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2014選舉中落敗的台灣前台中市市長胡志強宣佈將在2月1日加入台灣的旺旺中時集團,引發了議論。
台灣的網民們對此消息的反應是褒貶不一,有的認為曾經擔任行政院新聞局長的胡志強轉戰媒體是好事一件,能夠發揮他的專長。爭議性的選擇
不以為然的一派網民說,該集團被許多台灣民眾視為統派媒體,是中國當局在台灣的代言人,旺旺中時集團當年購買原屬國民黨旗下的電視台、購入有線電視頻道以及後來試圖併購系統平台也被質疑有所謂的中資背景,並曾引發「反媒體壟斷」的抗議行動。胡志強本人在落選之後,曾經表示將成立工作室,了解年輕人的想法,並接受了台中當地大學的教職邀聘。
BBC中文網嘗試聯絡胡志強,其秘書告知目前不便接受採訪,故而暫時無法獲得胡志強的回應。
不過胡志強在其臉書專頁上所作的宣佈,對加入旺旺中時集團決定作出了相當的說明。
時不我予
台灣在威權統治的時代,離職的政治人物或者是官員通常會被派任到國營企業或者當營企業擔任某些職務,要不就是派駐到國外,而駐在國通常也是比較不重要的國家。台灣在民主化之後,政治人物離職之後,就很難再出現威權時代的這種所謂「酬庸式」的職務安排。
例如在2014年選舉中落敗前桃園縣縣長吳志揚如今是凖備接任台灣的職業棒球大聯盟會長,不過多數的政治人物因為都有博士頭銜,很多都是到大學教書。
馬英九政府的第一任國安會秘書長蘇起離職之後就是如此,他同時也聯合了其他政治人物組織了有關兩岸事務的論壇。
還有許多政治人物或者前官員離職以後成了電視台政論節目中的「名嘴」,批判時政,例如曾經擔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立法委員後來成為政論節目主持人的鄭麗文、民進黨執政時擔任新聞局長的謝志偉。
官途暗淡
一些政治人物選擇從商,利用以往所建立的人脈,縱橫在商場上;還有不少的政治人物在卸任離職之後組織基金會,為日後可能的「東山再起」或者維持影響力積蓄能量。不過也有政治人物離職後求職和經商兩不順的,近一點的有現在在撰寫回憶錄、曾經擔任馬英九政府總統府副秘書長的羅智強最近就說,他的太太認為在馬政府中任職的後果就是失業。
遠一點的有最近去世的前國民大會議長蘇南成,他在卸任之後雖然曾經多次競選,但是都不成功。
至於身陷囹圄的除了最近剛獲得保外就醫的前總統陳水扁之外,還有被指貪污但是後來獲判無罪的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
台灣經歷兩次政黨輪替,酬庸式地為離職的政治人物安排職務,對離職的政治人物而言,未必是有利的,因為除了上任之前要被指手畫腳、被批評一番之外,也許不久之後換人執政,就要隨即下馬。
以馬英九政府任期僅剩下一年左右的時間來看,就算是有酬庸式的職務安排,在時間剩下不多的情況下,多數的政治人物大概也是會選擇「敬謝不敏」了。
(責編:尚清)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5/01/150115_sp_taiwan_politician_new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