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首次与欧洲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虽然冰岛不能为中国带来巨大贸易增长,但有助于中国在北极地区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
巴黎——周一,中国与冰岛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协议,这是中国首次与欧洲国家签订此种协议。当前,由于很多贸易伙伴对中国不断增加的经济实力产生了警惕,北京开始寻求盟友。
这项协议签订于冰岛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Johanna Siguroardottir)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由贸易官员在北京签订,主旨是在未来几年中消除大部分关税。完成签署后,该协议会将这两个实力悬殊的经济体联合起来:冰岛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40亿美元(约合867亿元人民币),与中国同年7.3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微乎其微。
按全球标准衡量,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很小。去年冰岛对中国的出口总额为6100万美元,出口产品主要是鱼类,而其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价值为3.41亿美元。
然而,虽然冰岛并不能为中国带来大规模新市场那样的增长,但却可以帮助中国在北极获得更多影响力,由于全球变暖和极地冰川融化,这一地区变得越来越容易进入。中国正在寻求以永久观察员身份加入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后者是一个旨在促进北极国际合作的政府间组织。
冰岛虽然不是欧盟(European Union)成员国,但却是《欧洲自由贸易组织》(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 )和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成员,由此可以进入欧盟单一市场。不过,中国并不能通过这一贸易协议获得通往欧盟市场的后门。冰岛一直在为加入欧盟进行谈判,但却在1月份因国内的普遍反对而中止了谈判。欧洲贸易委员会专员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在布鲁塞尔的发言人约翰·克兰西(John Clancy)称,如果冰岛最终加入欧盟,就必须废止所有双边协议。
本周三,两国政府还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呼吁在“人权、性别平等、劳工问题、北极事务”上开展新的双边合作,“并在地热开发、文化、教育和旅游领域开展合作”。
鉴于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框架下的多哈回合(Doha Round)贸易谈判基本停滞不前,一些国家一直在寻求全球范围以下的伙伴关系。目前正在讨论的有两大贸易协定,它们都以美国为中心:一是美国与一大批亚太国家磋商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一是美国与欧盟磋商的一项范围广泛的贸易和投资协定。
中国既没有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谈判,也没有参加欧盟-美国谈判,一些官员和贸易分析人士由此认为,关于这两项协定的提议意在“遏制”中国在全球商业中日益增加的实力。
周三协议签署之际,中国对这位北大西洋盟友的规划正受到密切关注。此前,中国在雷克雅未克修建了规模超大的大使馆,一名中国富豪还令人不解地试图在冰岛一片广阔的荒野上修建一座豪华酒店和高尔夫球场。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