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玲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2015年 1月 8日
在關押了六年又四十天之後,陳水扁終於以「保外就醫」的名義回家了!
在離開了監獄之後,這位曾經在台灣政壇翻雲覆雨的前總統,未來究竟會對台灣政局產什麼效應?已引起許多人關注。雖然法務部宣稱,陳水扁保外就醫期限只有一個月,一個月之後還要再評估病情是否好轉,若好轉則要回監,但不論司法實務或是政界,都認為陳水扁「回不去了!」預料,醫療小組將會以「一再展延」的方式,讓陳水扁留在家中。
政治衝擊綠大於藍
陳水扁回到家,探訪人物絡繹不絕,除了高雄市長陳菊、前行政院長張俊雄、立委趙天麟,皆因「地利」之便,成為第一批探視陳水扁的政治人物之外,陳水扁也在當晚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通過電話,感謝民進黨中央對他的聲援。
一 般認為,扁出來之後,對於綠營的衝擊,應該會比對藍營的影響大。陳致中第一時間在臉書PO出陳水扁坐車回家的照片,頭上戴的帽子,就寫著「扁案是政治迫 害」的字樣,在綠營內部,仍有一批群眾始終認為扁無罪,所有罪名「都是國民黨政治迫害」,而且透過網絡流傳,聲浪有愈來愈大的趨勢;此番言論已讓許多藍營 群眾與藍營政治人物不滿,認為「扁既無認罪也無道歉,現在竟然還要把貪污罪,說成是政治迫害?」當初以艾格蒙組織數據,揭發陳水扁海外洗錢的立法院副院長 洪秀柱,就公開表示,她不能接受扁是「政治犯」,不是「貪污犯」之說。
目前民進黨聲援扁,都是以「人道立場」為依據,對扁的貪瀆案,多採取 切割的態度,未來綠營主流要如何與扁系的「一邊一國」陣線相處,頗堪玩味。就像在第二天,蔡英文並未親自探望扁,而是讓秘書長吳釗燮代表探視;幾位具指標 性的民進黨政治人物,如蘇貞昌、謝長廷都表示,「短期內不會探視!」,其理由固然是要讓扁休養,但媒體解讀,仍然潛藏其與扁「保持距離」的意思。
曾經力主讓陳水扁保外就醫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扁即將保外就醫時,就曾經公開表達對扁出來後的憂慮,他認為扁會被有心人士「利用」,藉由去探視他的機會,出來轉述扁的談話,使政壇再掀波瀾,因此,他建議,扁應該好好休養,不要再插手政治。
扁子選立委將成指標
陳致中說,未來一段時間扁要好好休養,所以無法一一會見關心的朋友,顯示短期之內,扁不可能有太大的動作。
但是,之後呢?
台 灣政壇人士分析,陳致中是否競選立委,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雖然陳致中尚未宣佈參選立委,但是政壇解讀,陳致中沒有參選去年的高雄市議員,很可能就是在為 今年底的立委選舉作凖備,屆時,陳水扁是否將為陳致中站台、是否將以「為陳水扁受政治迫害平反」為要求?都是政壇矚目的焦點。
但是扁畢竟是「保外就醫」,而非「特赦」。根據保外就醫受刑人「回籠條款」的規定,「不得從事與治療目的顯然無關的活動」,雖然其灰色空間頗大,但法務部強調,「希望陳前總統不要做出人民無法接受的活動」,其分寸該如何拿捏?一切,就要看扁家接下來怎麼做了。
(責編:尚清)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taiwan_letters/2015/01/150108_twletter_chenshui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