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3 August 2012

李照興 - 可敬天下父母心

信報優雅生活    2012年8月10日

在國內一個著名網站開一個點評奧運的專欄,當中一篇比對倫敦奧運開幕演出與北京同類演出的文章,內容主要都是香港或國際評論頗為主流的論點,包括以倫敦演出的人性化、故事性與幽默感,對比北京開幕的國家化、雜碎與團體機械化,例如提到:

「北京開幕式的編排,只能說是以一個又一個單元來完成,無論是水墨畫抑或活字印刷甚至是畫卷的運用,都只是如百科全書般展示著這些發明或美學(好聽點是百科全書,通俗點就只能說是雜碎),貫穿的元素欠奉。當中,更有一種強烈感覺,是那些被展示的偉大東西都屬於過去的,遠沒有今天活生生的影響力。」在上百個回應的帖中,絕大部份就變成臭罵前英國殖民地走狗觀點的留言。
事實上,這種較激的留言,向來在網上司空見慣,有人稱為五毛黨的群體發功,但後來我想,哪有這麼多五毛關心到我這個國內不太知名的評論人觀點?只能結論:這種愛國激情,不能容忍任何批判中國的聲音,這心態其實是一種普遍的存在,那意味著(頗為可怖的現象):他們不是收受利益才這樣說,而是他們當中有很大部份的人,是真心這樣想的!

有這種思想養成,其實又可以理解。因為他們成長於一個這樣的邏輯:中國長期落後,直至共產中國才得以翻身,這三十多年得到空前的大發展,所謂中國歷史以來最盛世繁榮的幸福時光,但同時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敵意,極擔心中國崛起的世界,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敵對勢力,從電影到黃臉孔的大使,都在向中國滲透美帝價值。對,中國內部有它的不足,但在團結無私的共產黨領導下,一定會改善,更不容外國人或境外勢力指手劃腳。中國國情跟世界別的國家不一樣,不可以把西方價值套過來。而基於這種自我修正的良性作用,縱有錯誤,你都要寬恕它,愛它。不愛它的,批評它的,一定心懷不軌,有不可告人目的。他們認為中國才是他們最適應的社會,倫敦的地鐵太陳舊,巴黎的效率太低,東京的人太規律。

自少被誘導這種思維,那盲目的愛國熱情就難免,而難以理解的是,如此這種判斷從何而來?因為於旁觀者而言,他們明明就是這個制度的受害者!愛害者是如何跟原罪犯結成兄弟或愛人?

我問那些在這制度中長大的人,他們的答案出乎我意料之外。有人說,不要相信這些評論留言,如果有機會給這些留言者移民,他們會是第一個離開中國的人。意思就是: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愛國是他們唯一剩下的尊嚴。更多人選擇的做法,其實是不聞不問,不要行差踏錯引人話柄,只需默默努力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用金錢來保障自己的食物安全和子女教育。而對下一代最大的衝擊,是他們學會習慣性的表面上認可一些連他自己也未搞通又甚或是不相信的話語。

其實不少較有想法的青年告訴我,有時微博上發放一些批評感言,收到最強大的壓力,不是來自小秘書或官方,而是來自家裏的父母。那意味著從硬的教育到軟的家庭,有一個重重包圍的天網在限制著每個國民的思維和感情。政府、學校、家庭,形成一種共謀。

放諸香港,這種共謀已開始醞釀,政府與學校率先失陷,但香港可幸仍有的是公民價值在普通市民間的先進把持,家庭、民間團體、教會以至個別媒體一定程度上能不斷作出抗衡。這也是為什麼左派會那麼在意,生怕這波反洗腦教育運動,會演變成泛民主派選舉奪票的策略──事實上,左派這種擔心絕對成立,因為縱使他們的前設原因有誤(認為是有幕後黑手推動目的即為搶票),但現在看來其影響可能真如他們所料,這波運動難免會引發廣泛對保皇或廣義左營黨派不滿而搶去票數(主因是激發原本不投票的人出來投到旗幟鮮明反洗腦的候選人,而非左營的鐵票轉而投誠)。

如果香港是民選政府的話,這個不得人心的教育政策及執行方式,早就被人民轟甩,負責官員下台,但問題是現官員可完全不理會民意的長官心態,正正暴露了非民主社會的野蠻性。本來以為可以依靠政府及相關機構,去幫忙教育下一代,方才發現不行,面對這樣的教育政策,出現的是一種反諷:本來是納稅讓政府助你解決問題,但現在變成付錢去為自己製造麻煩,並要用自己那已疲累的身軀去試圖扭轉及undo那些可能下載到孩子腦袋的file。

於是,反洗腦教育運動,歸根究柢,其實真是一場民權運動──它警醒我們,努力爭取自己公民權益的必要,並激活已經冷淡了一陣子的爭取普選行情。

故此,尊敬的各參與抗爭的為人父母者,在烈日下遊行,繼後的開會,辛苦了,2012天下父母心,要多休息而同時準備更長的抗爭。但這的確不易,你們,以至大部份香港家長,每天工作早已疲於奔命。一家大細暢聚的周日,本來不應該用來遊行的,而是應該用來帶孩子去郊野透氣,在家聽聽莫札特,共同update一下facebook或者交流一下有什麼新的親子app的。

為了這場抗爭,在日後各種不合作運動展開的過程中,無論是精神又或是行動上,社會各界要提出廣泛而堅定的支持。 



from Vicsforum - One man's forum http://vicsforum.blogspot.com/2012/08/blog-post_7893.html