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平
我在廣州的時候,住在一個據說是很有人文精神的社區。在一次反對政府垃圾焚燒項目的抗議活動中,這個社區的居民成為主力之一,社區網站論壇成為組織動員和協商討論的重要平台。我記得有人在論壇中從污染談到社會制度問題,立即遭到若干壇友憤怒的呵斥:請不要在這裏談論政治!他們強烈呼籲管理員驅逐發言者。談論政治的言論消失了。
後來,抗議活動成功地逼迫政府收回成命,重新規劃這個處理污染的污染項目。我猜想很多人會把「只問民生、不談政治」列入成功的經驗。我也想像過,假如管理員放任不管,允許談論政治者自由發言,那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呢?人們會說,國保會找上門來,說這裏出現「反動言論」,要求關閉論壇。但是,從呵斥者的反應看,在國保到來之前,很多人都會離開這裏。他們覺得,政治比污染更可怕,比垃圾更骯髒。
在中國的大多環保活動中,參與者都奉行這樣的宗旨:不要把民生問題政治化。「還我美麗家園」成為最動人的口號,「反對貪污腐敗」就是最激進的表達。「不要政治化」也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常用語:經貿談判不要政治化,諾貝爾獎不要政治化,民族矛盾不要政治化……讓人不禁好奇地想,這些事情都要遠離政治,那麼政治到底是什麼?難道中國人支付巨額維穩費來維持的政治,就是幾句自欺欺人的口號嗎?
半個世紀前,茶館裏貼出「莫談國事」,透露的是對因言獲罪的恐懼,甚至是對政治高壓一種幽默的抗議。如今「不要政治化」傳遞出不同的意思,它試圖把政治壓迫正當化,把政治的目的污名化,把政治的方法妖魔化。這個說法十分荒謬,卻被無數中國人接受。
政治的確常常被弄得十分骯髒,但是這並非人類供奉政治的本意。亞里斯多德說:「政治的目標是追求至善。」不同意他的人,比如波普爾說,政治不是用來追求抽象的善,而是用來消滅具體的惡。概而言之,政治就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民眾參與政治,就是為了不讓政治變成小圈子的骯髒活動。都上街抗議了,還非要說與政治無關,這樣自欺欺人,本身就是一種非正常的政治行為。
那個不談政治的社區抗議之後,積極分子都遭到國保的騷擾,成為政治敏感人物。他們試圖推進的垃圾科學分類、政府決策透明化都舉步維艱。由此,垃圾焚燒廠可能另外選址,但整個廣州的污染卻越來越嚴重了。同樣地,廈門、什邡、啟東、大連等地的居民,都成功地阻止了污染項目建在家門口,但是整個中國的中毒卻越來越深了。北京的諸多環保組織都默默奉獻,功不可沒,但是那裏的霧霾越越來越濃了。
對於污染與政治的關係,《環球時報》做過很好的論述。在一篇談論腐敗的社論中,它說「腐敗在任何國家都無法『根治』,關鍵要控制到民眾允許的程度」,「民間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國無法在現階段徹底壓制腐敗的現實性和客觀性」。在另一篇談論污染的社論中,它說「誰都知道,中國作為人口非常稠密,資源相對匱乏,發展水準又相當低的國家,做不到完全不承擔環境風險」,「中國將在很長時間裏繼續是這個世界的『低端國家』,做『髒』或『累』的行業今後還會比西方發達國家多。這是中國人多而且晚發展了一步的代價」。這兩個被線民稱為「適度腐敗論」和「適度污染論」的觀點,透露了「中國模式」的秘密。
事實上,權貴們動輒幾十上百億的家族財富曝光之後,民眾已經面臨環境污染的死亡威脅之後,仍然還在「允許的程度」之內。這既是政治高壓的成功,也是政治教化的結果。
凡事政治化,可能會導致一些人思想懶惰,行為簡單。但是,把去政治化作為思想和行動的前提,卻會讓這個國家的政治和空氣一起變得越來越髒。
from 陽光時務週刊 · iSunAffairs Weekly http://www.isunaffairs.com/?p=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