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經濟數據爆出造假醜聞。本來,人們對中國的經濟數據,就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爆出造假,並不令人意外。問題是為何此時爆出?
被爆造假的數據,是4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今年一季度海關的統計數據:
第一,提到“去年第4季度,發改委批覆了總額約7兆(萬億)元的投資項目”。第二,一季度內地和香港雙邊貿易總值為1098.8億美元,大幅增長了71.2%,占內地外貿總值的11.3%;700萬人的香港突然成為中國的第3大貿易夥伴。第三,一季度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貨物貿易量達到1146億美元,增長了1.3倍,沒有特殊原因卻成倍增長的數據當然引起質疑。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11日發表聲明,稱其10日在公佈今年一季度海關統計數據時,提到的“去年第4季度,發改委批覆了總額約7兆(萬億)元的投資項目”的說法來自網上報導,並無依據。
海關總署的數據居然來自網上,而非官方提供的數據,已經是令人匪夷所思了,這個7兆,比起2008年全球出現金融危機時總理溫家寶拋出的4兆還要多許多,那時的做法後來證明出現許多問題,包括助長鐵道部們的貪污與浪費,也推動通脹;如今在沒有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拋出7億,居然看不出問題?
海關總署雖然承認7兆投資項目有問題,但是對另外兩項可疑的外貿數據並沒有做出解釋。不過據說已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並展開專項調查了解其中是否有虛假貿易的狀況。因為去年的外貿狀況嚴峻的超乎想像,部分地方政府就用了非常規的應對措施來應付上一級政府施加的壓力,包括利用海關特殊監管區推高貿易數據來確保政績。
而國家統計局4月15日公佈的數據,第1季國內GDP較去年同期成長7.7%。這比彭博社調查41名分析師平均估計中國第1季GDP年增8%為低。而中國第4季GDP年增7.9%,也比今年第1季高。
對數據造假的質疑,這次不是第一次。今年1月,海關總署公佈的外貿資料也被外資機構集體質疑而被形容為“好得不可思議”。根據這一統計,去年12月份出口較上年同期上漲14.1%,高於11月2.9%的上漲,是2011年3月以來的最大漲幅;進口繼前一個月零增長後實現6%的增長。外資銀行的質疑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出口資料與製造業指數的海外訂單資料相背離。何況中國經濟是出口導向,不大可能出口大增,GDP卻下滑。
而如果這個數據已經“好得不可思議”,那麼今年第1季7成與1.3倍的增長還能相信嗎?不過1月份公佈的數據雖然引起外資銀行的集體質疑,卻引來商務部的駁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月度資料出現波動是正常的。”去年企業12月突擊出口等因素造成了這一現象的出現。不過沈丹陽也表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2013年將爭取保持全國外貿增速與GDP增速大體同步。然而第1季度的數據,兩者卻是背向的。
這裡還引發出的問題是,為何相關部門在1月份“嘴硬”,到4月份就“嘴軟”?原因是1月份的總理是溫家寶,4月份已經是李克強了。溫家寶需要有漂漂亮亮的數據下台,而李克強不願背黑鍋,因此要“打假”?因為吹出來的虛假數字,與真實數字的差距,也就是未來增長數據的下降,就得賴給李克強的政績了。
其實何止數字?包括調控政策,例如樓市的調控,信貸的鬆緊等等都要重新檢討。不過最重要的可能還是國企的痼疾如何解決。例如李鵬兒子李小鵬曾經長期領導的華能國際,負債率高達2.8倍,實際上早已資不抵債,也就是已經破產,他卻可以拍拍屁股去當官。類似的國企還不少,因此只是與溫家寶劃清界線還不夠,而是如何進行經濟制度上的改革,把蠶食民脂民膏的利益集團拉下來!
相关日志
- 2013/04/17 -- 《日本经济新闻》中国经济复苏途中掉链子?
- 2013/04/15 -- 隐形外债?! 地方政府被疑通过货物跨境往返进行灰色融资
- 2013/04/15 -- 外贸回暖真相:进口大增背后的热钱流入
- 2013/04/11 -- 媒体曝地方政府让商品香港1日游 40天虚增99亿贸易额
- 2013/04/11 -- 海关总署:一季度贸易顺差为430亿美元
- 2013/04/11 -- 《华尔街日报》中国正在就贸易数据失真的报道进行调查
- 2013/04/10 -- 海关总署回应出口虚报质疑:大陆香港算法存差异
- 2013/04/10 -- 周彦武:进出口数据严重失真
- 2013/04/08 -- 小道消息:一月份外汇占款及外贸增长背后的秘密
- 2013/04/07 -- 中国出口飙升背后的秘密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49087?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