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陶太
家里要不要请钟点工,甚至是请个住家保姆,一度令全职太太们纠结不已。不过,这个难题很快就有解了。我们也许是最后一代还有能力为家政服务买单的女人,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持续上涨的人工工资压力下,也许就要和钟点工说再见。
天晓得我们这代女人对家务外包的依赖有多深。前不久,我曾力劝一位海归全职妈妈找个钟点工分担家务,她笑笑说,不要紧,这些活我自己还能HOLD住,令我顿感惭愧。在我周边,完全自己做家务的,还真都是海归太太,或者是外籍太太。而包括我自己在内,中国的全职妈妈们几乎都有过请月嫂、保姆或者钟点工的经历,有老人帮忙的也不例外。
争相聘用钟点工起先不过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多而且便宜。我们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可以享受发达国家富人才拥有的家政服务;我们也赶上了一个最坏的时代,只有在一个经济畸形发展的社会,才会出现这样的奇观,一个人能廉价购买另一个人的劳动。遥想十年前,还是单身的我曾经和楼上的一位女友合用过一个钟点工,那是我第一次真切体验到什么叫剥削。钟点工忙活一个下午,把“猪窝”变成了“人居”,一小时合下来只有六、七块钱,也就是在街边吃顿烤串的钱。
结婚生子后,更是理直气壮请钟点工,而且把短工变成了长工。不是娇气,而是因为里外都要忙,实在熬不住了。我曾经有一次在外地开年会,为了赶回家给孩子哺乳,夜黑风高冒险走高速,在凌晨时分跨进家门,发现还有一大盆尿布等着我洗,当场崩溃。第二天就叫来了钟点工。而我的能干女友们,几乎都聘请了保姆。女友常常叫苦说,她在为保姆打工。最令她苦恼的,是保姆替代了她陪伴孩子成长,小区里的人都误以为保姆是孩子的妈妈。女友有一天惊讶地发现,保姆还担负起了教育职责,教导她家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看透这一切了,就想做全职太太喘口气,免得和保姆交换人生。只是,或者是出于惯性,或者是出于心理上的安全感,包括我自己在内,从没听说哪个中国太太宣称自己能够把家务HOLD住,甚至已经没有了独立做家务的勇气。我周围的大部分全职太太仍然在使用家政服务,特别是钟点工。除了搞清洁,钟点工最重要的任务是做饭。原因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只为好成绩奔忙,长大了为挣钱糊口忙活,根本没机会精进厨艺,甚至很少在家里开伙。回归家庭以后,这些原本不起眼的缺憾突然变成了人生的短板,不得不暂时依赖外援。当然,全职主妇们也没有闲着,和钟点工基本是分工合作的关系,比如采买、接送孩子的活,还有收拾家里基本还是要靠自己,相处久了,主妇和钟点工的关系比夫妻还文明,堪称举案齐眉,因为好主顾和好的钟点工都可遇不可求,尽量还是珍惜为妙。
可惜的是,形势正在变化中。中国人口红利时代行将结束,如果你以为这还是危言耸听,那么你一定会在危机到来的时候措手不及。因为人力稀缺,中国家政服务的工资正日益水涨船高。以前听到“民工荒”的时候,总觉得还离自己太远。朋友感慨说,为了留住熟练工人,不得不年年加钱,直加到工人不想走为止。如今算是体会到了他的心情。我的一位女友聘请了小保姆,管吃管住,月薪从1600元涨到3000元,只用了一年时间。据说在北京,一位高级保姆的价钱已经和公司资深白领不相上下。至于钟点工的工资,已经要按时价来计算,北京一些家政公司本季报价达到了每小时25元,节假日还要更高
可以轻松雇佣钟点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和我的全职太太女友们,都在小心翼翼地与市场博弈,根据物价涨幅和自己的承受能力,主动给小时工涨工资。以前是年年涨,现在恨不得要月月涨,以免人才流失。
做了全职太太,最大的好处是有时间真实反思自己的生存状况,发现自己其实不如钟点工。上班时尽管可能比钟点工多挣一些钱,但一样是廉价劳动力。而且钟点工的议价能力,远远超过我们这些曾自视甚高的知识女性。因为我们没有工会等劳工组织撑腰,相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绝对是弱势群体。不像钟点工,只需要和家庭议价,而且可以完全根据市场行情调整,大不了不干东家干西家,直到获得平均工资为止。此外,钟点工拿现金,而我要缴纳各种名目的高额税负,其实也并没有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而曾经依靠剥削小时工省下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又被更多的组织和层级所剥削。都市人的生活日益变成了一个圈套:人人累得半死,人人廉价,人人都不幸福。很多时候,我对我家钟点工心生艳羡,我们最爱聊她在老家的房子和地。钟点工对未来很坦荡,一旦她决定退休回家,种点粮食整点菜,不至于吃饭有困难。可是我知道,如果年老的我在这个都市里没有半分收入,又没有积蓄的话,我几乎一天都混不过去。
如今,钟点工的工资涨幅已经要远远高于家庭收入的涨幅。越来越用不起钟点工,不是一个无聊猜想,而是铁的现实。不过,凡事总有利弊,特别是身为一个全职太太,当然要凡事都往好处想,才有勇气在一地琐碎中好好生活下去。
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当然是钟点工的待遇不断提高,生活在不断改善。我很欣慰,我家的阿姨有条件一周休息一天了,以前她从早上8点一口气干到晚上8点,除了春节,几乎全年无休。她也从租住附近等待拆迁的平房搬到了楼房,虽然还是很远,但是冬天已经没有那么冷了。而她今年最大的劳动改善是把旧自行车淘汰了,换了一辆电动车,不用再顶风费力蹬车了。她甚至有心情在家里烤蛋糕了,我很开心地把我的电动搅拌器和烘焙书送给了她。
而我自己的收获是,开始摸索自力更生做家务。如今,我正在跟一个海归妈妈学习烙韭菜盒子,她在美国时,自己擀面发面,曾经有过一次揉九斤面的惊人记录。我第一次知道了另一个“三光”政策,那就是和面要做到手光、面光、盆光,才算是合格。当我自己也能整出一大锅面食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已经对时代的变化做好了预备,该来的,就让它来吧。
相关日志
- 2010/09/17 -- 赡养父母问题困扰中青年 养老或压垮中产阶级 (0)
- 2010/07/23 -- 通胀焦虑:中产们陷入无处可避境地 (0)
- 2011/04/11 -- 中产月薪万元不如公务员四千 (0)
- 2010/09/03 -- forger:经济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政治,犹太银团坐的稳江山最重要 (0)
- 2010/12/20 -- 南都周刊:中产万税 (0)
- 2012/05/08 -- 潘毅等: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以富士康工厂体制为例 (0)
- 2010/06/14 -- 晨枫:富士康、中产阶级与其他 (0)
- 2011/12/03 -- 燃犀下照:种姓制度的资本主义逻辑—对印度IT业比较优势的再认识 (1)
- 2012/09/03 -- 水木社区:舅舅的一席话,很多年轻人应该看看 (0)
- 2012/04/02 -- 日本向“下流”疾走 (0)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44661?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