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6 April 2013

《日本经济新闻》中国经济复苏途中掉链子?

  中国1~3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仅增长7.7%,中国经济复苏出现放缓迹象。收入差距扩大和工资上涨缓慢,个人消费领域难以扩大,而反腐的“节俭令”也对消费构成了打击。而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事业则难以支撑经济整体复苏。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1~3月新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3.2%,约为542万辆。此前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增长率仅为5%左右。考虑到这一情况,可以发现个人消费整体上正在复苏。

0416-4-1-M

  中国经济复苏的起点是基础设施投资。自去年下半年起,为了刺激经济,中国政府加快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审批速度,由此带来的城市开发拉动了消费和生产。而问题是,复苏力度不够强劲。

  相比被认为不可靠的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用电量被认为更能准确反映经济实际情况。1~3月用电量较去年增长4.3%,但如果仅观察3月,则仅增长2%。而如果考虑到处于经济放缓局面下的2012年增长5.5%、2013年用电量预期为增长9%以上,可以看出个人消费和企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

  经济复苏之所以欠缺强劲势头,是因为个人消费领域迟迟无法扩大。

  而其理由之一则是收入差距巨大。在中国,由于看好经济复苏,一部分富裕阶层进行的房地产投资已经出现过热,而整体工资水平却并未提高。城市地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3月实际增长6.7%,低于2012年全年的9.6%。

春节期间赠送用的高级茶叶,去年500克卖到800元,而今年降到400~500元。上海的媒体报道称今年的高级品不好卖。

  以习近平为首的领导层为推进反腐败运动而推出的“节俭令”也打击了消费。规模以上餐饮业(全年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1~3月销售额下降2.6%。一名外资服装企业的高管称:在内陆地区“高价商品销售放缓”。

  如果基础设施投资等因素拉动经济复苏,这将推高企业业绩,进而通过工资上涨等路径,促使消费出现扩大,这是一般的复苏模式。但是,中国企业的盈利复苏却容易姗姗来迟。

  据金融信息服务商大智慧统计显示,在截至4月15日发布2012年度财报的1568家上市公司中,最终损益为下滑或亏损的企业达到726家,接近一半。一家国有大型汽车厂商的相关人士感叹说,“今年的奖金估计难以提高了”。

  此外,基础设施投资对制造业的拉动效果也很有限。以本应因基础设施投资而大赚的液压挖掘机市场为例,自去年秋季起需求开始复苏,曾有观点预测,企业业绩有望在3月时隔约2年出现同比增长。但是,结果却是下降约5%。

  问题在于中国企业的过剩设备。在看好需求复苏而一直在强化增产态势的钢铁行业,库存很早就出现膨胀。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3月中国22个城市的冷轧钢板等5个主要品种的库存相比2月增长2成以上,库存量创历史新高。即使需求出现复苏,也很快陷入产能过剩,然后库存随之增加。目前中国仍未摆脱这一怪圈。

  中国需求增长乏力的问题还可在商品市场中看到。例如用来加工建筑材料、汽车和家电产品零部件的热轧卷,上海市内的交易价格为每吨3700元。相比1年前下跌2成以上。

  而在石油化学产品领域,丙烯纤维的原料也在下跌,东亚现货(即时合约)价格在最近1个月里下跌约6%。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服装需求疲软。

  中国经济要走向稳定增长,必须缩小收入差距和消除过剩设备与产能。在摆脱依赖投资的增长模式的同时,能否扩大经济?这将考验中国领导人的能力。

中国出口发动机或动力不足

  预示中国出口动态的中国最大贸易展销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于4月1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同一天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1~3月实际经济增长率为7.7%,低于上个季度和市场预期,显示经济复苏出现了停滞迹象。有观点认为中国以对新兴经济体出口为中心,出口已经开始恶化。

  广交会依然热闹。从世界各地前来采购中国产品的采购商以及中国企业的工作人员一边敲着计算器,一边讨价还价。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1~3月较去年同期增长18.4%,呈现出较高增速,但在这里似乎却听不到经济好转的声音。

  “1~3月对印度出口也为负增长”,广东志高空调的海外市场管理部长廖世兴对继欧美之后出现同比下滑的市场感到悲观。

  印度是人口达到12亿的巨大市场,但除了通货膨胀导致的经济减速之外,印度旨在促进国内产能扩大的高关税等因素也在打击来自中国的进口。廖世兴说:“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同样的趋势也将扩大”。

  在对东南亚和非洲出口方面,冰箱厂商安徽尊贵电器集团一直保持着每年20~30%的高增速。该公司主管销售的何庆南透露,“凭借价格与当地企业进行竞争已经越来越难”。该公司的人工费比去年上涨了15~20%。

  广交会在每年春季和秋季举行,上次的2012年秋季广交会由于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入场采购商数量与出口签约额均低于上一年。广交会主办方商务部下属的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刘建军表示“世界经济正处在复苏过程中”,但同时也谨慎地称“入场人数和出口签约额不会出现大幅增长”。

  在出口领域处境最为艰难的是在成本中人工费占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广东东莞市虎门是靠近广州市的中国有代表性的服装产业基地,在批发店林立的大楼内,大部分店员都无事可做,只能靠玩手机打发时间。

  “销售额只有1年前的一半。即使不赚钱也卖不出去”,一家女装店的女店主抱怨称。此前以东南亚为主要销售目的地,但由于人工费比中国更低的当地厂商不断成长起来,服装经销商已经不来这里采购了。

  “18.4%?不可能吧”,当地人对中国1~3月出口额增长率普遍抱有疑问。而香港的经济学家和金融相关人士也表示怀疑,称“从世界经济现状和人民币升值来看,出口数据很可能有水分”。

 美银美林集团经济学家陆挺指出,1、2月为“异常数据”,而3月“出口额有可能存在虚报”。虚报的背景是地方政府为了使当地的经济数据比实际情况更好看,也有中国企业通过香港转口虚增出口额。

  中山大学教授林江断言,由于和人工费低廉的国家存在竞争,已经不可能保持高增长率。曾拉动中国经济的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发动机的动力是否已经不足?中国的出口高增长时代正面临转折点。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48957?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