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 2013年4月16日
筆者不會輕視李柱銘突然拋出的「中共底線方案」並又匆匆收回所帶來的訊息,大家也不要低調看待,只當是「民主之父」一時糊塗弄出來的一次小風波,因為事件帶出的訊息十分豐富,分析之後可為「佔中行動」帶來一定的指導意義。
筆者說李柱銘拋出的是「中共底線方案」,並非屈他投共,而是這種模式的方案,根本不會在他思維之中出現,而是有人告訴他的,在他腦海中徘徊良久,苦思而不能解的疑惑;到底是佛洛伊德溜嘴說了出來,還是他老人家「玩嘢」放出民意氣球,不得而知。不過,以筆者多年對「民主之父」性格的觀察,他的民主觀只是名流參政心態,要享受光環但又處處計算,今天忽然讓步,是典型的「葉公好龍」行為。
改變拉攏目標
這不是「李柱銘方案」,而是「中共方案」,是經中間人告訴李柱銘,這個方案正是中央可以接受的底線。筆者曾在本欄作出分析,中共對「佔領中環」運動已經亂了章法,而且極為擔心,亦深明這場類似西方「顏色革命」的行動引出來的後果可大可小,所以要急謀對策。
大家必須理解一項從不公開、也不是秘密的政治實況,就是中共與所有有點影響力的人物,包括政商界、新聞界、教育界、專業界以至黑社會,都有一些對話的途徑;這又稱線,一些人甚至有多於一條線,若然什麼線也沒有,不代表你是反共夠激,只代表你沒有值得受重視之處。
三年前這些對話溝通的途徑發揮了重要效能,中共也予人民主有望的善意,連老謀深算的司徒華也要上當,力主民主黨與中央枱下談判,並達成政改協議。這裏也順便搞清楚一些事實,民主黨不是因為進入中聯辦談判而出賣港人,中聯辦在上次政改並無實質影響力,民主黨是最後一星期經梁愛詩與中共政治局取得共識,最終的政改方案是民主黨自己提出的。
既是中共接受了民主黨的方案,民主黨當然自視為勝利而且信心十足;後來的發展則是中央不再對話,並在各方面削弱民主黨的勢力,結果民主黨因背負罵名,在地區直選只餘四席。
領教過中共玩兩手的民主黨及親他們的學者今次不再上當,故而有率先拋出「佔領中環」的計劃,把主動權奪回手裏。到目前為止,泛民是成功的,筆者必須高度肯定其陽光化的爭政改路線。
2005年的政改,中共企圖拉攏公民黨的前身「四十五條關注組」,結果不成功;2011年的政改改為與支聯會關係密切的民主黨交易,由於有司徒華的支持,所以成功。不過,中共過橋抽板,不理抹紅了的民主黨,並且迂迴地利用泛民不同派別挖民主黨的牆腳,拉一派(激進一派)打一派,這些行為也是彰彰在目的。
今天中共要像上兩次拉攏爭取一個大派別來談,已經沒有可能。以筆者了解,今次泛民學者反而企得最硬,大概是由於沒有涉及政治利益,所以旁觀者清,中共只能個別地向泛民關鍵人物入手。大家請留意泛民激進派已經因為黃毓民高調反對「佔中計劃」而分裂,黃毓民遭同志批為「葉公好龍」。
另一「葉公好龍」的人是李柱銘。筆者不是今天形容他葉公好龍,本欄2005年12月9日的文章,筆者已經用「葉公好龍」批評李柱銘,並道出一件泛民主流報刊當時避而不談的秘聞。
政治逃兵陸續有來
事緣當年12月4日一次民陣發動、有二十多萬人參加的示威。當時泛民剛剛否決2007政改方案,但曾政府不肯為民主進程作表示。遊行後的六點半,在政總有二千多人坐下來不走,當時李柱銘有叫咪鼓勵市民留下。到八點半,李柱銘及四十五條關注組的大狀在未經市民討論下,突然宣稱集會已經結束,並呼籲市民離去,而且更率先走人。一名在場的義工事後告訴我,這群平日受人愛戴的明星,當時是「樣衰到無倫」!
口稱支持並說會參加「佔中」的李柱銘,估計是收到中共的底線是「特首提名的過程是全票制」,若然泛民合作同意,則可讓一名泛民候選人入圍,若不接受,中共準備強硬對付「佔中行動」,對泛民搞事人將絕不手軟,會擒賊先擒王,殺一儆百。
於是,「葉公好龍」的李柱銘心慌意亂,把中共的底線說成是泛民的底線,並馬上得到《大公報》資深評論員及民建聯主席的和應。合理地推算,泛民其他主要人物包括激進教主已經收到同一警告,隨後會有更多「葉公好龍」的人以這樣那樣的理由當逃兵。
連「民主之父」也怕死之時,香港還有希望乎?筆者想起毛澤東的金句:「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今天是港人起來與中共對決的一刻,大家只要客觀地想一想,今天到底是誰怕誰?是人民怕專政者,還是專政者怕人民?
戴教授提議讓代表弱者的長輩在「佔中行動」中打頭陣,是以弱制強的絕招。試問在港土生土長的警察能否用警棍、催淚氣或胡椒噴霧對付與自己父母同齡的長輩?有指揮官辭職抗命之時,將激發民眾怎樣的反應?解放軍出營時大家當然會回家,但明天可以再來,難道要軍管香港嗎?專政者與人民力量,今天到底誰怕誰?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3/04/blog-post_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