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俄羅斯簽署天然氣協議,受到英國媒體的普遍關注。英國各大報的報道和評論都認為,中俄關係更加緊密,可能聯手對付西方。同時,英國報紙還繼續關注中美之間關於網絡間諜的爭議。
《泰晤士報》發自北京的報道說,中俄能源協議是「普京的外交勝利」,甚至「有可能改變全球的地緣政治版圖」。
報道說:「研究中俄關係的專家相信,此協議標誌著兩國間事實上的結盟,兩國可能通過一系列有關軍事設施及其他關鍵技術的其他協議更緊密地互相聯繫在一起。」
《每日電訊報》在社論中說:「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歷史上最大的能源合同之一,給其西方對手造成沉重的打擊。」
該報引述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學者阿萊德·瓊斯的話說,俄羅斯同意每年向中國輸送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而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的總量不過340億立方米。通過和中國簽約,俄羅斯減少了對歐洲市場的依賴性。
「戰略三角」
《獨立報》和《金融時報》都在社論中提到中美俄「戰略三角」這個概念。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和中國關係正常化,對當時美國的主要對手蘇聯造成壓力。
《獨立報》說:「本周,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中國。這個戰略三角還是由同樣的國家組成,但它們的角色改變了。」
《金融時報》說:「現在美國成了這個三角關係中被孤立的一方。美國因烏克蘭問題和網絡間諜問題與俄中兩國交惡。作為應對措施,莫斯科和北京增進了雙邊友好,以挫敗美國,並使西方的外交處境複雜化。」
《獨立報》認為,這可能會對全球局勢產生深遠影響。「中國已經開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越來越支持。由於兩國都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否決權,通過安理會解決敘利亞等危機的可能性越發渺茫。中俄甚至可能使達成伊朗核協議更加困難。」
網絡間諜
除了中俄關係,英國媒體還繼續關注中美「網絡間諜」爭端。
《每日電訊報》刊登了一篇發自北京的報道,講述中國「網絡間諜」鮮為人知的生活細節。
報道說:「30歲的文新宇( 音譯)在工作之餘喜歡閱讀西方哲學,用iPad玩『憤怒的小鳥』遊戲,聽香港樂隊Beyond的歌。但他的日常工作引起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注意。據稱,網名WinXYHappy的文先生是一名解放軍黑客,曾從美國一些最大的公司裏竊取商業機密。」
文章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長期對據稱隸屬於解放軍61398部隊的黑客進行觀察,搜集照片和個人信息,漸漸了解了黑客們的生活情況。
《金融時報》則報道說,同美國一樣,德國也對中國間諜盜竊商業機密感到不安。德國國內安全機構警告德國企業,中國用「巨量的人力」搜集商業信息。
德國政府警告德國公司,在派員赴中國訪問時,要採取一系列安全措施,防止洩露企業信息。
德國安全機構建議,德國企業也要把來訪的中國代表團看作是「安全風險」,不能允許訪問者在無人陪同的情況下進入車間。
(編譯: 責編:羅玲)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4/05/140522_press_russia_chin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