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假如我们已经吸取了一丁点历史教训的话,就应该明白,让中国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获得资源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我们被歇斯底里的情绪淹没了理智,那么太平洋战争就是前车之鉴。
原文:
It's either an open door or risk of war
作者:国际事务编辑 PETER HARTCHER,
发表:2012年6月5日
本文由"
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配图:Dionne
美国政府在上周末宣布将主要海军军力转移至太平洋地区。
这对澳大利亚来说或许是件好事情。事实上,
按照当前一些情况的发展趋势,我们还真的需要依靠美国。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日渐显示的强势态度,
当然这恰巧也是原因之一。
如果澳大利亚最后落到必须依仗美国的军队的境地,
那也完全是我们现在自作自受的结果。
让我们考虑三方面的发展趋势。首先,越来越多人对外国投资,
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表现出强烈的抵制情绪。
根据罗维国际政策学院(Lowy Institute)今天公布的民意调查,46%
的澳大利亚人认为联邦政府过渡宽容外国投资。
当具体问及来自中国的投资时,这个比例上跳至56%。
这种情绪却基本近乎歇斯底里。
我们是一个一向依赖外国投资并且从中受益的国家,
然而我们十分容易地就被夸大的恐惧感弄得人心惶惶。
国家党上议员Barnaby Joyce,昆士兰州独立议员Bob Katter和自由党上议员Bill Heffernan是拉响警报的重点的三位人物。
他们在外国人投资购买澳大利亚农场和土地的事情上危言耸听,
挑起和加深了公众的危机感。就像所有民粹主义者一样,
他们对事实证据漠视无睹。
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及科学局一月份的报告说出了这些人不想听
的事实。报告指出,
由全部和部分外资持有的澳大利亚农地仅为总面积的11.3%。
这其中有将近一半土地的多数股权掌握在澳大利亚公司的手中。
我们再把目光放远大一些。除了农地之外,
在澳大利亚的外资拥有资产的总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
澳大利亚在过去两个世纪中累计的直接外资投资金额(
直接购买土地、矿山和企业,
不包括通过购买股票基金等途径的间接投资)
在2010年年底达到了$4730亿澳元。
美国是澳大利亚外资投资的最大来源,总计$1200亿澳元,
占总额的四分之一。英国排名第二位,占了11%。
接下来的几个国家分别是日本(10%)、荷兰(7%)和瑞士(
4%)。那么"贪婪和掠夺成性"的中国呢?他们的投资只占了1%
。
无可否认,中国在新一波投资者中引人瞩目。
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批委员会在2010-
11年度批准的来自中国的新投资总计达到$150亿澳元,但是,
这个数字依然远远低于同一时期来自美国的投资金额——$
276亿澳元。
对外国投资必须谨慎管理是毋庸置疑的。
也必须考虑到国家安全的需求。
已经高企的地产价格不应该被大批购屋后却不在此居住的外国投资者
推向更荒唐的高度。以收入衡量,
澳大利亚的房屋昂贵程度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香港。但是,
公众对中国投资日益高涨的担忧情绪——
尽管造成这些担忧的原因主要是肤浅的表象和错误的信息——
将会给澳大利亚带来麻烦。为什么呢?"自力更生"
曾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毛泽东所领导下的中国长期坚持的路线方针
。中国好不容易摆脱了这个约束。
中国对外界大宗商品的依赖才刚刚开始,
并且仅在2007年和2009年才分别成为天然气和煤炭净进口国
。
中国的决策者们对此深感不安,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必须看别国的脸色,让他们处于下风。
中国矿产工业上星期公开表示他们将会致力减少对进口铁矿砂的依赖
。目前,中国矿业过份依靠垄断市场的必和比拓、
力拓以及巴西淡水河谷三家公司。
澳大利亚经济记者David Uren在他的新作《王国和采石场》(The Kingdom and the Quarry)中这样写道:"
逐渐成为世界超级强国的中国将会寻求自给自足的渠道,
通过多元化发展和投资,提高对自身安全的保障。
如果国家供给受到直接威胁,他们还会通过武力解决问题。"
今天,中国如瘾君子一般依赖我们的资源,
给澳大利亚带来了矿产业推动下的经济繁荣。这是值得我们庆幸的。
但是,罗维学院的调查显示,
我们恰恰选择在这个时候变得坐立不安了。
澳大利亚政府如果不对这股情绪作出明智的控制,
甚至未经周密思考便贸然采取限制外国投资的行为,
则可能会刺激中国和其他国家,让他们有理由考虑用武力占有资源。
假如我们已经吸取了一丁点历史教训的话,
那么就不应该落入这个圈套。
泛自由化和基于规则的开放式贸易和投资体系之所以能得到全世界接
受支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知道,
如果没有这样的体系将有怎样的后果。
日本于1930年代执行的占领邻国的政策在美国对其实施贸易制裁
之后转变为了战争宣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澳大利亚一度受到日本入侵威胁,幸好美国出手击败了日本。
历史的长卷中到处可见狗咬狗的章节——
国家之间因为无法和平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而反目为敌。
第二个方面的趋势是,澳大利亚对自身的国防能力漠不关心。
联邦政府缩减国防预算更是让日益老化落后的海军雪上加霜。
据预测,澳大利亚将会在很多年的时间内没有可用于作战的潜水艇,
为国防核心策略留下一个缺口。"
入侵澳大利亚的最佳时机是在2028-30年之间。"
悉尼大学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的Alan Dupont不久前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第三个方面是澳大利亚人对自己在世界环境中的地位的看法。
罗维学院的调查要求参与者选出澳大利亚在今后十年中最重要的两名
国防伙伴。选择美国的人最多,这并不意外。意外的是,
过去60年里从未在国防上给予澳大利亚任何帮助的英国名列第二。
无论我们如何喜欢观看英国女皇,不过,
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决定用武力夺取我们的资源的话,
她可无法保卫澳大利亚。
相关阅读: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点击这里查看和订阅《每日译者》手机报。穿墙查看译者博客、书刊、音频和视频
from 译者 http://yyyyiiii.blogspot.com/
2012/06/blog-post_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