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wsj.com/big5/20120618/ecb145847.asp?source=mostpopular
2012年 06月 18日 14:55
世界新(經濟)秩序將會怎樣
從各個方面來看,墨西哥的洛斯卡沃斯(Los Cabos)都是一個讓人愉快的地方。酒店充滿時尚元素,海灘一流,現在這個季節的天氣依舊宜人。本周蒞臨這處休閑勝地參加G20峰會的世界各國領導人應該會盡其所能享受這裡的一切。他們討論的東西都不太可能給肆虐全球經濟的危機帶來任何改變。
今天的世界已經不同於2009年。那一年在倫敦和皮茲堡的G20峰會上,世界各大經濟體的領導人相信他們通過大規模的財政與貨幣刺激措施和全面的金融體系改革計劃“拯救了世界”(時任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的話)。當時G20的應對措施被稱讚為新世界秩序的開始。而實際上這可能卻是舊世界秩序的回光返照。
上周六,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抵達墨西哥洛斯卡沃斯機場,準備參加G20峰會。
舊世界秩序始於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它是對大蕭條及之後一系列災難的應對。其主要設計者之一是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他的想法對當前的危機應對行動起了很大指導作用。後布雷頓森林時代的核心挑戰在於怎樣在金本位缺失的情況下管理經濟。金本位有很多缺點,但固定匯率、約束信貸供應所帶來的主要好處是,能防止政治家屈從於不可避免的外界壓力,通過貶值貨幣來應對危機,從而給公民的生計和生活標準造成長期危害。
以往的紙幣試驗都以災難造終,最慘烈的一次發生在1720年的法國。
當前這場危機考驗的是現代民主體制有多大的能力遵守約束。要讓人對自己的貨幣保持信心,自己就必須遵守約束。
戰後經濟史講述的就是尋找新途徑約束政治家的歷程。為防止20世紀30年代以鄰為壑式保護主義重演,各國政府將很大一部分貿易政策制定權讓渡給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先前叫關貿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和歐盟(European Union)。為應對上世紀70和80年代的通貨膨脹沖擊,各國政府將利率制定權讓渡給中央銀行。近年來,政治家不得不接受“債務剎車”等限制其借債的工具,很多政府已開始接受來自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一類獨立機構的外部監督,或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依據歐元區《財政協定》(Fiscal Pact)實施的監督。
但這並沒有阻止政治家們繼續尋找便捷的解決方案。盡管數萬億美元的刺激支出沒有帶來預料中的經濟復蘇,頑固的凱恩斯主義者還是堅持認為辦法在於加大劑量。但刺激本身只能是政府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疲軟問題時的一種過渡性辦法。經濟疲弱的根源通常是生產率和競爭力低下。
低效企業免於承受市場壓力、工資過高、基礎設施不足的國家實在太多。就業法規和工會壓力挫敗了企業改變用工行為或削減成本的努力。千創百孔的銀行體系無法為企業提供流動資金或為可行項目融資。質量低劣的教育體系和僵化的移民法規阻礙了熟練勞動力的供給。官僚機構的浪費和腐敗對投資起著抑制作用。
過往的刺激政策雖然贏得了一些時間,但G20集團中幾乎沒有哪個國家利用贏得的時間在供應方面實施了旨在提高生產率和競爭力的改革。大多數歐元區國家如此,美國、英國尤其是日本也不例外。的確,從一個相當重要的方面來講G20峰會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嚴重。金融領域的改革必不可少,但是G20的做法未免過了頭:為了追求完美,決策者引發了深層次的順周期沖擊,導致了緊縮性信貸擠壓。
就這一點來說,現實正在令決策者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上周全球監管行動的最高指揮、英國央行行長金(Mervyn King)呼吁重新考慮《巴塞爾協議III》(Basel III)中導致銀行以超低收益率的央行儲備和政府債券的形式囤積現金的流動性規定。
讓有關流動性的規定的回歸合理可讓數千億美元被用於對社會有益的活動當中,讓銀行能夠創造資本,並最終增加放貸。
但是G20的領導人需要做的還遠不止這些。政治家們非但不能抱怨缺乏經濟手段,而且要認識到自身所擁有的供應方面權力的重要性,也即政治家們的真正職責在於微觀而不是宏觀上的決策。只有他們能決定如何在社會保障、福利支出、基礎設施投資、監管和適當的稅收當中實現適當平衡。他們的責任是保証國家經濟具有競爭力和生產效率、不因過度負債、赤字或國際收支危機而輕易受到金融沖擊的影響。
然而,政治家們認為這難以接受。在後金本位制度的世界,選民們習慣了相信永遠存在無痛的解決方案。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顯然認為,說服德國用歐元區債券支持其破產的經濟模式比說服選民接受改革更容易。
英國的政治家私下裡琢磨,希臘退出歐元區是否會提供一個推動他們現在沒有勇氣實施的改革的機會。所有的政治家都知道,一旦他們推動不受歡迎的改革,像希臘激進的左翼領導人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這樣對金融一竅不通的民粹主義者就會伺機而動,誓言挑戰經濟和政治現實。
無論在洛斯卡沃斯(Los Cabos)或是大選後的希臘發生什麼,世界仍然處在十字路口。舊的秩序已經與倫敦和匹茲堡的20國峰會一同成為過去。以往的刺激政策沒有帶來任何結果。也許本周新的市場動盪將會刺激各國出台更多的貨幣寬鬆政策。
但是全球領導人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新的世界秩序將會是怎樣的。他們是否將致力於實施讓經濟更具競爭力的改革?或者,他們是否將掙脫過去70年來束縛自己的枷鎖,並試圖規劃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這兩條路都不容易,但是後者毫無疑問將會帶來混亂,這個世界上也再不會有人相信政治家的諾言。
Simon Nixon
相關閱讀
專欄:“大轉型”的迷茫和共識
專欄:“英國病”與凱恩斯的“貨幣三論”
專欄:21世紀是屬於中國的嗎?
from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http://tw.blog.yahoo.com/mesg/mesg.php?type=error&key=article_not_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