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中國社會政治體制文化中的一個謎題,
就是它到底有沒有彈性。「冷戰」時代,有些國外的中國問題專家,
喜歡把中國體制形容為一種「剛性專政」,
只要上頭死了心要干一件事,不管全國人民是否要脫掉一層褲子,
它都一定執行到底,下者莫有不從。可是後來,
有些到中國做買賣的外商卻又像發現新大陸似的,
高呼這是一片全世界最自由的土地,沒有什麼不可能,
也沒有什麼規矩是不容變通的。
對我們自己人而言,它一樣模棱兩可。說它沒有彈性,
但又要搞通關係門路,領導換個主意,
再硬的規定還是可以找出靈活的空間;但要說它很有彈性,
我們又該如何解釋近日北京那場「六十一年一遇」的暴雨呢?
為什麼路上都已經淹死人了,政府還不開放公家部門的空間,
給人作為棲身避難之所?為什麼汽車都已經快要駛不動了,
高速公路收費站仍然好整以暇地攔下來一個個收錢,
交通協管員們依然恪盡職守地往一輛輛被淹的車上貼罰款通知單?
首先我們得搞清楚這不是什麼民族性的問題。
平日防人甚嚴的北京市民,當晚竟敢在網上公開自家電話住址,
好讓陌生人躲災避難;也有私家車冒著風雨主動上街,
尋找待救同胞。甚至這也不是公務員的心態問題,
你看那臨時加班的派出所所長李方洪怎樣為了救人而觸電犧牲,
又看那基層環保工人如何站在被衝開的井蓋旁邊以警示過路車輛。
中國人,甚至中國每一個尋常公務人員,他們是有彈性的,
他們全都明白,非常時刻就得做非常的事。沒有彈性的只是部門,
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經過組織的公務人員,
甚或任何活在某種組織文化之中的中國人。
為什麼一位派出所所長能夠見天色不對,
就立刻取消休假回到所裡辦公?
為什麼一隊交通協管員卻可以無懼暴雨,
機械般地對著被迫停駛的車輛照開罰單?
區別就在於前者本身是個領導,足以自行裁量;
後者則是一隊被領導的組織,習慣於按章辦事。
再仔細點看,李方洪所長就算不是什麼很高級別的領導,
比起那些城管隊員,他當時的狀態,
也還稱得上一種可以單獨下決定的狀態。
反觀交通協管員與收費站上的站員,當時他們卻與同事一起,
實實在在地存活於一種組織狀態裡頭,不得自行其是。
不妨大膽猜測,假如收費站上只有一個站員,
他的表現會不會有所不同?又假如一個休了班的協管隊員,
他會不會也加入當晚義援災民的救助大軍呢?
簡單地說,體制文化的彈性與剛性或許根本不矛盾,
它們都是同一塊銅幣的兩面。這塊銅幣的名字,則是「領導說了算」
。在這種領導獨攬大權的管理文化底下,
被領導的人很難擁有很大的自我裁量空間;越是底層,
就越不敢逾雷池半步。所以,不只協管隊員不敢不遵命辦公,
就連餐廳一個普通服務員都不敢答應你一些很尋常的要求,
比方說吃飯的時候不用老是換碟:因為他們沒有這個權力,
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做一些不按訓練、
不照指示的行為的權力。他們就像機器人一樣,
被死死盯在權力金字塔的最最底層。要是只看這一面,
中國確實沒有彈性可言。
換個角度,要是遇上稍有點權力的領導,那就好說了。
因為他就是組織,他就是規定。同樣在餐館吃飯,
一個底層服務員不敢不給你倒茶,哪怕你一直叫他別倒,
他很怕領導發現他沒遵守見到杯空就立刻倒滿的規定;
但是一個總經理卻能容你在不許抽煙的地方抽煙,
同時貼心地奉上煙缸。如果發現這一面,
那中國還是最靈活最自由的國度。
被人罵多了,有些部門也會嘗試推出更加「人性化」的措施。
問題是那些人性化的措施,也可能異化成很不人性的剛性規定,
迫著你接受他們的體貼。比方說某間銀行為老人家設座,
怕他們排隊久站;可你不想坐還不行,
那可憐兮兮的客服人員會哀求你:「領導看見你不坐,我要挨罵的。
」
如果一切正常,這回北京雨災之後,
有關部門的檢討也一定還是沿著這個路子走,推出更多的應變方案,
更多的人性舉措,一切都有計劃、有規定。惟一不變的,
大概就是這種管理文化。將來他們或許會清楚指示,
下雨下到多大就不能再攔路收費。但萬一不是大雨,
而是其他災難迫著車群匆忙逃生呢?恐怕大夥還是得乖乖排隊,
等領導說了算。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
archives/30759?utm_source=
feedburner&utm_medium=feed&
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
2FaDmw+%28%E5%A2%99%E5%A4%96%
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