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5 January 2015

山林居士: 九合一选举结果表明台湾“芬兰化”破产

来源: 
争鸣
对于九合一选举结果,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有各种解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国民党的惨败标志着马英九政府实际推行的台湾芬兰化政策失败,也显示中共促使台湾芬兰化的图谋破产。
台湾“芬兰化”问题的由来
“芬兰化”是一个国际政治名词,意指弱小国家不得不臣服于强大邻国。一九三九年苏联对芬兰发动侵略战争,企图并吞芬兰。芬兰重创俄国侵略军,丧失了 一些领土,但保有了自己国家的主权。一九四一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与德国结盟,对苏联作战,旨在收复失地。后因轴心国转入劣势,因而芬兰同苏联停战。因 其战败国身份加之地理位置偏远而难以期望西方世界支援,一九四八年芬兰被迫同苏联签订互助条约,根据条约规定,芬兰不得组织或参加任何针对苏联的军事同 盟。有鉴于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一年的两次苏芬战争使苏联付出了沉重代价,苏联放弃像在东欧那样强加苏联模式的企图,允许芬兰维持独立及议会民主制和资本主 义经济。芬兰名义上保持中立外交路线,但在国际事务上经常站在苏联一边。其大众媒体也进行了自我审查,并在美苏争霸中保持中立禁止反苏言论。
近年来,一些学者将“芬兰化”概念引入两岸关系进行研究。美国学者季礼在二○一○年一/二月号的《外交事务》期刊发表题为《不太危急的海峡:台湾芬 兰化如何有益于美国国家安全》的论文。该文认为,二○○八年马英九当选总统之后致力于两岸关系缓和,这为台湾的芬兰化开辟了途径。随着两岸经济联系加强和 政治和解,芬兰化正在成为台湾与大陆之间发展的趋势。该文建议美国政府应该调整战略和外交政策以鼓励台湾的芬兰化,包括停止对台军售。台湾的芬兰化将有助 和缓中美关系,减少双方的军事摩擦,并最终实现东亚的稳定与和平。
台湾舆论对于芬兰化有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芬兰是受世界各国承认的主权国家;而台湾却被中共外交打压,国际孤立。台湾其实是走向“香港化”。偏绿 媒体抓住季礼在文中的建议,即美国应停止对台军售,将台湾从美国在亚洲盟邦中排除这一点,指责马英九政府快速倾中的政策,终于尝到恶果。而蓝营学者则普遍 认为,季礼不了解两岸关系和台海局势以及美国与台海两岸的历史渊源,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跟芬兰与苏联的关系不一样。民进党提醒,芬兰与台湾情境并不相同,当 年苏联还承认芬兰的主权地位;但中国则想吞并台湾,马政府亲中,台湾连芬兰化也不可得。国民党则表示,季礼的主张并非主流观点。以芬兰化类比台海和平,是 不了解两岸关系,也不合乎美国目前的对中、对台政策立场。季礼的论文在二○一○年热议过后,并未停歇,网上至今仍在讨论,并在九合一选举中持续发酵。
马政府的台湾“芬兰化”政策
马政府对季礼的论文颇为恼火。马英九二○一○年一月表示,台湾虽然和中国大陆采取和解政策,但是仍有防卫措施,两岸关系并不是朝芬兰化的方向发展, 台湾不可能芬兰化。二○一○年三/四月号的《外交事务》期刊刊登了台湾驻美代表处题为《台湾不是赫尔辛基》的投书,引用上述马的谈话反驳季礼的论述。
使马英九政府难堪的是,季礼指出,马上台后的两岸和解政策,使台湾愈来愈走向芬兰化,具体例证包括莫拉克台风后,台湾虽让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赴台 为灾民祈福,却拒绝维族领袖热比娅入境。马本人在六四纪念日时不再批评北京,只模糊地以历史伤痛带过,都是不折不扣芬兰化的表现。的确,马英九未就任总统 前,每年六四都实际参与纪念活动,接见大陆民运人士。但上任之后,只用发表题为“六四感言”文章的方式,对六四纪念微弱发声。对此,民进党多次提出批评, 台湾人权团体与大陆民运人士表示失望遗憾,更有尖锐批评指马害怕中共,讨好中共。
笔者并不同意民进党攻击马政府的两岸政策为“亲中卖台”,但是,说其苟且偷安、偏安一隅并不为过,这就是芬兰化的表现。苏联与芬兰的关系,和两岸关 系、中美关系、台美关系确实不同。然而,芬兰化的实质是弱邻在强邻的挤压逼迫下,以小事大,臣服霸权,换取生存和安全。马政府两岸政策的实际内容,符合芬 兰化的定义。马一味追求的“马习会”就是例证。早在二○一三年,马英九就建议在二○一四年十一月APEC北京峰会期间与习近平会谈。马希望争取出席 APEC会晤习近平,并指APEC是“马习会”最适当场合,并排除于其他场合“马习会”的可能。马对APEC北京峰会寄以厚望,希望在此场合实现两岸领导 人会面,进而实现“互不承认主权、互相承认治权”的两岸政治升级版。然而,二○一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中共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以两岸领导人会面不需要借助国 际会议场合作为借口,拒绝了马英九的“马习会”建议。九月二十六日,习近平在接见新党主席郁慕明一行时,重申“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并强调“一国两制” 方针是北京和台北对话的唯一基础。这被称为是对马出席APEC北京峰会和“马习会”开了天价。在十一月APEC北京峰会前夕,“马习会”宣告破局。为促成 “马习会”,马英九曾多次公开喊话,也私下通过美国等各种管道居中斡旋。然而,尽管马费尽心机,卑躬屈膝,最终被中共拒绝,徒遭羞辱而已。
国民党惨败  台“芬兰化”破产
芬兰化已经在台湾岛内讨论很久,尚未被大多数台湾人所接受。马英九曲线救国,推行没有芬兰化标签的芬兰化政策。他针对两岸关系的主要政策为“不统一、不独立、不使用武力”,其实就是维持现状,亦即台湾芬兰化的翻版。
马英九在二○一四年十一月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时,自诩过去六年来台湾与大陆改善关系,已签订二十一个协议。但是,多数选民却不买账,因为这些 协议对于改善民生、提升民众生活水准意义不大。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两岸开展货贸往来及台商投资大陆对台湾本土的副作用。这就是在中国获重大利益家族支持的国 民党候选人几乎都惨败的根本原因。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邱俊荣指出,近年来,民众对台湾经济过度倾中已有高度疑虑,马政府不愿面对且认清现实,甚至还把中韩 FTA当选举议题来操作,大打恐吓牌,强推两岸服贸与货贸。选民担忧其芬兰化政策置台湾主权和安全于险境,因而用选票阻止马政府在政治上亲中共。
中共促台湾芬兰化图谋失败
中共乐于看到台湾芬兰化,这有利于对台湾进行统战,也符合其战略观点和目标。不过,中共不会公开推动台湾芬兰化,因为芬兰化原则要求承认台湾的独立 自主,这直接挑战了中共的“一个中国”原则。中共促使台湾芬兰化只不过是一个过渡阶段,其终极战略目标仍然是把台湾纳入其专制体制之下。
然而,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惨败,使得中共原先希望破灭了。马英九已经成为跛鸭总统,更不敢继续贯彻台湾芬兰化政策。一年多之后,中共可能要面对棘手头痛的民进党政府。
《争鸣》2015年1月号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501/%E4%B9%9D%E5%90%88%E4%B8%80%E9%80%89%E4%B8%BE%E7%BB%93%E6%9E%9C%E8%A1%A8%E6%98%8E%E5%8F%B0%E6%B9%BE%E2%80%9C%E8%8A%AC%E5%85%B0%E5%8C%96%E2%80%9D%E7%A0%B4%E4%BA%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