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1 January 2013

先有自信,再說其他

大陸客到世界各地旅遊消費,都有擾民之事。要中國人有公共意識,要求好像太高。他們在外國,理應人生路不熟,尚且有橫多橫行無理的情狀;在香港這個太過文明太過理性、被大陸當作自己地方的城市,可以想像他們有多自由奔放,如入無人之境。英女皇巡視自己的殖民地,也沒他們驕傲和狂放。

大陸人不是只來香港,他們也去其他地方。許多國際大城市的商家佬都很開心。因為他們過去十年都是非理性消費,錢也不像是自己的。好像《鐵達尼號》一等艙那個暴發戶太太,說話進食,很急,在眾人之中總是那麼格格不入。各地大城商業區都有廣東道的樣子,人人快活地賺著人民幣。分別是外國商家可能是單膝侍客,香港商家則是五體投地的太監狀。招牌用簡體字,在下面連正體字也不標了,加上滿街的普通話,整個遊客區都很「方便」中國客,卻沒有一點香港味了。字寫簡體、說普通語,的確很「方便」,卻沒有一點意思。

倫敦要是不像倫敦,我為甚麼要去呢?如果紐約的唐人街是一個一個領匯商場,我為甚麼要坐飛機去?香港明明有自己的格局,香港人卻最不懂得自己、也最沒自信。廣東話,「不夠正宗」,所以要「普教中」,教了幾年,也不見得這一代「90後」的中文有多進步。咿咿哦哦用普通話唸唐詩宋詞,一塌糊塗;好好的外國品牌,在將軍澳開一間Cafe,卻只用簡體字,一心服侍大陸人的模樣。舊區、舊墟、古物古跡,拆光了,因為大陸人也沒興趣,可是我們為甚麼要為大陸客而自絕於全世界呢?

在許多外國人和日本人心中,香港就是那個九龍城寨、李小龍功夫片、鬼佬、廣東話、正體漢字、油尖旺古惑仔之類事物的結合。我不是說香港永遠都要如此,城市也會變,可是事情總得有個方圓、變也要靠譜。到底獨家的東西,才會長久;大陸人到哪都會買得很高興,最多不能自豪地辱罵港人:「香港都回歸了,你們怎麼不說普通話」。但是自由行久了,就養懶了人,以為香港要全面轉營專做大陸生意。大陸經濟差的時候,怎麼辦?大陸人旅客品味轉的時候,怎麼辦?都不會想那麼遠吧,反正有錢先賺了、有樓先炒了、有貨就入,這是長久以來的民風。

香港人也沒有文化自信,所以以前是崇英,現在是玩微博、看大陸劇才是「潮」。以前被英國佬打壓得久了,也真的消滅了自信,所以才會十分順利地接受了「大陸那套比較正宗」、相信了大陸人那種理所當然的「香港是文化沙漠」論,急不及待要消除自己的港味。但請看官放棄自殘吧,因為香港人永遠做不了正宗的大陸人。香港人在大陸人當中永遠是格格不入的,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自從滿清割讓香港的那一天,香港就成了一個異質的存在,沒法子。不要像質問父母般質問歷史:「為甚麼你生我出來?」人總是要長大的,要接受自己的不一樣。況且,不一樣是特質、特質是美麗的。人有自信,自然堅強、自然安然。一市一城一國,先有自信,再說其他。

圖片:Hong Kong – Aberdeen Harbor at Night



from 無待堂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3/01/hong-kong-st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