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爆炸「頭七」,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已基本清楚,但處於事故責任漩渦中心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瑞海物流)實際控制人的身份仍然迷霧重重。
中共天津市委機關報《天津日報》記者馬波18日早上11點30左右通過《天津日報》官方微博發佈,瑞海公司董事長於學偉、 副董事長董社軒等10人在13日上午已被控制。這一報道沒有說明消息來源。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隨後披露,瑞海物流被警方控制10人名單包括:瑞海國際實際控制人於學偉、董事長李亮、副董事長曹海軍、財務總監宋齊、總經理只峰、主管安保的副總尚慶森、副總劉振國、操作部長貝勝強和李某某等人。其中4人在醫院,6人已被刑拘,關押在天津市第一看守所。
當天下午3點過,中紀委監察部網站重磅消息傳來,現任國家安監總局局長、1994年起在天津任職11年、曾官至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長的楊棟樑「因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
雖然目前尚無法確認楊棟樑的落馬和天津爆炸有直接關係,但天津爆炸之後的追責之聲已在此時到達頂峰。
超常發展
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周一(17日)刊出長篇調查,起底天津爆炸企業瑞海物流。
這篇報道將瑞海物流的發展軌跡形容為「危險生意、野蠻成長」,並從各個角度分析這家企業的背後莊家。
澎湃在報道中披露,實際成立於2012年的私營企業瑞海物流僅用兩年多時間,便在央企把持的天津港危化產業中異軍突起,成為3家具有七類危險品存儲資質的物流企業中唯一的民企,令人倍感意外和神秘。
報道稱,瑞海物流在4萬平米的佔地空間上做出了對手、央企背景的中化濱海13萬平米的業績,野蠻生長背後隱現紅頂背景(官員支持)。
在中國,危險品倉儲業務的資質也殊為難得。危險品種類共分為九類。瑞海國際的官方網站顯示,它能存儲除了第1類和第7類(爆炸品和放射性物品)之外所有的危險品。而一般危險品倉儲企業只能作業危險性較小的第8、9類危險品。
據調查,在北疆海事局轄區內三家擁有此7類資質的企業中,瑞海國際是唯一的一家民營企業,另外兩家均為央企中化集團旗下企業。
一位物流業人士對澎湃新聞說,按照正常的港口流程,做一個危險品物流,必須經過多年曆練,「經過5年10年,各方面設施都很齊備,再向港務局申請,先從8、9類危險品做起,再到高危的。」
「沒學會爬,就開始走了。」這位物流業人士形容瑞海物流。
三易其「主」
據中國媒體界面新聞報道,在瑞海國際的5名董事和1名監事中,至少有兩人曾在中化集團工作。而真正創辦瑞海的還有一位未出現在股東名單上的關鍵人物於學偉,他曾擔任中化天津濱海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後來一度做到中化天津公司副總。目前的瑞海國際董事曹海軍、董事總經理只峰、監事陳雅佺,都曾是於學偉的直接下屬。
除了深諳危化行業遊戲規則的於學偉,據《財經》報道,瑞海國際的真實股東之一為已故的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長董培軍之子董社軒。澎湃新聞17日還實地探訪了董社軒在天津市區和濱海新區的住所,未找到本人。
《天津日報》官博18日的爆料印證了澎湃新聞的調查——瑞海公司董事長於學偉、副董事長董社軒等10人在13日上午已被控制。
自從天津大爆炸發生以來,媒體對於瑞海物流實際控制人的調查一直沒有停止。
迄今為止的傳聞中,瑞海物流的「主人」多次更替:從最早的「法人代表」只峰,到「董事長」李亮,再到現在的「實際控制人」董社軒(之前媒體披露為「董濛濛」)和於學偉。
中國的社交網絡上,和這些「主人」有關的中共官員至少包括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長,一位在任和一位前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迄今為止,在天津市政府就爆炸事故舉行的8次新聞發佈會上,面對記者的不停追問,天津官方沒有說明瑞海物流具體控制人。
(撰稿:川江 責編:蕭爾)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2015/08/150818_tianjin_ruihai_logi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