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9 August 2012

引入诚品易,培植氛围难

谈到台湾文化,一定绕不开诚品书店----到台北旅游,无论是否爱读书,深夜里到敦化南路逛一逛那家24小时营业的敦南诚品,或者大白天里到信义旗舰店里籍着一室书香傲视一下对面的101大楼,恐怕都是回忆宝岛之行的一笔重要谈资。现在好了,诚品书店开到香港了,而且还在内地“富二代”最喜欢去的铜锣湾,走完西武百货和时代广场的名店,再进去希慎广场的诚品买两本书。在回罗湖的东铁上,用诚品书店的纸皮袋挎在那些化妆品、金饰或名牌手袋的购物袋之外,恐怕是洗刷掉“富而不贵”恶名的最佳方式。
诚品进驻香港,让人觉得怪怪的,正是上面这种感觉----要在香港甚至邻近的珠三角读者之中培养一种喜爱阅读的悠闲氛围,谈何容易?甫一开张,诚品的“朝圣者”们便以一种很不“诚品式”的方式来“攻陷”诚品:本来应该是宁静优雅的诚品书店一时人头涌涌,甚至一度要实施人流管制。这种感觉,让人想起了香港每年一度的书展,不过被“朝圣”得最多的并非文化人的讲座或者名家的签售,而是有“o靓模”做cosplay的展台或者各类漫画书的摊位。几乎同样的读者,以几乎同样的方式挤进去诚品,为的是感受那份书香,还是仅仅为了“诚品”这个光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霎时热情和铜锣湾地段的天价租金,究竟谁能烧得更久?
我们无意责怪读者,毕竟香港(以及邻近的内地城市)的确没有台湾那种让人能静下心,读点书来修心养性的生存环境。
首当其冲的,是生活与工作之间缺乏必要的平衡。诚品在台湾最吸引人的亮点之一,便是通过通宵营业推动的夜读文化。夜阑人静,叫来一杯黑咖啡,透过书店的玻璃幕墙看着满天繁星,翻开泛着墨香的书页,无论是看白先勇记述他父亲生平的细腻文字,还是看龙应台笔下的大江大海,都是一种让中国读书人极之向往的阅读生活。然而,这般心情如此场景,又如何能在烦嚣的香港复制?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手停口停”的港人都没有台湾人的那份闲暇。与紧张的日间工作相适应的便是那种“丧玩”式的晚间娱乐,亦即所谓的“work hard,play hard”,用《晚九朝五》、《喜爱夜蒲》这些电影名来概括似乎更贴题。这种从港英时代就开始形成的拼命赚钱然后奢侈享乐的生活形态,近十年来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更为严重。人的闲暇,需要好的劳工政策培育,没有最高工时、没有体面的社会保障,如何能让多数人有时间阅读?
另一个方面是生活环境。阅读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书籍可以随时随地为人构筑一个丰盈的私人空间。在英国的火车上,经常看到独自出行的乘客拿出一本书来看,眼睛累了便转过头去看看车窗外绿油油的田园景色,喝一口咖啡继续翻下一页。在诚品的家乡,有可以宁静地骑着自行车穿梳而过的街道、有拿起吉他便可对着大海弹唱的屋顶、还有那些可以和情人去放写满了心愿的孔明灯的郊野----到处都有恬静的空间。回过头看一看香港吧----其实不仅是香港,旁边的深圳甚至广州也一样----在拥挤的地铁里别说看书,连坐下来发发呆都没有可能。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诚品,还有那种诚品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
《21世纪经济报道》2012.8.18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E5%BC%95%E5%85%A5%E8%AF%9A%E5%93%81%E6%98%93%EF%BC%8C%E5%9F%B9%E6%A4%8D%E6%B0%9B%E5%9B%B4%E9%9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