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7 January 2013

新加坡罷工事件背後 百萬中國新移民難消負面形象

文 /游秋萍、鄺健銘

11月,分別有兩則關於新加坡華人或中國籍勞工的新聞,令當地人躁動不安:先是獅城 26年僅見、由中國籍巴士司機發起的罷工行動,然後是新加坡地鐵公司以「徇眾要求」為由決定增設華語站名廣播。

地鐵公司的做法不單引起爭議,更惹來揣測這是為了遷就人數愈來愈多的中國新移民。有馬來與印裔新加坡人先後投書報紙論壇,質疑只增設華語廣播,有眨低同為官方語言的馬來與坦米爾語地位之意,不利新加坡多種族的社會和諧。地鐵公司「徇眾要求」的理由觸怒了很多網民,當中包括佔人口七成四的新加坡華人。有網民說:

「新加坡是不是已逐漸變成『小中國』?雖然我是新加坡華人,但也認為華語站名廣播毫無必要!」

「我們本地人,不論老少、不論種族、不論學歷,都能適應使用英語作為日常溝通語言,為什麼新移民不能?要知道,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而不是中國的城市。」

不了解新加坡華人與中國人差異的人,大概會對這種反感情緒感到好奇。實際上,這種情緒很大程度影響着新加坡人如何看待日前發生的 171名中國籍巴士司機的罷工行動。11月 26日,中國司機因為不滿待遇較其他外勞差、住宿環境惡劣而發起「集體不上班」行動,最後家長式管治色彩仍然未褪的新加坡政府利用嚴苛法例把行動定性為「非法罷工」,5人被撿控、29人被遣返中國、50人被警告。

新加坡 5年增 70萬人口

換轉是新加坡人罷工,社會評價很可能會不一樣,平日愛批評政府的人應該會把罷工者吹捧成英雄。但由於這次參與罷工的是中國人,很多本地人便趁機宣洩積壓已久、對政府外來人口政策過於寬鬆的怒氣。

發生罷工後,有政府民意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同意罷工司機應該得到懲罰。網上不乏懷有惡意、帶種族主義傾向的言論,例如:「請不要送這班司機進入監牢。我可不想見到自己繳交的稅款被用來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該判他們鞭刑,然後要他們自費回國。」

在以大都會著稱的新加坡,這類針對外地人的激烈言辭只是近年間才變得常見。因為政府「門常開」的政策,新加坡人口於 2007-2012短短 5年間增加超過 70萬。現在 530萬人口當中,有三分之一來自外地,這對本地人生活構成壓力。2011年約12萬個新增職位當中,有七成被外地人佔去。過去 7年,私人樓宇價格上升八成。政府向外地人傾斜的人口政策遂引起民怨,導致執政黨於去年國會大選支持度跌至歷史新低。

民眾亦逐漸將矛頭指向外地人──人數眾多、已達 100萬、「口音奇怪」的中國內地人首當其衝。雖然現今新加坡華人的先輩大都是從中國南來定居,但有至少兩代人因為接受英語教育,英語說得遠比華語流利,文化上他們靠近香港、台灣的中國人多於中國大陸的中國人。這種文化差距使新加坡華人與中國內地人易於發生磨擦。

地少人多、生活競爭劇烈使本地人更難對中國內地人產生好感。曾旅居獅城的中國作家九丹,十多年前曾寫過一部具爭議但很受歡迎的小說《烏鴉》。這部小說描寫一批內地女人為了在新加坡生存、取得長期居留權而如何不擇手段。至今這種負面的「大陸女人」形象在新加坡仍然相當鮮明。有次筆者在熟食中心與新相識的新加坡人閒聊,他們便提到這種觀感。

去年 8月,有關中國新移民因為無法忍受咖喱味而投訴印裔鄰居的報道,使本地人對他們不願入鄉隨俗、難以相處的印象加深。事後,有新加坡人發起全國「煮咖喱」活動、保衛「國菜」,超過 4萬人響應號召。

而「中國司機」不守規則、罔顧人命、半年內釀成 3宗致命車禍,更令新加坡民眾怒氣衝天。今年 5月,中國年輕富商駕駛法拉利跑車,超速闖紅燈,撞死新加坡的士司機與日本乘客,就曾引發軒然大波。中國留學生網上留言「新加坡狗比人多」、中國網民稱呼新加坡為「坡縣」都為這緊張關係火上澆油。

「法拉利車禍」後,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呼籲獅城的中國公民注意形象,但破損形象已變得難以修補。7月,有博客為兩名死於地盤意外的中國勞工家屬募捐,一向有樂善好施聲譽的新加坡人卻沒有熱烈響應。剛結束的倫敦奧運會上,當成員包括兩名中國新移民的新加坡乒乓球國家代表隊為國家贏得獎牌時,沒有很多人為此雀躍,大都表現冷淡。

「仇外」僅是政府標籤?

儘管如此,有新加坡人仍然願意為中國罷工司機說話。根據當地傳媒的調查,有六成四受訪者認同中國司機的罷工行動,與政府民意調查結果大不相同。中國司機的新加坡同事為他們籌錢,讓他們保釋外出。有 4名新加坡律師願意免費為中國司機出庭辯護。有網民認為:

「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批評中國司機的罷工行動。難道沒有人察覺,若然有一天我們新加坡人罷工,大概也會有同樣遭遇嗎?如果你的僱主非常刻薄、開的工作條件苛刻,政府又只會在旁說你運氣真差,而你又因為某些原因不能辭退工作,那時候,你會怎麼做?」

不能否認,有部分新加坡人對中國內地人存有偏見,但這很難說明新加坡人正在變得「仇外」。除了有些人會在網上抨擊外地人,一般新加坡人都頭腦冷靜、表現克制、抗拒暴力,不會毫無情理地憎恨或者恐懼外國人。至今沒有任何外地人在街上被毆打受傷。新加坡政府屢屢標籤國人有「仇外」傾向,其實只是為了回駁國內對人口政策愈來愈猛烈的批評。

事實上,新加坡與香港社會對中國內地人的反感情緒頗為相近,這不免令人想起毛澤東的一句話:「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可能有人會認為,這些反感情緒不過是源於偏見。但問題是,為什麼這兩個不同的城市會有着相似的偏見?

最近,英國媒體公布全球國家軟實力排名的調查,30個國家之中,中國只能排名 22,成績未如理想。若要重新思考應該如何理解「中國崛起」,新加坡罷工事件折射的「中國人」形象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新加坡巴士司機罷工事件

11月26日 新加坡SMRT集團171名中國籍巴士司機,因不滿薪酬待遇較馬來西亞司機低,以「集體不上班」的形式發動罷工。

11月27日 新加坡人力部把該批中國籍司機「集體不上班」定性為「非法罷工」。

11月29日 多名中國籍司機遭逮捕,其中4名發起罷工的司機被控以參與共謀、煽動「非法罷工」。

12月1日   再有1名中國籍司機遭逮捕。

12月2日   29名參與罷工的中國籍司機遭遣返。

12月3日   發起罷工的中國籍司機包鋒善被判以6星期監禁。

同工不同酬

馬來西亞司機

中國司機

新幣1,450 元

新幣1,075 元

1個月花紅

220 元住宿補貼及水電費

上次調整薪金為10 月份

上次調整薪金為7月份



from 陽光時務週刊 · iSunAffairs Weekly http://www.isunaffairs.com/?p=1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