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国对内压制。对外咄咄逼人。愁死奥巴马。”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尔尼兹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访问学者孟捷慕(James Mann)以此文分析美国应如何理解和对待中国。
【图:有自由派色彩的《新共和》是全美话语权力极高的“意见杂志”。】
数十年来,各方面的中国官员和中国外部的人士一再宽慰世界,说共产党的领导人最终将开放其一党制政治体制。就象过去所说的,这一政权将进行重大政治改革,推动政治自由化,以适应上世纪70年代晚期由邓小平推动的经济改革。这几乎只是一个时机问题罢了。在两年前的《外交事务》上,在北京有着广泛高层关系的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董事会主席约翰·桑顿(John L. Thornton)报道说,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官员告诉他:“现在中国的争议不再是是否要推进民主,而是什么时候和如何推进民主。”
多年以来,对为什么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改革既定计划被一再推迟,有着很多短期性质的解释。比如,因为中国领导人新上任所以无法发动改革,或者因为在核心圈太长时间以至于也无法启动改革;不太可能在5年一次盛大的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前放手改革;也不能在任何一个以9结尾的年份启动改革,因为太多的敏感事件发生在9结尾的年份,比如1989年对天安门事件的镇压;不能在奥运会前冒险改革;当然也不能在经济不景气和增长缓慢的时候,或者在高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时候进行改革。
如果把过去这些短期推迟的理由都当真的话,那么中国政府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敏感的以9结尾的年份过去了,奥运会早过去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已经一起干了7年;下一次党代会还有两年才开。虽然有一些金融隐忧,比如地产泡沫,但是总体来讲中国经济还不错,没有衰退也没有恐怖的过热。
但尽管有着以上条件,却还是没有政治自由化的迹象。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胡锦涛和他的助手们看上去一直都是在反方向上推进——收紧对有组织政治反对派的控制,施压对象甚至包括异见人士的代表律师。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或下载本文全文(需翻墙)。
from 每日译者 http://dailyyizhe.wordpress.com/2012/08/28/behold_c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