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华南煤炭交易中心获悉,电厂存煤超量,已经出现电力企业毁约重点电煤合同的现象。
现有煤炭价格采用双轨制,分重点电煤合同和市场煤。重点电煤合同是电力的保护伞,是为应对煤价快速上涨,减轻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按照发改委安排,煤炭企业必须以优惠价格向电力公司保证供应一定数额的煤炭。
自5月初开始,秦皇岛港口煤炭场存急速增加,库存一度超过900万吨警戒线。不惟秦皇岛,曹妃甸、黄骅港,甚至广东接卸港、电厂均堆满煤炭。全国重点电煤存煤天数已经超过28天,有些电厂甚至增至50天。
电力需求持续不振、基础建设投资不旺、低价进口煤冲击国内煤价、水电增发削弱火电出力,种种因素叠加形成当下局面。
煤价持续下跌,挤走煤炭企业、中间贸易商、船舶商的利润。目前,市场煤价已经与重点电煤价格日渐逼近。6月27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报收702元/吨,环比上一周下降27元/吨。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交易已挂出690元/吨低位,低于发改委指导价110元/吨。
但市场主导供需,行政干预并不解渴。在煤与电的博弈中,双方必须看市场的脸色。有远见的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均选择与对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以防市场突如其来的变脸。
煤炭萧条,并不意味着电力企业的日子好过。反过来,煤价一路高歌、电厂欠一屁股银行债,对煤炭行业也不是好事。煤与电唇齿相依,又是国家基础能源产品。国民经济是否景气,单看电力消费、煤炭消费数据即可知大概。
当然,煤炭就不用巴望着政府出台什么减税、扶持政策。能源产业发展至今,一贯存在的价格体制矛盾,可以趁着低价位做一次系统性改革,哪怕是修修补补,也别浪费了绝佳的改革时机。
诸如,国家可以趁机取消煤炭价格双轨制,放开煤炭价格,不为电力企业“开小灶”,完全市场定价;推进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煤电联动政策。煤价处于低位时,改革对价格的影响较小,市场便有机会主导价格。
相关日志
- 2012/06/24 -- 中国经营报:新能源审批部门大增 气象文物地震都来设关卡
- 2012/06/23 -- 秦皇岛煤炭库存迫近容量极限
- 2012/06/17 -- 我国最大输煤港口群积压1600万吨电煤
- 2012/06/15 -- 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逼近08年水平 需求骤减
- 2012/06/14 -- 经济增速放缓致电力过剩 各地大幅下调用电缺口
- 2012/06/11 -- 中国水电规划失算 金沙江畔麻烦不断
- 2012/02/20 -- 中国现阶段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分析
- 2011/04/19 -- 橡树村:新能源真的清洁吗?
- 2010/09/26 -- 裴明宪:2008年9月以来太阳能行业兴衰记实——一场德州扑克的豪赌
- 2010/07/14 -- 21世纪经济报道:19家中国企业被曝涉及美国控制组件行贿案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28469?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