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的第二块大陆》一书说起
来源:
动向
《纽约时报》二○一四年度一百本值得关注的书于岁末揭晓,霍华德‧W‧弗兰彻(中文名傅好文)所著的《中国的第二块大陆:一百万移民怎样在非洲建立新帝国》一书(以下简称《大陆》)排名非虚构类书籍第五名,中国向非洲大规模“殖民”一事引起了世界的重视。
被遗忘的富饶大陆
非洲总面积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点四,为世界第二大洲;二○一○年时非洲总人口约十亿三千万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百 分之十五,是世界人口第二大洲。富饶的非洲拥有十四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其中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以占世界总储量的百分比衡量)分别为:金百分之四十、铬 百分之八十七、铂族百分之八十九、锰百分之五十六、钴百分之五十、铝土矿百分之三十、磷百分之六十二等;金刚石、铀等矿产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等储量 居世界第三位;煤、石油、铁等储量居世界第四位。此外,非洲至少有四万种以上的植物,森林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一。
非洲还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就是在非洲发现的;北非的埃及是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然而非洲却是地 球上人类聚居的大洲中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只占全球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一。除了最南端曾长期由白人统治的南非和最北端地中海沿岸 接近西方文明的几个北非国家,除了伊波拉病毒之类能吸引世人眼球的重大事件,偌大的非洲经常被世人“选择性地”遗忘。
《大陆》独特的角度和“亮点”
《大陆》的作者傅好文在一九八○年代早期就远赴非洲的科特迪瓦,在当地教英文兼做翻译。他的新闻生涯从为《华盛顿邮报》和其他西非出版物当自由撰稿 人开始,后来《纽约时报》雇用了他。二○○四年,他写成了《免费奉送的大陆:非洲的悲剧与希望》一书。傅好文也曾长期在中国工作,这些经历对他写作《大 陆》颇有助益。
如今国际学术界的一大热门或显学,是研究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与世界最后一个待开发洲非洲的关系。这一领域的专著和文章汗牛充栋,它们或精于地缘政治 利益的分析、或着重论述非洲人对中国投资的正反面反应,但傅好文的《大陆》另辟蹊径。他走遍了非洲的莫桑比克、赞比亚、利比亚、几内亚、塞内加尔、马里、 尼日尔、加纳、坦桑尼亚和纳米比亚等地,不过这位当代徐霞客的非洲游志在人而不在山川地理。傅好文实地采访了遍布非洲各地的形形色色很草根的中国人——餐 馆老板、农民、修理工、店主、酒店经理甚至性工作者。或许是在非洲和中国长期工作和生活的缘故,作者在写作时没有戴有色眼镜,也没有过分纠结地缘政治的利 益和中非关系中孰输孰赢的老问题。不过傅好文认为中国提出的“双赢”口号很大程度上低估了非洲人的世故。不管是非洲上层精英还是普通的非洲人,都不期待天 上会掉馅饼,他们知道所有外来者都带有明确的目的。
对中国人而言,《大陆》的两大“亮点”是:一,针对在西方甚嚣尘上的“中国殖民非洲”论,傅好文认为:殖民的定义是输出政治和改变原住民文化。欧洲 移民输出政治所以构成殖民主义,但中国人从不向非洲输出政治;他也没有看到因大批中国人出现在非洲而在当地发生特别大的文化层面的变化,所以他认为中国人 移民非洲不构成殖民主义。二,尽管中方和非方之间存在着各种争议和冲突,但真正可能改变非洲面貌的,还是像郝胜利(一位在非洲的河南籍农民)这样吃苦耐 劳、深入广袤非洲的大街小巷和穷乡僻壤的中国人,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和改变这一浪潮。这让人想起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深入中国腹地的西方传教士,不过中 国移民为的是钱财,西方传教士为的是信仰。
中国人何以向非洲“逆向移民”
人类历史上的移民大多是从贫穷、战乱、饱受宗教歧视和迫害之地移民到富裕、和平、没有宗教歧视和迫害之地,但非洲的中国移民显然与历史上的多数移民 不同。他们为什么愿意这种“逆向移民”?傅好文给出的解释是——在人口庞大和竞争激烈的中国,非洲越来越被认为是一块对普通人而言充满了机遇、又带着点冒 险色彩的地方。为了更美满丰富的人生,这些普通中国人愿意在非洲辛勤工作并坚持下去。故非洲的中国移民中很少有精英,他们是二十一世纪自愿的“卖猪仔”, 与美国十九世纪时开拓西部的牛仔没有不同。
一些西方人和非洲人将出现在非洲的大批中国人称为“新殖民主义者”,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中国并没有在非洲建立殖民地,以欧洲人殖民亚非拉的模 式衡量,中国人不是“新殖民主义者”。但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正在与非洲建立一种更有利于中国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中国是强势的一方,非洲人没有太多选择 的余地——无论是在中国给予非洲的援助方面(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主宰非洲市场的廉价中国货方面。按照这种观点,中国人有点“经济殖民”非洲的意 思。但这种“低端”的殖民方式显然是欧美不屑也无力仿效的。
中美日在非洲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目前在非洲有意愿也有能力与中国竞争的主要是美国和日本。日本造汽车早已遍布非洲的大街小巷,其它日本造中高档产品在非洲也十分畅销。对急于成为联 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日本而言,非洲国家在联合国的五十四张选票更是日本紧盯的“猎物”。因此日本在二○一三年六月召开的“第五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上宣 布:未来五年内将向非洲提供三百二十亿美元的开发援助,包括援助非洲十个主要国家的公路、码头、电网等颇受当地欢迎的基础设施建设。二○一四年一月九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年首场外交秀——访问中东和非洲前说了句颇为雷人的话:“对日本外交来说,非洲是边疆”。一直有消息称:因国土狭小、地震频仍,日本 政府一直在推动一项在非洲购买或租赁土地以移民非洲的秘密计划。虽然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该计划难以成功,但日本人锲而不舍的韧性、矢志不渝的精神是众所 周知的。
美国与非洲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二○○八年十月美国组建了非洲司令部,许多专家认为该司令部的目标是中国;二○一四年更是美国的“非洲年”。二○一四 年八月四日至六日,美国破天荒地首次在美国举办了美国与五十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峰会。奥巴马在峰会上说:“非洲拥有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一个日益扩大的 中产阶层、日益扩大的制造和零售业以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电信市场之一。”奥巴马还宣布:包括可口可乐、通用电气、沃尔玛和黑石集团等在内的美国企业将在非 洲投资一百四十亿美元。“美国之音”中文网也特别以《年终报道:二○一四美中逐鹿非洲》一文分析报道了中美博弈非洲的新动向。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 和日本争夺对非洲影响力的较量正日趋白热化。
《动向》2015年1月号
被遗忘的富饶大陆
非洲总面积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点四,为世界第二大洲;二○一○年时非洲总人口约十亿三千万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百 分之十五,是世界人口第二大洲。富饶的非洲拥有十四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其中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以占世界总储量的百分比衡量)分别为:金百分之四十、铬 百分之八十七、铂族百分之八十九、锰百分之五十六、钴百分之五十、铝土矿百分之三十、磷百分之六十二等;金刚石、铀等矿产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等储量 居世界第三位;煤、石油、铁等储量居世界第四位。此外,非洲至少有四万种以上的植物,森林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一。
非洲还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就是在非洲发现的;北非的埃及是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然而非洲却是地 球上人类聚居的大洲中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只占全球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一。除了最南端曾长期由白人统治的南非和最北端地中海沿岸 接近西方文明的几个北非国家,除了伊波拉病毒之类能吸引世人眼球的重大事件,偌大的非洲经常被世人“选择性地”遗忘。
《大陆》独特的角度和“亮点”
《大陆》的作者傅好文在一九八○年代早期就远赴非洲的科特迪瓦,在当地教英文兼做翻译。他的新闻生涯从为《华盛顿邮报》和其他西非出版物当自由撰稿 人开始,后来《纽约时报》雇用了他。二○○四年,他写成了《免费奉送的大陆:非洲的悲剧与希望》一书。傅好文也曾长期在中国工作,这些经历对他写作《大 陆》颇有助益。
如今国际学术界的一大热门或显学,是研究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与世界最后一个待开发洲非洲的关系。这一领域的专著和文章汗牛充栋,它们或精于地缘政治 利益的分析、或着重论述非洲人对中国投资的正反面反应,但傅好文的《大陆》另辟蹊径。他走遍了非洲的莫桑比克、赞比亚、利比亚、几内亚、塞内加尔、马里、 尼日尔、加纳、坦桑尼亚和纳米比亚等地,不过这位当代徐霞客的非洲游志在人而不在山川地理。傅好文实地采访了遍布非洲各地的形形色色很草根的中国人——餐 馆老板、农民、修理工、店主、酒店经理甚至性工作者。或许是在非洲和中国长期工作和生活的缘故,作者在写作时没有戴有色眼镜,也没有过分纠结地缘政治的利 益和中非关系中孰输孰赢的老问题。不过傅好文认为中国提出的“双赢”口号很大程度上低估了非洲人的世故。不管是非洲上层精英还是普通的非洲人,都不期待天 上会掉馅饼,他们知道所有外来者都带有明确的目的。
对中国人而言,《大陆》的两大“亮点”是:一,针对在西方甚嚣尘上的“中国殖民非洲”论,傅好文认为:殖民的定义是输出政治和改变原住民文化。欧洲 移民输出政治所以构成殖民主义,但中国人从不向非洲输出政治;他也没有看到因大批中国人出现在非洲而在当地发生特别大的文化层面的变化,所以他认为中国人 移民非洲不构成殖民主义。二,尽管中方和非方之间存在着各种争议和冲突,但真正可能改变非洲面貌的,还是像郝胜利(一位在非洲的河南籍农民)这样吃苦耐 劳、深入广袤非洲的大街小巷和穷乡僻壤的中国人,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和改变这一浪潮。这让人想起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深入中国腹地的西方传教士,不过中 国移民为的是钱财,西方传教士为的是信仰。
中国人何以向非洲“逆向移民”
人类历史上的移民大多是从贫穷、战乱、饱受宗教歧视和迫害之地移民到富裕、和平、没有宗教歧视和迫害之地,但非洲的中国移民显然与历史上的多数移民 不同。他们为什么愿意这种“逆向移民”?傅好文给出的解释是——在人口庞大和竞争激烈的中国,非洲越来越被认为是一块对普通人而言充满了机遇、又带着点冒 险色彩的地方。为了更美满丰富的人生,这些普通中国人愿意在非洲辛勤工作并坚持下去。故非洲的中国移民中很少有精英,他们是二十一世纪自愿的“卖猪仔”, 与美国十九世纪时开拓西部的牛仔没有不同。
一些西方人和非洲人将出现在非洲的大批中国人称为“新殖民主义者”,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中国并没有在非洲建立殖民地,以欧洲人殖民亚非拉的模 式衡量,中国人不是“新殖民主义者”。但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正在与非洲建立一种更有利于中国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中国是强势的一方,非洲人没有太多选择 的余地——无论是在中国给予非洲的援助方面(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主宰非洲市场的廉价中国货方面。按照这种观点,中国人有点“经济殖民”非洲的意 思。但这种“低端”的殖民方式显然是欧美不屑也无力仿效的。
中美日在非洲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目前在非洲有意愿也有能力与中国竞争的主要是美国和日本。日本造汽车早已遍布非洲的大街小巷,其它日本造中高档产品在非洲也十分畅销。对急于成为联 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日本而言,非洲国家在联合国的五十四张选票更是日本紧盯的“猎物”。因此日本在二○一三年六月召开的“第五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上宣 布:未来五年内将向非洲提供三百二十亿美元的开发援助,包括援助非洲十个主要国家的公路、码头、电网等颇受当地欢迎的基础设施建设。二○一四年一月九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年首场外交秀——访问中东和非洲前说了句颇为雷人的话:“对日本外交来说,非洲是边疆”。一直有消息称:因国土狭小、地震频仍,日本 政府一直在推动一项在非洲购买或租赁土地以移民非洲的秘密计划。虽然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该计划难以成功,但日本人锲而不舍的韧性、矢志不渝的精神是众所 周知的。
美国与非洲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二○○八年十月美国组建了非洲司令部,许多专家认为该司令部的目标是中国;二○一四年更是美国的“非洲年”。二○一四 年八月四日至六日,美国破天荒地首次在美国举办了美国与五十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峰会。奥巴马在峰会上说:“非洲拥有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一个日益扩大的 中产阶层、日益扩大的制造和零售业以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电信市场之一。”奥巴马还宣布:包括可口可乐、通用电气、沃尔玛和黑石集团等在内的美国企业将在非 洲投资一百四十亿美元。“美国之音”中文网也特别以《年终报道:二○一四美中逐鹿非洲》一文分析报道了中美博弈非洲的新动向。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 和日本争夺对非洲影响力的较量正日趋白热化。
《动向》2015年1月号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501/%E4%B8%AD%E5%9B%BD%E5%90%91%E9%9D%9E%E6%B4%B2%E2%80%9C%E9%80%86%E5%90%91%E7%A7%BB%E6%B0%91%E2%80%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