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0 January 2013

是时候照亮地球上最黑暗的角落了

对于朝鲜我一直提倡批判性接触,而不是孤立。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撬开这个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而不是上锁。是时候照亮地球上最黑暗的角落了。

朝鲜再次因为同样的老问题成为新闻——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一项决议是正确的,全世界的深切关注也是正确的。

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对朝鲜采取行动:它可能有全世界最差的人权记录。在这个全世界压迫最严重的国家里,没有言论或宗教自由;在这个全世界最封闭的国家里,没有信息自由;在这个全世界最黑暗的国家里,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精神上,甚至在现实中,都看不到多少光明。如果你看朝鲜半岛的卫星地图,就会发现南方的韩国灯火辉煌,而北方的朝鲜在地图上则几乎一片漆黑,在这里,电就像希望一样稀缺。

统治朝鲜的独裁政府是独一无二的,它既是一个王朝,也自认为是神明。估计有20万人被关在朝鲜称为“管理所”(kwan-li-so)的集中营里,境况悲惨。极为残忍的折磨、性暴力、苦役、饥饿和处决都司空见惯。

暴行非常普遍、严重,以至于前任联合国驻朝鲜人权专员威迪·蒙丹蓬(Vitit Muntarbhorn)称朝鲜为“绝无仅有”。他呼吁联合国“以最高级别”应对朝鲜问题,并敦促国际社会“动员联合国的全部力量……支持落实责任的进程,并终结罪行不受惩罚的现状”。直到最近,他的这些呼吁还是无人响应。

然而现在,推动建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对朝鲜的反人类罪行进行调查的力量,正在逐渐增强。支持实现这一目标的各种力量首次凝聚起来,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不过这个机会稍纵即逝。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将在3月举行下一次会议,理事会目前的构成意味着这样一个提议极有可能会获得通过。因此,现在只是一个领导力和主动性的问题。应该由一国政府,或多国政府,响应挑战,并提出建议。这些国家十有八九是欧洲国家,但会得到日本、韩国和美国的大力支持。

选择行动起来的政府可以相信,它们会得到非常可靠的支持。现任专员马祖基·达鲁斯曼(Marzuki Darusman)已明确要求对“令人发指的”侵犯人权行为进行调查。本月早些时候,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纳维·皮莱(Navi Pillay)表示,金正恩掌权一年后,“几乎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她还说,“朝鲜是世界上人权状况最恶劣的国家之一,但外界的了解和报道却极少,对其进行深入调查不仅完全合理,而且早在很久之前就该进行了”。

国际法专家威廉·夏巴斯(William Schabas)以及曾经担任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Slobodan Milosevic)主控检察官的杰弗里·尼斯(Geoffrey Nice)都支持进行一次调查。已获提名、并即将接任国务卿一职的约翰·克里(John Kerry)在参议院确认认命的听证会上说,奥巴马政府应当代表朝鲜政治犯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去年年底,179位脱北者致信许多国家的外交部长,敦促他们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超过40个人权组织,包括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以及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都支持了这一想法。世界各地的立法者都公开表示赞同。最近,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加入进来,要求进行一次调查。这已不再是一个边缘化的话题了。

然而,这样的一次调查将达到什么效果?很有可能,朝鲜不会合作。如果调查结果建议将此案转交国际刑事法院,安理会也不太可能会走出这一步。

苏丹的奥马尔·巴希尔(Omar al-Bashir)虽然身负逮捕令,却依然逍遥法外。因此,即使安理会的确这么做了,人们也很难相信这一行动能追究金正恩(Kim Jong-un)的责任。

尽管如此,这也不是无动于衷的理由。即使平壤可能不会合作,但有数以千计逃离朝鲜的人会提供证据。担任调查人员的将是受人尊敬的世界级专家,他们可以凭借联合国的权威、公信力和资源开展行动,进行证据收集和评估。

如果最终结论正是“反人类罪”,那么仅仅冠以这个罪名,就可以向平壤施压,迫使其收敛行为。一个调查委员会将建议联合国以及国际社会采取相应行动。

一些人可能会说,开展调查可能会危及任何尚存的开展对话的希望。我不同意这一点。我一直提倡进行批判性接触,而不是孤立,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撬开这个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而不是给它上锁。2010年,我和两位英国议员一同前往平壤,与这一政权讨论人权问题。

但是与朝鲜对话的关键议题,必须是对人权问题的关切。正如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和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坚决主张讨论对苏联异见人士的关切,当今世界需要直视朝鲜,就集中营问题质问平壤。批判性接触、开展调查、揭露信息、追究责任,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

调查委员会将让朝鲜骇人听闻的人权纪录得到应有的对待,将它置于国际社会议事日程的中心位置。

现在是时候照亮地球上一个最黑暗的角落了。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