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求職網站CareerCast.com按體力要求、工作環境、收入、緊張及受僱前景等五大範疇,對200項職業進行評分調查,結果精算師榮登冠軍寶座,記者則排行榜末的第200位。
記者多具有大學學歷,但「人工低、工時長」卻是行業的全球趨勢,就算美國媒體充分享有新聞自由,當地記者的地位仍然沉淪得很快;這個調查甚至令人聯想到,如果不止200個排位,記者的位置還會低到什麼程度呢?真是不堪想像。
若換了在香港進行同類調查,相信記者的位置也不會高到哪裏。雖然香港傳媒生態畢竟跟美國不一樣,但同樣令人憂慮的是,整個行業亦逐步傾向沉淪。這大概可從自閹與被閹說起。
自閹—來自行業不安感
所 謂自閹,在內容層面來說,主要是來自一種行業自身的不安感。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火速冒起,隨身電子產品是不可逆轉的潮流,網上消息極速瘋傳,對媒體的權威性帶來極大衝擊。個別規模較小的媒體因資本問題,決定消極不變,至今仍一如既往地處理新聞資訊;但有更多傳媒機構坐立不安,想積極擁抱新世代去重建威信,往 往以新聞尊嚴去迎合大眾,變成給「新聞消費者」牽着走,嚴肅和長篇報道因「沒什麼人看」而買少見少。
相較於讀者收視調查,網上點擊率數字就 顯得更加實在。聽過報館記者說,過往報章只有一個銷量數字,不會讓每篇報道都感受到收視壓力,但轉換成網上版本,點擊率就一目了然,涉及暴力、奇情、色情、最新電子產品和網上熱話的題材,眼球注視度必然奇高,而嚴肅的政治新聞則是「票房毒藥」,主管受到無形壓力,決定新聞排位時亦會有所取捨。
情 況就如早前蘋果電子產品盛行時,有記者說如果在新聞標提加上「iPhone」字樣,最少能增加一萬次點擊率,所以再小的事件,只要涉及iPhone的都要報道;近日香港傳媒視為收視保證的,則是快將展出的黃色橡皮鴨,多家傳媒天天都派員追訪,落力程度比起採訪碼頭工潮有過之而無不及;縱使有人質疑黃鴨到底 有何新聞價值,但對於要為點擊率憂心的傳媒主管來說,多人看就是「好」新聞。
業界正熱烈討論如何從舊媒體過渡到新媒體,近月來網上的即時新聞大熱,那種自閹式追逐新聞的競賽遊戲,看來只是剛剛開始,當過渡到新媒體時,是否完全由點擊率主導新聞內容呢?屆時新聞面貌是否只落得只有訊息、網民意見,卻留不住深度的分析呢?
從美國的經驗看來,媒體記者被視為非理想職業,除了薪酬待遇偏低,有離職記者形容更大原因是,不滿媒體整天追逐雞毛蒜皮的事,一些深度或追求公義的新聞很快就被空洞的訊息淹沒,當記者變成訊息片段的傳遞人,留下來就沒有意思了。
這 種倦怠的心態,近年已在香港行家身上出現,上級要求的是「即食」的「古仔」,務求盡快充撐版面,再配上大量煽情的標題字句,只求惹起一陣哄動,至於報道是否譁眾取寵,是否有不真確之處,那已是後話。這種挫折感實在累人,也間接帶動了離職潮,長此下去,記者最終會否變成網上訊息的「包裝工人」?答案要留待時 間解答。
至於傳媒被閹,則涉及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須知道,傳媒大概是香港毛利最低的行業之一,每年數以億計的資金流轉後,換來的可能是長年虧損,或者只賺蠅頭微利,擲出的銀碼背後,購買的其實是輿論影響力。
被閹—招牌猶在風骨失
縱 觀本港傳媒機構的老闆,有當政協的、有經營娛樂事業的、有電訊業巨子、有出任公職的、有經營跨國貿易的、也有銳意發展動畫事業的,總之就沒有單純地專注於媒體事業。在全球一體化之下,任何生意人都無法忽視中國勢力,而香港雖然實行一國兩制,但仍是中國領土,本地媒體只享有相對於國內較大的新聞自由,中方勢 力對媒體的操控和發聲雖是無形,但已是愈來愈出面。
看回歸後的傳媒變化,傳媒人的確感到言論自由頭頂上的陰霾愈來愈厚重,有傳媒為了廣告金 主疑似委曲求全,或者充當喉舌角色;有報章由紅色資本入主後經常撤換總編輯,得來「染紅」之名,許多維權新聞被「河蟹」了,不聽話的記者就得離開。這種情況讓人明白到,最有效控制傳媒的方法,不是要某機構消失,而是讓它繼續經營,但逐步滅聲,並以各種借口安插「自己人」掌管編輯部,最終招牌猶在,風骨失 卻,雖生猶死。
每家媒體機構背後都有一個價,當面對不可抗拒的誘惑(或不可抵抗的威脅),沒有什麼是不能賣的。猶幸的是,香港還有資訊自由,當媒體在自閹和被閹後變得不可信,民眾仍能透過通訊軟件或社交網絡互通消息,雖然消息中不免夾雜真真假假,但我們只能相信,真相最終擋不住;而不能代 群眾發聲的傳媒,最終不留也罷。
誰是林天悟?
美國求職網站CareerCast.com按體力要求、工作環境、收入、緊張及受僱前景等五大範疇,對200項職業進行評分調查,結果精算師榮登冠軍寶座,記者則排行榜末的第200位。
承蒙《信報》錯愛,讓本欄從2010年刊載至今,今天終於來到告別的時刻,特此感謝《信報》相關人士的照顧。
本欄出現以來,不時聽到行家探問:「誰是林天悟?」有人說執筆風格似乎不一,涉獵的題材也較廣泛,推測執筆者不止一人;也有同行成為「疑似人物」,但最終真身沒有露面。
既然專欄到了尾聲,不妨告訴讀者,「林天悟」名字的背後,確實有數名行內人在支持,年齡由六十後到八十後,有資深管理層和前線記者,主要在報館和雜誌社任職,集思廣益成文。既然內容來自多方面,筆鋒難免有些差異,例如說保釣運動和高登網站現象,下筆的角度就很不一樣了。
本欄的出發點是要拋開傳統的傳媒理論,從實際層面去評論行內生態,有時一些論點難免惹起行內爭議,例如年輕記者和資深管理層對記者待遇長期於處於「低水平」就有不同看法;前者傾向指摘是無良老闆剝削,有盈利都不肯改善記者薪酬,後者則傾向「做傳媒是要有犧牲,甘於貧,筆桿才會硬」,對現有生態帶點「認命 感」。
我們更期待的是,兩種觀點得到更多融合,繼而改善待遇。畢竟記者的起薪點要比洗碗工人還低,對教育制度來說亦是一種損耗;加上工作欠缺滿足感,最終留不住人才,令行業傳承出現斷層,監察社會功能就可能減弱。如傳媒要經營下去,機構的管理層和老闆就有責任及早想出應對辦法。
作者為傳媒工作者
from Just Getting By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3/04/blog-post_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