致照著那些未公佈民調的趨勢進行,而讓場面熱情充滿期待的綠軍支持者失望了。可以這麼說,除非國家局勢產生劇變、選前又現重大偶發事件或民進黨政策明顯調整,否則至少在未來幾年,此一基本盤結構看不出改變的可能,雙方戰略原則也會一再重覆。
(作者係台灣學者)
from 陽光時務 http://www.isunaffairs.com/?p=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