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前的大背景下,金融混业经营的垄断化可疑性是显而易见的,也是需要防范的。在“国进民退”的大背景下,金融领域的改革举步维艰,混业经营将延续并加重这种生产力的倒退。
当中国的产业类央企集团垄断加剧并将民营企业边缘化时,一批金融类央企正在呼吁另一条可疑的改革路径——他们希望将混业经营写入金融业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去,以谋取进一步的特殊垄断利益。
最近的新闻有三个值得关注。一个是工行和建行要拿A股承销牌照的新闻,这个新闻在2012年底就已经在业界传播,这两大巨头一旦拿到国内的投行业务许可,很多券商的投行业务将会受到综合的打压而缩水;另一个新闻是券商在2013年全面布局资管业务,意图以资管业务拯救经纪业务的衰落,并从银行的理财产品、基金产品的市场中再分走一块蛋糕。第三条新闻是本月的消息,方正证券准备用28.5亿元购买信托牌照,以提前布局混业经营。
2005年后的“国进民退”运动中,产业类央企集团在短短五六年内已全面完成行业布局,表现出两大特征:一是企业行业化;二是产融结合。企业行业化即一个行业内的前三名全部为央企,它们将行业竞争性市场格局做成了寡头垄断的行业,控制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企业就是行业的非市场化走向,石油、电力、电信等传统工业领域均如此;而产融结合这一倾向则在2008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出现苗头,垄断的产业巨头悄然介入金融证券行业,谋求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正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与韩国的大型财阀化时期的特点。
中国对金融分业经营与监管改革始自1993年。由于中国在1984年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因此,在银行贷款财政化(是指财政担保银行贷款)的历史背景下,分业经营、专业发展、防范关联风险是1993年《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重要思想,在朱镕基政府的金融改革思路中金融混业一直是一条红线。随着朱镕基的卸任,2002年下半年,第一批混业经营性质的金融控股集团中信、平安、光大开始试点。
现在回头看,这三个试点基本没有成功的经验可总结。中信的混业就是一个松散的全牌照集团,直到今天也没有形成金融业的有机竞争力;光大由于银行业务一直长不大,其混业试点应当说交了一张不合格的成绩单;只有平安看起来在技术层面(客户服务、IT平台、渠道共享等)有比较成功的综合业务经营成绩。但平安不同于其他混业实践者,它是保险先行,保险资产占到它总资产的60%,去年收购深圳发展银行后,平安集团才算是一个基本意义上的金融混业机构,因此,平安的混业试点完全不同于银行业务主导的金融集团的试点,尚不能就它的实践成败做结论。
当下,中国金融业已经形成了三支力量,它们都在混业经营这一金融改革顶层设计下,加速自身利益合法化。
这三支金融力量,第一支是传统的大型国有金控试点,如中信集团、平安集团、光大集团等,它们目前资本实力强大,发展时间长,政治地位高,有自己的跨行业跨地域势力范围;第二支是地方政府正在准备上马的大型金控公司,如浙江已经成立了金控公司、广东据说未来要成立多家金控公司,山东电力集团的金融资产也足以让它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金控公司。它们将成为混合着地方产业利益与地方政府利益的诸候式金融军团,以应对后土地时代的地方政府生存问题;第三支是强势的大型国有银行,尤其是五大国有银行,基本都已经完备了混业经营的各条业务线并利用自己的全国渠道划定了势力范围。
另外,券商在郭树清主政证监会后也开始想扮演“混业”角色,准备进入资产管理业务、理财产品开发等新领域,去年8月,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准备为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大松绑。
金融混业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美国历史上最早是混业经营,大萧条后变成分业经营,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十几年,美国的金融混业又重新开始。
当下,重提金融混业的合法性在于互联网技术语境下整合金融的可行性。在金融业务的全面数字化与网络化进程中,大数据挖掘、网络银行、金融电子商务、金融与证券的数字监管等信息方式改写了传统金融业。这正是业界呼吁当下设计金融混业经营的一个客观动因。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年,它确实改写了过去的金融发展模式,它能够帮助新型金融力量获得平衡的发展动力。基金业的发展就是证据,它的在线销售如果能够占到二分之一,就可以对银行说不了;券商的经纪业务优势可以帮助它拿到在线买卖共同基金的渠道业务,实际上过去几年中国的券商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力量,但还打不过银行;保险产品目前在银保渠道上走得不错,但保险公司深感银行渠道霸权的厉害之处。
另一个呼吁中国金融混业改革的重要原因,是对于美国近十几年来大规模金融混业化路径的追随。比如,投行重新回到大型国有银行,就是一种风险防守策略。
但是,我认为,在中国当前的大背景下,金融混业经营的垄断化可疑性是显而易见的,也是需要防范的。
首先,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本身的发育与美国的监管体系有巨大差异,当前在行政能力上还不具备做混业监管的实力。
不管有没有《货币战争》中所说的“阴谋论”,中国这样一个威权政府是不会建立一个独立央行的,这至少在当下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使货币政策上相对独立的央行也不能改变中国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缺失之憾。对于能够应对混业经营方向的综合监管机构,在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明确的框架的前提下,目前不具备出世的条件。
目前,中国金融监管业的三大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格局初步形成,它们能够基本做到行业内监管的覆盖,跨行业监管的联系。从监管角度看,当下的主要监管矛盾并不是跨金融业态协调之难,而是金融、保险、证券业发展的不平衡。银行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已基本实现了金融业务全牌照覆盖。在一个金融生态圈中,它占据了食物链的每个环节,对于来自保险、券商业的混业对手有天然的的排挤能力;同时,大型国有银行的强大垄断力量将会对地方金融机构与新型金融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对峙,这将自然使“三会”与地方政府产生矛盾,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的利益矛盾激化后,将成为中央与地方在土地、税政问题之后的另一个新的矛盾点。
其次,大型国有银行的混业经营,将会在短期内加强它的垄断能力。
金融业的特殊性在于它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意义,因此,它也容易引发威权政府的特别关照。
银行业的垄断是指它自身利用国家的基础信用为担保,建立了混业体系后,内部各个业务抱团,变相将形成各类关联交易。由于目前很多国有银行内部并没有混业方面的制度性防火墙,不管是基于内部人情还是利益因素,这个圈子的排外能力都是非常强大和顽固的。国有银行混业经营将对新型的独立金融机构如基金、信托、券商等形成强大的排斥效应。
前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对于银行的资本安全、金融坏账的管理是卓有成效的,但是,他在任期间,银行在金融生态圈中的垄断排他性也相当厉害。
2005年,中国股市的一轮大牛市开始后,证监会批准了几十家基金公司,这些基金公司有的是券商背景,有的是银行背景,有的是独立身份,但经过几年发展,银行的渠道垄断逐渐完全控制了基金公司的发行渠道与代销定价权,还通过建立“私人部队”(银行系基金公司)而与其他代销基金展开竞争。这种关联交易下的基金竞争生态很快就恶化了。一些小型基金公司不但要把1.5%的基金手续费给银行,还要从自己的管理费中拿出一定的点数打点银行。保险公司也是这样,银行的私家保险部队,会获得内部的渠道优势。2012年,全国各地不断曝出银行诱导客户将存款购买银行汇票系保险公司产品的新闻正是这一做法的后遗症。
国有银行的混业化可疑之处正在于此,它的混业实际上关上了银行业市场化的大门。经济学家夏斌去年4月曾就金融领域的顶层设计改革发表过一个观点,他说“金融体系如何配合国内经济进一步市场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方向。
再次,地方金控集团、央企产融结合都是新型经济利益集团的囊中之物。
过去十几年,经过国企整合重组,央企利益集团已经形成。它们不但在产业领域控制上下游,而且开始进入金融领域。中国石油收购昆仑银行并曲线进入保险、信托、租赁等多个领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现有的监管制度下,很难防范产业结合过程中隐藏的内部关联交易问题。产融结合使几个央企巨头将成为功能齐全的“独立王国”。要防止产融结合过程中旗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大型央企业提款机的问题。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刺激中国经济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成立了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现在,这些平台暴露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它的信用风险在不断增大,地方金控集团似乎要扮演“殿后者”的角色。地方金控就是地方“金融集团“,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下,经济发达省份的金控集团很快就会发展成一定规模,它最终要成为与国家金融力量对峙的地方金融力量。尤其在地方政府的选举周期完成后,它有可能成为地方政府的提款机。
在过去8年的“国进民退”的大背景下,金融领域的改革举步维艰,混业经营将延续并加重这种生产力的倒退。无论是举出美国的先例还是互联网传播中的综合金融需求等原因,大型国有银行或地方金控集团的混业在当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中都是非常可疑的,并需要警惕。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