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1 June 2012

任慧文:幹部貪腐 愈演愈「怪」

信報財經新聞 22-6-2012

中共黨政領導幹部的腐敗問題愈演愈烈,已經成為關係執政黨能否取信於民、甚至生死存亡的老大難問題。早在2009年年底,人民論壇的「特別策劃組」做的「千人問卷」顯示,未來十年的十項挑戰的第一項就是「腐敗問題突破了民眾承受底線」。

為了在反腐敗鬥爭方面也能以較好戰績迎接十八大,中紀委書記賀國強最近在一次會上鄭重重申,在繼續加大力度查辦大案要案特別是高中級幹部違紀違法案件的同時,把着力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十大腐敗問題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來抓。

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包括徵地拆遷中的腐敗問題、執法不公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腐敗問題、基層幹部作風粗暴欺壓群眾奢侈浪費等等,更易直接侵犯群眾利益,群眾感受更直接更深切,查處得好,更易增強向心力。

中共反腐專家指出,高層的決策顯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將成為反腐敗鬥爭的重要戰場。通俗地說,反腐鬥爭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蒼蠅」。打老虎要硬,拍蒼蠅也不能軟,因為有些蒼蠅直接吸群眾的血,非常之惡,民憤極大,不除不足以平民憤。

小官大貪 影響惡劣

據 北京消息人士透露,近幾年來腐敗現象有從較高職位向基層滲透的趨勢。基層一些單位和領域腐敗案件易發多發,窩案串案增多,一些涉案人員級別雖低,但涉案金 額巨大,影響惡劣。例如,遼寧省撫順市國土資源局順城分局原局長羅亞平任職期間,利用掌管徵地款、動遷補償款等機會,貪污受賄三千餘萬元(人民幣.下 同),另有三千餘萬元的財產無法說明來源。一個小小的科級幹部很容易就貪污受賄六千餘萬元,怎不令人咋舌!

這種「小官大貪」的「怪」現象近幾年來時有發生,數量由少到多,案值由小到大,情況日益嚴重,民眾特別痛恨!

綜合來看,發生在基層的腐敗現象有三類:一是行政腐敗,即基層幹部在履職過程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二是經濟腐敗,如侵佔農村集體「三資」,對各類民生投入資金截留挪用;三是生活腐敗,如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

群 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在農村日益嚴重。農村幹部儘管看起來權限不大,卻直接掌握着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宅基地審批等權力,還有各種惠農資金、專項資金、集體資 金的管理和發放權力。由於權力集中,監督有限,資金使用分散,透明度不高,引發腐敗的現象日益增多,對農民的傷害愈來愈大,最終損害着執政的根基,破壞了 執政黨的形象。

中共反腐專家指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若日積月累,勢必積重難返,引發大禍。是以反腐敗鬥爭既要打老虎也要拍蒼蠅,其意深遠,不言自明。

監督乏力 貪腐難遏

消 息人士說,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高層從未言休。這類腐敗之所以仍在發生,甚至有多發趨勢,與監督制度乏力、基層幹部素質參差、社會環境不良影響 等多方面原因有關。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其中,監督缺乏獨立性、權威性,未能真正有效發揮,是根本問題。有村支部書記被查問貪腐時叫囂:當幹部不 貪污幹麼要當?就是對現行監督制度的莫大諷刺!

其實,高層深知監督制度獨立性、權威性的重要性。2007年中共十七大就強調要建立健全決策 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顯示高層明白反腐倡廉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正是強化監督權,真正實現監督權的獨立性,對於規範 權力運行,從源頭上防治腐敗,意義重大。

當前,中國的權力監督體系包括五大部分,即黨內監督、黨外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這 五大監督體系相輔相成,若都有其獨立性,又能共同發揮作用,何愁不能遏制權力!問題是,五大監督體系多屬擺設,難有真效。根源在於中共作為在中國領導一切 的執政黨,至今沒有擺正黨的領導和權力要受制約的辯證關係,生怕黨一旦受監督就不能領導一切,甚至不能立足。正是這個顧慮,使執政黨至今未能真正建立監督 體系,更不用說健全這個體系了。

中共黨建專家指出,鑑於法治是現代化社會不可或缺的要素,執行黨可考慮立法規範執行黨和五大監督體系的權限,依法治黨,依法治國,方得民心。

消 息人士又說,正當許多專家和有識之士都在探索如何強化監督體系以遏制腐敗的時候,《人民日報》理應起主導作用。然而令人驚詫的是,其屬下的《環球日報》5 月28日就中國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因腐敗遭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一事,發表題為〈要允許中國適度腐敗 民眾應理解〉的社評,社評聲稱:中國顯然處於腐敗的高發期,徹底根治腐敗的條件不具備。腐敗在任何國家都無法「根治」,關鍵要控制在民眾允許的程度。社評 還列舉允許官員適度腐敗的種種理由,要求民眾能夠予以理解。

為貪張目 實在荒唐

《環球時報》公然為黨政幹部的 貪污腐敗張目,可謂荒唐至極。荒唐之一是背叛執政黨宗旨,中共是靠反對國民黨腐敗贏得民眾支持才成為執政黨的,現在居然主張幹部腐敗合理化,不再反腐敗; 荒唐之二是黨報竟成貪官的代言人和護身符,這等於默許黨政幹部貪污腐敗,這樣下去,神州大地是何世界;荒唐之三是要「民眾理解、允許適度腐敗」,這是要民 眾不反貪官,允許腐敗,說穿了就是背叛人民。《環球時報》為貪腐張目,本身也是一種腐敗,應當及時清除其不良影響,否則遺禍無窮!

中共黨建專家指出,《環球時報》以「腐敗在任何國家都無法『根治』」作為「允許適度腐敗」的一個理由,有極大的誤導性。須知道,腐敗雖然難以根治,卻是完全可以遏制的。
香港特區在遏制腐敗方面作出示範。香港以前貪污腐敗肆虐,但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成立廉政公署(ICAC)後,貪污腐敗受到遏制,是以有「香港勝在有ICAC」的稱譽。中國高層曾發文件要求反腐倡廉學習香港經驗,只要認真學習,堅持監督的獨立性、權威性,一定會有成效。

2012年6月20日於北京




from 政經評論 http://kurtlau.blogspot.com/2012/06/blog-post_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