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以10%的增速飞速发展,
但社会总体福利却正在迅速下降,
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中国人健康状况的下降与公共卫生投入严
重不足。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
最新一期刊登了一篇有关中国梅毒蔓延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由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中心的主任科恩教授 (Dr. Myron Cohen)
和中国国家性病控制中心的同行合作,
研究从1989到2005年间中国人感染和罹患性病的趋势。
结果显示:1993 年,中国每十万人当中的梅毒病发个案仅有0.2例;
到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每十万人当中有5.7例。
中国病毒学专家认为这一数字有可能被严重低估。 而梅毒瓣母婴传染率在1991年到2005年之间,
平均每年增速高达70%以上。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如上海、北京、广东、海南和浙江,梅毒 案例最多。科恩教授说,几乎可以肯定,
实际情况只可能比已经公布的数字更糟。
这一数字让人联想到其它有关中国疾病的统计数字,
于是笔者上网查了一下一些常见病的统计数字,现列于下:
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
据联合国驻华机构公布的数据,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超过1,000万人。
中国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农村。
中国现有结核菌感染者4亿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
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00万人。
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到15万人。
中国还有3,000多万乙肝患者、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近 5年全国慢性血吸虫病人推算数一直维持在 80万以上 ,
局部地区人畜血吸虫感染率高达 68%。
此外,全国涉及有毒有害品企业超过1,600万家,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亿人。在煤炭、化工、冶金、
电力、建材、电子、轻工等 几大职业病高发行业现有134,244人有职业病。
而这一数字中仅仅只包括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占全行业54%
的职工,另外46%未体检人数不在此列。
中国环境规划院估计,在中国13亿人口中,
每年有40多万人因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疾病而死亡。
上述数据均为中国国家卫生部及其它政府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
这些疾病的蔓延既与中国那种饮鸩止渴的发展战略有关,
也与中国公共卫生投入严 重不足有关。不少地方为发展经济,开办各种有毒有害企业,
同时也完全放弃了劳动保护,“带血的GDP”指的就是这类企业;
而爱滋病的蔓延既与性产业庞大 (拥有600万从业人员),也与地方政府如河南鼓吹“血浆经济”
有关。而属于政府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而导致的疾病,
血吸虫可算一例,从80年代中期开 始,洞庭湖区与鄱阳湖区防治血吸虫的血防系统已经崩溃,
因此血吸虫病又卷土重来。
而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疾病的人则是中国环境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的直
接受害者 ――如果说失去社会公正是中国底层人民为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
那么健康则是全体中国人为经济发展支付的代价。
而中国政府在卫生的公共投入上严重不足,
更是加速了各种疾病的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现在将近有一半人口没有能力支付医 疗费用。国内亦有研究者指出,在卫生总费用、
私人卫生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公共卫生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不断下 降:199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747.97亿元,
2003年达到6584.1亿元;
但其中公共卫生费用仅从1990年152.98增至2003年 897.69亿元,而私人卫生费用则从1990年549.
99亿元增至2003年5686.41亿元,
私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1990年的 79.55%上升为2003的86.37%。世界卫生组织认为,
中国卫生总费用有十分明显的私有化和市场化趋势,
政府公共投入严重不足。而2003年 SARS在中国蔓延之后,
中国人才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公共防疫系统非常脆弱。
中国的健康人口还占多少?古巴比仑王国的衰亡,
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巴比伦王国末期梅毒蔓延,当外敌入侵时,
竟至于无法征到足够的兵力抵抗 外敌。中国近来在讨论大国的崛起,但如果考量中国社会状况,
可能讨论如何吸取大国衰落的经验更有现实意义。
一个从身体到精神都不健康的民族如何才能让崛起 不至于成为一个自慰之梦,更是一个必须面临的问题。
(原载于《华夏电子报》2007年2月14日,总179期)
Tweet
from 清涟居 http://heqinglian.net/?p=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