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1 January 2013

空氣監測風箏北京高飛,提升公民科學與環保意識

王筱瑋(正中間)與工作坊成員正準備讓空氣品質偵測風箏起飛。Photo: Screenshot from Stars in the Haze.

 

北京空氣品質向來很糟,政府更試圖粉飾太平,發表極為可疑的空氣品質報告。去年夏天,設計師古勒(Deren Guler)及王筱瑋(Xiaowei Wang)使用風箏與偵測裝置,收集與公布資料,挑戰官方數據。

紀錄片導演法蘭克(Joshua Frank)也加入陣容,甫推出關於這項計畫的紀錄片《霾害星空》(Stars in the Haze),計畫本身則名為「漂浮_北京」(FLOAT_beijing)。

古勒表示,這項計畫源於王筱瑋每天呼吸北京骯髒空氣,使用簡易的空氣品質偵測器,「後來看到他人在風箏上添加裝飾燈,於是想到將偵測器安裝於風箏上。」

風箏偵測器。Photo: Screenshot from Stars in the Haze.

 

法蘭克在2011年赴中國拍攝關於實驗音樂的紀錄片,期間認識王筱瑋,後來得知計畫獲得經費,立即與王聯繫,希望為計畫製作紀錄片。

風箏偵測器設計靈感來自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空氣品質氣球」計畫,經過調整,讓偵測器模組更容易使用本地零件組裝。

創作團隊、風箏師傅及當地民眾合作,舉辦一系列工作坊,教導如何製作及操作風箏,民眾將零件焊接在電路板,再學習如何安裝在風箏上,避免器材重量影響飛行能力。

製作完成後,一行人就到空地放風箏,之後回收儲存空氣品質資料的記憶卡,對比官方數據,結果大多差異甚鉅。

北京官方報告與風箏偵測器回收的數據對照表。Image: Deren Guler.

 

法蘭克指出,「空氣污染在北京等中國各大城市情況嚴重,愈來愈多民眾重視空氣品質議題,也開始自力整理污染情形。」

古勒知道還有其他類似計畫存在,她表示,「我們的主要目標為公民科學,其他計畫可能著重於產品或無線通訊方式,希望這項計畫能形塑社會自己動手做的精神。」

法蘭克提到,拍攝過程也面臨困難,「以視覺而言,要拍攝民眾放風箏其實沒那麼簡單」,因風箏在空中飛翔,不易讓人與風箏同時入鏡,此外,這些大型風箏只要升空後,要維持飛行狀態幾乎不太費力,他表示,「畫面就像釣魚般悠閒,若風箏未入鏡,光是一個人拿著一捲線仰望天空,看來有些瘋狂。」

計畫團隊計畫隔年再度回到北京,古勒亦將這套偵測器應用於巴西及美國波士頓,法蘭克指出,「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聽來不太驚人,但我對將來滿懷期望。」

對於一般民眾安裝在風箏上的裝飾燈,法蘭克也覺得潛力無窮,「若將裝飾燈加在空氣品質偵測風箏,也充滿各種可能性,屆時公民科學、藝術、社會運動、展演一同交會出這幅奇觀,必然可提高社會意識。」



from WIRED.tw http://wired.tw/2013/01/31/chinese-air-quality-kite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