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译者访谈”是我们推出的系列音频采访。所有音频可以通过wuala上的链接免费下载(陆续更新中),有苹果设备的可以先连接VPN,然后在iTunes上用“译者”搜索即可订阅下载。
【“译者访谈”系列节目的片花和节选就是“中国声音”集锦】
本次访谈的音频可以在这里下载收听(上)
中国21名维权人士和网友讲述遭警察非法拘禁和殴打的经历汇编成书,起名为《遭遇警察》。
这本书收录了多位中国大陆主张阳光政治、公民权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被”喝茶”、被绑架、被失踪、被”戴黑头套”、乃至被侮辱和被殴打的经历,他们包括维权律师滕彪、许志永,”天安门母亲”成员丁子霖和蒋培坤夫妇,还有刘沙沙、王莉蕻、冯正虎、古川、”福建三网友”等维权人士。
《遭遇警察》一书的主编是中国的知名独立学者徐友渔和旅美纪录片导演、作家华泽。他们认为,中国已成为警察国家,他们是用记录来表达反抗。以下就是译者访谈第8期《遭遇警察 谈谈喝茶》
【片花:香港有线制作的关于李旺阳的专题片音频节选,粤语。内有李旺阳生前的誓言”为了早日实现中国的民主化,就是砍头,也不回头。”】
刚才大家收听到的是”遭遇警察”时最严重的后果——被自杀。今天我们的访谈主题就是遭遇警察,谈谈喝茶。我们的嘉宾是 《遭遇警察》 一书的共同编者华泽。
YZ:我是叫你华泽还是叫你飘香?
华泽:都可以。
YZ:那还是叫你华泽吧,因为你们出的书的署名是华泽。
YZ:想先请你谈一谈编这本书的背景,我稍微知道一点,就是去年你也经历过被”黑头套”、被恐吓的过程。是不是这个过程触发了你想要编《遭遇警察》这本书?它讲的是中国公民在触及维稳体制时所发生的事。
华泽:这是原因之一。这本书是我和徐友渔老师两个人编的。我们两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这个经历是我们的动力之一。但直接触发我们要做这件事的是去年网上发出匿名的茉莉花革命的帖子之后,国内有很多很多朋友被抓了、被失踪了、被酷刑了,有些人被判了刑。据不完全统计,可能在我认识的朋友中就有接近200人。这么大规模的抓捕,我们认为是64之后最严酷的迫害。这个消息传来我们都非常震惊。当时我已经在美国了,有一段时间我跟徐老师经常联系,我们觉得我们要做些什么,对这件事有所反应。虽然我们不能阻止他们继续迫害国内的异议人士,但是我们可以记录,所以当时我们就讨论说要编这本书。
YZ:在您的这本书中,我们看到异议者们经历了不同”级别”的对待,比大家预期的都更严重。像我们平时经常上网,或者上推特的网友最常见的是”喝茶”,还有的人在自我介绍中会写道”喝茶认证”,那么我想知道,就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如果遭遇警察的话,会有哪几种不同的严重程度?
华泽:在这本书的前言里我们也谈到,我们不是想在这本书中来力求揭露这件事的残酷性,这种残酷性在张志新、遇罗克、林昭身上都发生过了,我们也都知道,现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遭遇警察更多的表现在于无处不在,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在编这本书的时候注意挑选的是不同的人群,比如有大学老师、维权律师、工程师、学者、纪录片导演,包括我们不认识的网友的文章,是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人,他们经历的遭遇也是不同层次的。有的是”喝茶”,就是”非法传唤”,有的是被”黑头套”绑架,有的人是被失踪,有些是被判刑,很不一样。我们选择的时候是有这种设计,让它反映出各种不同的遭遇,因为篇幅有限,在25万字的篇幅里,我们要体现出一些样本意义。
YZ:你刚才提到无处不在,这和我们平时的感觉一致。如果有一个敏感词列表,就是如果你写了关于这些的文章,那么帖子会被删掉、你也会被”喝茶”,那么大家可能还会有一个预期,知道红线在哪里,但是我们之所以觉得它无所不在,就是因为没有这条红线,或者是”隐形的红线”,全部都要凭你自己去判断。那么,比如我们会认为,翻译不会踩红线,因为我们是在引述别人的观点,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儿吧。但是最有意思的是,它让你感觉的这些想法都不是他明文说出来的,那么当你真正遭遇警察的时候就会觉得:啊?怎么会这样?我没有做什么怎么也会受到这样的对待,我觉得这是很多人共有的经历,完全没有预期,也没有规则可言。
华泽:在一个”法律不是挡箭牌”的国家,谈预期是完全不靠谱的事情,有人说我会做事,我永远都知道边界在哪里,我会做得更长久一些,我不会让自己突破那条红线。我不相信这种话,我认为说这些话的人是为自己作辩护,事实上就是什么都不做,只有什么都不做才可能安全。只要你做一点点,你很可能就会遭遇警察,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边界在哪里。
YZ:是的,这我也深有同感。就是你自以为在安全区域,实际上都是自我安慰。从去年开始出现的很明显的人权状况的倒退,也就说明了没有这种安全区。如果你还骗自己说只要我不做什么我就还安全的话,那么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华泽:在中国你什么都不做,有可能是安全的。但这句话也不确定。比如很多很多访民,他们并不关心政治,他们只是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可是有一天突然大祸临头,他们就被逼成了访民。
YZ:虽然这本书在国内被禁,但大家还是可以去找来看一看,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会是重要的心理建设,我就想到了一个例子,她是一个90后的小孩,她家被强拆,她爸被打成重伤,后来就死了,如果你去看她发的微博,整个变化就在一天之间,判若两人,前面还是大头贴、吃饭逛街、后面立刻就变成一个访民喊冤的微博了。控诉,寻求支持、怎么办?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们应该破除一个幻觉,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这个小女孩。到了某一个时间点,你的生活完全改变,会进入到更加真实的现实中。但这并不是你自找的,是你主动想去踩一条什么红线,很有可能是突如其来降临的。
华泽:在这个社会,只要你真实地生活,这个危险永远存在。即使你只想把头埋到沙子里,象鸵鸟一样,也有一天你可能会踩到红线。比如你看薄熙来,有一天他突然自己也变成了维稳对象,你完全不知道他触犯了哪一条法律,不管多高的官,总有一天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如此,比如当年的刘少奇、贺龙这些人,都是地位显赫的人,他们有一天也会死得那么惨。在这种体制下,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也可能是加害者。
(未完待续)
from 每日译者 http://dailyyizhe.wordpress.com/2012/08/03/yizhe_talk_drinking_tea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