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1 July 2012

面對俄羅斯的外交尷尬

作為一個已經走上世界外交舞臺中心位置的國家,卻尚未形成自己的外交視野與格局,還要跟在日趨衰弱的俄羅斯身後邯鄲學步,甚至同胞也要被這個「沒落國家」的軍人隨意欺負。

文/方亮

7月19日,中國和俄羅斯頂住國際壓力,第三次聯手在安理會表決中否決了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就在三天前,一名中國漁民卻在非法闖入俄專屬經濟區進行捕撈遭遇俄海防艦船後落水失蹤。截至本文截稿,尚未傳來這名漁民獲救的消息,基本上可以判定已經死亡。

在複雜的中俄雙邊關係中,這是兩個完全不相干的事件。前者直涉當下最重大的國際戰略問題,是中俄聯手對國際格局施加影響。而後者則是兩國在民間、經濟交流及邊境執法協調中長期存在問題的再一次顯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稱:「不應讓漁民遇襲失蹤事件影響中俄友好關係大局。」如果不考慮表態者的身份及具體情勢,應當說,這一在國內引起強烈不滿的評價是合適的。因為中俄戰略利益的趨同,決定了兩國決策者都不會輕易讓雙邊問題影響戰略大局。

無 論是漁民身亡這樣看似很「小」的問題,還是中俄聯手保護阿薩德政權這樣的戰略「大」問題都從各自的角度折射出中國外交的尷尬:作為一個已經走上世界外交舞 臺中心位置的國家,卻尚未形成自己的外交視野與格局,還要跟在日趨衰弱的俄羅斯身後邯鄲學步,甚至同胞也要被這個「沒落國家」的軍人隨意欺負。

在 漁民墜海失蹤事件中,俄方艦艇向中國漁船開炮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不管炮火是不是船員墜海的直接原因,俄方都是在蔑視別國人的生命。中國國內在評論該事件 時有兩種讓人無法接受的論調:一種認為俄方不單對待中國漁民十分強硬,對待日韓等國漁民也一樣不手軟,所以中國漁民壓根就不該去碰釘子;另一種則對俄方的 強硬加以讚賞,認為中國應該學習這種強硬,將其用到南海問題上。

在同胞受難之時拿出這種論調無論如何都是不可接受的,俄方歷來的強硬絕不是他們隨意用重武器對付別國漁民的理由。在中國網絡中流傳著一句普京的名言(筆者尚未對其進行考證):「俄羅斯土地很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但是,中國人口很多,但也沒有一個是多餘的。

面 對俄羅斯探討這一問題對中國來說是一種諷刺,從經濟實力上來講,中國早已遠遠的將俄羅斯甩在了身後。如今西方投資出逃嚴重,普京明顯將中國視為重要投資來 源地,而俄國內經濟又陷入油氣經濟的陷阱無法自拔。擁有如此之大的經濟優勢,卻無法在雙邊外交中對同胞進行最起碼的人身安全保護。中國對俄外交在這一點上 的軟弱,毫無疑問是失敗的。

這種悖論同樣存在於面對世界格局時的中俄「准聯盟」中。儘管問題仍很多,但至少從國際格局的角度來看,中俄關係如今已經達到了除結盟外最好的狀態,幾乎是一種「准聯盟」關係。這種關係直接體現在兩國聯手三次否決安理會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這一事實中。

不考慮冷戰思維是否仍適合當下世界以及不可逆轉的民主化趨勢,中俄基於地緣政治考慮力保敘利亞不變色的選擇有其合理性。在歐亞大陸上,中俄實際上形成了一個「背靠背」式的攻守同盟。兩國相應負責東部和西部的地緣秩序,遙相呼應。而敘利亞正是這個准聯盟的西部橋頭堡。

在 這一問題上,俄羅斯是敘利亞方向的具體負責者,中國則是協助者的角色。與之相呼應的則是,在中國最嚴峻的外交挑戰——南海問題中,俄羅斯與中國進行了海上 聯合軍演,俄駐菲律賓大使則發表了支持中國的聲明。此刻,俄以協助中國的角色出現。兩國就這樣形成了一種戰略交換的關係。

但這裡一個隱含的陷阱是,中國面臨著俄羅斯隨時可能掉頭倒向西方的危險,如果真如此,中國外交是否有預案呢?分析兩國「背靠背」的戰略互動可以發現一個微妙現象:俄羅斯在中俄各自關心的兩大熱點地區——敘利亞和南海都有利益,而且他對中國的協助總是留著後手。

在 敘利亞,俄擁有塔爾圖斯軍港、大額的武器貿易協議以及難以估量的地緣影響力。在南海,俄國與包括越南在內的數個國家進行資源開採合作和武器貿易,而且這種 利益正好是與中國利益相悖的。在協助中國方面,每次靠近南海的中俄軍演,莫斯科都儘量進行的十分低調。今年這次軍演中,莫斯科更是先與河內達成了緊靠中國 「九段線」的能源開採合作協議,並讓參演軍艦首先在越南停泊。

反觀中國,在敘利亞,北京幾乎沒有利益,而協助俄羅斯否決安理會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則是冒著「與民主世界為敵」的風險投下的票。給人的感覺是,北京為朋友兩肋插刀,莫斯科卻暗中留了一手。別忘了,就在兩國攜手否決敘利亞決議之前,俄剛剛參加了原本專門針對蘇聯而進行的「環太平洋聯合軍演」,而眼下美國的頭號戰略對手中國並未得到參加軍演的邀請。

所以,如果出現莫斯科突然掉頭,倒向西方的局面,北京會有相應的預案以減少外交損失麼?目前來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到那時,俄羅斯會將很大一部分外交壓力和失分甩給中國。

很顯然,在中俄「准聯盟」中,中國同樣處在一個被動的地位,俄羅斯卻總顯得遊刃有餘。而中國的國力以及所承載的地緣政治壓力卻早已經超越俄羅斯,直面西方。曾有論者論及幾年前的中俄關係,認為中國是躲在俄羅斯後面,將負擔甩給了俄羅斯。如今,局面正好倒了過來。

既如此,中國理應掌控中俄「准聯盟」,或至少在許多具體問題上做好預案。但實際上,中國外交的尷尬又被俄羅斯的老道與靈活反襯出來。

考慮到世界民主化大趨勢,對於中國來說,最為理想的外交選擇自然是融入這股潮流之中,並從民族視野出發來對國際格局進行塑造。但內政外交的現狀都讓這一理想無法在短期之內實現,所以中俄「准聯盟」仍會是北京決策者最為重要的外交支柱之一。

中國外交就是在與俄羅斯這個雖衰弱卻依舊擁有老辣外交手腕的國家打交道時,顯出了自己的幼稚與無措,雙邊互動中平民的屢遭欺淩則更凸顯了中國對俄外交的軟弱無力。或許可以說,俄羅斯是中國外交真正走向世界之前一道必解的難題。

(作者係縱橫周刊俄羅斯研究員)



from 陽光時務 iSunAffairs http://www.isunaffairs.com/?p=9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