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日前透露,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如今,从欧美到日本,推迟退休年龄已经成为全球潮流,中国也没有理由例外。
不难发现,过去60岁老年人的概念,与现代60岁老年人的状态差异巨大。过去法定的退休年龄,恰好是现在很多人经验最丰富以及实践最有效的时期。人的寿命在延长,工作的年龄也需要与时俱进。但退休年龄也因行业、职业、因人而异,并不需要一刀切。体力型的工种和脑力型的特征需要个案对待,所谓“弹性”退休制的含义之一,就是不以普遍性的更改为目标,而需要摸索和尝试在实践中是否可行。
我国退休年龄政策还是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至今已经40年,人口预期寿命提高,计划生育使缴纳养老金人数相应下降,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大变化,都使得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成为必然趋势。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保护退休人员生活标准和实际状态不退化、不下降,这意味着退休年龄的讨论要与社会福利和保障体制的建设并行关注,不能只延迟退休年龄,而不辅之以综合性长远配套工程。
关于退休年龄的争论焦点在于就业压力。退休年龄不可延长的唯一理由是“为年轻人让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就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的状态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我国处于初级市场经济阶段,未来的就业潜力巨大。短期的思路停留于就业指标的纠结,其实就业的增长最终要通过产业升级和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实现。这就需要强化经验和经历的概念,形成对岗位的敬业和对追求精品的认知。这样,推迟退休不但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反而会带来合作与互补双赢的局面:即年轻人依借推迟退休者的宝贵经验打造专业精品之路,推迟退休者则有更多时间传经送宝,给年轻人经验指导,这种良性循环无疑将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舆论不应将年轻人和推迟退休者的利益对立起来,而应视作一对互补和互动的关系。
日本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始终很重视退休人员的价值发现。他们可以提前到60岁就领取养老金,也可以推迟到65岁之后70岁之前开始领取。如果提早领取,养老金将打折给付;如果推迟领取,则增加领取金额。在日本式的论资排辈体系中,年轻职员的工资压得很低,而随着年龄增长,能力和业绩都不断提高,工资也随之增加,退休金也随工龄直线上升。这其实是人生历练的自然过程,如果对经验和经历关注不够恰当,会导致从业人员情绪的错乱与错觉,并不利于就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效率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力的发展。在美国也有类似的规定,推延退休者可获得更高的养老金,并未因为失业率增加取消这项规定。当然,我们只是参考、借鉴国际经验,不可能照搬照抄,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以是否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为标准。
笔者自己的体会是,退休后发挥余热,精力更集中,状态更放松,事业更成功。让我们从容迎接推迟退休的时代
相关日志
- 2012/06/07 -- 安邦-每日经济-第4189期
- 2012/06/07 -- 中国的养老金危机
- 2012/06/06 -- 人社部将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建议
- 2012/06/04 -- 胡一帆:中国养老金制度有多危险?
- 2012/05/29 -- 大势至:原来深化改革等于数学公式的复杂程度
- 2012/05/14 -- 深圳社保缴费15年变25年 被批“缴费缴到老死”
- 2012/05/12 -- 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医保基金统筹部分已透支 靠挪用个人资金支撑
- 2012/05/06 -- 卫金桂:我们能不能老有所养?
- 2012/03/10 -- 井底望天:养老金入市:谁的养老金?
- 2012/03/07 -- 美国战略预测公司STRATFOR 中国养老金危机迫在眉睫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6360?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